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2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纲点击 1 基础再现 2 高分跨栏 3 考题预测 4

3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4 一、背景 1.俄国的________发展步履维艰,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2.农奴反对________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的基础。 3._____________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4.________战争的失败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国内矛盾。 工业 农奴制 革命民主主义者 克里米亚

5 二、酝酿 1.新继任的沙皇______________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沙皇政府因此从1857年初开始着手改革的准备工作。 2.由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的“_____________ _______”负责改革工作,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了改革草案。 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事务总委 员会

6 三、内容 1.农奴制的废除 (1)主要宣言和法令: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________法令》。 (2)基本内容 ①从法令宣布之日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________,享有动产和不动产的财产权,可以自由结婚、独立签订各种契约、自由经营买卖和开办各种________企业、从事民事和刑事诉讼、享有________中的一般权利,以及财产的继承权等。 农民改革 自由权 工商 村社

7 ②关于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________,只要交给政府法令规定的________,就可以在6个月后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③政府建立“________”组织管理农民,实行________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3)结果:“________法令”的实行,农民不但失去大量________,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濒于完全破产的境地。 份地 赎金 连环保 村社 二一九 土地

8 2.上层建筑领域的缓慢变革 (1)政治体制的变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和县设立了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地方________。在市建立自治机构——城市________和自治局,城市选民的资格由________的多少决定。 (2)司法制度的改革:废除了过去的________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一切案犯都在________的法院里依照同一________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废除________法庭,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________参加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自治局 杜马 纳税 等级 统一 法律 农奴制 陪审团

9 普遍义务兵役制 (3)军事改革:1874年,实行_________________以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在全国设立________个军区,直接受________管辖;更新军队设备,设立________军事学校,培训军官和军事工程人才以提高军队素质。 15 陆军部 中等

10 四、评价 1.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________运动,是一场________性质的改革。 2.积极作用: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俄国迈出了由________专制向________君主专制转化的第一步。 3.局限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存了________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________的本质。 改良 资产阶级 封建君主 资产阶级 农奴制 专制主义

11 一、俄国最终选择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原因及改革酝酿的特点和原因
1.俄国最终选择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原因 (1)俄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方式,主要由于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国际局势的发展,使沙皇政府看到农奴制必须废除。 (2)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和资产阶级软弱,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变革由贵族地主阶级自己来进行,通过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的。

12 (3)受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俄国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还没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更难以担当大任,因此沙俄选择了变革社会、挽救危机的改革方式。
2.改革酝酿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缓慢而谨慎。 (2)原因: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阻力非常大,借鉴了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

13 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对其近代化的影响 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各个方面。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启动于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1861~1917年,是资本主义近代化阶段。尽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是历史发展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4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15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16 三、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它直接地影响到俄国历史的发展。

17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18 2.局限性 (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在专制统治下,任何胆敢对沙皇权力出言不逊者,都将遭到逮捕,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众生活依旧困苦;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反映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威胁越来越大,形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拟定一个能较全面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

19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经济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的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政治上沙皇专制仍然保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0 (2010·大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1 材料二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 (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22 解析:第(1)问,改革后的俄国与欧洲的相似主要表现在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包括其他的改革也促进了与欧洲的相似性;这种相似说明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或者向西方学习进行现代化。第(2)问,俄国的改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由于阻碍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成为十月革命的历史根源。

23 答案:(1)相似: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司法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法治化进程;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民主化。阐释: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或俄国通过学习西欧进行现代化)。 (2)体现: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影响:农奴制改革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现代化进程;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模式——社会主义。

24 1.阅读下列图片:

25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19世纪中叶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2)图二中人物对俄国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怎样的变革主张? (3)在图三反映的战争中,俄军战果怎样? (4)结合三幅图反映的信息,分析俄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26 解析: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中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是通过纤夫拉帆船分析得出的,当时英国等国家轮船已经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第(2)题考查基础知识。第(3)题只要答出俄国战败即可。第(4)题实际是结合三幅图总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答案:(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 (2)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27 (3)俄军战败,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4)政治上:农民的反抗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经济上:农奴制的落后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思想文化上:俄国知识分子宣传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对沙皇专制统治造成很大冲击;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被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28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个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29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

30 请回答: (1)上面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结合你所学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 (2)有人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31 解析:本题考查促使俄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切实掌握农奴通过对背景的理解,深入分析改革的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于俄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促使俄国迈向近代化,但保留的大量封建残余使它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 答案:(1)事件:1861年农奴制改革。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矛盾尖锐激化;俄国社会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呼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农奴制危机加剧。

32 (2)①通过改革,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封建生产关系遭到破坏,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等,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它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②改革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它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且,沙皇专制得到了维护。所以说,它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

33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据《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34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材料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注意先综合其观点,然后对之进行评价。

35 答案:(1)材料一认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因为农民得到份地时要交纳巨额赎金;同时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等。
材料二认为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很多好处:因为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二者的观点较为片面;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改革;从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改革,看到主流。

36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3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俄国农民的身份在改革后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3)简要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现代化的影响。 解析:本题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考查,包括改革后农民身份的变化、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38 答案:(1)改革后,农民在经济、法律和生活上成为自由人。
(2)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壮大;②农民起义威胁了沙皇和农奴主的统治;③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④沙皇和一些开明地主具有改革意识。 (3)①积极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俄国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推动俄国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②消极影响: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依然制约着俄国现代化进程。

39 本小节结束 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


Download ppt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