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微生物与关系人们生活的 泡菜的制作 生技10—1 李凯萍 2010060110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微生物与关系人们生活的 泡菜的制作 生技10—1 李凯萍 20100601100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微生物与关系人们生活的 泡菜的制作 生技10—1 李凯萍

2 泡菜的起源 中国是泡菜的故乡 中国泡菜源自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的南方。泡菜讲究要在液体内浸泡腌渍并发酵。原料混合腌渍,随时浸泡分步产出,目的是常食常鲜,是一年四季的时令美食。成品因为在液体中完成腌渍发酵,因此周期短,产出的成品表面不带任何敷料杂物,新鲜透亮,清脆爽口,故百姓也称其为洗澡泡菜、跳水泡菜。

3 泡菜的制作原理 在泡菜生产过程中,三种主要微生物将卷心菜汁中的糖变成乳酸、醋酸和其他化合物。它们包括肠膜明串球菌、黄瓜乳酸杆菌和戊乙酸乳杆菌。肠膜明串球菌产生醋酸、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和酸合成酯从而增强终产品的风味。泡菜发酵初期,肠膜明串球菌生长活跃,在数量上占优势,当肠膜明串球菌停止活动后,黄瓜乳杆菌大量生长产生乳酸;在黄瓜乳杆菌失去活性后,戊乙酸乳杆菌还能生长产生更多的乳酸。,乳酸菌群落演替的理想顺序。一般认为这个演替顺序是生产高质量的泡菜所必需的。由于肠膜明串球菌在约21°C的较低温度下,才能达到最佳生长和发酵速度。如果在发酵初期温度高于21°C,那么乳杆菌在生长速度很容易超过肠膜明串球菌的生长速度,在随后产生的高浓度酸进一步组织肠膜明串球菌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肠膜明串球菌原先所产生的醋酸、乙醇和其他期望的产物就无法形成,从而影响到泡菜的风味。所以在泡菜发酵中,先采用低温,到发酵后期在稍微提高温度。

4 乳酸菌的介绍 分类界: 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生物类型:原核生物细菌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界: 细菌界Bacteria 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 纲:芽孢杆菌纲Bacilli 目: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科: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 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5 泡菜的制作步骤 泡菜在发酵期间,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发酵产 物乳酸不断累积,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 物乳酸不断累积, 况和乳酸积累量, 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 三个阶段。

6 1、发酵初期 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 物, 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 活跃, 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物为乳酸、乙醇、醋酸和二氧化碳 等。由于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气泡会从坛 由于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产生, 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地放出, 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地放出,使坛内逐渐形 成嫌气状态。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 ~ 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 生味。

7 2、发酵中期 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 pH下降,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开始活跃,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开始活跃, 进行同型乳酸发酵。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 0.6%~0.8%。pH为3.5~3.8。大肠杆菌、腐败菌、 酵母菌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 酵母菌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间为泡菜 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

8 3、发酵后期 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 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 乳酸含量继续增加达到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 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 风味不协调。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 在初期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 量为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这个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

9 四、实验方法 1、萝卜洗净并切成3~4cm长的小块,可将萝卜在开水 中浸1分钟待用。 2、将三角瓶洗净,并用热水洗瓶内壁两次,加冷开水 120毫升 毫升。 3、加盐7%、糖2%,搅拌混合均匀。再加上白酒2%(按 体积算】 4、接种:加入泡菜原液5%(按体积算) 5、称取萝卜条50克装入瓶内,测pH值,瓶口用封口膜 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6、泡菜30度发酵72小时。

10 泡菜中产硝酸盐的原因 泡菜制作初期,处于富阳环境,食物中大量的硝酸盐被有氧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而到了中期,密闭容器内氧急剧消耗,产生厌氧菌,亚硝酸盐被分解还原成硝酸盐。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的作用),亚硝酸盐可转变成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亚硝胺。

11 泡菜 中国泡菜历史之悠久,中国是泡菜的故乡,韩国泡菜充其量只能称作‘韩国腌菜‘,正确使用名称,有利于泡菜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韩国也有利于中国,概念混淆都不利于发展。希望为中国泡菜正名,中国的泡菜文化,不能因经济欠发达,设备技术的一时落后,导致连后人都不知何谓泡菜,泡菜的故乡在中国。


Download ppt "微生物与关系人们生活的 泡菜的制作 生技10—1 李凯萍 2010060110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