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曾勇庆 博士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曾勇庆 博士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曾勇庆 博士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Tel: , ;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曾勇庆 博士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遗传改良对养猪增产的贡献

3 猪新品种培育的方法 新品种育成目标的拟定 杂交亲本的选择 确定杂交繁育方法及杂交的实施 横交阶段 固定阶段 纯繁和推广阶段

4 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 选种 性能测定 遗传评估 种猪选留 方法:严格测定、准确评估和强度选择 ◆ 选配

5 一、种猪的性能测定 猪的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ing)是在标准一致的环境条件下,对种猪的生产性能做出公正的评价。
为种猪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为评价猪群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为种猪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为评价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6 一、种猪的性能测定 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ing) 优点:环境变异小,中立客观 缺点:成本较高,测定容量小,有疫病传播风险
场内测定(on-farm testing) 优点:成本较低,测定容量大,无疫病传播风险 缺点:客观公正性?环境变异?场间可比性?

7 1、测定站测定 丹麦种猪测定站测定方案 测定对象:每头公猪的50头后代公猪,同一窝中只能测定1~3头公猪;
测定方法:育种值估计,4~5周集中断奶、25 kg进站,群饲,电子识别自动计料; 测定性状:主要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ADG)、饲料转化率(FCR)和净肉率。

8 1、测定站测定 英国种猪测定站测定方案 测定对象:超核心群种猪场生长育肥猪;
测定方法:每群随机抽取50头猪(公母各半)送测定站,测定结束后全部屠宰测定; 测定性状:主要包括27~85 kg ADG、胴体性能及肉质。

9 1、测定站测定 加拿大种猪测定站测定方案 测定对象:公猪,同一窝2头公猪;
测定方法:18~30 kg进站,30 kg开始测定,75~100 kg结束,2头公猪一栏饲养; 测定性状:ADG、FCR和平均背膘厚。

10 1、测定站测定 法国种猪测定站测定方案 测定方法:留种猪35~90 kg阶段;屠宰猪的30~100 kg;
测定性状:留种猪35~90 kg的ADG、90 kg时平均背膘厚、FCR;屠宰猪的30~100 kg平均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和肉质指数。

11 1、测定站测定 武汉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方案 测定对象:对核心群待测血统中的每头种公猪 与配3头母猪,每窝1公、1母、1去势公猪;
测定方法:隔离1周;公猪单栏饲养;2同胞一栏饲养,测定期为25-90 Kg;利用ACEMA自动化测试系统,记录个体采食量和体重;同胞猪进行屠宰测定; 测定性状: ADG、FCR、90 Kg背膘厚、胴体性能、肉质特性。

12 1、测定站测定 广东省种猪测定站测定方案 测定对象:对核心群待测血统中的每头种公猪与配3头母猪,每窝2头小公猪(<23 kg);
测定方法:隔离1周;每窝一栏饲养,测定期为 Kg;利用ACEMA自动化测试系统,记录个体采食量和体重;同胞猪进行屠宰测定; 测定性状: ADG、FCR、100 Kg背膘厚、胴体性能、肉质特性。

13 1、测定站测定 山东省种畜禽测定站 2006年9月~11月,对来自省内4个原种猪场的42头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种猪进行了集中性能测定;
测定指标主要包括ADG、FCR以及达100 kg体重时的日龄和背膘厚; 100 kg测定结束时结合对种猪体型外貌的评分,综合评选出每个猪种的第一、二、三名共12头优秀种猪进行了现场拍卖。

14 2、场内测定 丹麦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英国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对象:生长育肥猪,年测定70000头。
方法:每组测定12头猪,公母分开饲养,90~100 kg期间称重、计算ADG、活体测膘。 英国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对象:后备公猪 方法:27~85Kg期间测定ADG、活体背膘厚。

15 2、场内测定 加拿大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法国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对象:所有后备公母猪。
方法:75~100kg体重测定背膘厚、达100kg体重日龄。 法国种猪现场测定方案 对象:公猪和后备母猪,每个测定圈舍10-15头猪,试验从平均70日龄开始,平均体重100kg结束; 方法:共测定2个性状,包括100kg体重时的日龄、活体背膘厚。

16 2、场内测定 主要是针对后备公猪和后备母猪;
测定的方法:一般不统计个体饲料消耗,只计算测验期ADG和体重达90 kg(100 kg)的日龄及活体背膘厚; 繁殖记录、健康状况、四肢和外形可作为选择的参考。

17 2、场内测定 近年来,养猪发达国家的测定站集中测定有被弱化的趋势,而场内测定的重要性逐步受到重视。
场内测定应立足于解决本场问题,着重考虑如何提高本场核心群的遗传进展和种猪质量 。 场内测定的前提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BLUP育种值估计法,建立和完善猪遗传评估系统,实现和加强场间的遗传联系,才能将场内测定的数据更好地应用于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联合育种,并反过来通过利用更多的遗传信息对本场猪群产生良好的影响。

18 二、猪选择性状与育种目标的发展 选择目标与选择性状的发展变化 年 代 养猪发达国家育种的目标性状及权重 年选择强度 90年前
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 48%+37%+15%) 1.0 91-95 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活产仔数( 35% + 30% + 16% +19%) 1.14 96-00 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活产仔数+肉质性状(20%+15%+20%+40%+5%) 1.2 00年后 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活产仔数+肉质性状+抗病力(20%+12%+20%+32%+10%+6%) 1.6

19 二、猪选择性状与育种目标的发展 选择目标与选择性状的发展变化
通过强度选择,养猪发达国家在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胴体瘦肉率的年遗传进展分别为-0.1~-0.5 mm、0.2~0.5 cm2和0.3%~0.6%。 英国大白猪猪群每年获得的选择反应为:背膘厚度 mm,到达105 kg的日龄-0.22天以及饲料转化率 。 今后发展:保持和适度提高生长速度及瘦肉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繁殖和肉质性状的选择,发展优质肉猪。

20 优质肉猪的育种目标 优质猪肉 无病害、无污染、无残留(各种有毒有害物的残留要降至规定的限度)和肉的品质良好。 优质肉猪
产量要高;猪肉的质量要好;猪肉产品要安全。 优质肉猪生产涉及到猪的育种、繁殖、饲养、兽医保健和猪场的环保等各相关环节,其中,优质肉猪的培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1 优质肉猪的育种目标 猪的屠宰体重在85~90 kg; 在肉猪体重90 kg时,胴体瘦肉率在56%~58%左右;
成年母猪窝产仔11~13头,年提供上市肉猪24~26头。 在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构建中适当利用我国地方猪种资源非常必要。 (王林云,2001)

22 三、猪的遗传评估与联合育种 猪的遗传评估 按照体形外貌和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选种; 个体选择或选择指数法阶段,这是育种值估计的初级阶段;
群体比较法阶段,这是基于人工授精(AI)技术的应用,使得公猪的后代分布于许多不同的群体中而进行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混合线性模型法,计算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LUP),从而使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23 猪的种用价值评定与选种 种公猪的选择 体型外貌:体质强健、头颈清秀、胸宽深背宽平,体躯长、腹紧凑,四肢粗壮,臀部肌肉丰满。
繁殖性能:生殖器官发育好,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 生产性能:主要侧重生长育肥与胴体性能。

24 猪的种用价值评定与选种 种母猪的选择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体躯较深,四肢强健,外生殖器正常,乳头数多发育好。
繁殖性能:发情明显、易受孕,产仔数多,哺育能力强。 生产性能:生长育肥与胴体性能的要求比公猪适当降低。

25 三、猪的遗传评估与联合育种 猪的联合育种 猪的联合育种始于1987年,英国Cotswold公司提出并应用了多组核心群育种结构;
这一育种结构由数个分散的核心群组成; 各核心群间通过人工授精建立遗传联系,经过统一的遗传评定后,最优秀的公猪通过人工授精加强利用,扩大其遗传影响。

26 三、猪的遗传评估与联合育种 猪的联合育种 加拿大的国家育种体系是由加拿大猪改良中心(CCSI)和4个区域改良中心组成;
美国的国家育种体系是由国家种猪登记协会(NSR)和种猪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系统(STAGES)组成。 养猪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级猪育种计划,经常是基于测定站和猪场内性能测定下的大规模联合育种。

27 金字塔式育种结构(pyramid structure)
种猪场 (16♂,800♀) 商品猪群年产10~12万头 原种群 种猪群 繁殖群 育种群 扩 群 商品猪生产群 原种场 (10♂,50♀) 繁殖场 (60♂,6000♀) 商品猪育肥场

28 金字塔式育种结构(pyramid structure)
育种部分 制种部分 商品生产部分 育种场(群) nucleus herds 繁殖场(群) multiplier herds 商品场(群) commercial herds

29 三、猪的遗传评估与联合育种 我国猪的联合育种现状
始于1998年,在一些猪场开展了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种猪遗传评估网络,形成了外种猪(长白、大白、杜洛克猪)和地方猪种全国性育种协作组。 这些工作离真正意义上的遗传资源共享式的联合育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同层次的种猪联合育种,都面临如何建立有效的场间遗传联系。

30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根据家畜的全部选育性状可以分为若干组的原则,建立各具一组优良性状的品系,然后以这种品系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以获得性能优异的杂交商品畜群。 这种品系不仅具有突出的特点,而且专门用来和另一特定的品系杂交,称其为专门化品系。 专门用来作父本的称为专门化父本品系 专门用来作母本的称为专门化母本品系

31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国外常见的配套系 PIC(英国)—— “皮埃西” Dekalb(美国)—— “迪卡”
Dalland(荷兰)—— “达兰” Seghers(比利时)—— “斯格”

32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国内常见的配套系 光明猪配套系 深农猪配套系 湘虹猪、湘益猪配套系 鲁农I号猪配套系 ……

33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合成 三系配套: GGP(曾祖代) B♀×B♂ C♀×C♂ ↓ ↓ GP(祖代) A♀×A♂ B♀ × C♂
↓ ↓ GP(祖代) A♀×A♂ B♀ × C♂ ↓ ↓ PS(父母代) A♀ × CB ♂ CS(商品代) CBA GGP: great grandparents GP: grandparents PS: parent stock CS: commercial stock

34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合成 四系配套: ↓ ↓ ↓ ↓ GP A♀ × B♂ C♀ × D♂ ↓ ↓ PS BA♀ × DC♂ ↓
GGP A♀× A♂ B♀×B♂ C♀×C♂ D♀×D♂ ↓ ↓ ↓ ↓ GP A♀ × B♂ C♀ × D♂ ↓ ↓ PS BA♀ × DC♂ CS DCBA GGP: great grandparents GP: grandparents PS: parent stock CS: commercial stock

35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合成 五系配套: ↓ ↓ ↓ ↓ GP A♀ × B♂ C♀ × D♂ ↓ ↓ PS BA♀ × DC♂ ↓
GGP A♀× A♂ B♀×B♂ C♀×C♂ E♀×F♂ ↓ ↓ ↓ ↓ GP A♀ × B♂ C♀ × D♂ ↓ ↓ PS BA♀ × DC♂ CS DCBA GGP: great grandparents GP: grandparents PS: parent stock CS: commercial stock

36 配套系(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合成 参数:每头纯种或杂种母猪年产仔育成16头仔猪,其中,公母各半,适繁率50%,繁殖或淘汰的公母猪均作屠宰猪,则: GGP 100头每年→400头适繁母猪+1200头肉猪 GP 400头每年→1600头适繁母猪+4800头肉猪 PS 1600头每年→6400头适繁母猪+19200头肉猪 CS 头每年→102400头肉猪 则四级配套年可供肉猪为: =127600头。

37 现代商品杂优猪(四系配套)的繁育体系 育种部分 制种部分 商品生产部分 品种资源场 育种场 配合力测定站 原种猪场 祖代猪场 父母代猪场
商品代猪场(户) 收集保存育种素材 ①配合力测定 ②纯系性能测定 纯系培育 ①繁育配套纯系(AA, BB, CC, DD)②提供配套单性纯系(A, B, C, D) ①第一次杂交制种(A×B, C×D)②提供单交种(AB, CD) ①第二次杂交制种(AB×CD)②提供双交种(ABCD) 饲养商品杂优猪ABCD

38 四、猪遗传改良的发展趋势 猪的育种方向: 猪的育种目标: 猪的育种方法:
高脂肉猪 → 瘦肉型猪 → 优质肉猪 猪的育种目标: 品种选育 → 品种间杂交利用 → 专门化品系选育 → 配套系的杂交合成 猪的育种方法: 表型选择 → 育种值选择 → 标记辅助选择 分散式核心群封闭育种 → 资源共享式联合育种 实现猪的高繁、快长、多肉和肉质优良是市场对养猪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国内外养猪育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39 Thank You!


Download ppt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曾勇庆 博士 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