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6课时 物质的分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6课时 物质的分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6课时 物质的分类

2 一、物质的组成 1.宏观元素

3 2 .微观粒子

4

5 【基础题一】2006年2月17日,新加坡卫生署公布,新加坡近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急增。2007年5月以来,当地主要医院收治的19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18名曾使用博士伦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药水。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药水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H2O2),下列有关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每个H2O2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D.每个H2O2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E.双氧水是由H+和O离子构成的物质

6 二、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方法 单一分类法: 对分类的对象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归纳的分类方法。如若按组成元素的性质可以把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氧化物的性质可以把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特殊氧化物(如CO、NO等等)。

7 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硫酸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就是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像树)来定义的。

8 2.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 1)混合物 2)纯净物

9 【基础题二】氮气、铁、镁、硫、水、三氧化二铝、碳酸氢铵、氯酸钾等8种物质,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单质的有   ; (2)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3)属于盐的是   ; (4)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Fe、Mg N2、S NH4HCO3、KClO3 H2O、Al2O3

10 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11 【基础题三】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碱反应可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A

12 四、分散系 1.分散系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体系。 2.分散系组成: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被分散成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为分散剂。

13 3.分散系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 子的直径 <1 nm 1 nm~100 nm >100 nm
分散质粒 子的组成 小分子或离子 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 的集合体 外观 均一、透明 大多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 过滤纸 一般不能 实例 食盐水、糖水 淀粉胶体、Fe(OH)3胶体 泥水

14 【基础题四】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 nm~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为Fe2O3 C.给分散系通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 D.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5 五、胶体 1.特征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2.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通路的现象。 原因是胶体分散质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16 3.分类 类型 分散剂状态 实例 固溶胶 固态 有色玻璃、烟水晶 液溶胶 液态 淀粉溶液、Fe(OH)3胶体 气溶胶 气态 烟、云、雾

17 4.制备 (1)分散法:淀粉或蛋白质的分子都是高分子,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就达到了胶体分散粒子的大小,因此制备淀粉胶体或蛋白质胶体,将其溶于水使其以单个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即可。 (2)聚集法:通过化学反应使许多分子聚集成胶体分散粒子(直径1nm~100nm之间),从而制得胶体。

18 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例 ①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化学方程式) ②注意事项: a.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 b.FeCl3不能过量,过量的FeCl3也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c.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 d.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

19 【基础题五】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0 重要考点1 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的树状分类图表 1)单质

21 2)氧化物

22 3)化合物

23

24

25 4)其它

26 【考点释例1】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____________ (2)HClO3、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 (3)H3PO4、H4SiO4、HCl、H2SO4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____________

27 【解析】(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它是次氯酸的钠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或BaCl2,Ba为第ⅡA族金属,而Na、K为第ⅠA族金属)。
(3)只有HCl为无氧酸(或H4SiO4不溶于水)。 (4)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均为纯净物(也可把CuSO4·5H2O列出来,因为其他三种都是气体)。 (5)只有钠为活泼金属,其他均为不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之后(也可把汞单列出来,因为在常温下只有汞为液态,其他金属均为固态)。 因分类标准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 答案:(1)NaClO(或BaCl2) (2)Cl2 
(3)HCl(或H4SiO4) (4)空气(或CuSO4·5H2O)  (5)钠(或汞) 【温馨提示】解此类题时,先仔细分析每组中各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上的特点,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答题时,所选的分类标准最好是“大众”化的,若所选标准“别出心裁”,则可能会造成阅卷时的误判。

29 1.下图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1.下图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30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云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解析】②中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能源;⑤中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⑥中纯碱为盐。

31 重要考点2 胶体 1.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 机械法:用特殊的机械加工方法将固体物质直接加工到纳米级(1 nm=10-9 m)的超细粉末粒子。如碳素墨水等。目前纳米材料的生产原理就在于此。 反应法: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渐向沸水中滴加1 mo1·L-1(或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溶解法:如淀粉、蛋白质溶解于水直接得到胶体(又叫高分子溶液)。

32 2.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等。

33 【考点释例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34 【解析】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属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B 【温馨提示】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抓住这一点,就能轻松区别胶体和溶液、浊液。此外,熟记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特有),聚沉(胶体特有),布朗运动(胶体、浊液均有)等性质,也是重要的考点。

35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C

36 【解析】A项,胶体也是均一、稳定的;B项,区分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应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是胶体、浊液的分散质在分散系中的运动方式;D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分散系。

37 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E.大多数胶体都带电 BE

38 【解析】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鸡蛋白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物理变化,A正确;胶体是分散系,为混合物,B错;稀H2SO4先使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而后又使其溶解,C正确;D是利用胶体的电泳除尘,正确。E错,胶体是电中性的,部分胶粒带电。


Download ppt "第6课时 物质的分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