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如何提高研训教师职业素养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晓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如何提高研训教师职业素养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晓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提高研训教师职业素养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晓秋
如何提高研训教师职业素养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晓秋

2 Procedures 内容导引 思想素养 理论素养 实践素养 专业素养 文化素养

3 一、研训教师的思想素养 1、理想信念 2、爱岗敬业 3、遵规守纪

4 二、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 1、读书育己 2、教书育人 3、写书育世

5 三、研训教师的实践素养 1、理论的实践者 2、实践的理论者 3、教学的示范者

6 四、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 1、掌握学科知识 2、强化专业技能

7 五、研训教师的文化素养 1、名片效应 2、人格效应

8 研训教师的目标 厚德载物 学识渊博 专业精湛 品质高尚

9 思考题: 1、新课程观下,如何当好研训教师? 2、研训教师应发挥哪些作用?怎样 发挥这些作用? (任选其一)

10 一、研训教师的思想素养 爱岗敬业研训教师就要: 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教研工作, 以谦和的态度真诚的态度去参与教学
以全局的观念和负责人的精神去帮助教师 以精湛的艺术以人格的魅力去影响教师

11 二、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 读书育己: 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思想读新 读书要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成效的进行
读书要讲究方法、精读、泛读相结合 要结合学科教学中突出问题进行读书

12 二、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书育人: 1、教中学: 公开课之前,课改研究之前,培训之前,撰写论文之前。
教学相长,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后做师之师。 2、教中研: ①听课后站在教者的角度思考,从教师的体会、想法和建议中随时会得到启示。 ②学科研讨会、汇报课等,从教师的说课、做课、反思中,随时都会有暴露的问题,随时都会有新生成的东西。 ③向同伴学,部门集体调研中,应邀参加县区教研会、研讨会时,业务领导的总结,区研训教师的评课指导,教师们的经验交流。都会从中得到启发。 3、教中提高:

13 二、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 写书育世 原院长张辉编著的《我的教学观》 孔院长编著的《新世纪教师科学素养》 李国祥编著的《新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单肖天编著的《做专业的数学教师》 李世春著的《新课程实施研究概要》 王晓秋编著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14

15 三、研训教师的实践素养 理论的实践者: 前瞻性:
要站在课改的前沿,只有先进的思想,超前的理念,才能敏锐的发现问题,才能深刻的研究问题,才能引领教师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思考性: 如何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使它服务于课改,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在高效课堂中,怎样引导教师确定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怎样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 研究性: 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等。

16 四、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 掌握学科知识: 1、表现在课标理解运用上 2、体现在教材创造性使用上
⑴先吃透教材,在超越教材。⑵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⑶以减法的方法审视教材。 3、指导教师教学设计 课题 课标理念 目标 重难点 设计问题 预 设 注 意 有利于 自主探究 思维火花 开放性和生成性

17 四、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 强化专业技能: 1、调查研究能力:
要勤下校,通过听课、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形式,掌握学科教师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人”。发现本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推广优秀教师经验,纠正存在问题的措施与方法,从而揭示出教学质量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教学指导能力: 只有深入听课,才能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才能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3、教学研究能力: 针对本学科的实际,解决当前学科教学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4、培训管理能力: 形式有通识性培训,学科培训,寒署假集中培训,还有参加会议时的随机培训,专题指导和专业引领培训。 5、教育科研能力: 至少要抓一项课改实验,从课题的选择,方案的制定,过程的管理,材料的积累到实验的总结,成果的推广等。 6、教学管理能力: 要培养建设好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定期召开座谈会,教育理论培训会,学术研讨会。培养青年教师,要承担课题,讲观摩课,举办讲座等等。

18 2011年3月22日实小上课现场

19 不愿学习,不愿接受新知识,不愿接受新挑战
一、先吃透教材,再超越教材 案例1:“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张老师教初中历史。自从原来的易老师离开学校后,这个班的历史课 就由张老师兼任。 学生曾经最喜欢上历史课,其实他们是喜欢易老师。易老师虽然是教 历史的老师,但他几乎把这门课改造成了政治经济学,把很多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安插到历史这门课程中。 自从易老师离开学校后,这个班的学生开始怕上历史课,说白了,他们是怕张老师给他们上历史课。 张老师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 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眼镜是近视镜,一副眼镜是老花镜。他读课 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在教室里不听他上课,吵闹得太厉害了,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 “死守教材”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愿学习,不愿接受新知识,不愿接受新挑战

20 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 案例2:“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为了迎接魏老师的到来,校长亲自去魏老师毕业的学校接他。 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语文课令老师们大开 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文章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校长说,魏老师的教学代表了新方向。这个 新方向就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 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构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 教材。 学校老师们有些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往年的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 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改变,变得与教 材没有关系了呢? 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从课外随 便找一些文章对付教学,那样太随意了,是不负责任的。校长虽然安抚家长 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 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考试结束后,老师们开始评阅试卷。评阅的结果是.魏 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

21 案例3:徐老师谈“调整教材” 吃透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可以调整教材顺序.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教师可
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某些教学单元提前,或者推迟。 但是,打乱教学单元之后,期中考试可能会出问题;整个学校一般有一 个统一的进度,期中考试是按照这个进度设计考试试卷的。 一般学校是允许调整教材的,但是,大单元的调整必须与学校管理者沟 通,让他们了解各个教师的教学进度,便于他们管理。 教师调整教材时必须克服随意性。调整的标准是学生的需要和课程标 准的要求。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教科书平等对话.学生也可以与教科书平等对话,提出不同 的观点,不一定有标准答案。但是,有些约定俗成的结论还是需要尊重的。 学科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比如美术老师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整教材。 他们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一课,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学生知道这个星期 将学习什么主题,他们可以提前做准备,便于他们带相关的学具。数学的逻 辑性较强,更多地只是补充而不是大的变动。 在调整教材时,教师可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比如不同版本的教材 示例不一样,教师可以从不同版本的教材那里寻找感觉更好的示例。教师 也可以从不同版本那里寻找相关主题的文本,如果只跟课本对话,就可能误 读。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一个好处:不再把教材神圣化,而是直接面对课 程标准。 1、以教材为依据,但应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新,拓展视野,丰富内容。 2、从内容的角度反思,教材中的内容哪些不够全面,如何去补充、完善。 3、从方法上研究教材,教材的体例、编排顺序,都隐含着一种学习方法。 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突出重难点,同样需要探讨。

22 教材中常有“留白”,在这些似“无”的空白中, 渗透着极丰富的“有”需要我们去填补、去探究、去创造。
二、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案例1:影视资源:《游园不值》中的补充材料 这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主讲的一节语文课《游园不值》。窦老师围绕《游园不值》这首诗,寻找和选择了相关的课程资源。从这节课的前半段来看,窦老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补充了相关的资源: 1.提供了与《游园不值》相关的“主题教学”材料。 2.窦老师教给了学生朗读诗歌的简单而有意义的节奏和音调。这种节奏和音调对于原有教材来说,是一种增加和补充 3.在朗读《游园不值》这首诗时,窦老师启用了背景音乐。选择哪种音乐作为这首诗的背景音乐,这是经过了考虑和挑选的。 教材中常有“留白”,在这些似“无”的空白中, 渗透着极丰富的“有”需要我们去填补、去探究、去创造。

23 采用“拿来”的方式,拚弃过时的、不适合而换之, 更能培养学生的内容,才能体现“高效课堂”的理念
以减法的方式审视教材 语文教学的“叛徒” 黄玉峰老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青年报》曾以《语文教学的“叛徒”》为题,对黄玉峰作过长篇报道。所谓“叛徒”,不过是说他大张旗鼓地调整教材、补充教材: 他的改革实践主要是从教材教法两个方面进行的。 1、首先是教材。课本,课本,就是课堂教学之本,现行课本中很多内容并不是第一流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难打动人。他首先把那些平庸之作剔除掉。同时增添了大量名家名篇,比如《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片段,《大学》全文,《滕王阁序》、《前赤壁赋》、《人间词话》等,也引进了现当代的如周作人、朱光潜的文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小波的《一个独立特行的猪》等等。增添的原则,一是与所教课文有关的,扩展开去;二是与课文并无关系,但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兴趣能力有益的也有选择地引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开一些书目,让他们进一步地开拓视野,两年多时间里,学生一般都熟读背诵了几十篇文章,几百首诗,看了几十本书。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他们俨然以“读书人”自居了。 2、接着,他改进教法。黄玉峰认为教法其实就是学法。语文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他大刀阔斧地改变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每周六节语文课,一节到图书馆泛读,一节练笔,其余四节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看、背、抄。作文教学他基本不命题,让学生写随感、写读书笔记、写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使学生一头沉入书海之中,他辅之以适当点拨,从兴趣出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得后,再上台谈体会、交流,如同开记者招待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热情高涨,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吮吸着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他认为:语言不只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个对话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 3、黄玉峰还非常重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拓。他曾带领学生到浙东演绎文化苦旅,把课堂搬到了山上、水上、路上。他还请大学教授、学者担任评委,举办论文答辩会……拉近学生与古人、名人、伟人的距离,让他们对历史上的优秀诗文增加些直接的、感性的认识。他认为:语文不能只讲语言文字,必须包容文史哲乃至科学艺术等等。离开这些内容,语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黄玉峰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既使语文的外延得以拓宽,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采用“拿来”的方式,拚弃过时的、不适合而换之, 更能培养学生的内容,才能体现“高效课堂”的理念

24 教学研究能力 如实施高效课堂中,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何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如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是我们要研究的) 又如校长们提出双差生多了? 教师们提出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 家长们反映学优生的问题等等?(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防止,怎样转化?)


Download ppt "如何提高研训教师职业素养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王晓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