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关于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2
一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内涵 三 精品课程建设 二 课程建设的管理
教学体系结构与内容要求 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三 精品课程建设 二 课程建设的管理 教学团队建设 实践教学要求
3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教学工作得以组织、实施的载体。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内涵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教学工作得以组织、实施的载体。 任何教育形式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形态来保证受教育者达到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 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4
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方法手段 实践教学 建设效果 课程建设 建设内涵
5
(一)教学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要求 应该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结构中的逻辑主线地位,以职业岗位中完成某项典型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为逻辑顺序,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中出理论知识,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6
高职的课程内容要求: 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标准,内容设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理论课重在掌握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知识,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课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
7
具体有以下几点: 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的构成。 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围绕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内容中单元项目(任务、案例)的设计、提炼与安排。 在概念、知识、方法传授的基础上,用项目(任务、案例)来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强化至目标的技术路线与实现过程的技能,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开发。
8
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优秀教材、参考资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开展标准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 满足课程所心需的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9
(二)教学模式、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能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10
“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 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 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 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教学方案。 按照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它要求项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学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它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模式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高效地传授给学生。
12
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责分析→能力分析→构建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 (课程) 3~5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专业 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广东轻工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开发思路: 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责分析→能力分析→构建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 (课程) 3~5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专业 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 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学时占50%-80%
13
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罐装自动生产线) 有5个核心岗位,对应设置5门工学 结合核心课程 (1)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2)灌装线设备控制与维护 (3)气液传动回路与元件安装 (4)传动零部件及机构分析 (5)灌装机械识图与绘图
14
课程内容构建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岗位有5个工作过程 洗瓶机→灌装封盖机→杀菌机与输送线 →贴标机 →装箱机/收缩包装机
与广东轻机、广二轻、珠江啤酒公司、南海平航机械公公司合作开发,确定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岗位有5个工作过程 洗瓶机→灌装封盖机→杀菌机与输送线 →贴标机 →装箱机/收缩包装机
15
课程名称: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项目1:洗瓶机 任务1:洗瓶机主要组成结构认知; 任务2:进、出瓶典型机构分析; 任务3:洗瓶机典型零部件加工; 任务4:瓶盒、喷嘴等易损件拆装与更换; 任务5:洗瓶机零部件装配; 任务6:洗瓶机管路、配件安装; 任务7:洗瓶机操作与维修; 任务8:洗瓶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6
项目2:灌装封盖机 任务1:灌装封盖机主要组成结构认知; 任务2:灌装封盖机典型机构分析; 任务3:灌装封盖机典型零部件加工; 任务4:星轮、螺杆等易损件拆装与更换; 任务5:灌装封盖机机械系统装配; 任务6:灌装封盖机操作与维修; 任务7:灌装封盖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7
项目3:杀菌机与输送线 任务1:杀菌机主要组成结构认知; 任务2:杀菌机传动装置分析; 任务3:杀菌机典型零部件加工; 任务4:链网、喷嘴等易损件拆装与更换; 任务5:杀菌机零部件现场安装; 任务6:无压力输送装置安装与调试;
18
项目4:贴标机 任务1:贴标机主要组成结构认知; 任务2:贴标机典型传标机构分析; 任务3:转鼓、取标手等典型零部件加工; 任务4:标板、标盒等易损零部件装配; 任务5:贴标机操作与维修; 任务6:贴标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9
项目5:装箱机/收缩包装机 任务1:装箱机/包装机主要组成结构认知; 任务2:装箱机/包装机典型机构分析; 任务3:抓瓶头等典型零部件加工; 任务4:气动元器件、易损零部件等更换; 任务5:装箱机/包装机机械系统装配; 任务6:装箱机/包装机操作与维修; 任务7:装箱机/包装机故障分析排除。
20
通过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 , “重构”为行动体系课程。课程整合情况为:
典型电路控制 调速传动技术 整合 PLC及PLC实训 自动检测技术 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 自动化仪表 调速实训
21
教学手段 1、信息技术的应用 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手段,取得实效。 2、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建设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22
(三)师资教学团队建设 需要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服务水平的“双师型”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 程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项目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 这就要求课程团队成员利用一切机会(科研项目、生产服务、指导顶岗实习)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尤其对没有工程背景的教师,这点极其重要。
23
(四)实践教学要求 1、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具有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进行开放式教学。 能够有效利用教学仪器设备创造性地开展内容先进的实训项目。
24
2、实践教学内容 系统考虑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设计和更新教学实训项目; 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3、实践教学实施 基础实验— 综合实验—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 校企专家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毕业生明确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单元,形成从基础实验一直到顶岗实习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
26
一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内涵 二 课程建设管理 三 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工作组织领导 三 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估工作
27
1、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及课程评审工作,科研处负责日常工作,其职责为:
二、课程建设的管理 (一)课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及课程评审工作,科研处负责日常工作,其职责为: 制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 提出学院课程建设工作的规划 评估审议或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资格 审批重点课程的经费使用 重点课程、精品课程评估检查及验收工作的组织, 对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8
各系(院)要成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具体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协调本系(院)课程建设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进行。
2、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 学院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对被确定为重点(精品)课程的课程给予重点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库建设,课件制作,拍摄录像,制作视听教材,购买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编写教材和辅助教材等。
29
(二)课程建设的评估工作 通过评估,可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学院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影响课程建设的各种因素,明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评估,可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总结推广重点(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30
1.制定好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2.被评估课程的等级划分 根据评估结果将被评估课程划分为: 一类课程-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 二类课程-合格课程 三类课程-不合格课程
31
课程的等级划分 名牌课程 一类课程 二类课程 三类课程 市省国家级精品课程 重点(精品)课程 合格课程 不合格课程
32
一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内涵 三 精品课程建设 二 课程建设的管理
一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内涵 三 精品课程建设 二 课程建设的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如何建设精品课程
33
三、精品课程建设 2003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34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精品课程 一流教材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管理
35
精品课程: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学理念、学生水平的一个示范性载体。
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即向课程要质量,向名师要质量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36
建设内容包括: 课程、教师信息; 网络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 课程训练与测试(虚拟仿真实训室、自主测试); 师生交互(作业与答疑); 教学素材库(试题库、案例库); 文献资料库等。 申报方式:精品课程网站 技术支持:网络教学平台
37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
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38
(二)如何建设高职精品课程 教育部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7个方面的工作: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重视教材建设;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39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内容选取。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专业课程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对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合理设计。
40
1、思想观念更新是先导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永恒的: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变革。 课程建设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明确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个教师的个体行为;不是单门课程的行为;不是现有课程的简单调整。
41
2、改革教学内容是核心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三个基本依据:学生、社会需要和相关学科及职业技术
学生:对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需要,面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个性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加强对社会需要分析:要从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目标入手,对劳动力市场职业特征和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进行分析,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 。 相关学科及职业技术:知识与技术成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
42
3、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 《通知》指出: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 要有高水平的课程主持人(名师):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行业影响;教学效果;人格魅力等。 要有梯队: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
43
4、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是重点 课程性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要有不同的方法,即教学无定法 。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支撑条件,要善于学习、善于利用、善于创新。
44
5、建立运行机制是保证 教学过程管理:立项评审办法,年度检查,期中评估,结束验收。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现学生评价为主体。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在校内评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校外评价即社会评价。
45
6、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精品课程是分层次的,多样化的。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都适合建设成精品课程。事实上,也不可能所有的课程都成为精品课程。要有所选择,在经费和人力上重点支持部分课程进行建设,而其它课程可以参考或选用其它院校的网上资源。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也不必刻意追求完美无缺,要实事求是,如实验室、教材等。
46
精品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而是一项科研成果的结晶;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而必须由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精品课程不是个人的名誉,而是一个学校的荣誉,它代表着一个学校某个专业的科研水平,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47
学院也在加快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以此为契机创出学院的品牌,推出学院的名师,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
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8
四、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从制定的角度来看: 教学大纲:从教学的角度制定,重视文本的教学指导功能,要求是硬性规定的。 课程标准:从课程的角度入手,在大课程观的理念下,将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统一,教师成为课程计划和实施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成为自己教学生活的主宰者。
49
从指导思想来看: 教学大纲: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所以大纲是知识标准。 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培养,从单纯关注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应用“能、会”等能力标准。
50
从行为主体的转移和行为陈述的可操作性来看:
教学大纲:陈述方式多采用的是 “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不规范的方式,这种陈述方式意味着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课程标准: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陈述的角度必须从学生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51
从教学内容来看: 教学大纲:基本上是按章节写出课程主要内容。即先确定一本教材,按该教材的章节写出内容。 课程标准:应以项目(单元、模块)为单位,确定各项目的能力目标、知识和技能要素、考核标准等,然后确定参考教材。
52
(二)如何撰写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是了解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原有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具体要求。 要给出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即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知道到什么程度;应该会做什么,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评价这种程度。 突出了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的融合。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及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课程标准。 学院课程标准模板
53
1、课程性质: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
包括本课程的类型与特性:1、必修课、选修课或2、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单独设置实践环节;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地位、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冯韬 老师模板)
54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注意要与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企业能力标准结合起来。 职业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徐明进老师模板)
55
3、课程设计思路 指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项目导向型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项目内容确定的依据、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含总课时安排和各部分的课时分配,要指明是建议课时)、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内容。 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等的课程整体开发设计及课程框架结构、体例结构及学习项目安排说明。 机电工程系汽车教研室模板
56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按照学习项目编排,项目之间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按工作复杂程度);流程式(按工作过程);并列式(按工作任务安排)等等。项目与工作任务的关系是分解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或设备、故障、服务)到小的典型产品或设备、故障、服务 为使课程内容与要求表述清晰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示波器”。
57
通常采用的动词有: 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标定、使用、挑选等 程序类:排序、连接、制造、调整、准备、安装等
理会类:理会、阅读、摘录、寻找等 知识类:了解、理解、应用等 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排除、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 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 活动设计指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依托,指明实施该部分课程内容所要设计的活动的类型。建议先对活动类型做概要性描述,然后举1—2例予以说明。机电工程系汽车教研室模板
58
4、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设计思想。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 教学建议:要体现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59
教学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性。要体现各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工作规范、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机电工程系汽车教研室模板
60
(二)课程库软件的使用
61
Thank You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