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2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概 说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一)藏象的概念 古称“藏象”,“藏者,藏之于内也。”
3
第二章 藏象 (二)藏象的来源 解剖 观察 医疗实践
4
中医 与 西医 必须指出: 中医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有很大不同,它不全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是生理、病理概念,两者绝不可以等同。
中医 与 西医 必须指出: 中医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有很大不同,它不全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是生理、病理概念,两者绝不可以等同。 精华 繁琐 牵强
5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1 脏腑分表里
7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2 五脏与形体诸窍
8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3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
9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4 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10
三、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1
脏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 · 五脏别论》
12
奇:异也; 恒:常也。 奇恒之腑----异乎寻常之腑,藏而不泻。 六腑---泻而不藏。
13
第二节 五 脏 一、心 位置 心阴 心阳 心气 心血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4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心主血---推动 “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 · 痿论》 心气、心阳的推动、温煦。
心血、心阴的营养、滋润。
16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血行脉中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 · 脉管必须通畅 · 血液必须充盈 · 心气必须充沛
17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心主血---生成 --水谷之精入脉,经心化而为血。
18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2) 心主脉
19
一、 心 心主血脉 心气虚-- 气虚+瘀阻的表现 心阳虚-- 心血虚-- 失养+心脉的症状 心阴虚--
20
一、 心 2 心藏神 神的概念:广义 狭义
21
一、 心 2 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的功能。
22
一、 心 2 心藏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素问》 “心者,神之舍也。”---《灵枢》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灵枢》
23
一、 心 2 心藏神 整体观念
24
一、 心 2 心藏神 心为神志活动的场所
25
一、 心 2 心藏神 血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26
一、 心 2 心藏神 心血、心阴---滋养心神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健忘、疲惫、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 。
心阴不足----舌红、脉细数、盗汗。
27
一、 心 2 心藏神 心气、心阳---鼓舞、振奋。 心阳不足,舌淡、脉迟、倦怠、嗜睡。
28
一、心 心气 心阳 阴阳平衡 心血 心阴
29
一、 心 (二)生理特性 1 主通明 2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3 心与夏气相应
30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1 在志为喜
31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2 在液为汗
32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3 在窍为舌 --开窍于舌 舌乃心之苗 舌可以反映心的病变
33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4 在体合脉
34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5 其华在面 反映心的气血盛衰
35
[附] 心包络 保护心脏 代心受邪 热入心包 蒙蔽心包
36
二、肺 位置 华盖 相傅之官 肺阴、肺阳、肺气。 肺血
37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呼吸之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呼吸之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38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宣发----呼 ; 肃降-----吸。 生理: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呼吸有序。
1 主气、司呼吸 宣发----呼 ; 肃降-----吸。 生理: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呼吸有序。 病理: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胸闷、咳嗽、气喘等。
39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一身之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 生成 清气--全身精气的一部分 形成宗气
40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一身之气。 全身气机的调节 升降 出入
41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宣发--向上向外
42
(一)生理功能 宣发卫气 · 指肺通过其宣发运动,将卫气宣散至全身的作用。 · 肺的宣发,是卫气得以布散的基本动力。
· 肺的宣发,是卫气得以布散的基本动力。 · 肺气不宣或肺气虚弱,卫气布散失常,病虽在卫,法宜治肺。
43
(一)生理功能 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 肺气不宣-- 津液内停 水谷精微不能达于体表
44
(一)生理功能 排出浊气 肺气不宣---呼吸不利,咳喘
45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向下向内
46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吸入清气 肺气不降---气逆 咳喘
47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肺气不降---滞留 小便不利,大便不畅,痰湿。
48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肃清呼吸道 肺气通畅
49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肺气不宣 肺失肃降 肺失宣降 宣降失职
50
(一)生理功能 3 朝百脉、主治节 · 朝:汇聚、朝向。
3 朝百脉、主治节 · 朝:汇聚、朝向。 · 指全身的气血都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气体交换
51
(一)生理功能 3 朝百脉、主治节 宗气--贯心脉 助心行血
52
(一)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主治节 治节:治理调节 。 《素问·灵兰秘典》:“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53
(一)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主治节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气血运行 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治节--肺的所有功能
54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 通:疏通;调:调节 水道:水液运行的通道。
·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55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素问· 经脉别论》:
4 通调水道 《素问· 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56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 肺失宣散----水液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无汗、皮肤水肿。
4 通调水道 · 肺失宣散----水液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无汗、皮肤水肿。 · 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小便不利、水肿。 · 治肺以利水----- 称为“提壶揭盖” 。
57
(一)生理功能 肺阴 阴阳平衡 肺阳 肺气
58
(二)生理特性 1 肺为娇脏
59
(二)生理特性 2 肺以降为顺
60
(二)生理特性 3 肺喜润恶燥
61
(二)生理特性 4 肺与秋气相应
62
(三)生理联系 1 在志为忧、藏魄 --悲忧伤肺
63
(三)生理联系 2 在窍为鼻 开窍于鼻 通气 嗅觉 3 在液为涕 鼻的病变主要考虑肺
64
(三)生理联系 4 在体合皮 5 其华在毛 肺主皮毛 肺宣发--卫气、水谷精微
65
三、脾 位置:中焦。 脾气、脾阳、脾阴。 脾血 特点:仓廪之官。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66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 主运化 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 (1)运化水谷 运化水谷--消化吸收水谷之精气。
67
三、脾 (1)运化水谷 分解 吸收 运输 布散 脾运失常--营养障碍,后天不足。
68
三、脾 (2)运化水液 · 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
69
三、脾 (2)运化水液 · 脾运化水液障碍,水湿内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脾虚生湿,湿聚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
70
三、脾 2 主统血 统血----脾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出脉外。 脾不统血----吐血、便血、肌衄、崩漏。 气虚出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