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2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确定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它与平面设计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反映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关系。平面设计着重解决内部空间的水平方向上的问题,而剖面设计则主要研究竖向空间的处理。 剖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室内外标高等; 3.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以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 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3 3.1 房间的剖面形状 1.使用要求 视线无遮挡要求和剖面形状的关系 对于使用人数较少、面积较小的房间,应以矩形为主,例如:住宅、学校、办公楼、旅馆等。对于使用人数较多、面积较大且有视听要求的房间,应做成阶梯形或斜坡形,例如:教学楼中阶梯教室、体育馆的比赛大厅、影剧院的观众厅等,并且其剖面形状应使声能分布均匀,防止回声,避免声聚焦。 观众厅的几种剖面形状示意

4 3.1 不同采光方式对剖面形状的影响 房间的剖面形状 2.采光、通风要求 房间的进深和高度应有利于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房间进深不大,采用侧窗采光和通风。房间进深较大,侧窗不能满足要求时,常设置各种形式的天窗,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剖面形状。 厨房宜设顶部排气窗以散发大量的蒸汽和油烟,其剖面形状见图。 特殊要求的房间为使室内照度均匀、稳定、柔和、并减轻和消除眩光的影响、避免直射阳光损害陈列品,常设置各种形式的采光窗。 顶部排气窗的厨房剖面形状

5 3.1 房间的剖面形状 3. 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 一般功能要求的房间剖面,宜优先考虑采用矩形剖面。由于长方形的剖面形状规整、简洁,有益于梁板式结构的布置,施工也较简单。 大跨度建筑的房间剖面,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于的空间空间特征。常用的空间结构有悬索、壳体、网架等类型。在砌体结构中,现浇梁板比预制梁板的净空大。为减小梁的高度,还可以把矩形截面改作T 形或十字形。室内设备,如手术室的无影灯、舞台的吊景设备等,其布置都直接影响到剖面的形状与高度 医院手术室中照明设备和房间净高的关系

6 1.使用要求对房屋层数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建筑,其使用要求不同,对房屋层数的要求也不同: 1.住宅、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可采用多层和高层。
3.2 建筑的层数 1.使用要求对房屋层数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建筑,其使用要求不同,对房屋层数的要求也不同: 1.住宅、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可采用多层和高层。 2.托儿所、幼儿园等建筑,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安全,同时为便于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的联系,其层数不宜超过三层。医院门诊部为方便病人就诊,层数也以不超过三层为宜。 3.影剧院、体育馆等一类公共建筑都具有面积和高度较大的房间,人流集中,为迅速而安全地进行疏散,宜建成低层。

7 2.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对建筑层数的影响
3.2 建筑的层数 2.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对建筑层数的影响 建筑物建造时所用的结构体系和材料不同,允许建造的建筑物层数也不同。 1.混合结构的建筑一般为1~6层。常用于一般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宿舍、中小学教学楼、中小型办公楼、医院、食堂等。 2.砌体结构以建造多层为主,其他结构可以建造多、高层。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则可用于建多层或高层建筑,如高层办公楼、宾馆、住宅等。 4.空间结构体系,如折板、薄壳、网架等,适用于低层、单层、大跨度建筑,常用于剧院、体育馆、仓库、食堂等建筑。 5.特种结构应该以建造低层为主。 此外,建筑的施工条件、起重设备、吊装能力以及施工方法等,对确定房屋的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8 3. 环境与规划对房屋层数的影响 1.房屋的层数与所在地段的大小、高低起伏变化有关。
3.2 建筑的层数 3. 环境与规划对房屋层数的影响 1.房屋的层数与所在地段的大小、高低起伏变化有关。 2.确定房屋的层数要符合各地区城市规划部门对整个城市面貌的统一要求。 城市规划从改善城市面貌和节约用地角度考虑,也对建筑层数作了具体的规定。以北京地区为例:是以紫禁城为中心呈“盆形”向四周发展。即紫禁城两侧,必须保留部分平房,新建建筑应该以2~3 层为主,二环路以内以建造多层为主,通常为4~6 层。二环路以外可以适当建造些高层,但层数也不宜过高。 3.风景园林区的建筑显宜采用小巧、低层的建筑群。

9 3.2 建筑的层数 4.建筑防火对房屋层数的影响 建筑防火也是影响结构和建筑层数的重要因素,必须按有关规定确定层数。建筑物层数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见下表3-1所示。 表3-1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0 1.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3.3.2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 1.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3.3.2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 1.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即该层净高加以楼板层的结构厚度。层高是国家对各类建筑房间高度的控制指标。各类建筑的常用层高见表3-2。 表3-2 各类建筑的常用层高值

11 3.3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2.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 1.房间的净高和层高 房间的净高是供人们直接使用的有效室内高度,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通常情况下,房间高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2).采光、通风要求;(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4).建筑经济效果;(5).室内空间比例 。    图 房间的净高和层高(H1为净高;H2为层高)

12 3.3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窗台高度 窗台高度与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尺寸及通风要求有关。大多数的民用建筑,窗台高度主要考虑方便人们工作、学习,保证书桌上有充足的光线。一般常取900~1000mm,这样窗台距桌面高度控制在100~200mm,保证了桌面上充足的光线,并使桌上纸张不致被风吹出窗外。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如设有高侧窗的陈列室,为消除和减少眩光,应避免陈列品靠近窗台布置。实践中总结出窗台到陈列品的距离要使保护角大于14o。为此,一般将窗下口提高到离地2.5m以上。厕所、浴室窗台可提高到1800mm左右。托儿所、幼儿园窗台高度应考虑儿童的身高及较小的家具设备,医院儿童病房为方便护士照顾病儿,窗台高度均应较一般民用建筑低一些。 此外,公共建筑的房间如餐厅、休息厅、娱乐活动场所,以及疗养建筑和旅游建筑,为使室内阳光充足和便于观赏室外景色,丰富室内空间,常将窗台做得很低,甚至采用落地窗。

13 4.室内外地面高差 1.内外联系方便。 2.防水、防潮要求。 3.地形及环境条件。 4.建筑物性格特征。
3.3 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4.室内外地面高差 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一般民用建筑常把室内地坪适当提高,以使建筑物室内外地面形成一定高差,该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 住宅、商店、医院等建筑的室外踏步的级数常以不超过四级,即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600mm为好。而仓库类建筑为便于运输,在入口处常设置坡道,为不使坡道过长影响室外道路布置,室内外地面高差以不超过300mm为宜。 2.防水、防潮要求。 底层室内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300或300毫米以上。   3.地形及环境条件。 位于山地和坡地的建筑物,应结合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室外道路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底层地面标高,使其既方便内外联系,又有利于室外排水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建筑物性格特征。 一般民用建筑应具有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因此室内外高差不宜过大。纪念性建筑除在平面空间布局及造型上反映出它独自的性格特征以外,还常借助于室内外高差值的增大,如采用高的台基和较多的踏步处理,以增强严肃、庄重、雄伟的气氛。

14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1.重复小空间的组合 这类空间常采用走道式和单元式的组合方式,如住宅、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常将高度相同、使用性质相近的房间组合在同一层上,以楼梯将各垂直排列的空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教学楼不同层高的剖面处理 有的建筑由于使用要求或房间大小不同,出现了高低差别。如学校中的教室和办公室,可将它们分别集中布置,采取不同的层高,以楼梯或踏步来解决部份空间的联系。

15 1.建筑空间的组合 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 (1) 以大空间为主穿插布置小空间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    (1) 以大空间为主穿插布置小空间 有的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等,空间组合常以大空间(观众厅和比赛大厅)为中心,在其周围布置小空间,或将小空间布置在大厅看台下面,充分利用看台下的结构空间。这种组合方式应处理好辅助空间的采光、通风以及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人流交通问题。 天津市体育馆剖面

16 (a)大空间作附楼;(b)大小空间上下叠合;(c)大空间在一、二层;(d )大空间在顶层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    (2) 以小空间为主灵活布置大空间 某些建筑如教学楼、办公楼、旅馆、临街带商店的住宅等,虽然构成建筑物的绝大部分房间为小空间,但由于功能要求还需布置少量大空间,这类建筑在空间组合中常以小空间为主形成主体,将大空间附建于主体建筑旁,形成大小、高低不同的空间组合 图 大小、高低不同的空间组合 (a)大空间作附楼;(b)大小空间上下叠合;(c)大空间在一、二层;(d )大空间在顶层

17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3) 综合性空间组合 有的建筑由若干大小、高低不同的空间组合起来形成为多种空间的组合形式,其空间的组合不能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必须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种组合方式。 综合性空间组合

18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3.错层式空间组合 当建筑物内部出现高低差,或由于地形的变化使房屋部分空间的楼地面出现高低错落现象时,可采用错层的处理方式使空间取得和谐统一。所谓错层是在建筑物的纵、横剖面中,建筑部分之间的楼地面,高低错开,以节约空间。其过渡方式有台阶、楼梯等。错层做法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 以踏步或楼梯联系各层楼地面以解决错层高差。 (2) 以室外台阶解决错层高差。 图 踏步或楼梯联系各层楼地面以解决错层高

19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1.建筑空间的组合 4.台阶式空间组合    台阶式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建筑由下至上形成内收的剖面形式,从而为人们提供了进行户外活动及绿化布置的露天平台。此种建筑形式可采用竖向叠层、向上内收、垂直绿化等手法丰富建筑外观形象 某台阶式建筑

20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2.建筑空间的利用 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实际上是在建筑占地面积和平面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起到了扩大使用面积、节约投资的效果。同时,如果处理得当还可以改善室内空间比例,丰富室内空间。 1.夹层空间的利用 一些建筑,由于功能要求其主体空间与辅助空间在面积和层高要求上大小不一致,如公共建筑中的营业厅、体育馆比赛大厅、图书馆阅览室、宾馆大厅等,常采用在大厅周围布置夹层空间的方式,以达到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及丰富室内空间的效果,但应特别注意楼梯的布置和处理。 图 夹层空间的利用

21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2.建筑空间的利用 2.房间内的空间利用 在人们室内活动和家具设备布置等必需的空间范围以外,可以充分利用房间内其余部分做贮藏空间,如住宅卧室和厨房中的吊柜、搁板等。 图 房间内的空间利用

22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2.建筑空间的利用 3.结构空间的利用 利用体育馆观众席升起部分下面的空间可以做出入口及休息厅;利用墙体空间设置壁龛、窗台柜,利用角柱布置书架及工作台。设计中还应将结构空间与使用功能要求尽量统一,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利用墙空间设壁龛、窗台柜

23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2.建筑空间的利用 4.走道及楼梯间的空间利用 由于建筑物整体结构布置的需要,建筑物中的走道,通常和层高较高的房间高度相同,这时走道顶部,可以作为设置通风、照明设备和铺设管线的空间。 一般建筑物中,楼梯间的底部和顶部,通常都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当楼梯间底层平台下不作出入口用时,平台以下的空间可作贮藏或厕所的辅助房间。或采取降低平台下地面标高或增加第一梯段高度以增加建筑楼梯间底层休息平台下的净空高度,可布置贮藏室及辅助用房和出入口。还可以利用楼梯间顶层一层半空间高度布置一个小贮藏间。 走道及楼梯间的空间利用

24 本章小结: 1. 剖面设计包括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
3.5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1. 剖面设计包括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 2. 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应考虑房间的使用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大多数房间采用矩形,是因为矩形规整,对使用功能、结构、施工及工业化均有利。 3. 建筑物层数和高度的确定应在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的影响下,符合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结构形式特点,满足防火规范,并考虑经济效益。建筑内部层高与净高的确定受到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使用要求影响,要求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恰当的空间比例。 4. 剖面空间组合包括重复小空间组合,体量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综合性空间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等方式,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方式有:利用夹层空间,房间内空间,结构空间、走道及楼梯间的空间利用等。


Download ppt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