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九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C、H、O三种元素外,N是第四 种常见元素。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很多,范围也很广, 它们的结构特征是含有碳氮键(C—N、C=N、C≡N),有 的还含有N—N、N=N、N≡N、 N—O、N=O 及N—H键 等。本章主要讨论硝基化合物、胺类、腈类、重氮化合物 和偶氮化合物。 §9-1 硝基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NO2官能团的化合物统称为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可看成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 硝基取代的结果。
2
§9-1-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硝基化合物可用通式RNO2或ArNO2表示。 一、 结构
3
硝基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由此看来,硝基中的两个氮氧键的键长应该是不同的,且氮氧双键(-N=O)的键长应短些。 然而,电子衍射法证明:硝基中两个氮氧键的键长是 完全相同的。如:CH3NO2 分子中的两个 N-O 键的键长 均为0.122nm。其原因在于: 硝基中,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上的p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包括O、N、O三个原子在 内的分子轨道: 由于键长的平均化,硝
4
基中的两个氧原子是等同的,可用共振结构表示如下:
二、 物理性质 (1) b.p: 因-NO2是一个强极性基团,因此硝基化合物具有较 大的偶极矩,如:CH3NO2 的偶极矩μ=3.4×10-30C.m。 偶极矩↑,分子间的作用力↑,故其沸点比相应的卤 代烃还要高。 (2) 溶解性
5
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1,不溶于水,即使是 低分子量的一硝基烷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很小。硝基化合物
不仅溶于有机溶剂,而且还溶于浓硫酸(为什么?)。 (3) 多硝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而发生爆炸,如:TNT 炸药、2,4,6-三硝基苯酚(俗称:苦味酸)。 但有的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而被 用作香水、香皂和化妆品的定香剂。如:
6
§9-1-2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 α-H的活泼性 1. 互变异构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可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于 水的盐。
§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 α-H的活泼性 1. 互变异构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可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于 水的盐。 这是因为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存在σ,π-超共轭效应, 导致发生互变异构现象的结果:
7
用共振论的观点,可解释为硝基化合物的共轭碱可以
被共振所稳定。 显然,不含α-H的 3°硝基化合物就不能与碱作用。 2. α-H的缩合反应 与羟醛缩合、Claisen缩合反应类似,活泼的α-H可 与羰基化合物作用,这在有机合成中有直重要的用途。 二、 还原反应
8
硝基很容易被还原。还原一般经历以下过程,以硝基
还原为例: 因此,其还原产物因反应条件不同而异。如:在酸性介质 (通常为HCl)中,以金属Fe、Zn或SnCl2为还原剂,可将 硝基化合物直接还原成相应的胺。 SnCl2 + HCl 又是一个选择性还原剂,当苯环上同时
9
连有羰基和硝基时,只还原硝基。 多硝基化合物在钠或铵的硫化物、硫氢化物等还原剂 作用下,可进行选择性(或部分)还原。如:
10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当其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不仅使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以致不能进行(如:F-C反
三、 硝基对苯环的影响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当其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不仅使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以致不能进行(如:F-C反 应),而且通过-I、-C效应,对其邻、对位的取代基产生 显著的影响。 1. 对酚、芳酸的酸性及芳胺碱性的影响 当硝基的邻、对位有—OH、 —COOH存在时,由于 -I、-C效应的影响,将使酚、芳酸的酸性增强。 当硝基的邻、对位有—NH2存在时,由于-I、-C效 应的影响,将使芳胺的碱性减弱。
11
但硝基对其间位的基团因只存在-I效应,故影响较小。
2. 对芳卤的影响 该亲核取代反应难以发生。 但在-Cl的邻、对位引入-NO2时,-Cl的反应活性 ↑,且易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这是因为C—Cl键受-NO2的-I、-C效应的影响,使 与Cl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而有利于亲核试 剂的进攻,使其水解反应得以进行。
12
显然,Cl原子的邻、对位上的-NO2数目↑,其亲核取代
反应活性↑。 3. 对甲基的影响 我们知道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可以与苯甲醛缩合。显然,
13
下面反应是难以发生的: 但当甲基的邻/对位有-NO2存在时,由于受其-I、-C效 应的影响,甲基上H原子的活性↑,从而可与苯甲醛发生 缩合反应。如:
14
§12-2-1 胺的结构 §9-2 胺 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几个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统称为胺。
胺按氮原子连接的烃基数目不同,可分为1°、2°、 3°胺。 此外,还有一类相当于NH4+Cl-和NH4+OH-的化合物: § 胺的结构 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为:
15
其中三个2p轨道都没有完全填满,可以成键。氮原子应为
三价,且键角似乎应互为90°。但实际上N原子和H原子 或烷基形成的单键的键角为109 °。这就是说, N原子在 成键时,发生了轨道的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其 中三个轨道分别与氢或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未共用电子 对占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呈棱锥形结构。 正是因为胺是棱锥形结构,因此,当氮原子上连有三 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它就应该是手性分子,因而存在
16
一对对映体。也就是说,将未共用电子对看成是氮原子上
连接的第四个“取代基”。 如前所述,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是可以被拆分的,但 简单手性胺化合物却难以拆分,其原因在于简单胺的构型 转化只需25kj/mol的能量,该转化经历一个平面过渡态而 迅速转化,过渡态的氮原子呈sp2杂化。
17
试想,如果氮原子上连有的四个不同的基团若能制约或限
制这种迅速互变,那么,这对对映体就应该可以拆分,事 实也是如此。如:季铵盐、氧化胺等手性化合物就可以拆 分成一对较为稳定的对映体。
18
§9-2-2 胺的制备方法 1. 氨或胺的烃基化 亲核试剂:NH3、RNH2(以1°胺为宜)。
烃基化试剂:卤代烃、醇、具有活泼卤原子的芳卤。 2. 醛、酮的还原氨化 醛、酮与氨或伯氨缩合生成亚氨,继而进行催化加氢
19
最终生成胺。 注意:为防止生成的伯氨与醛或酮进一步缩合,需要 用过量的氨,以减少仲胺的生成。 还原氨化法是制备R2CHNH2或R2CHNHR’类胺的好 方法,因为仲卤代烷进行氨(胺)解时易发生消除反应。 3. 腈和酰胺的还原
20
4. 酰胺的Hofmann降解 5. Gabriel合成法 6. 硝基化合物还原
21
§9-2-3 胺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的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为气体,其它胺为液体 或固体。
§ 胺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的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为气体,其它胺为液体 或固体。 许多胺类有难闻的气味,如三甲胺有鱼腥味、1,4-丁 二胺俗称腐肉胺、1,5-戊二胺俗称尸胺。 沸点(b.p) 与醇相似,伯胺、仲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 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非极性化合物(如烷烃),而低于 相应的醇或羧酸(为什么?)。
22
叔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其沸点低于相对分子质量
相近的伯胺和仲胺,而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差不多。 波谱性质 IR谱: NMR谱:
23
§ 胺的化学性质 一、 碱性 1. 脂肪胺 N上的电子云密度↑,接受质子的能力↑,碱性↑。 脂肪胺的碱性强度: 在气相或非水溶液中——3°胺>2°胺>1°胺 (电子效应的影响) 在水溶液中——2°胺>1°胺> 3°胺
24
如: 解释: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和溶剂化效应共同影响的结 果。 电子效应: 3°胺>2°胺>1°胺 空间效应: 1°胺>2°胺>3°胺 溶剂化效应: 1°胺>2°胺>3°胺 2. 芳胺
25
用共振论的观点可解释如下: 综上所述: 脂肪胺 > NH3 > 芳香胺 取代芳胺的碱性: 取代基对芳胺碱性的影响,与其对酚的酸性的影响刚 好相反。 在芳胺分子中,当取代基处于氨基的对位或间位时,
26
+I基团使碱性↑,而-I基团使碱性↓。如:
当取代基处于邻位時,一般情况下与取代基处于对位 時的影响相似,但因取代基处于邻位時,其影响因素较多, 较为复杂,常常会给出意外的结果。如: 3. 成盐
27
胺类化合物既然具有碱性,那么,它们就可以与无机
酸(如:HCl、H2SO4)甚至是醋酸作用而成盐;即便是碱 性较弱的芳胺也可与强酸作用成盐。如: 由于铵盐是弱碱所生成的盐,因此它遇到强碱就会游 离出来。 利用这一性质可将胺类与非碱性物质分离开来。如:
28
二、 烃基化 胺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以与卤代烷或活泼芳卤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在胺的N原子上引入烃基,故称烃基化反应。 除卤代烃外,某些情况下醇或酚也可作为烃基化试剂。 如:
29
三、 酰基化 脂肪族或芳香族1°胺和2°胺可与酰基化试剂酰卤、 酸酐或羧酸作用,生成N-取代酰胺或N,N-二取代酰胺。 叔胺N上没有H原子,故不发生酰基化反应。 该反应的用途: 1. 用于胺类的鉴定 生成的N-取代酰胺均为结晶固体,具有固定而敏锐的 熔点,根据所测熔点,可推断出原来胺的结构。 2. 从胺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叔胺
30
由于酰胺容易水解,而叔胺又不发生酰基化,利用这
一性质可将叔胺从混合胺中分离出来。 3. 用于保护氨基 四、 磺酰化 与酰基化反应相似,脂肪族或芳香族1°胺和2°胺在
31
碱性条件下,能与芳磺酰氯(如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
作用,生成相应的磺酰胺;叔胺N上没有H原子,故不发 生磺酰化反应。 该反应称为Hinsberg反应,利用这一反应可以鉴别或 分离伯、仲、叔胺。 五、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代
32
氨基是较强的邻、对位定位基,为了得到一取代产物,就要设法削弱氨基的活化能力,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氨基酰基化——即转化为酰氨基,它的致活作用比氨基弱得多,且体积较大,因而主要得到对位产物。
那么,如何将苯胺转化为间溴苯胺?显然,办法只能 是设法将氨基转化为间位定位基。
33
2. 磺化 苯胺与浓H2SO4作用,首先生成苯胺硫酸氢盐,后者 在180~190℃下烘焙,则转化为对氨基苯磺酸。 3. 硝化 硝酸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而氨基又特别容易被氧化,
34
因此,苯胺直接硝化往往伴随氧化反应的发生。为避免副
反应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方法: 六、 氧化反应
35
§9-3 季铵盐和季铵碱 叔胺与卤代烷或活泼芳卤作用,则得到季铵盐。 季铵盐是氨彻底烃基化的产物,为高熔点的白色晶体。加热到熔点时即分解成叔胺和卤代烃。 季铵盐与强碱作用不能游离出胺来,而是得到季铵碱 的平衡混合物: 如何打破平衡?① 使反应在醇溶液中进行;② 用湿 的Ag2O代替KOH,因为AgX难溶于水。如:
36
季铵碱是一个强碱,其碱性与NaOH或KOH相当。
季铵碱受热则发生分解反应。 1. 不含β-H原子季铵碱的热分解——SN2反应 2.含β-H原子季铵碱的热分解——E2消除反应 3. 季铵碱热消除的取向
37
当分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β-H 原子可以被
(1) Hofmann规则——β-H 原子的酸性和空间效应一致: 当分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β-H 原子可以被 消除时,主要生成取代基少的烯烃,称为Hofmann规则。 (2) 不符合Hofmann规则的热消除——β-H 原子的酸 性和空间效应不一致, β-H 原子的酸性起主导作用。
38
由此可见,Hofmann规则只适合于烷基季铵碱。
由于季铵碱的热消除具有一定的取向,因此通过测定 烯烃的结构,可以推测胺的结构。如:
39
象这种用过量CH3I与胺作用生成季铵盐的过称为彻
底甲基化。 §9-4 腈 腈类化合物可看成是HCN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 代的结果。氰基也是一个极性基团,其结构与羰基相似: 由于腈类的高度极化,分子间的引力大,因此它们的 沸点比分子质量相近的烃、醚、醛、酮、胺都高,而与醇
40
相近,但比羧酸低。 腈的化学性质 1. 水解 腈类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很容易水解成羧酸。 酸催化历程:
41
腈的醇溶液与酸(如:H2SO4、HCl)一起共热,则发 生醇解生成酯。
碱催化历程: 2. 醇解 腈的醇溶液与酸(如:H2SO4、HCl)一起共热,则发 生醇解生成酯。 思考题: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反应历程(提示:要考虑R’OH、H2O 的亲核能力) 3. α-H的反应 氰基为强吸电子基,它使α-H 的活性增加,可以发 生自身缩合反应(Thorpe腈缩合反应)及与芳醛发生交错缩
42
合。如: 4. 加氢还原 腈很容易被还原,如:催化加氢、LiAlH4、Na/EtOH 等催化剂还原。 为抑制副产物2°胺和3°的生成,通常加入过量的氨 或加入一些KOH等碱类。
43
§9-5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无论是重氮还是偶氮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N=N- 原子团。 当-N=N-原子团的两端都于烃基直接相连时,这类 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其通式为:R-N=N-R’。如: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当R、R’均为脂肪族烃基时在 光照或加热情况下,容易分解释放出N2↑并产生自由基。 因此,这类偶氮化合物是产生自由基的重要来源,可用做
44
自由基印发剂。 当R、R’均为芳基时,这类偶氮化合物十分稳定,光 照或加热都不能使其分解,也就不能产生自由基。许多芳 香族偶氮化合物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合成染料。 当-N=N-原子团只有一个氮原子与烃基直接相连, 这类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其中重氮盐尤为重要。如:
45
§9-5-1 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 1. 无机酸要大大过量。若酸量不足,生成的重氮盐可 与未反应的苯胺作用生成复杂的化合物。
§ 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1. 无机酸要大大过量。若酸量不足,生成的重氮盐可 与未反应的苯胺作用生成复杂的化合物。 2. 亚硝酸不能过量。因为亚硝酸过量会促使重氮盐本 身的分解。其检查方法是:用KI-淀粉试纸。 若证明亚硝酸已过量,可用尿素使其分解。
46
重氮盐具有盐的典型性质,绝大多数重氮盐易溶于水
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芳香族重氮盐所以稳定,是因为其重 氮盐正离子中的C-N-N键呈线型结构,π 轨道与芳环 的π 轨道构成共轭体系的结果。 按共振论的观点,重氮正离子是下列极限共振结构的 共振杂化体: 当苯环上连有强吸电子时,重氮正离子的稳定性将↑。
47
§9-5-2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多种反应,但大体上 可分为两大类:放出氮的反应和保留氮的反应。 一、 放出氮的反应 重氮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重氮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 取代,同时放出N2↑。 (1) 被 H 原子取代 这两种方法中,以次磷酸还原为好;而以乙醇还原产 率则不高,因往往有副产物Ar-OC2H5生成。
48
如: 分析:根据定位效应,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首 先在环上引入一个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待完成引入溴原 子的任务后,再被H原子取代。 再如:
49
分析:(1) 先引入一个基团,但无论是先引入-CH3
(为邻、对位基)还是先引入-NO2都不行(不能进行酰基 化)。 (2) 考虑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成功引入第三个取代 基后再去掉一个基团。这里有两种情况:
50
(2) 被-OH取代 该法主要用来制备没有异构体的酚和用磺化碱融等其 它方法难以得到的酚。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不宜使用重氮苯盐酸盐。因为:重
51
氮盐的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如:
52
分析:该目标分子的合成若用磺化碱融法的问题在于
有对碱敏感的基团-X。而采用重氮盐法效果很好。 再如: (3) 被-X或-CN取代 重氮盐溶液与CuCl、CuBr或CuCN等酸性溶液作用 下,加热分解放出N2↑,重氮基同时被Cl、Br、CN取代,
53
此类反应称为Sandmeyer(桑德迈尔)反应;若用Cu粉代替
CuCl、CuBr或CuCN加热重氮盐,也得到相应的卤化物 和氰化物,则称为Gattermann(伽特曼)反应。 注意:制备溴化物时,可用硫酸代替氢溴酸进行重氮
54
化,但不宜用盐酸代替,否则将得到氯化物和溴化物的混
合物。 由于在苯环上直接引入氰基是不可能的,所以由重氮 盐引入氰基是非常重要的。氰基可转化为羧基、氨甲基等 基团。如:
55
碘化物的生成最容易,只需用KI与重氮盐一起共热
即可,且收率良好。 氟化物的制备与上述诸反应不同,它需要先将氟硼酸 加到重氮盐溶液中,生成不溶解的氟硼酸重氮盐沉淀,经 过滤、洗涤、干燥后,小心加热,即分解得到芳香氟化物。 该反应称为Schiemann(希曼)反应。
56
二、 保留氮的反应 (1) 还原反应 (2) 偶合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重氮盐可与酚、芳胺作用,失去一分 子HX,与此同时,通过偶氮基-N=N-将两分子偶联起 来,该反应称为偶合反应。
57
A. 重氮盐为什么可以与酚或胺偶合? -OH、-NH2(NHR、NR2)都是很强的第一类定位基, 它们的存在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而有利于亲电试剂的 进攻。 而重氮组分中的重氮正离子是下面极限结构的共振杂 化体:
58
在偶合反应中,极限结构(Ⅱ)作为亲电试剂,进攻芳环而
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由于重氮正离子中氮原子上的正电荷可以离域到苯环 上,因此它是一个很弱的亲电试剂,只能与高度活化的苯 环才能发生偶合反应。 可以预料: 对重氮盐而言,当芳环上连有-I、-C基团时,将使 其亲核能力↑,加速反应的进行;反之,将不利于反应的
59
进行。 对偶合组分而言,凡能使芳环电子云↑的因素将有利 于反应的进行。 B. 偶合反应的最佳条件 偶合反应不能在强酸或强碱性介质中进行。 因为在强酸介质中,酚或芳胺都能被质子化而使苯环 钝化,因而难以与弱的亲电试剂反应。
60
而在强碱介质中,重氮盐正离子与碱作用,可生成重
氮酸或其盐。 由此可见,重氮盐与酚、芳胺的偶合,反应介质的 pH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与酚的偶合: 在弱碱介质中进行有利。这是因为: ArOˉ是一个非常强的第一类定位基,因而有利于偶 合反应的进行。
61
重氮盐与酚偶合的最佳条件是:反应介质的pH=8~10。
与芳胺的偶合: 在弱酸介质中进行有利,反应介质的pH=5~7为宜。 C. 偶合反应的位置 与酚的偶合: 由于-OH是邻、对位基,而亲电试剂ArN2+的体积较 大,所以偶合反应优先发生在对位,只有当对位被占据时 反应才发生在邻位。
62
与芳胺的偶合: 叔芳胺的偶合与酚相似,也是优先在对位偶合。 然而,伯芳胺和仲芳胺由于N上还保留着活泼H原子,因此偶合反应首先发生在氨基上,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生成苯重氮氨基苯在苯胺中与少量苯胺盐酸盐一起共 热,则重排生成对氨基偶氮苯。
63
与萘酚或萘胺的偶合: 与α-萘酚或萘胺的偶合 与β-萘酚或萘胺的偶合 偶合反应的重要用途是合成偶氮染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