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重吸收(reabsorption):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   分泌(secretion):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小管液。

2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 单纯扩散、渗透 易化扩散、溶剂拖曳 主动转运: 原发性、继发性

3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转运途径 跨细胞转运途径:小管液→上皮细胞内→基底侧膜 →组织液 细胞旁途径:小管液→紧密连接→组织液

4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 重吸收和分泌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1.近端小管 2.髓袢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5 1.近端小管 Na+、 Cl-、 H2O 65-70%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2/3在前半段经跨细胞转运途径 1/3在后半段经细胞旁途径被重吸收

6 (1)近端小管前半段重吸收机制 Na+-H+逆向转运体 Na+→上皮细胞 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 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

7 (2)近端小管后半段重吸收机制 Na+-H+逆向转运和Cl--HCO3-逆向转运参与→ Na+和 Cl-进入细胞内, H+和 HCO3-进入小管液。进入细胞内的Cl-由基底侧膜上的K+- Cl-同向转运体→细胞间隙→血。

8 (3)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机制 方式:渗透作用 途径:跨细胞转运途径和细胞旁途径 近端小管的吸收为等渗重吸收。

9 2.髓袢 降支细段:对Na+不易通 透, 约20%NaCl和15%H2O 在髓袢重吸收。 对H2O通透较高 升支细段:对H2O不通透,
升支粗段

10 NaCl主动重吸收——主要部位 升支粗段 H2O 不通透 哇巴因 呋塞米

11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大约12%的Na+和Cl- 以及不同量的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1)远曲小管始段
对水不通透,但仍能主动重吸收NaCl。需Na+-Cl-同向转运体的参与。

12 噻嗪类 利尿剂

13 (2)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 主细胞: Na+(主动)→ 闰细胞:主要与分泌H+ 有关。 Cl-(被动) K+分泌

14

15 (3)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血管升压素 水孔蛋白AQP2在顶端膜的插入量 主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16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的总结 部 位 量 机 制 特 点 近端 小管 65-70% 管周膜Na+泵 ①定比重吸收 ②不受调节 髓袢
机 制 特 点 近端 小管 65-70% 管周膜Na+泵 ①定比重吸收 ②不受调节 髓袢 升支 20% ①升支细段被动(顺浓度差) ②粗段主动(Na+-K+-2Cl-同向转运体复合物、Na+泵) 降支细段对Na+不通透 远曲管集合管 12% ①管腔膜Na+-Cl-同向转运 ②管周膜Na+泵 受调节

17 (二)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1.近端小管 80%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收,与Na+-H+交换有关。 特点:
⑵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⑶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分泌↑→重吸收HCO3-↑)。

18 2.髓袢 主要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闰细胞可主动分泌H+

19 (三) NH3 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
1.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

20 小结:尿中每排出一个NH4+就有一个HCO3-被重吸收。在集合管NH3的分泌H+密切相关。氨的分泌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2.集合管 上皮细胞 管腔 管周 NH3 NH3 H+ NH4+ 小结:尿中每排出一个NH4+就有一个HCO3-被重吸收。在集合管NH3的分泌H+密切相关。氨的分泌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21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钾的排出量取决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量 肾小管的重吸收量 肾小球的滤出量
K+ 65%~70% 在近端小管重吸收,25%~30%在髓袢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既能重吸收K+ ,又能分泌K+。

22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细胞可分泌K+ ,而闰细胞则可重吸收K+ 。
影响主细胞分泌钾的因素: (1)细胞外液钾浓度 (2)醛固酮分泌量 (3)小管液流速 K+的分泌特点 ①泌K+与泌H+呈负相关。 ②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23 (五) 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Ca2+70%在近端小管重吸收,20%在髓袢重吸收,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不足1%随尿排出。
80%以溶剂拖曳的方式经细胞旁途径 20%经跨细胞途径 肾脏对Ca2+的排泄主要受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PTH能使肾小管对Ca2+的重吸收↑,↓ Ca2+的排泄。

24 (五)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1.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前半段) 2.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 近端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示意图

25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葡萄糖时的 最低血糖浓度(或不出现 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180mg/100ml

26 正常值:成人男性为375mg(2.68mmol)/min 成人女性为300mg(1.67mmol) /min。
▲葡萄糖最大转运率:当全部肾小管对葡萄 糖的吸收能力都达到极限,尿中的糖 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时的血糖浓度 终尿葡萄糖排出量=滤过量-重吸收量 ∴重吸收量=滤过量-排出量 正常值:成人男性为375mg(2.68mmol)/min 成人女性为300mg(1.67mmol) /min。 葡萄糖

27 (六) 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Ca2+70%在近端小管重吸收,20%在髓袢重吸收,9%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不足1%随尿排出。
80%以溶剂拖曳的方式经细胞旁途径 20%经跨细胞途径 肾脏对Ca2+的排泄主要受甲状旁腺素(PTH)的影响:PTH能使肾小管对Ca2+的重吸收↑,↓ Ca2+的排泄。

28 (七)一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的排泄

29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因素
(一)小管液的溶质浓度 水重吸收的动力:渗透压差 ∵ 小管液的渗透压→对抗肾小管对水 重吸收(排出1g溶质,需15ml水) ∴ 当其[溶质]↑→其渗透压↑→肾小管 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Na+]↓→ Na+重吸收↓→尿量↑

30 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晶体性利尿) 概念:提高肾小管内的溶质浓度,减少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的现象. 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多尿, 甘露醇的利尿作用。

31 (二)球-管平衡 1.概念: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 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 一定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近曲小管 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 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32 与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2.机制: 与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有关。 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胶体渗透压↑ Na+、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33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从而保持尿量和尿钠的相对稳定。

34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 近端小管
65-70%的Na+、Cl-、H2O、K+ 、Ca2+ 80%的HCO3- 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 部分的HPO42-、SO42- 、尿素和尿酸 分 泌 H+ NH3 排泄酚红、青霉素等

35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 髓 袢
髓 袢 降支细段 H2O (被动)对Na+通透性低 升支细段 NaCl和尿素(被动)对H2O通透性低 重吸收Na+ 、K+、Cl- (同向转运体) 升支粗段 重吸收HCO3- 分泌少量NH3 对水不通透 髓袢

36 远 曲 小 管 集 合 管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总结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NaCl、K+ 、HCO3-和H2O(少量)
分 泌:NH3 、 H+ 和K+ Na+ 、K+ 和H2O 尿素(内髓部) 分 泌:NH3 、 H+ 和K+ 重吸收:

37 (三) NH3 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五)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肾糖阈:葡萄糖最大转运率: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二)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三) NH3 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五)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肾糖阈:葡萄糖最大转运率: (六)钙的重吸收和排泄 习题


Download ppt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