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经间期出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妇科 齐聪
2
目的要求 掌握:经间期出血的定义和辨证论治 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3
定义 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 西医学的排卵期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
相当于1、排卵型功血中的黄体不健。2、盆腔炎所致的子宫出血。
4
经间期出血的特点 在排卵期的出血。 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 多在3-5天内自然停止,呈周期性发作。
带下增多,呈蛋清样、拉丝状,可伴少腹一侧或双侧胀痛。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5
历史沿革 《证治准绳·女科》引“袁了凡”语:“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此天然之节候,生化之真机也……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
6
“的候”的生理特点 此期为由阴转阳,由虚至盛的时期 表现在:
冲任气血由经后血海空虚,阴精不足,至阴血渐增,精血充盛,阴长至重,此时精化为气,阴转为阳,絪缊之状萌发“的候”(排卵)到来 。
7
氤氳期 由阴转阳 阳气渐盛 阴血渐长 阴血下泄 月经期
8
病因病机 絪缊期阴阳转化不协调 阳气内动之时 血瘀 湿热 肾阴虚
9
禀赋不足 房劳多产 肾阴虚 思虑过度 肝郁犯脾 经间期出出血 脾失运化 湿热互结 聚湿蕴而生热 经产留瘀 气滞血瘀 瘀阻冲任 絪缊之时
房劳多产 肾阴虚 思虑过度 肝郁犯脾 脾失运化 湿热互结 聚湿蕴而生热 经产留瘀 气滞血瘀 瘀阻冲任 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 冲任不固 经间期出出血 引动湿热 热扰冲任子宫 絪缊之时 阳气内动 与瘀血相搏, 瘀伤血络血不循经
10
诊断 病史:青春期月经不调史,手术流产史。 临床表现: 检查:
“定义”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 “特点” (出血持续2~3日或数日,可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蛋清样,或赤白下)。 检查: 妇检:宫颈粘液透明呈拉丝状夹血丝。 辅助检查:BBT、E2、P、宫颈粘液涂片、B超等。
11
鉴别诊断 月经先期 月经过少 赤带
12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方法: 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及全身症状进行辨证。 重在经后期,以滋肾养血为主,兼热者清之,兼湿者除之,兼瘀者化之。
补阴不忘阳。
13
1、肾阴虚 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鲜红,质稍稠。+肾阴虚证候。 舌 脉:舌体偏小质红,脉细数。
舌 脉:舌体偏小质红,脉细数。 治 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方 药: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两地汤(见月经先期):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二至丸:女贞子 旱莲草 阴虚及阳,或阴阳两虚用大补元煎(见月经后期)
14
2、湿热 妇科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粘腻,无血块。 全身证候:湿热证候。 舌 脉: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滑数。 治 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方 药: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 茯苓、小蓟。 黄柏 黑豆 香附 丹皮 牛膝 当归 白芍 生地
15
3、血瘀 妇科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多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块,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或刺痛。 全身证候:血瘀证候。
舌 脉:舌质紫或有紫斑,脉细弦。 治 法:化瘀止血。 方 药:逐瘀止血汤。 生地 大黄 赤芍 丹皮 枳壳 龟板 桃仁
16
转归与预后 预防与调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