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北农养猪手册 (培训教材) 大北农集团种猪事业部 大北农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李俊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北农养猪手册 (培训教材) 大北农集团种猪事业部 大北农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李俊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北农养猪手册 (培训教材) 大北农集团种猪事业部 大北农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李俊柱

2 导言 中国养猪业 与大北农种猪业

3 中国养猪业概况 2003年,中国基础母猪存栏4660万头,生猪出栏5.92亿头,占全球生猪出栏总量的50%以上,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
生产水平低:规模小,出栏率低,效益差. 猪病多,猪产品药残含量高,出口少. 猪品种差,生产性能低. 搞好育种、优良品种及杂交配套系推广工作是关键.

4 中国养猪业概况 中国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是中国人第一肉类食品 养猪业是长青产业,大有前途 种猪业是高利润的产业
养猪业或种猪业缺乏真正懂得规模化猪场的管理人才

5 中国养猪业概况 趋势(与先进、发达国家一样) 养猪户愈来愈少 养猪场愈来愈少 但是 单位饲养规模愈来愈大 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

6 大北农的种猪业 大北农发展战略 第一产业 饲料 第二产业 动保 第三产业 种猪 种猪业:高起点、高标准、国内一流

7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现在发展种猪业是机会,种猪行业大有所为、大有前途!种猪行业是高科技行业,需要高科技人才。中国养猪业目前种猪业滞后,该是我们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8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大北农种猪业的定位:按大北农发展史来说,大北农第一产业是饲料,第二产业是动保,第三产业就是种猪业。

9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唐山大北农(原河北省玉田种猪场)只是大北农进军养猪业的开始,我们的愿景(目标)是:在唐山大北农的基础上,利用10年时间,再发展10个国家级原种猪场(曾祖代猪场),100个省级种猪场(祖代猪场),1000个地县级商品猪场(父母代仔猪繁殖场),带动农民养猪致富,共同发展。

10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唐山大北农作为大北农种猪事业部的起动点、创业基地、培训基地
邵博士:    唐山大北农作为大北农种猪事业部的起动点、创业基地、培训基地 要出模式、出人才、出种猪、出效益、出技服人才、出科技成果     搞好唐山大北农是基础,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11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如何搞好唐山大北农?如何搞好种猪事业部?   要有创业精神,吃苦、奉献、创新、整合 唐山大北农是种猪事业部的创业猪场

12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l 要重视企业文化,造就全国最大的种猪事业部(养猪公司、育种中心),争创第一。

13 大北农的种猪业 邵博士: l       要以国内外最好的生产技术指标为标准,做好每一个操作规程环节。 l       要重视种猪质量, 提高核心群种猪质量。

14 大北农的种猪业 种猪事业部的口号是: 争做中国养猪业的巨头! 打造中国养猪业的航母!

15 大北农的种猪 唐山大北农种猪场 (唐山大北农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重点种畜禽场 农业部龙头企业 加系长白 加系大白
国家重点种畜禽场 农业部龙头企业 加系长白 加系大白 2002年从加拿大引入,中加合作项目 台系杜洛克 2003年引入,三元杂交的最佳终端父本 长大二元母猪(大北农牌) 三元杂交的最佳母本

16 大北农的种猪生产性能 加系长白生产性能: 窝产仔数:10.8 料肉比:2.7:1 瘦肉率:66% 日增重:935克
出生-100千克所需天数:161 100千克体重背膘厚:11.8毫米

17 大北农的种猪生产性能 加系大白生产性能: 窝产仔数:10.5 料肉比:2.65:1 瘦肉率:66% 日增重:930克
出生-100千克所需天数:158 100千克体重背膘厚:12毫米

18 大北农的种猪生产性能 杜洛克生产性能: 窝产仔数:10.2 料肉比:2.5:1 瘦肉率:68% 日增重:958克
出生-100千克所需天数:150 100千克体重背膘厚:9.1毫米

19 学习规模化养猪的意义 规模化养猪技术才是高科技 规模化养猪技术是真正的现代养猪技术
传统的养猪技术是落后的低级的养猪技术,是一家一户散户的养猪技术,是农村兽医的养猪技术 规模化养猪是大势所趋 不懂规模化养猪技术,你只能为散户服务,难入规模化猪场之门! 饲料、动保产品打不进规模化猪场,也谈不上你的产品是高科技产品!更谈不上你的企业是高科技企业!

20 现代规模化养猪的含义 1. 基础成年母猪500头以上; 或年出栏上市猪万头以上; 2. 正规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
1.      基础成年母猪500头以上; 或年出栏上市猪万头以上; 2.      正规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 3.      先进的生产技术; 4.      科学的猪场设计与生产流程; 5.      先进的符合国情的硬件设备; 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21 现代规模化养猪的特点 1. 管理水平高; 2. 生产技术含量高; 3.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4. 高度市场化、信息化; 5. 机械化程度高;
1.      管理水平高; 2.      生产技术含量高; 3.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4.      高度市场化、信息化; 5.      机械化程度高; 6.      劳动效率高 7.      有规律有节奏的均衡生产; 8.      高投入、高产出; 9.      细化、全摊成本; 重视生物安全与猪群保健; 经济效益好; 

22 现代规模化养猪的特点 管理正规化 生产程序化 办公电脑化

23 要转变的几个重要观念 1.养猪很容易,不需要什么技术? 2.外行人也能管理生产? 3.设备设施差、生产条件差也能养好猪?
4.先建场,然后再设计生产流程也不迟? 5.低投入、低产出,可获高效? 6.只问怎么把病治好,而不问怎么让猪不得病? 7.有病用药,无病用什么预防保健药? 8.只重视个体猪只治疗,忽视猪群整体防制与保健? 9. 实现由过去的治疗兽医,到预防兽医、直至保健兽医的战略性转变!!!

24 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称职的生产场长-管理问题; 2.猪场选址有问题、防疫条件差-环境问题;
3.猪场\猪舍\猪栏设计不合理-硬件问题; 4.管理不规范、不正规,管理混乱-管理问题; 5.生产流程不科学-管理问题; ; 6.引种、杂交配套系的选择混乱、盲目-品种问题; 7.饲料、药物的质量与选择有问题,只追求低廉的价格-饲料问题; 8.生产报表体系不科学,难以进行生产数据的分析; 9.忽视免疫、消毒、保健等生物安全工作,疫病不断-兽医保健问题;

25 影响养猪效益的5个因素 管理、环境、品种、营养、兽医保健。 其中管理应排在第一位; 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猪舍设施等硬件环境、周围防疫环境等。

26 选择最佳杂交模式(配套系) 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具有体躯长大、生长快速、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
最好选用杜长大、杜大长杂交,目前在我国比较适合

27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 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80%。 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
优质饲料才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

28 市场环境预测 猪粮比价(毛猪-玉米比价) 盈亏平衡点 :1 高于5.5:1,盈利;低于5.5:1,亏损

29 兽医保健 多数猪场亏损的主要原因-猪病不短 要实现治疗-预防-保健的观念转变

30 管理是第一要素 无论是在影响养猪效益方面,还是在猪病控制方面,管理都是第一要素 正规化的科学管理,是做好猪场一切工作的前提

31 可增加利润的策略 l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32 全进全出的含义 以周为生产节律(1-3万头场以周为生产节律)安排生产; 把同类猪群按生产节律分成批次从各个相互独立的单元一次性地转入转出;
冲洗、消毒、空栏时间1周左右。

33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第二节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 第三节 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第二节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 第三节 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 第四节 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第五节 物资与报表管理 第六节 规章制度 第七节 猪场每周工作流程 第八节 存栏结构 第九节 各类猪的喂料标准 第十节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34 第二章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隔离舍 第二节     配种妊娠舍 第三节     人工授精 第四节     分娩舍 第五节     保育舍 第六节     生长育肥舍

35 第三章 猪病防制 第一节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节 卫生防疫制度 第三节 免疫程序 第四节 驱虫程序 第五节 消毒制度
第三章      猪病防制 第一节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节     卫生防疫制度 第三节     免疫程序 第四节     驱虫程序 第五节     消毒制度 第六节     预防用药及保健 第七节    常见病防治

36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37 猪场选址 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 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占地约15000平方米(22.5亩,不算附属设施)

38 猪场布局 三区式-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生产区三点式-繁殖、保育、育肥,相距50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9 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 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0 粪尿处理与环保 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

41 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 最重要的原则-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42 万头猪场或生产线 一般地,以饲养5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2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窝,即每周应配种24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周、临产母猪1周、空栏1周),每个单元20个产床;保育5个单元(如果保育期4周、空栏1周), 每个单元10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周、机动1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23周.

43 生产指标 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44 生产指标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 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20.0头以上肉猪 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配种分娩率85% 胎均活产仔数10头 全期成活率90%以上 全场料肉比3.2以下.

45 生产计划一览表 基础母猪数 473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

46 生产计划一览表 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 867 10400 满负荷上市猪数 182 789

47 满负荷均衡生产计划 如某万头场: 每周配种24头, 每周分娩20胎, 每周活产仔200头, 每周断奶仔猪190头, 每周保育成活184头,
    如某万头场: 每周配种24头, 每周分娩20胎, 每周活产仔200头, 每周断奶仔猪190头, 每周保育成活184头, 每周出栏肥猪182头.

48 工艺流程图 妊娠舍 15周 猪舍 15周 种猪 9-10周 产房 4 保育舍 4 出栏 上市 肉猪 23周 配种舍 1-2周

49 生产流程1    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50 生产流程2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

51 生产流程3 仔猪保育阶段 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52 生产流程4 肥猪饲养阶段 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53 猪场的规模与基母数 以实际存栏成年(基础)母猪数多少来区别猪场规模的大小较为确切; 如果准确计算一个猪场的存栏成年母猪数,则应按饲养日计算;
考评一个猪场的生产指标如年产胎数、胎均产仔数等,都应在按饲养日计算的平均存栏成年母猪数的基础上进行。

54 母猪存栏结构 国内先进的万头规模猪场基础母猪少于500头; 合理的母猪胎龄结构是保证较高生产水平的前提。
       国内先进的万头规模猪场基础母猪少于500头; 合理的母猪胎龄结构是保证较高生产水平的前提。       1-2胎30%;3-6胎60%;7胎以上10%

55 合理的全群存栏猪结构 控制合理的存栏猪结构,是控制生产的最有效方法. 如某万头场标准存栏: 妊娠母猪数=360头; 临产母猪数=20头;
哺乳母猪数=60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 后备母猪数=48头; 成年公猪数=20头 仔猪数=800头; 保育猪=760; 中大猪=2949 合计:5053头(其中基础母猪为470头)

56 存栏猪结构的计算方法 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 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
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 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 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 6.    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5(公猪周使用次数)+1-2头(注: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 7.    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周×10头/胎 8.    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周 9.    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周

57 新场后备猪计划        新场分批引进后备猪,月龄结构要适合配种计划要求,一般所有后备猪初配完成需要4.5-5个月时间,即20周(20周后有断奶猪参加配种). 如万头场每周配24-25头,共需合格后备猪约500头,购入后备猪约需550头(配前淘汰率10%).

58 老场的成年猪淘汰计划 老场的成年猪淘汰计划与后备猪的补充计划要有年、月、周均衡计划 成年母猪年淘汰率30%
万头场每年约需补充 头后备母猪。

59 种猪淘汰标准 1. 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1.    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    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    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    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    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    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60 种猪淘汰标准 1. 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2. 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    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2.    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3.    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4.    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5.    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6.    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7.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61 种猪淘汰原则 l 严格遵守淘汰标准 l 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l 现场控制与检定,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

62 猪场组织架构 岗位定编 责任分工

63 组织架构 后勤主管 生产线主管 猪场场长 财会 水电维修 食堂其它 配种妊娠组 分娩保育组 生长育成组

64 岗位定编 (生产线16人,全场20人) 猪场场长1人, 生产线主管1人 配种妊娠组长1人 分娩保育组长1人 生长育肥组长1人 饲养员定编:
配种妊娠组长1人 分娩保育组长1人 生长育肥组长1人 饲养员定编: 配种妊娠组4人;分娩组4人 ;保育组2人 ;生长育肥组6人;夜班1人。各组均含组长在内。 后勤人员按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人数:如后勤主管、会计出纳、司机、维修工、保安门卫、炊事员、勤杂工等。

65 责任分工 以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

66 场长 1) 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 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1)  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  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  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公司各项任务; 5)  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  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67 场长 1) 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1)  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2)  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3)  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4)  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5)  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6)  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68 生产线主管 1) 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 2) 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1)  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 2)  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3)  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  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  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6)  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7)  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8)  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69 配种妊娠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70 配种妊娠舍组长 (1)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1)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2)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3)             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 (4)             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 (5)             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71 分娩保育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72 分娩保育舍组长 (1)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1)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2)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3)             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4)             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5)             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73 生长育成舍组长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             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             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4 生长育成舍组长 (1)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2) 负责肉猪的出栏工作,保证出栏猪的质量;
(1)             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2)             负责肉猪的出栏工作,保证出栏猪的质量; (3)             负责生长、育肥猪的周转、调整工作; (4)             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5)             负责生长、育肥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75 辅配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配种、种猪转栏、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公猪、空怀猪、后备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大栏内公猪、空怀猪、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76 妊娠母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77 哺乳母猪、仔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临产母猪转入、断奶母猪及仔猪转出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78 保育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79 生长育肥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转群、调整工作。 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预防注射工作。 负责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80 产房夜零班人员 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一般为:午间11:30~14:00,晚间17:30~次日早7:30,两名夜班轮流。
负责值班期间猪舍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工作。 负责值班期间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负责哺乳仔猪夜间补料工作。 做好值班记录。

81 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为了定期检查、总结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研究出解决方案;为了有计划地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提高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全场生产的管理水平,特制定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制度如下:

82 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1.每周末晚上或星期一7:00─9:00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 2.该会由主场长主持。 3.时间安排:
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星期一晚上进行,生产例会一小时,技术培训一小时。特殊情况下灵活安排,但总的时间不变。 4.内容安排: 总结检查上周工作,安排布置下周工作; 按生产进度或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技术培训。

83 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5.程序安排: 组长汇报工作,提出问题;生产线主管汇报、总结工作,提出问题;主持人全面总结上周工作,解答问题,统一布置下周的重要工作。生产例会结束后进行技术培训。 6.会前组长、生产线主管和主持人要做好充分准备,重要问题要准备好书面材料。 7.对于生产例会上提出的一般技术性问题,要当场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问题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要在会后及时上报、讨论研究,并在下周的生产例会上予以解决。

84 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  保育期成活率97%以上。 2.  7周龄转出体重14Kg以上。 3.  9周龄转出体重20Kg以上。

85 猪场物资与报表管理 物资管理 首先要建立进销存帐,由专人负责, 物资凭单进出仓,要货单相符,不准弄虚作假。生产必需品如药物、饲料、生产工具等要每月制定计划上报,各生产区(组)根据实际需要领取,不得浪费。要爱护公物,否则按公司奖罚条例处理。

86 猪场报表 报表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情况的有效手段, 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途径之一,也是统计分析、指导生产的依据。因此,认真填写报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各生产组长做好各种生产记录,并准确、如实地填写周报表,交到上一级主管,查对核实后,及时送到场部,其中配种、分娩、断奶、转栏及上市等报表应一式两份,

87 生产报表 01. 种猪配种情况周报表 02. 分娩母猪及产仔情况周报表 03. 断奶母猪及仔猪生产情况周报表 04. 种猪死亡淘汰情况周报表
01.             种猪配种情况周报表 02.             分娩母猪及产仔情况周报表 03.             断奶母猪及仔猪生产情况周报表 04.             种猪死亡淘汰情况周报表 05.             肉猪转栏情况周报表 06.             肉猪死亡及上市情况周报表 07.             妊检空怀及流产母猪情况周报表

88 生产报表 01. 猪群盘点月报表 02. 猪场生产情况周报表 03. 配种妊娠舍周报表 04. 分娩保育舍周报表 05. 生长育肥舍周报表
01.             猪群盘点月报表 02.             猪场生产情况周报表 03.             配种妊娠舍周报表 04.             分娩保育舍周报表 05.             生长育肥舍周报表 06.             公猪配种登记月报表(公猪使用频率月报表) 07.             猪舍内饲料进销存周报表 08.             人工授精周报表

89 其他报表 01. 饲料需求计划月报表 02. 药物需求计划月报表 03. 生产工具等物资需求计划月报表 04. 饲料进销存月报表
01.             饲料需求计划月报表 02.             药物需求计划月报表 03.             生产工具等物资需求计划月报表 04.             饲料进销存月报表 05.             药物进销存月报表 06.             生产工具等物资进销存月报表 07.             饲料内部领用周报表 08.             药物内部领用周报表 09.             生产工具等物资内部领用周报表

90 猪场各项规章制度 猪场管理制度化 猪场管理规范化 猪场管理正规化

91 员工守则 我是大北农人,维护大北农形象; 报国兴农,成就自我;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拼搏进取; 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敬业爱岗,成为专业人才; 沟通协作,团队精神; 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 爱惜公物,以场为家;

92 员工守则 高标准,高要求,多快好省; 自动自发,积极态度; 共同发展,双赢思维; 按劳取酬,薪酬不是目的只是结果; 遵守猪场各项规章制度;
热爱养猪事业; 做一名优秀的大北农员工!

93 干部守则 四个利益代表,维护公司利益,关心员工; 员工楷模,以身作则; 事业为重,公而忘私; 廉洁奉公,公私分明;
造就优秀团队,群众威望高; 企业文化的宣讲员和监管人;

94 干部守则 公正、公平、公开; 观念新,有魄力; 技术过硬,业务与管理专家; 要突出业绩; 做一名优秀的大北农干部!
让我们立志大北农养猪事业,在大北农提供的广阔舞台上成就自我!

95 奖罚条例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奖励: 1.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提合理化建议,主动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者。
1.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提合理化建议,主动协助领导搞好工作者。 2.    在特定环境中见义勇为者,敢于揭发坏人坏事者。 3.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水平较高者 4.    认真执行猪场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者. 5.    胜任本职工作,生产成绩特别显著,贡献很大者。

96 罚 符合下列条件者受罚(警告、罚款、开除) 1、 违反劳动纪律者。 2、 违反操作规程者. 3、 出现责任事故、造成损失者。
1、              违反劳动纪律者。 2、              违反操作规程者. 3、              出现责任事故、造成损失者。 4、              不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者。 5、              挑拨离间、无理取闹、搞分裂者。

97 罚 1、 对坏人坏事知情不报者,见危不救、袖手旁观者。 2、 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者 3、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礼者。
1、              对坏人坏事知情不报者,见危不救、袖手旁观者。 2、              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者 3、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收取回佣及厚礼者。 4、              盗窃、赌博者。 5、              语言行为粗暴及欺骗者。

98 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休请假考勤制度 会计出纳电脑员岗位制度 水电维修工岗位责任制度 机动车司机岗位责任制度 保安员门卫岗位责任制度
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 食堂管理制度 消毒更衣房管理制度

99 每周工作流程 由于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现代规模猪场,其周期性和规律性相当强,生产过程环环相联;因此,要求全场员工对自已所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要非常清晰明了,做到每日工作事事清。

100 提示 l 要分季节制定饲料配方:夏季由于采食量低,营养浓度要高 l 要根据市场制定饲料配方,要考虑成本核算 l 制定饲料配方要保证营养全价性

101 提示 l       小中猪料添加3-5%脂肪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同时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夏天在哺乳母猪料添加3-5%脂肪可可减少因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供应不足,增加乳汁分泌,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母猪失重,缩短发情间隔。 l       哺乳母猪每天维持需要2kg,另外每头小猪加0.3kg;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5kg。

102 第二章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03 第一节 隔离舍(后备猪)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隔离舍(后备猪)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104 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105 操作规程 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等疫苗的注射。 日喂料两次。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106 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107 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
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108 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用公猪试情检查。 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9 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后备猪每天分批次赶到运动场运动1-2小时。 后备母猪在6~7月龄转入配种舍,小群饲养(每栏5~6头)。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须达到8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 g以上。公猪单栏饲养, 配种月龄须达到9月龄,体重要达到130K g以上.

110 第二节 配种妊娠舍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 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 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第二节 配种妊娠舍 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  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  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3.  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10头以上。 保证后备母猪合格率在90%以上(转入基础群为准)

111 工作日程 日班工作时间为: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7:30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上午 7:30─11:30 下午 14:00─17:30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 9: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9:00~ 9: 喂饲 9:30~10: 观察猪群、治疗 10:30~11: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00~15: 冲洗猪栏、猪体、其他工作 15:30~17: 配种、发情检查(采精,输精) 17:00~17: 喂饲

112 三.操作规程 (一)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最佳方法是当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

113 母猪的发情表现 1.阴门红肿,阴道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⒉在圈内来回走动,频频排尿; ⒊神经质,食欲差; ⒋压背静立不动;
⒌互相爬跨,接受公猪爬跨。 也有发情不明显的,发情检查最有效方法是每日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

114 配种 程序 先配断奶母猪和返情母猪,然后根据满负荷配种计划有选择地配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需配够三次。
目前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 配种方式。

115 配种间隔: 7天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第三日上、下午配第二、三次。 断奶后发情较迟(七天以上)的母猪及复发情的母猪、初产母猪,要早配(发情即配)。

116 具体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把公母猪赶到圈内宽敞处,要防止地面打滑。 辅助配种:一旦公猪开始爬跨,立即给予帮助。必要时,用腿顶住交配的公母猪,防止公猪抽动过猛母猪承受不住而中止交配。站在公猪后面辅助阴茎插入阴道:使用消毒手套,将公猪阴茎对准母猪阴门,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让阴茎打弯。 整个配种过程配种员不准离开,配完一头再配下一头。

117 观察交配过程,保证配种质量,射精要充分(射精的基本表现是公猪尾根下方肛门扩张肌有节律地收缩,力量充分),每次交配大约射精2~3次,有些副性腺或液体从阴道流出。
整个交配过程不得人为干扰或粗暴对待公母猪。配种后,母猪赶回原圈,填写配种卡,母猪卡。 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有些第一次配种的母猪不愿接受爬跨,性欲较强的公猪可有利于完成交配。

118 参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胎次较高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早配;胎次较低的母猪发情后,第一次适当晚配。
高温季节宜在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配种。最好饲前空腹配种。 做好发情检查及配种记录:发现发情猪,及时登记耳号,栏号及发情时间。上午发现,下午首配;下午发现次日早首配。连配三次后,做好配种记录,配种记录每周上报一次。 公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沐浴和剧烈运动,也不宜马上饮水。如喂饲后配种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119 公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原则 提供所需的营养以使精液的品质最佳,数量最多;
    饲养原则 提供所需的营养以使精液的品质最佳,数量最多; 为了交配方便,延长使用年限,公猪不应太大,这就要求限制饲养。公猪日喂2次,每头每天喂2.5~3.0公斤。 配种期每天补喂一枚鸡蛋。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猪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喂鸡蛋于喂料前进行。

120 公猪的管理与利用 要求单栏饲养,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合理运动,有条件时每周安排2-3次驱赶运动。
调教公猪:后备公猪达8月龄,体重达120公斤,膘情良好即可开始调教。将后备公猪放在配种能力较强的老公猪隔离栏观摩、学习配种方法;第一次配种时,公母大小比例要合理,母猪发情状态要好,不让母猪爬跨新公猪,以免影响公猪配种的主动性,正在交配时不能推公猪,更不能打公猪。

121 注意工作安全:工作时保持与公猪的距离,不要背对公猪,用公猪试情时,需要将正在爬跨的公猪从母猪背上拉下来,这时要小心,不要推其肩、头部以防遭受攻击。
严禁粗暴对待公猪。

122 公猪使用方法:后备公猪9月龄开始使用,使用前先进行配种调教和精液质量检查,开配体重应达到130公斤以上。
9~12月龄公猪每周配种1~2次,13月龄以上公猪每周配种3~4次。 健康公猪休息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免发生配种障碍。若公猪患病,一个月内不准使用。

123 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时,必须淘汰。
公猪每月须检查精液品质一次,夏季每月两次。 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时,必须淘汰。 各生产线应根据精检结果,合理安排好公猪的使用强度。

124 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性欲低下的,每天补喂辛辣性添加剂或注射丙酸睾丸素。有病及时治疗。
防止公猪热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天气炎热时应选择在早晚较凉爽时配种,并适当减少使用次数。 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注意保护公猪肢蹄。 性欲低下的,每天补喂辛辣性添加剂或注射丙酸睾丸素。有病及时治疗。

125 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后期不要过多削减母猪喂料量;抓好仔猪补饲、哺乳,减少母猪哺乳的营养消耗;适当提前断奶。
        断奶母猪的膘情至关重要,要做好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其断奶时保持较好的膘情。       哺乳后期不要过多削减母猪喂料量;抓好仔猪补饲、哺乳,减少母猪哺乳的营养消耗;适当提前断奶。         断奶前后1周内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减少喂料量以防发生乳房炎。

126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开始发情,此时注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
有计划地淘汰7胎以上或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确定淘汰猪最好在母猪断奶时进行。 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开始发情,此时注意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 母猪发情稳定后才可配种,不要强配。

127   断奶母猪日喂二餐,日喂2.5-3Kg; 推迟发情的断奶母猪优饲,日喂3-4Kg。

128 空怀母猪饲养管理 参照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但对长期病弱,或三个情期没有配上的,应及时淘汰。
     参照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但对长期病弱,或三个情期没有配上的,应及时淘汰。       配种后21天左右用公猪对母猪做返情检查,以后每月做一次妊娠诊断。       返情猪放在观察区,及时复配。空怀猪转入配种区要重新建立母猪卡。     空怀母猪喂料,每头每日3公斤左右,日喂2次。

129 不发情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与空怀母猪相同,在管理上采取综合措施。 对体况健康、正常的不发情母猪,可选用激素治疗。
超过7月龄仍然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要集中饲养,每天放公猪进栏追逐10分钟,观察发情情况。超期2个月不发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对症使用PG600、血促性素、绒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130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所有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怀孕料分三阶段按标准饲喂。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激。要给每头猪足够的时间吃料,不要过早放水进食槽,以免造成浪费。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131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 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做好配种后18~65天内的复发情检查工作。

132 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2公斤/天/头, 妊娠中间二个月内的喂料量为2.0~2.5公斤/天/头,最后一个月的喂料量为2.8~3.5公斤/天/头, 产前一周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133 预防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中暑,防止机械性流产。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转入前冲洗消毒,并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

134 第三节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135 定义 猪的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136 人工授精的优点 1有利于预防传染病。 2提高公猪利用率。 3有利于优良品种及优良父系的推广。 4可以适时给发情母猪输精配种。
5可以克服因公、母猪体形悬殊过大,不宜本交的困难。 6可提高配种成绩 7可降低成本

137 采精公猪的调教 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诱发爬跨:用发情母猪的尿或阴道分泌物涂在假台畜上,同时模仿母猪叫声,也可以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猪上,目的都是诱发公猪的爬跨欲。

138    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
   公猪爬上假台畜后即可进行采精。

139 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4-5次,每次至多15-20分钟。
  调教成功的公猪在一周内每隔一天采一次,巩固其记忆,以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4-5次,每次至多15-20分钟。 如果公猪表现任何厌烦、受挫或失去兴趣,应该立即停止调教训练。 后备公猪一般在8月龄开始采精调教。

140 注意:在公猪很兴奋时,要注意公猪和采精员自己的安全,采精栏必须设有安全角。
无论哪种调教方法,公猪爬跨后一定要进行采精,不然,公猪很容易对爬跨母猪台失去兴趣。 调教时,不能让两头或以上公猪同时在一起,以免引起公猪打架等,影响调教的进行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41 采精 采精杯的制备:先在保温杯内衬一只一次性食品袋,再在杯口覆四层脱脂纱布,用橡皮筋固定,要松一些,使其能沉入2cm左右。制好后放在37`C恒温箱备用。 在采精之前先剪去公猪包皮上的被毛,防止干扰采精及细菌污染。

142 将待采精公猪赶至采精栏,用0.1%KMnO4溶液清洗其腹部及包皮,再用清水洗净,抹干。

143 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待公猪爬上假台猪后,用温暖清洁的手(有无手套皆可)握紧伸出的龟头,顺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握紧阴茎螺旋部的第一和第二摺,在公猪前冲时允许阴茎自然伸展,不必强拉。充分伸展后,阴茎将停止推进,达到强直、“锁定”状态,开始射精。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

144 收集浓份精液,直至公猪射精完毕时才放手,注意在收集精液过程中防止包皮部液体或其他如雨水等进入采精杯。
注意在采精过程中不要碰阴茎体,否则阴茎将迅速缩回。 下班之前彻底清洗采精栏。 采精频率:成年公猪每周二次,青年公猪每周一次(1岁左右),最好能固定每头公猪的采精频率。

145 精液品质检查 本交公猪的精检原则: 1、 所有在用的公猪每月必须普查精液品质一次。
1、      所有在用的公猪每月必须普查精液品质一次。 2、      精检不合格的公猪绝对不可以使用,公猪不够用采用人工授精 3、      所有的后备公猪必须在精液品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关于不合格公猪的复检工作,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146 《五周四次精检法》 1 首次精检不合格的公猪,7天后复检。 2 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天后采精,作废,再隔4天后采精检查。
1      首次精检不合格的公猪,7天后复检。 2      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天后采精,作废,再隔4天后采精检查。 3      仍不合格者,10天后再采精,作废,再隔 4 天后作第四次检查 。 4 经过连续五周四次精检,一直不合格的公猪建议作淘汰处理,若中途检查合格,视精液品质状况酌情使用。

147 公猪全份精液品质检查 暂行标准 优:精液量250ML以上,活力0.8以上,密度3.0亿/ML以上,畸型率5%以下,感观正常。

148 实验室的职能范围 1. 保证生产线的所有在用公猪每月至少精检一次, 不合格的公猪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1.  保证生产线的所有在用公猪每月至少精检一次, 不合格的公猪请按《五周四次精检法》进行复检。 2.  做好精液计划,保证全场精液的正常供应,把好精液的质量关。 3.  每月至少向场长汇报一次全场公猪的精液品质状况。 4.  负责收集每周的人工授精周报表,每月装订一次。 5.  做好人工授精方面的物品消耗情况和精液使用记录, 提前做好常用消耗品的采购计划交给场长。 6.  负责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 所有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简单维修。 7.  负责生产线输精工作的指导及监督工作。 8.  人工授精成绩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149 输精 刚开始用人工授精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本交、两次人工授精的做法,逐渐过渡到全部人工授精。 输精前必须检查精子活力,低于0.6的精液坚决倒掉。

150 生产线的具体操作程序 准备好输精栏、0.1%KMnO4消毒水、清水、抹布、精液、剪刀、针头、干燥清洁毛巾等。
先用消毒水清洁母猪外阴周围、尾根,再用温和清水洗去消毒水,抹干外阴。 将试情公猪赶至待配母猪栏前(注:发情鉴定后,公母猪不再见面,直至输精),使母猪在输精时与公猪有口鼻接触,输完几头母猪更换一头公猪以提高公母猪的兴奋度。

151 从密封袋中取出无污染的一次性输精管(手不准触其前2/3部),在前端涂上对精子无毒的润滑油。
将输精管斜向上插入母猪的生殖道内,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稍用一点力,直到感觉其前端被子宫颈锁定为止(轻轻回拉不动)。 从贮存箱中取出精液,确认标签正确。 小心混匀精液,剪去瓶嘴,将精液瓶接上输精管,开始输精。

152 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来控制输精时间,一般3~5分钟输完,最快不要低于3分钟,防止吸得快,倒流得也快。
轻压输精瓶,确认精液能流出,用针头在瓶底扎一小孔, 按摩母猪乳房、外阴或压背,使子宫产生负压将精液吸纳,绝不允许将精液挤入母猪的生殖道内。 通过调节输精瓶的高低来控制输精时间,一般3~5分钟输完,最快不要低于3分钟,防止吸得快,倒流得也快。

153 输完一头母猪后,立即登记配种记录,如实评分。
输完后在防止空气进入母猪生殖道的情况下,将输精管后端折起塞入输精瓶中,让其留在生殖道内,慢慢滑落。于下班前集好输精管,冲洗输精栏。 输完一头母猪后,立即登记配种记录,如实评分。

154 补充说明 1、精液从17℃冰箱取出后不需升温,直接用于输精。
2、输精管的选择:经产母猪用海绵头输精管,后备母猪用尖头输精管,输精前需检查海绵头是否松动。 3、两次输精之间的时间间隔为8~12小时。

155 4、输精过程中出现拉尿情况要及时更换一条输精管,拉粪后不准再向生殖道内推进输精管。
5、三次输精后12小时仍出现稳定发情的个别母猪可加多一次人工授精。 6、全人工授精的做法:母猪出现"站立反应"后8~12小时,用20IU催产素一次肌注,在3~5分钟后实施第一次输精,间隔8~12小时进行第二和第三次输精。

156 输精操作的跟踪分析 输精评分的目的在于如实记录输精时具体情况,便于以后在返情失配或产仔少时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在以后的工作中作出改进的措施

157 输精评分分为三个等级 站立发情:1分(差),2分(一些移动),3分(几乎没有移动)。
锁住程度:1分(没有锁住),2分(松散锁住),3分(持续牢固紧锁)。 倒流程度:1分(严重倒流),2分(一些倒流),3分(几乎没有倒流)。

158 为了使输精评分可以比较,所有输精员应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评分,且单个输精员应做完一头母猪的全部几次输精,实事求是的填报评分。

159 具体评分方法 比如一头母猪站立反射明显,几乎没有移动,持续牢固紧锁,一些倒流,则此次配种的输精评分为333,不需求和。

160 通过报表我们可以统计分析出:适时配种所占比例,各头公猪的生产成绩如何,各位输精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如何,返情与输精评分的关系如何。

161 第四节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 操作规程 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第四节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 3、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公斤.

162 工作日程 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 8:30~9:30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7:30~8: 母猪,仔猪喂饲 8:30~9: 治疗、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

163 操作规程 产前准备 空栏彻底清洗,检修产房设备,之后用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同时环境驱虫,晾干后备用。第二次消毒最好采用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产房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湿度65~75%,产栏安装滴水装置,夏季头颈部滴水降温。 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

164 产前产后3天母猪减料,以后自由采食,产前3 天开始投喂维力康或小苏打或芒硝,连喂1周。
同时产前产后饲料添加1-2周呼肠舒、强力霉素等预防仔猪下痢药物。 分娩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 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保温灯等药品工具。 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临产母猪提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165 判断分娩 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 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

166 接产 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3、断脐用5%碘酊消毒。

167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在后面。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4、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以上。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在后面。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6、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168 难产的处理 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或预产期当日注射缩宫素。
临产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超过半小时者可注射缩宫素,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 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169 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 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假死仔猪的处理: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 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170 对难产、无乳、有病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171 产后护理和饲养 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 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随时观察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变化,以便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72 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血康”等铁剂1-2ml,预防贫血。
注射亚硒酸钠VE0.5 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173 有必要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 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
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打耳号、剪牙、断尾。 断脐以留下3cm为宜,断端5%碘酊消毒; 有必要打耳号时,尽量避开血管处,缺口处要5%碘酊消毒; 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弱仔不剪牙; 断尾时,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5%碘酊消毒。

174 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
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7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5%碘酊消毒。

175 产房适宜温度,分娩后1周27℃,2周26℃,三周24℃,四周22℃。保温箱温度:初生36℃,体重2 kg 30℃,4 kg 29℃,6 kg28℃,6 kg以上~断奶27℃,断奶后三周24~26℃。
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预防仔猪下痢,参照《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176 补料: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勤添少添,晚间要补添一次料。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产房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有其他工作不得已离岗时每次离开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仔猪平均21日龄断奶,一次性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前后连喂3天维力康以防应激。

177 断奶后一周,哺仔料与保育料混用,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刚断奶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 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3天需适当限料。

178 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标 保育期成活率97%以上 7周龄转出体重14Kg以上。 9周龄转出体重20Kg以上。

179 工作日程 (冬季) 7:30~8:30 喂饲 8:30~9:30 治疗 9: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7:30~8: 喂饲 8:30~9: 治疗 9:30~11: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1:00~11:30 喂饲 14:30~15:00 喂饲 15:0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00~17:00 治疗、报表 17:00~17:30 喂饲

180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强弱分群。
3、刚转入小猪栏要用木屑或棉花将饮水器撑开,使其有小量流水,诱导仔猪饮水和吃料。经常检查饮水器。 4、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181 操作规程 1、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注意链球菌病的防治。
2、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注意舍内湿度。 3、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舒平、菌消清、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等。一周后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拌料一周. 4、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182 操作规程 1、按季节温度的变化,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2、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3、每周消毒两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83 僵猪的处置 集中饲养管理 驱虫:帝诺玢、伊维菌素、左旋米唑 健胃:人工盐、小苏达、促胃健 再补铁:血康、富铁力、牲血素
治疗:肌苷2毫升+VB1 2毫升,每天一次,连用一周

184 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天 (全期饲养日龄≤168天)。

185 工作日程(冬季)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7:30~8: 喂饲 8:30~9: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 喂饲 16:30~17: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186 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呼诺玢、泰舒平(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187 操作规程 1、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2、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3、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4、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188 操作规程 1、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2、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3、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4、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189 本章补充摘要 l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190 补充摘要 l 后备猪的限饲优饲对其发情配种至关重要. l 要重视后备猪引进第一周及配种前的管理. l 尽量细分配种程序.

191 补充摘要 l 仔猪重点预防黄白痢病,中大猪重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病.

192 补充摘要 l       猪的正常生理指标 体温:38—39.5℃ 呼吸:10—20—40次(小猪)/分 脉搏:60—80次/分

193 猪病防制 总论及摘要 l 猪病防制原则: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94 猪病预防措施与发生疫情紧急措施 l       猪病预防措施:加强环境控制,严格防疫制度;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自繁自养,引进猪严格检疫及隔离;适时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药物保健方案;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及驱虫。 l       发生疫情紧急措施:紧急封锁;紧急消毒;病猪及时隔离;紧急免疫接种;处理病猪;对周围猪群进行检疫及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

195 引种与兽医防疫制度 l 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

196 兽医与饲养管理 l 猪场兽医必须懂得饲养管理.事实上,管理较正规的猪场是不设专职兽医的,因为搞生产的都要懂兽医,兽医也离不开饲养管理。

197 猪病防制要兼顾成本控制与保本分析 健康场: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70-80%; 每头出栏猪全摊药费15元左右;
疫苗>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

198 用药原则 l 能饮水用药就不饲料用药;能饲料用药就不注射用药。一周龄内仔猪完全有办法可以禁用或少用注射用药以减少应激。

199 目前猪病的特点 往往不是单一一种病,而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多为混合感染 原发病主要有兰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气喘病 猪病非典型化
旧病复发,弱病重发 新病不断

200 传染病不断,原因何在? 防疫不严 免疫程序不科学 疫苗问题:效价及保护率、厂家选择 操作不规范:疫苗保存、使用 疫病检测力度差 缺乏保健意识
引种不当 管理混乱,饲养管理问题

201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2.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1.           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2.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           认真做好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猪场免疫程序》。 4.           认真做好驱虫工作,严格执行《驱虫程序》。 5.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细则》进行日常工作。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202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1.           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2.           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3.           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猪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工要绝对服从猪场发布的封锁令。 4.           建立健康猪群,引入种猪要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40天。尽量自繁自养

203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各舍要设1-2个病猪专用栏。
1.           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各舍要设1-2个病猪专用栏。 2.           病死猪用专车运到腐尸池处理;解剖病猪在腐尸池解剖台进行,操作人员要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线;每次剖检写出报告存档,临床检查、剖检不能确诊要采取病料化验。

204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及时将猪群疫病情况反映给猪场生产技术部,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药物控制与预防。
1.           及时将猪群疫病情况反映给猪场生产技术部,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药物控制与预防。 2.           对病猪必须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如体温、食欲、精神、粪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症状的检查,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 3.           诊断后及时对因对症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措施。 4.           残次、淘汰、病猪要经兽医鉴定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 5.           预防中毒、应激等急性病,发现时及时抢救治疗。

205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及时治疗僵猪,配方采用肌苷+VB1+血康,各2毫升,每天1次,连用7天,治疗前驱虫、健胃。
2.           对仔猪黄白痢等常见病要有目的地进行对照治疗,定期做药敏试验,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3.           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 4.           饲养员要熟练掌握肌注、静注、腹腔补液、去势手术、难产等简单的兽医操作技术。大猪治疗时采取相应保定措施。

206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勤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严重疫情,及时上报。
1.           勤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严重疫情,及时上报。 2.           做好病猪病志、剖检记录、死亡记录,经常总结临床经验、教训。 3.           兽医技术人员要根据猪群情况科学地提出防治方案,并监督执行。

207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按时提出药品、疫苗的采购计划,并注意了解新药品,新技术。
1.           按时提出药品、疫苗的采购计划,并注意了解新药品,新技术。 2.           正确保管和使用疫苗、兽药,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失效的一律禁用。 3.           药房要专人管理,备齐常用药。库存无货要提前1周提出采购计划。注意疫苗、药品的保管要求、条件,避免损失浪费。接近失效的药品要先用或及时调剂使用,各猪舍取药量不得超过1周用量。

208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1.           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2.           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3.           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209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1. 严格按说明书或遵兽医嘱托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
1.           严格按说明书或遵兽医嘱托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 2.           用药后,观察猪群反应,出现异常不良反应时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           有毒副作用的药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 4.           免疫和治疗器械用后消毒,不同猪舍不得共用注射器等器械。 5.           对猪场有关疫情、防治新措施等技术性资料、信息,要严格保密,不准外泄。

210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11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生活区防疫制度 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6)  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

212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2)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1)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2)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  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213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购销猪防疫制度 1)         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         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         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214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 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1)         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         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3)         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4)         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215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7.    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状态。 8.    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9.    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216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7. 制定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消毒制度)。 8. 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9. 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详见药物预防制度)。 10.    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217 免疫程序 唐山大北农猪场免疫程序 (2004年5月17日起执行)
每个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疾病的发生史,以及猪群当前的抗体水平高低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眠疫的重点是多发性疾病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对未发生或危害较轻的疾病可酌情免疫。

218 猪场驱虫程序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

219 猪场驱虫程序 1、 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1、        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        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20 猪场驱虫程序 1、 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1、        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        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        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21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1)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22 驱虫药物用法 1、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1、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2、        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3、        如果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4、        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223 猪场消毒制度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2.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4.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224 猪场消毒制度 1.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1.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2.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3.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4.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5.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 6.  未尽事宜参照《卫生防疫制度》及附表

225 常用消毒药使用方法 见表

226

227 规模化猪场预防保健用药方案

228 后备猪 后备猪引入第一周及配种前一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电解质添加剂等
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支原净、泰舒平(泰乐菌素)、土霉素等

229 妊娠母猪 妊娠母猪前期第一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泰灭净、利高霉素、新强霉素、泰舒平(泰乐菌素)等
同时饲料添加亚硒酸钠VE 妊娠全期饲料添加防治霉菌毒素药物(霉可脱)

230 产前产后母猪 母猪产前产后两周 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 呼肠舒、新强霉素(慢呼清)、菌消清(阿莫西林)、强力泰、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产前肌注一次德力先(长效土霉素)等

231 哺乳仔猪 仔猪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氟哌酸、兽友一针1-2毫升或土霉素半片 3日龄内补铁(如血康、牲血素、富来血)、补硒(亚硒酸钠VE)
1、7、14日龄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呼诺玢 7日龄左右开食补料前后及断奶前后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开食补盐、Vc,、多维等。 哺乳全期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菌消清、泰舒平、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等。

232 断奶保育猪 断奶保育猪第一周 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慢呼清、泰灭净、菌消清(阿莫西林)、泰舒平(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支原净等。 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开食补盐、Vc,、多维等。

233 生长育肥猪 生长育肥猪第一周 饲料中添加抗菌促生长药物如土霉素钙盐预混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泰舒平(泰乐菌素)、喹乙醇、速大肥等
同时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

234 公猪 每月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预混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支原净、泰舒平(泰乐菌素)等,连用一周。
每个季度饲料中适当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连用一周。 每月体外喷洒驱虫一次:虱螨净、杀螨灵

235 空怀断奶母猪 空怀断奶母猪 断奶-配种空怀期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预混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支原净、泰乐菌素等
配种前肌注一次德力先、长效土霉素等 配种前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连用一周。 每批断奶猪体外喷洒驱虫一次:虱螨净、杀螨灵

236 要点补充 l       在我国,一般地,一个生产正常的万头猪场的每月药费开资大约是1.3万元(疫苗4000元占30%,预防药4000占30%,消毒药3000占23%,治疗药2000占17%);每头上市肥猪总摊药费约15元;年总药费15万元。

237 要点补充 l 保健预防用药愈来愈受到大型猪场的重视.其在总药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238 要点补充 l 提倡策略性用药,因为疫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 l 提倡重点阶段性给药,既要降低药物成本,又要有效控制疫病

239 要点补充 l 要考虑耐药性,同群猪尽量不重复用同一类抗生素 l 预防用药与治疗药物要分开(不交叉重复使用)

240 常见普通病药物防治一览表 见表

241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l 加强饲养管理 l 重视隔离饲养,新引进种猪隔离饲养40天以上 l 病猪隔离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242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l       减少应激: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仔猪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断奶前后几天尽量不打疫苗;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度。 l       免疫接种 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执行

243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l 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 1)、母猪 使用药物:呼诺玢预混剂2%,慢呼清
用法:配种后2周内或产前产后2周内,呼诺玢预混剂2%混饲,1kg/T,连用1周; 或慢呼清饮水,每公斤水加1克,连用1-2周 公猪、后备猪 用法:每隔2-3周用1周,其它同上

244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仔猪 使用药物:呼诺玢预混剂2% 用法:整个哺乳期及断奶后1周,呼诺玢预混剂2%混饲,2kg/T
严重时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①出生后2天内,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 ②9天龄、16天龄、23天龄鼻内喷雾磺胺药物。

245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保育猪、育肥猪 使用药物:呼乐芬,禽立清(丁胺卡那)
用法:转群变料后1周,呼乐芬粉混饲,0.5kg/T,连用1周;或禽立清(丁胺卡那)粉饮水,每公斤水加2克,连用1周;或“酒石酸泰乐菌素+SM2-Na”,混饲或饮水,“110ppm+110ppm”

246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 治疗时,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分开。
     药物治疗 治疗时,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分开。 推荐的治疗药物有:呼诺玢注射液30%、克喘黄金、正气、德利先、喘必康(恩诺沙星)、泰诺康(氟苯尼考)、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等针剂。 用法见说明书

247 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另外,要坚持个别治疗与全群投药相结合;呼吸道病发生时,对症状严重的猪实行肌注或喷鼻个别治疗,全群猪应进行混饲或饮水投药;症状消失后,应继续使用1个疗程,以防复发;若呼吸道病发病率很高且较为严重,应对各猪群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脉冲式预防或治疗用药,如1周用药,2-3周停药的方式用药,可降低发病率,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

248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l 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母猪产前产后两周投喂抗生素如:
呼肠舒(林可+壮观霉素),1kg/T,连续7-14天混饲给药;土霉素钙盐预混剂,1kg/T,连续7-14天混饲给药;慢呼清(新霉素+强力霉素),1kg/T,连续7-14天混饲给药。

249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加强免疫,妊娠母猪肌注大肠杆菌苗。
l       临产母猪上产床前冲洗消毒并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可根据情况选用:帝诺玢(伊维菌素)2kg/T,连续7天混饲给药;净乐芬(阿维菌素)0.5kg/T,连续7天混饲给药;或用敌百虫、左旋咪唑、通灭、倍特等。

250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空栏产房彻底冲洗消毒并环境驱虫。一般要求程序是:清扫卫生 水冲洗 消毒 凉干后卫康1:300二次消毒 (严重的场 +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 转入临产猪。

251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母猪产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0.1%)擦洗母猪乳房、外阴部。挤掉头几滴奶。 l 接产时用具、接产员手臂严格消毒。
l       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产后仔猪吃初乳前口服抗菌药物如:百利星(复方乙酰甲喹)1-2ml;兽友一针(诺氟沙星)1ml; 烟酸诺氟沙星1ml;或用土霉素片0.5片、庆大霉素1-2ml。

252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仔猪2日内补铁血康1-2ml、补亚硒酸钠VE0.5ml,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253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仔猪5-7日龄开食补料,勤添少添,保持新鲜。 l 注意保温,分别搞好室内及保温箱的保温工作.
小猪寄养过哺时,不能把正在下痢的仔猪寄养到健康窝群中。

254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产房单元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出入人员严格消毒。 l 定期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
l       治疗时除抗生素等药物外,要酌情对症使用辅助治疗药物如阿托品、VB12、VC等。脱水严重的要腹腔补液或口服补液盐。 l       发现一头,全窝治疗。换窝治疗时,要换针头。

255 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 l 病猪治疗采用专用注射器,注意器械用后消毒。
l       若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有:W-h特效肠炎灵、泻痢净、速刹先(恩诺沙星)、百利星、百利金针、兽友一针、烟酸诺氟沙星;或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

256 您的养猪事业是大北农的事业 大北农的事业是我们大家的事业 谢谢!!!


Download ppt "大北农养猪手册 (培训教材) 大北农集团种猪事业部 大北农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李俊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