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及省委十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及省委十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及省委十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法治中国的理想与现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及省委十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纲领性文献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 学习的内容 第一部分 治国理政方式的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及公报解读 第三部分 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主要 精神解读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一部分 治国理政方式的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及公报解读 点击添加文本 第三部分 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主要 精神解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 第一部分 治国理政方式的比较分析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 一、中西法治起源比较分析 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予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
 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予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中国古有法治这一概念:《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 《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5 二、法治与人治、德治、神治。 法治与人治。 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 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
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 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 法治与神治。 法来自神与人定的契约,违法会遭“神谴” 。神权作为一种权力,对世俗权力构成制约。 法治与德治。 法来自道德。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奉公守法。 “德政” “神政”实质上都是某种限制和惩罚政府的手段,也都起到过让政府守法的作用。但神的意志或者道德限制都可以有相当宽泛和弹性的解释,会被滥用。 9/10/2017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6 三、建国以来我国治国理政方式的变化 1、1949-1957;德治阶段:统一战线; 2、1957-1979;人治阶段:个人崇拜;
3、 ; 德法并举:“猫论”和“过河论” 4、 法治阶段:“笼子论” 9/10/2017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7 四、市场社会需要法治 (一)市场社会的决定性必然要求法治 (二)市场社会的自主性必然要求法治 (三)市场社会的契约性必然要求法治
(四)市场社会的竞争性必然要求法治 (五)市场社会的平等性必然要求法治 (六)市场社会的开放性必然要求法治 (七)市场社会的陌生性必然要求法治 (八)市场社会的可控性必然要求法治 9/10/2017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8 五、目前的形势:两个前所未有 一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二是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9 第二部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及公报解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0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11 第一次 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之际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 专题研究法治的 中央全会 第一次确定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的中央全会 第一次对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作出重大 决定的中央全会 第一次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2 党的十八大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深化改革提供动力, 也需要加强法治提供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3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4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多以“党建”为主题
  特别是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中全会”还常聚焦“党建”。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新老交替的原则;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均以党建为主题。   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5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6 二、十八大四中全会报告的解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7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8 一、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19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0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五大体系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1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 依法执政 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法治社会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法治政府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法治社会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2 (二)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法治道路, 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法治道路。 英国 渐进、妥协、不流血地走向资本主义法治 法国 在暴风骤雨的急剧、反复变革中逐渐实现法治 五权宪法法治 美国 自下而上逐步实现 议会民主法治 埃及、乌克兰、菲律宾等 盲目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法治模式 君主立宪法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3 (二)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位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党与法治的关系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4 二、关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然, 而法律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5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宪法宣誓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6 (二)完善立法体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指导, 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的主导作用。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 规章制度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 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7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8 民法典 (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改革与立法的关系 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上升为 法律
不适应改革要求 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实践条件不成熟 修改 废止 先行试点 上升为 法律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29 三、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执法严明 职能科学 廉洁高效 公开公正 权责法定 守法诚信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0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 规范化、法律化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宏观调控 公共服务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环境保护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1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积极推行政府 法律顾问制度 02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01 03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2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国家, 最大的软肋是行政执法,最需要加强的也是行政执法。
推进 综合执法 统一领导和协调市县行政执法机构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 罚缴分离收支分离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实现无缝衔接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3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惩处违法行为 完善执法程序 全面落实责任制 行政执法直接关系到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实施
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责机制。 行政执法直接关系到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实施 关系到经济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 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 关系到依法行政的落实效果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4 四、关于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5 ——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6 (一)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职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7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 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8 (三)推进阳光司法 审判公开 检务公开 警务公开 狱务公开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39 五、关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国家 社会 政府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0 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要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1 六、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2 1 2 3 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队伍 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行政执法队伍 司法队伍 律师队伍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 重要力量
加强社会服务队伍建设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队伍 行政执法队伍 司法队伍 律师队伍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 重要力量 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研究机构法学教育 和法学研究阵地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3 七、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4 (一)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 办事能力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坚持依法执政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协调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 政法委员会必须长期坚持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 办事能力 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善于运用法治方式保护和实现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5 (二)法治主要的特征 法治的特点 民主性 公平性 稳定性 规范性 预期性 强制性 权威性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6 (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五点
坚持自觉 接受监督和 承担法律责任 坚持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坚持保护 公民权利 坚持职权法定 坚持自觉学法遵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7 优先提拔法治素质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优先提拔法治素质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8 《决定》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决定》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之日,必将是法治中国建成之时!
以人文之魅力,塑魅力之人文

49 第三部分 省委十届五次全会 主要精神

50 省委 十届五次全会 审议通过 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 在成都召开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 《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

51 省委作出从严治党《决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八项要求”需要具体化 改善从政环境需要认真吸取教训、建章立制堵漏洞
反腐倡廉需要标本兼治、完善制度 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52 省委作出依法治省《决定》 党的十八以后,省委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制 定实施《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努力把四川各项事业纳入法 治化轨道。总的来看,省委关于依法治省的部署完全符合十八 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继续抓好《纲要》实施,保持工作的连 续性、稳定性。

53 2 五条原则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重大部署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
坚持从四川实际出发

54 2 七项任务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重大部署 大力推进依法执政 切实加强地方立法 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着力保证公正司法 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推进社会依法治理 大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5 第四部分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56 提出三点要求 链接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正确方向
突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构建制度化从严治党新常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改革方向,健全工作机制,狠抓作风建设,努力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落实到实处 链接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57 三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做到“三统一”“四善于” 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 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起来

58 四善于 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做到“三统一”“四善于” 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59 注意把握五个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省的自觉性、 坚定性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握推进依法治省 的正确方向 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实施路径,统筹做好推进依法治省重点 工作 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促进,通过加快改革加快法治 化进程 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推动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60 2 突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构建制度化从严 治党新常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省委提出“八个务必从严”
思想教育务必从严,着力解决好“总开关”这一根本问题 干部选用务必从严,着力形成正确的导向和风气。从严管党治党, 必须把选准用好干部作为一件大事 管理监督务必从严,着力规范管班子带队伍的制度措施 惩治腐败务必从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1 2 突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构建制度化从严 治党新常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省委提出“八个务必从严”
改进作风务必从严,着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态 制度治党务必从严,着力完善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纪律约束务必从严,着力强化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全党意志 落实责任务必从严,着力构建党委抓、书记抓、一级抓一级的 工作格局

62


Download ppt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及省委十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