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回顾拓展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回顾拓展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回顾拓展七

2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简析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简析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文章前后内容精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

3 《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事情发展 课文是按( )顺序记叙的。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 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难忘的一课》课文简析: 《最后一分钟》课文简析: 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中心句: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5 估量 损失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豪迈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6 停泊 港口 真挚 崇高 敬意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 叩问 旗帜 旗杆 脊梁 刹那 硝烟 骨髓 伤痕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崖绝壁

7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8 同仇敌忾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9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0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1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奋发图强——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12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舍生取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3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14 烈士墓前 我们又来到了烈士墓地, 祭奠安息在这里的英灵。 我们采来大把大把的山花, 借山花表达怀念与崇敬。 是那些有名的无名的先烈,
我参观革命烈 士陵园后,写了一 首小诗。 烈士墓前 我们又来到了烈士墓地, 祭奠安息在这里的英灵。 我们采来大把大把的山花, 借山花表达怀念与崇敬。 是那些有名的无名的先烈, 从这片土地上赶走了死亡与战争; 是那些先烈用自己的生命, 为这片土地换来了幸福与和平。

15 我们围绕“祖国的 昨天和今天”这个主题,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 这是抗日老战士在给我们少先队员讲过去的故事。

16 作文 读后感

17 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18 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19 自由阅读范文 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0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 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 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 一是说明的部分, 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 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21 ⑴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22 ⑵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23 ⑶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4 ⑷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25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26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开篇简洁)
例文欣赏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开篇简洁)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这篇文章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概述) 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临行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恰当引用,也是观点句) (结合历史的经验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与书中相近、相似人和事。) (点明中心,说明感动的原因。)

27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当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读完文章,我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Download ppt "回顾拓展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