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3 1.背景 国际因素: 国内因素: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批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 2.过程   ”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 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 个口号都只是分别向一个领域提出,而“百家争鸣”的口号还没有公开宣传。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有许多著名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这个方针,第一次公开宣布了“双百”方针。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并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6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陆定一的这个报告。

5 3.内容 4.成就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科学技术领域: 文学艺术:
(1)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2)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成就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科学技术领域: ①许多新题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历史剧、话剧、小说) 文学艺术:

6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

7

8 二、曲折的年代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双百”方针的干扰 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
1957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将斗争矛头直指知识分子的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使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受到歧视,压抑和迫害。马寅初受到批判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年份 我国人口数(亿) 1953 5.5 1956 6.01 1959 6.6 1979 9.7 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

9 (二)文革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导火线: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影响破坏。 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 文艺作品遭封杀; “八亿人口八个戏”; 表现

10 故宫被改成血泪宫 孔庙的浩劫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

11 老舍: 不堪凌辱 跳北京太平湖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服毒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 服安眠药而死; ◆翦伯赞:历史学家,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

12

13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14 三、改革开放——文艺的春天 1、背景: 2、概况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
②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邓小平提出要恢复“双百方针” ③ “二为”方向的提出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及以改革实践主题的文学作品 2、概况 出现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15 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 1982年设立,被视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先后共有二十二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

16 百花奖 金鸡奖 金鹰奖 梅花奖

17

18 2007年7月3日举行的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座谈会
如今,计划生育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0多年来使我国少生4亿多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19 “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问题 (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 (3)要处理好三个 关系:
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 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3)要处理好三个 关系: (4)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0 生机勃勃 提出 1956年 1957年反右派 斗争扩大化 “双百” 方针 曲折 百花凋零 “文革”时期 繁荣景象 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 恢复

21 高考练手 1、 (2008年广东高考)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事业的教训

22 2、(2009年海南高考)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23 3、 (10年广东高考)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Download ppt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1、知道我国“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