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Facilities Planning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Facilities Planning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Facilities Planning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2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内容 第1章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概述 第2章 供应链及物流分析基础 第3章 设施选址及评价 第4章 设施布置设计
第5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6章 库存管理及仓库规划 第7章 设施布置问题模型与算法

3 第2章 供应链及物流分析基础 章节导学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系统基础 第二节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第三节 物流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企业的物流规划和建设

4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系统基础 2.1.1 物流 2.1.2 物流系统 2.1.3 物流管理

5 2.1.1 物流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二、物流定义及分类 三、物流学说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6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1、物流的简单概念 物流:是指“物”的“流动”。 物:指有形的物质,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流:指的是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位置的变化:如运输 时间上的变化:库存

7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1、物流的简单概念 物流:是指“物”的“流动”。 物:指有形的物质,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流:指的是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位置的变化:如运输 时间上的变化:库存

8 当前,物流已成为中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这十个产业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这些行业涉及领域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人数多,消费拉动大。有的还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 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一要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二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三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四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会议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_________来自

9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2、物流概念的由来 ★物流的概念最早在美国形成,当初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配送、货物配送)。(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0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日本于60年代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物的流通”,“实物流通”的简称。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商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

11 一、物流概念与由来 3 Logistics一次的出现
◎二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这一概念。对军火的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管理,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保障作用。 ◎二战后,形成后勤学学科。Logistics Engineering、Logistics Management.引入工业部门:工业后勤、商业后勤。 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存储、用户服务等。

12 小结:Logistics & Physical Distribution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开始涉及物流运输、物资储存等业务的实物供应(Physical Supply)这一名词,该书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物权转移和产品的实物流通活动”。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 Logistics “Logistics”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战后,Logistics管理方法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称为Business Logistics。从此,Logistics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Logistics Engineering、Logistics Management和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13 二、物流定义及分类 1、物流的定义 2、物流的要素 3、物流的分类

14 1、物流的定义 (1) 物的概念:Article 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物资:一般指生产资料。material
物料:一般用于生产领域。matter or material 货物:一般用于运输或者仓储领域。cargo 物品:有形的物质实体。 goods 产品: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product 商品:用于销售的产品和劳动。commodity

15 1、物流的定义 商品、物品与物流对象的关系: 物流的对象 物品 商品

16 商流:商品价值运动 流通 物流:商品使用价值运动
1、物流的定义 (2)、 流通的概念 一般认为,流通包括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传统上,商流与物流合一。现代经济活动中,商流物流分离。特别是在国际商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商流:商品价值运动 流通 物流:商品使用价值运动

17 1、物流的定义 商流、物流合一示意图 批发商甲 工厂A 总公司 工厂B 批发商乙 零售商 物流 商流

18 商流、物流分离示意图 总公司 批发商甲 工厂A 批发商乙 工厂B 零售商 物流 配送中心 商流

19 (3)物流定义 美国物流协会(CLM) 1985年:“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1992年:“Logistics is process of planning,implem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fficient,effectiv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service,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point-of-origin to point-of-consump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nforming to customer requirements.” 译成中文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20 1998年:“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implements,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effectiv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services,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to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 ”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出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21 2002年1月:“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implements,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services,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到消费地之间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逆向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22 物流的定义 菊池康也: 物流是为消除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包括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活动等。 张声书: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包括处在供给者内部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活动。

23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定义 我国物流术语标准——2001年: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4 2、物流的构成要素 “物流七要素”: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等。

25 (1)运输:是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运输是物品发生位移的唯一途径,也就是物流的最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形式。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集装箱的采用使得物流更为便捷和安全。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的运输方式是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现代运输的标志,也是物流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

26 运 输 方 式 运输——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国 际 货 物 多 式 联 运 陆上运输 铁路运输 内河运输 河 海 联 运 水上运输 沿海运输
海洋运输 近洋运输 航空运输 远洋运输 管道运输 邮政运输

27 运输——运输合理化 运输成本 铁路 公路 水路 C1 C2 C3 D3 D2 D1 运输距离

28 (2)储存(保管):是货物流动过程中暂时的停滞状态,是供应、消费的缓冲和平衡。
储存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作用。由于储存的地点主要是仓库和堆场,所以又称为仓储。 从宏观物流的角度看仓储,其作用丝毫不亚于运输,因为仓储在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的流通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微观物流的角度看,虽然对于企业生产小物流有零库存之说,但是全物流系统的零库存是不可想象的。

29 储存—仓储的机能 基本机能 储存 保管 扩展机能: 调节运能 调节供需 优化机能: 配送 流通加工

30 储存—仓储合理化 (1) 实行ABC管理 A类货物:价高,存储期短,费用高,比重约为10%; B类货物:价中,存储期中,费用一般,比重为20%; C类货物:价低,存储期长,费用低,比重约为70%。 (2) 应用预测技术 实施科学的库存管理的基础。 (3) 库存管理控制

31 (3)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和标志的工作总称。简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
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被天经地义地看成是生产的终点,因而一直是生产领域的活动。包装的设计往往主要从生产终结的要求出发,因而常常不能满足流通的要求。 物流研究则认为,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之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其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之作为生产终点的意义要大的多。因此,包装应进入物流系统之中。

32 (4)装卸(搬运):发生在运输、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取放活动。包括商品的放入、卸出、分拣、备货等。
搬运是指物品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短距离的位移。 装卸则是指物品装上运输工具或从运输工具上卸下。有时还包括在仓库和堆场内的堆垛、移送、入库、出库。对于有些货物,可能还要提供拣选、分类的活动。

33 (5)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便于物流或消费而进行的不改变物品基本性能的加工。
传统认为加工属于生产环节,物流就是物品的位移。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以后,流通加工的事例不断出现:自行车装配是在商店里完成的;家具是送到用户家中才安装起来的;蛋糕是在食品店的橱窗里裱花的;混凝土是在运输途中搅拌的等等。将一些简单的加工过程放在流通环节里完成至少会有以下好处: (1) 节省加工场所的土地占用; (2) 便于运输、搬运、装卸和包装; (3) 适于生产个性化产品; (4) 缩短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距离。

34 (6)配送:具有商品组配和送货两种功能。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送作业,并将配好的货物及时送及收货人的活动。

35 (7)信息:是物流系统的中枢,包括与商品数量、质量、作业管理,以及与订货、发货和货款支付相关的各种信息。

36 按经营阶段 按活动空间 按系统性质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废弃物流 回收物流 地方物流 3、物流 的分类 国内物流 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 宏观物流 按系统性质 微观物流

37 爱德华分类: 工作地物流 设施内物流 企业物流 供应链物流 全球物流

38 三、物流学说 (1)黑大陆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说是对二十世纪中在经济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主义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远未有止境;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

39 三、物流学说 (2)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便是一坐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40 三、物流学说 (3)第三利润源 “第三利润源”说法主要出自日本。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一个是资源领域,另一个是人力领域。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开始被人们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

41 三、物流学说 (4)效益背反说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也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以包装为例,包装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即包装越省利润越高。但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增加了这些方面的开支,最终使利润下降。

42 三、物流学说 (4)效益背反说 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和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二者的关系(例) 效益背反 批量大 总成本 成本 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
较小批量 最优批量 批量大

43 三、物流学说 (5)成本中心说 成本中心的含义是,物流在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要搞合理化、现代化,不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44 三、物流学说 (6)服务中心说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该学说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 争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 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45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
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 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等等

46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国家标准对物流技术的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47 (1)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管道、航线等线路(通道)设施,以及仓库、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节点设施。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物流硬技术 (1)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管道、航线等线路(通道)设施,以及仓库、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节点设施。 (2)载运工具:包括汽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飞机、集装箱及其他集装器具等。 (3)机械设备:包括运输机械、装卸搬运视械、包装机械、仓储机械、流通加工机械、计量设备等。 (4)信息设备: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传输、跟踪处理等设备。 (5)材料:包括包装材料、集装材料、加固材料等.

48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物流软技术 (1)物流系统规划技术:包括物流设施布置规划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等。
(2)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包括运输工具、装卸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物流预测技术、有效客户反应技术、库存管理与控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技术、劳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等。 (3)物流系统评价技术:包括物流成本计算与跟踪技术、物流运营指标分析评定技术、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等。 (4)物流信息化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及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射频(RP)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化技术等。

49 四、物流技术与设备 按照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来分类,现代物流技术应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包装技术、配送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等,而每一项物流技术中又包括相应的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组成部分。

50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系统基础 2.1.1 物流 2.1.2 物流系统 2.1.3 物流管理

51 2.1.2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的定义 二、物流系统的目标 三、物流系统特点 四、物流系统的常用技术

52 一、物流系统的定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在物流运行中存在着 “二律背反”性,也称“效益背反”。 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这反映物流是整体概念的重要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

53 Logistics System Defined:
一、物流系统的定义 Logistics System Defined: “Logistics” includes al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the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movement of product, with the objective of meeting customer service requirements at minimum cost --

54 Total Logistics System Demand Information Flow
SUPPLIER CUSTOMER P&G Tide Point Of Sale MATERIAL ORDERS ORDERS Demand Information Flow Product Flow Cash Flow

55 二、物流系统的目标 “5S”目标 服务第一目标 (Service) 快捷目标 (Speed) 有效利用面积和 空间目标
(Space Saving) 规模适当目标 (Scale Optimization) 库存控制目标 (Stock Control) “5S”目标

56 三、物流系统特点 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大系统特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6)物流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57 物流系统工程的工作内容: 物流系统分析、建模、评价、决策、预测、控制、优化、规划、仿真等。
四、物流系统的常用技术 (1)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工作研究技术) 工作研究中的流程分析技术,图、表技术,作业改善技术,方法研究技术等。 (2)建模与仿真技术 (3)系统最优化技术 (4)网络技术 (5)分解协调技术 预测、决策论、排队论…… 物流系统工程的工作内容: 物流系统分析、建模、评价、决策、预测、控制、优化、规划、仿真等。

58 第一节 物流与物流系统基础 2.1.1 物流 2.1.2 物流系统 2.1.3 物流管理

59 2.1.3 现代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定义 我国物流术语标准——2001年:
现代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定义 我国物流术语标准——2001年:   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对物流构成要素的系统管理,或者是对物流过程的管理。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物流管理既要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又要确保客户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

60 现代物流管理 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二、现代物流管理 的目标 以整体最优为目的 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61 “7R”目标 1、合适的质量 (Right Quality) 2、合适的数量 (Right Quantity) 3、合适的时间 (Right Time) 4、合适的地点 (Right place) 5、合适的成本 (Right Cost) 6、合适的顾客 (Right Customer) 7、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Right Product or Service) 可概括为快速、便利、准确、安全原则

62 质量 数量 “7R”目标 合适的 时间 产品和 服务 顾客 成本 地点

63 物流作业管理(运输、储存、包 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等) 物流成本管理 第三利润源泉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服务管理 满足顾客需求 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


Download ppt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Facilities Planning 主讲人:石宇强 E_mail :ie_swust@yahoo.com.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