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綠建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綠建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綠建材

2 壹 前言 近年來,我國的綠建築成就,可說是名符其實的「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因為台灣的EEWH系統是全球第一個在亞熱帶發展的綠建築評估體系,是亞熱帶建築風貌的展現,是亞熱帶建築生物多樣化設計的參考座標。環視世界各國的綠建築政策,很少像台灣,能傾政府名間之力量,以諸多方式進行綠建築改造運動,例如公有建築帶頭進行綠建築設計評定、舉辦全國性「綠建築博覽會」活動,編列政府預算進行公有建築的「綠廳舍改造」與「綠空調改善」,在六年內通過245件「綠建築標章」案例以1359件「候選綠建築證書」案例,其成果相當於每年減少31萬8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當於在國內種植了1060公頃的自然森林(每公頃300公噸計)。台灣頻頻遭受山坡地災變、澇旱地震、土石流、都市淹水、缺水缺電之苦、民眾對於建築政策「永續發展」之期盼日益殷切。1996年行政院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來,「綠建築政策」已成為國家施政重點。台灣的綠建築政策,如今雖然已經開花結果,但這只是地球環保的一小步,決不能以此而自滿掉以輕心。

3 「綠建築推動方案」奉行政院核定實施,將自九十一年元月起加強查核建築外瞉節能設計予以落實並將針對總造價在新台幣伍仟萬元以上之公有建築物進行管制,需先通過綠建築標章之評定,始可發包施工。總之,為台灣自然環境之永續經營,建築產業亟需轉型提昇技術水準,共同為締造低衝擊高品質之生態環境。

4 貳 正文 作品名稱 :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館 設計單位 : 林憲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卓建光建築師事務所 座標位置 : 嘉義市大雅路
GPS座標 : N / E (十進度單位) 構造 : 鋼筋混泥土 樓層數 : 地上二層 基地面積 : 7.104平方公尺 建築面積 : 789平方公尺 總數地板面積 :1.038平方公尺 設計期間 :1993年6月~1993年8月 施工期間 :1994年1月~1995年12月

5 和平紀念館介紹 紀念館位在於 本建築物為紀念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而設立 ,建於嘉義市山仔頂邊的二二八紀念公園內。除了一座二二八紀念碑之外,還新見了約300坪的「和平紀念館」,來展示諸羅的鄉土文物與史料。該公園設計是一件充滿著人文關懷與鄉土情感的經典之作 ,整體規劃設計由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教授與卓建光建築師合作負責。

6 (2)紀念館的特色 此紀念館幾乎保有原來山坡面貌,未配合公園起伏之地勢,採用覆土式建築,力求基地之廢棄土方挖填平衡 ,其草原覆蓋機率高達47趴 ,在狹小社區公園中綠覆率更高達77趴 ,不但是一件尊重地形地貌的生態建築,也是熱溼氣候通風、防暑、除濕、防結露設計的典範。紀念館以半地下室來興建 ,象徵過去一再被隱藏、扭曲的歷史真象。 台灣的歷史過去一直被忽略、漠視、半地下化的設計有恢復歷史真象、重建陽光的意義。本作品特別命名為「和平紀念館」,象徵國人已有揮別陰影、永續全人類和平的胸襟。

7 二二八紀念館(註一)

8 綠色建築經典之作 (1)紀念碑的設計 想要在公園內同時興建一座紀念館與一個紀念碑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整個公園只有0.7公頃 ,非常狹小。因此本設計特別將紀念館作成地下化設計 ,藉以減小視線障礙、增加開放感。紀念館與紀念碑之間特別設計成一個可容納兩千多人的戶外集會場。

9 紀念碑(註二)

10 (2)紀念碑的意義與功能 集會場以自然草坡作成 ,以紀念碑為端景,以紀念館為演講舞台背景 ,形成一氣派非凡的自然草坡廣場,此集會所不但可提供市民休閒、運動、遊憩的大綠地 ,亦可提供大型綜藝、音樂、演講的戶外集會活動。整個公園的設計保有最大的綠地、最小的人工鋪面 ,完全尊重自然坡地地形 ,是一個徹底的生態景觀設計。

11 干欄型覆土建築 本建築結合南方「干欄民居」之通風除濕效果 ,以及北方「窯洞民居」之覆土保溫、冬暖夏涼的特性 ,創造出適合熱濕氣候坡地的景觀生態設計典範 ,特稱之為「干欄式覆土建築」。

12 1、此「干欄建築」就是像東南亞的高腳民居一樣 ,將房子撐離地面 ,有通風冷卻乾燥的作用;
2、「覆土建築」就是像黃土高原的窯洞民居一樣 ,具有冬暖夏涼之特色。

13 干欄式建築的優點 紀念館以撐高的樓板可防止地面潮濕 ,又以通的雙層外壁、雙層斜屋頂達到防止結露滲水的目的。其挑空的地板下空氣與雙層外強中的空氣是相通的 ,可自中庭引空氣進入雙層外牆之間而通達屋頂的通氣縫。

14 整個紀念館公園的山坡草坪下 ,形成與公園融為一體的生態環保設計 ,其室內十分乾爽,連盛夏都不用空調。本作品可說是充分利用了干欄建築的防潮優點及覆土建築的保溫特色的「干欄式覆土建築」 ,是熱濕臺灣氣候風土下最佳得綠色建築設計。

15 ↑紀念館干欄式建築示意圖(註三)

16 干欄式建築介紹 (1) 干欄式建築由來(註四)
人類的始祖起初居住在自然洞窟裡,大約到了氏族社會後,人類開始從山洞裡走出來,到地面上居住,人類才學會蓋房子。嶺南人的祖先先學會打一排木樁,將樁柱刲入地下,在木樁上架地梁,地梁上鋪地板,再在上面立柱,用竹木茅草把房子搭成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屋簷的傾角還要做得很大,以便防雨防曬。這種房子就是干欄式房屋了,是嶺南人原始的建築。別小看這干欄式建築,這可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個重要成就。

17 京城工大學建研究所之時測發現:此作品「干欄」、「雙層牆」、「雙層屋頂」所穿連之通風路徑 ,解決了熱溼氣候父土建築最大忌諱的節錄與外牆防水問題。此建築環境經成功大學建築系之實測發現:夏季尖峰溫度再35~36度C時 ,室內溫度可維持在28~29度C ,室內溫差高達5~6度C;當盛夏是外濕度在50~100%劇烈變動時 ,二樓室內則一直維持於65%左右之穩定溼度環境;通風良好的戶外中庭地面平均溫度約為58% ,可見本建築有極佳之隔熱、防暑、除濕功能 ,甚至在仲夏之日幾乎不用空調即可度日。(註五)

18 整體設計圖(註六)

19 台灣目前正鼓勵的綠建築構造,如木結構及輕鋼構遭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單位造價拼不過RC構造。事實上假如台灣的能源法規能將建物的外殼隔熬值提升到佛羅里達州的水準,台灣的RC構造自然會被淘汰。因為要使RC構造達到R值13~26是非常昂貴的。這也是為何美國在70年代後RC建築驟減的主要原因之一。   綠建築、生態設計應不只是口號或流行的術語,這已關係到地球整體的生態體系與倫理。

20 關於綠建築(註七)

21 在學術上是地球資源永續發展政策的一環。 簡單的定義, 就是"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 產生最少的廢棄物", 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 例如可回收的鋼構建材與寒帶木材構材, 避免使用鋼筋混泥土建材減少CO2的排放。 行政院頒布的「綠建築推動方案」, 其中建築部分訂定環境評估七大指 標系統:「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 「二氧化碳減量」、「汙水垃圾改善」。

22 凡建築物需經過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指定機構,至少審核通過其中「日常節能」、「水資源」 兩項指標,才可取得候選綠建築標章。 這裡提出的七項指標在法規上並無明文規定, 只有推行所謂的綠建築標章。 不過從91年起, 凡是公共工程造價在5000萬以上的工程, 都必須符合綠建築評估指標七項指標的兩項以上, 取得綠建築標章後才可以取的建照。

23 之所以以公共建築為首波規範標的, 是有其示範跟實驗的性質, 這就跟當初都市設計審議推行時的做法是相同的﹔ 最初都是以公共建築為開端, 再慢慢推展到其他建築開發。 其實,綠建築的意義在於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 而不是一味的開發, 其結果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氣候變化﹔ 相對的, 台灣因為大量使用混擬土, 造成砂石段亂採 與土石流的發生。所以, 綠建築將是未來的趨勢。

24 綠建築的九大指標 一、生物多樣化指標 包括社區綠網系統、表土保存技術、生態水池、生態水域、生態邊坡、生態圍籬設計和多孔隙環境 二、綠化指標
包括生態綠化、牆面綠化、牆面綠化澆灌、人工地盤綠化技術、綠化防排水技術和綠化防風技術 三、基地保水指標 包括透水鋪面、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貯留滲透空地、滲透井與滲透管、人工地盤貯留

25 四、日常節能指標 (1) 相關技術: 建築配置節能、適當的開口率、外遮陽、開口部玻璃、開口部隔熱與氣密性、外殼構造及材料、屋頂構造與材料、帷幕牆 (2) 風向與氣流之運用: 包括善用地形風、季風通風配置、善用中庭風、善用植栽控制氣流、開窗通風性能、大樓風的防治、風力通風的設計、浮力通風設計、通風塔在建築上的運用

26 (3) 空調與冷卻系統之運用: 包括空調分區、風扇空調並用系統、大空間分層空調、空調回風排熱、吸收式冷凍機及熱源台數控制、儲冷槽系統、VAV空調系統、VRV空調系統、VWV空調系統、全熱交換系統、CO2濃度外氣控制系統與外氣冷房系統 (4) 能源與光源之管理運用: 包括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照明光源、照明方式、間接光與均齊度照明、照明開關控制、開窗面導光、屋頂導光與善用戶外式簾幕 (5) 太陽能之運用: 包括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太陽能電池

27 五、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包括簡樸的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合理的結構系統、結構輕量化與木構造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再生建材利用、土方平衡、營建自動化、乾式隔間、整體衛浴、營建空氣污 染防制

28 七、水資源指標 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計畫、雨水再利用與植栽澆灌節水 八、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包括雨污水分流、垃圾集中場改善、生態濕地污水處理與廚餘堆肥 九、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包括室內污染控制、室內空氣淨化設備、生態塗料與生態接著劑、生態建材、 預防壁體結露白華、地面與地下室防潮、調濕材料、噪音防制與振動音防制

29 結論 談論綠色建築,比鮮又正確的建築風土美學修養,否則支離破碎的解讀旅色建築技術,只會見樹不見林而無所適從。現代機械設備提供了無線環境控制的科技,但卻使建築物日見失氣後調節能力,也讓建築與都市喪失地方風貌。這顯示出現代都市環境對於環保綠色建築的缺乏與重要。在地球環境危機的威脅下,追求建築是永續發展呼籲四起,史的綠色建築的浪潮似排山倒海之勢蜂擁而來。

30 參考文獻 (註一) 內政部研究所編著、出版 2008年 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 P136-融合 生態綠化與結合地型的嘉義二二八紀念館
(註一) 內政部研究所編著、出版 年 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 P136-融合 生態綠化與結合地型的嘉義二二八紀念館 (註二) 內政部研究所編著、出版 年 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 P137-中庭的涼爽氣流字陶製花磚引入減築物干欄架構下方 (註三) 內政部研究所編著、出版 年 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 P139-干欄式建築設計圖

31 (註四) 何立德編著、出版 年 干欄式建築 P256- 干欄式建築 (註五) 京城工大學建研究所編著、出版 年 熱溼氣候父土建築 (註六) 內政部研究所編著、出版 2008年 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 P137-二二八紀念館透視圖 (註七) 資料來源:


Download ppt "綠建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