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花蓮環保園區推動與計畫管理之經驗分享 主講人:花蓮縣環保局長戴文堅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七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花蓮環保園區推動與計畫管理之經驗分享 主講人:花蓮縣環保局長戴文堅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七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花蓮環保園區推動與計畫管理之經驗分享 主講人:花蓮縣環保局長戴文堅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七日

2 簡報內容 前言 基地條件說明 園區建設規劃 引進產業說明 優惠補助措施 結語

3 前言-爭取歷程 91年09月09日行政院核定「環保科技園區推動 計畫」。
91年10月25日環保署召開「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設置說明會,並公告「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設置申請須知,本府依限於91年12月25日將計畫書45份送達環保署並函送至本府相關單位。

4 前言-爭取歷程(續) 92年1月7日於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參加「環保 科技園區推動計畫」第一階段評 選會議。
92年1月13日於兆豐農場辦理「環保科技園區 推動計畫」第二階段現勘評選會 議並前往基地進行現場勘查。 92年1月23日環保署完成評決公布,本縣獲選 為北區「環保科技園區」。

5 前言-用地評估 園區選址之考量 縣內之區域均衡發展 土地之完整性 徵收土地之地價與時效性及招商誘因
本縣之二、三級產業多集中於北部地區,如和平、美崙及光華工業區等,皆設立在本縣之北部地區。因此考量縣內之區域均衡發展,園區位址宜設立在本縣之中南部地區,藉此園區之開發帶動中南部地區之產業發展。 土地之完整性 縣內之和平、美崙、光華工業區及立霧溪南岸雖仍有閒置之土地,但多屬零星散置之土地,缺乏完整性,面積無法達到行政院核定之「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所要求之設置標準-二十公頃,因此需另覓一完整且面積符合設置標準之基地。 徵收土地之地價與時效性及招商誘因 由於縣內既有工業區多為報編之工業區,依其土地租售標準會因其租售時程距其開發期程之增長而增加,相較之下,地價較高,缺乏吸引廠商進駐之誘因;而東華大學科技城因私有地部分之徵收較費時,故亦不列入考量。

6 前言-基地介紹 太 平 洋 園區基地 鳳林都市計畫 東線鐵路 省道台九線 42公里 39公里 國道東部高速公路 鳳林鎮 基地位置 5公里
花蓮港 39公里 花蓮機場 42公里 園區基地 鳳林鎮 萬榮車站 光復車站 11甲 富田 鳳林車站 馬鞍溪 花蓮溪 萬里溪 9 省道台九線 東線鐵路 馬鞍溪堤防 國道東部高速公路 鳳林都市計畫 光復都市計畫 5公里 基地位置 鳳林休閒 渡假園區 鳳林遊 憩區 鳳林綜合開發區 原住民發展專用區 農會用地 泰和遊

7 基地條件說明-產業集中 地方資源型產業 鄰近工業區 水泥業 礦產 紙漿產業 農牧養殖業 環保科技園區 和平工業區 美崙工業區 光華工業區
石材加工業 水泥業 礦產 紙漿產業 農牧養殖業 美崙工業區 光華工業區 環保科技園區 鄰近工業區 礦產 光華 美崙 水泥 和平 產業 工業區

8 基地條件說明-育成發展 國立東華大學 & 育成中心 慈濟大學 環保科技園區 材料科學 & 應用化學 生命科學/環境政策 管理學院 生物技術
距離園區28公里 距離園區40公里 管理學院 生命科學/環境政策 生物技術 材料科學 & 應用化學 國立東華大學 & 育成中心 人文社會 生命科學 生物技術 醫學院 慈濟大學

9 基地條件說明-水電充足 電力資源 水 資 源 花東縱谷地下水資源豐富,且利用率低。 電力供應來源多元:鄰近有大觀、明潭等電廠供應。
電力充足穩定:台電整體規劃施工,可因應園區未來長期發展所需。 電力資源 水 資 源 花東縱谷地下水資源豐富,且利用率低。 自來水公司供應:以專管方式自台九線接管供應園區用水。

10 園區建設規劃-規劃特色 採低密度模式開發:區內土地使用強度僅為34%,採開放 空間及綠地規劃,不同於以往之工業區開發模式。
符合生態方式的規劃:區內規劃不同之綠地並設有景觀池 、生態水溝、隔離綠帶提供生態復育及土地涵養之功能。 結合循環型城鄉規劃:循環型城鄉規劃以園區為中心,並 搭配城鄉整體建設,可達成整體觀光造景之目的。 配合觀光產業注重環境文化教育功能:配合環保教育展示 中心主題展示,兼具觀光發展及環保文化教育之功能。

11 園區建設規劃-環境規劃 生態 生活 生產 降低開發面積 擴大綠覆率 隔離綠帶降低衝擊 生活休閒綠地提供生態復育之環境
隔離緩衝綠帶 生活綠地 生態綠地 入口景觀綠道 休閒生活綠道 活力生產綠道 生態 生活 生產 降低開發面積 擴大綠覆率 隔離綠帶降低衝擊 生活休閒綠地提供生態復育之環境 配合鄰近開發區之景觀,塑造點線 面之觀光遊憩帶

12 園區建設規劃-管理中心 1F︰園區辦公室、廠商展示空間 2F︰訓練教室、廠商展示空間 3F︰研究室、環保教育展示區

13 園區建設規劃-研發廠房 發展原則 符合國內環保技術需求,且具研究發展潛力。 國內現階段缺乏該領域技術之研究,需積極研發與創新。
國內研究技術成熟,但需重點加強作整合性研究。 整合性廢棄物管理及廢棄物回收與資源化技術開發。 傳統環保技術效率提昇之研究。

14 園區建設規劃-開發時程 94年1月完成工程發包作業。 94年8月完成工程細部設計工作。 94年8月開始工程施工作業。
廠商可於細設階段參與廠房規劃設計並同步施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園區細設規劃 園區建設施工 園區完工驗收 配合廠商進駐施工 95 94 查核點 94年1月完成工程發包作業。 94年8月完成工程細部設計工作。 94年8月開始工程施工作業。 95年4月完成園區建設工程。

15 引進產業說明-量產區 引進之產業類別/研究範圍 (一)量產實證區
與清潔生產技術相關聯之產業(如綠色產業,如生物科技關相產業等-省資源、低耗能、減低對環境負荷之相關產業----等) 回收再生資源以創造生態化之產業(如資源再生、石材與廚餘資源化等再循環相關產業、輕質骨材生產事業----等) 應用再生資源以轉換成再生產品之產業(如高壓組合磚、環保透水磚、紙漿環保包裝材、防火隔熱板、紙類澱粉糊化液、有機肥料培養土、農漁牧廢棄物資源再生產業、紙漿下腳料、木屑殘渣再利用----等)

16 引進產業說明-量產區 引進之產業類別/研究範圍 (一)量產實證區(續1)
開創具新興與策略性之環保技術產業(如生物可分解樹脂、生物製劑(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產品及環保生物製劑等)、高附加價值之生技產品、資源物循環再生技術、生態工法、生態復育相關產業、環境諮詢及工程顧問----等) 再生能源產品與系統製造產業(如先進能源科技、太陽能與生質能發電分離程序的效率改善、使用替代燃料的引擎、貯能技術----等) 關鍵性環境保護(設備製造等)相關產業 (如灰渣資源化設備及技術製造、污泥乾燥設備製造、污泥醱酵處理設備製造、生態化建材水泥製造技術製造----等)

17 引進產業說明-研發區 引進之產業類別/研究範圍 研究發展區–研究課題 環境與清潔生產技術(綠色設計)研發 資源化技術與產品研發
污染防制與循環再利用技術研發 清潔與再生能源研發 綠色消費與法規研發 環境技術資料庫建立研發

18 優惠補助措施-土地財稅 國家財稅優惠 土地租金補助 依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依據「資源回收再利用法」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 土地租金補助 補助入區廠商土地租金 承租或購地,以土地租金補助 50% 初期進駐廠商縣府提供優惠之促銷方案 研發 補助 土地租金 環保科技園區 特別補助 優惠項目 生產

19 優惠補助措施-生產研發 生產補助 研發補助 補助入區廠商以可行技術生產環境友善產品之費用 設廠資本額十分之一, 2500萬元為上限
技術開發與研究獎勵 500~1000萬元 研發 補助 土地租金 環保科技園區 特別補助 優惠項目 生產

20 優惠補助措施-租售金額 土地售價(量產區) 土地租金 土地售價1,2216.9元/坪 環保署補助以租金之50%(至民國100年)
公告前三個月進駐廠商減收土地售價300元/坪 土地租金 土地租金71.4元/坪 進駐廠商縣府補助租金 之25% 研發 補助 土地租金 環保科技園區 特別補助 優惠項目 生產 先簽約先享受補助優惠,降低生產成本

21 結語-逐漸開花結果 在縣府團隊的努力下克服種種問題,也有了初 步成果,目前已完成下列廠商簽定入區意願書:
(1)工研院能資所:生質能(biomass)研發及量產。 (2)一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石泥資源化再生利 用之生產。 (3)花蓮區石材資源化處理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資源 再生產業之生產。 (4)圓點景觀藝術有限公司:生產生質柴油。

22 未來進駐園區廠商之研發成果 一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花蓮區石材資源化處理 股份有限公司 石材資源化再生利用—植栽成果 水泥纖維板 純化泥餅
前處理 碎石再生地磚 路緣石可供造景 石材資源化再生利用—植栽成果 一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花蓮區石材資源化處理 股份有限公司

23 結語-展望未來 持續建構永續發展的花蓮,將園區建設及產業發展融入自然生態之循環體系當中,開創與自然共生的高品質產業環境與生活空間,進一步促進本縣中部地區發展,提高當地工作機會、刺激消費、繁榮地方,創造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願景,歡迎有興趣廠商加入建設之行列。

24 結語 我喜歡來花蓮 簡報完畢,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花蓮環保園區推動與計畫管理之經驗分享 主講人:花蓮縣環保局長戴文堅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七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