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药用植物——枸杞 枸杞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药用植物——枸杞 枸杞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用植物——枸杞 枸杞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 枸杞的药理作用 枸杞属落叶性灌木,树高1.5m—2m,生长期35年—50年,开茄红色或淡红色小花,结枣核大小的鲜红色果实。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具有补益、治虚、抗衰老、保肝和促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枸杞作为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除了《诗经》中的记载外,宋代苏东坡在《小圃枸杞》一诗中曰:“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指出枸杞的根、茎、花、果都可利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那时,人们对枸杞子已不是当作一般药材利用,而是把它作为珍贵药材和高级滋补品来对待。     

3 枸杞果实是补益治虚良药,历代“本草”对其功效都有过论述。《食疗本草》称枸杞能“坚筋骨,去虚劳,补精气”。《本草汇言》中记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焉。”《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     枸杞作为滋补强壮剂,早已被临床应用证实了。主要用于体弱气虚或劳累过度而精血亏损,以及作为老年人的补益之品。如用枸杞酒补血益气;将枸杞与人参、龟板、鹿角结合熬成的膏,具有填精补髓、益气强壮之功效;枸杞子与五味子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能解除疲劳,提高食欲。     枸杞对肝、肾慢性病还有治疗作用。对于肾精不足型的神经衰弱症,可用一味枸杞膏或杞元膏,也可用枸杞、黄精结合为丸,久服能生精补血,益气安神。对于肝阴不足型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可用枸杞结合当归、熟地、沙参、麦冬等,可补血护肝。     枸杞根皮(地骨皮),气味苦寒。《本草纲目》记载,枸杞根皮“能泻肝肾虚热,能凉血而补正气,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肋痛,下利大小肠。”     我国科学研究指出,枸杞子能显著地使老年人血液中老化的8项指标向年轻化逆转;有延缓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能提高脱氧核糖核酸损伤后的修复能力;能显著提高人体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可使肿瘤患者不因白细胞数量降低而中断放射治疗等。

4 枸杞怎样才能果多色艳 枸杞为丛生性小灌木,分枝多而细长垂,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性喜阳也耐阴,耐寒也耐旱,忌水涝,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中。枸杞根系发达,易萌蘖,花呈漏斗状,为淡紫色,花期在6-10月,自然花期集中在5-6月和9-10月两个阶段。   枸杞虽然花期较长,但气温高时,花后不易结果,而在气候凉爽时易着果。栽培时可通过人工摘叶控制花期达到多结果的目的。一般在8月摘叶比较适合,但为了延长观果时间,也可在7月下旬进行摘叶处理,并适当整形,修去部分过密的当年生枝。摘叶后一段时间气温较高,要注意喷水,保持湿润。摘叶后施二次肥水,约一周后即开始发新叶。这时除正常施肥外,还应向叶面喷施O.3%磷酸二氢钾,每周2次,约20天后可开花结果。开花时若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效果则更好。座果后要增施磷肥,并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干过湿,以防止落果,果实变色后停止施肥,一个月后果实逐步成熟。    枸杞扦插极易成活,嫩枝老枝均可,也可用播种与分株方法来繁殖。   枸杞宜在春季萌发前栽植,生长期管理粗放,冬季施一次基肥后,生长季节再追肥2-3次即可。修剪要“去旧留新”,修去过密枝、老枝、枯枝,使其保持良好树型和旺盛的生机。

5 枸杞种植园地与品种的选择 园地选择:枸杞耐瘠薄、耐盐碱、耐旱力强,适栽性广,各种土壤类型均能建园。但作为菜用栽培,主要是收获持嫩性好的茎叶部分,且要求有较高的产量(3000kg/亩),因此,建园要求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地块。果园间作或土壤瘠薄地建园,要采取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猪粪4吨。另外用菜园地建园时,最好要与前茬为茄科的作物错开,以减少同科病虫的转主危害。 品种选择:从适地适栽的生态角度上要尽量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一般本地的野生品种类型最好,或从气候相似的区域直接引种已驯化好的菜用品种。从菜用的品质上要求生长势旺的品种,芽的持嫩性好,产量高。不宜到北方产区引进果用品种或购买北方产区用种子繁育的实生苗。

6 栽培模式与果园间作 栽培模式:常用的栽培模式主要是:密植高产栽培方式与果园间作方式最为常见。其中密植式又分露地密植与保护地密植。密植栽培密度为15-20cm-20-40cm的株行距,每亩栽苗2万株左右,保护地栽培的密度还可以加大,可采用小棚栽培或大棚栽培,一般在12月中旬至2月上旬开始盖棚升温,上市面上期比露地提前半个到一个月以上,最早可在春节淡季期采芽上市,上市越早,售价越高,效益越好。一般露地栽培,当年就可采芽,年采芽8-12次,每亩产量在3000kg以上,按目前市价产值大约在8000-10000元。 果园间作:主要是在果树栽植带的两边,以条幅式多行栽植,密度为20-30cm的株行距,每亩栽苗6000-8000株,当年间作产量可达800kg/亩,次年产量可达1500kg,另外每年还可在6月份和12月份收一季压青的绿肥或将茎叶晒干作为动物饲料用,冬季茎干的修剪物晒干后可作为果园的冬施基肥的回填物。

7 栽植时期与方法 栽植时期与方法: 栽植时期:在我省及长江以南的地区,最好选择9-10月份进行秋植建园,秋栽有于根系当年恢复,有利于提早采芽,提高效益。 栽植方法:苗木栽植时应将主根短截,侧根、须根适当修剪,对苗木主干留10-20cm短截,可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栽植深度可将根颈埋入土中1-2cm,有利于促发根颈部位的不定芽萌发,形成采摘带,提高早期的产量。

8 修剪技术 修剪技术:枸杞粗枝干及根颈处的皮层厚,易萌生徒长性的枝芽,这些基生枝肥硕,持嫩度好,是优质上等的芽菜,因此,每次采摘后要及时对主干枝进行下压回缩至根颈上5-10cm的部位,有利于促发基生芽的萌发,增加优质芽菜的产量。修剪时要注意,在生长期不宜一次性剪完,以保障根系生长的叶面光合养分的供给,可采间隔或错落式回缩,基本上保证采摘面在20-30cm即可。进入7月份,要全园放梢生长,有利于枸杞植株安全越夏。8月下旬,可对全园进行一次露骨平剪,以便促发秋季芽菜的生长。修剪后的枝叶晒干可用作饲料或直接作为果园的绿肥用。至12-1月份落叶时,再作一次重修剪,修剪后的枝条,晒干后作为果园冬季施基肥的有机填充物。

9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苗木栽植半月后便可成活,开始萌芽抽梢,这时即可淡施肥水,亩施尿素5kg,隔半月左右再施用一次氮肥,亩施尿素5kg或磷铵10kg,至10月中下旬落叶前重施一次有机肥料,亩施饼肥300kg(或猪粪2000kg)+磷肥40-50kg,作为基肥。春季萌芽前半月,亩施尿素10kg催芽。每次采摘后,均要及时松土,并追肥,亩施磷铵或尿素5-10kg,并视天气情况进行园间灌水。平时园间除草和中耕时要及时对根部进行培土,以促发根部不定芽的发生,产生肥嫩的基生梢。7-8月伏旱期,要及时灌水抗旱。

10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菜用枸杞最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瘿螨、负泥虫,病害主要是炭疽病,一般发生较轻。 枸杞负泥虫:又叫十点叶甲,属叶甲科。成虫和幼虫啃食叶片成缺刻,有时将嫩叶甚至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①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雾喷洒地面,杀死成虫;②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③用40%乐果1000倍或90%敌百虫500-1000倍稀释液喷洒。 枸杞瘿螨:是枸杞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螨类害虫,以口针刺吸危害枸杞叶片与嫩枝为主,刺激受害部位的细胞增生,形成泡状瘤瘿,螨在瘤瘿内寄生、繁殖和危害。严重影响到叶用的品质与商品外观。 防治方法:春季萌芽前是防治最适期,可采用45-50%的硫磺胶悬剂300倍稀释液或用3-5Be度石硫合剂清园消毒,还可兼治其它螨类;秋冬季全园大清剪时将危害严重的枝条清出园外集中烧毁;虫害发生期用40%乐果1000倍稀释液喷洒。

11 枸杞子的现代应用 化学分析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脂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22种)、牛磺酸、Y-氨基丁酸、甜菜碱、东莨菪素、隐黄质、维生素 B1、B2、E、C,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如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硒等。 枸杞子所含上述营养物质对保障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祛病延年发挥作用着重要作用。

12 1、直接食用枸杞子营养保健 作为保健,每天食用30克--50克枸杞子30天以上,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人体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LPO(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淋巴母细胞转化率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睡眠及食欲均有明显改善。 2、糖尿病患者食用枸杞子 口服枸杞子三个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显著。 3、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用枸杞子 枸杞子洗净、烘干、打碎,分装,每日20克,分两次于空腹时嚼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显效15例,有效例。16例胃镜及活检,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 4、视力不佳者食用枸杞子 枸杞子、菊花、地黄、菟丝子等中草药合用,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暗昏花、视力模糊等。

13 枸杞四季配伍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阳气渐渐升发。枸杞味甘平补,春季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与味甘微温之品同时服用,助人阳气生发,比如说黄芪等。   夏日炎炎,人们总是渴望一壶甘凉的茶水消除暑热,枸杞子味甘,如果配伍菊花、金银花、绿茶等,饮用后感觉心旷神怡。尤其是与菊花配伍,可以滋阴明目,清除肝火。   秋季树叶凋零,空气干燥,人们总感觉到口干唇裂,皮肤起屑,用很多润肤霜也难以抵挡萧瑟的秋风。这个季节吃枸杞子需要配滋润食品,比如雪梨、川贝、百合、玉竹等,效果更好。当然,也可以配用一些酸性的食品,如山楂等,以达“酸甘化阴”之效。   进入冬季,人们将自己裹进厚厚的棉衣中以助自身阳气抵御寒冷。枸杞子能够平补阳气,天天服用,特别是配伍羊肉、肉苁蓉、巴戟天、金匮肾气丸等一起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长,抵抗自然界严寒。   不过,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如此美食的,那些脾胃虚弱有寒湿、泄泻者;外感热邪时等都不能吃枸杞子,否则会雪上加霜。

14 枸杞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主要为害根茎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严重的枝条或全株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随时均可侵入根部或根茎部引起发病,一般4—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8月扩展。地势低洼积水、土壤粘重、耕作粗放的杞园易发病。多雨年份、光照不足、种植过密、修剪不当发病重。

15 防治方法 (1)新建杞园要选择在地势高燥的沙壤上,严禁栽植有病种苗。(2)发现病株及时挖除,补栽健株,并在病穴施入石灰消毒,必要时可换入新土。(3)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腐熟有机肥。(4)发病初期喷淋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浇灌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经1个半月可康复。此外,浇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个月后也可康复。(5)立枯丝核菌引起根腐病的地区或田块,可试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灵混剂。

16 枸杞的整形修剪 枸杞整形修剪和摘心对调节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作用很大。当年生、二年生的结果枝条结果能力最强,多年生和二年生春枝条为最佳。掌握这些结果的习性,对合理修剪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修剪原则:修剪包括整形和剪枝两部分。采用合理修剪,能有效地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对加速形成扩大树冠、平衡树势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树体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增加结果枝条,使新梢旺生,防止徒长和早衰,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促进花芽分化。从而使幼树早结果、早丰产,使成树高产稳产,延长盛果期,提高果实品质。枸杞整形后的树形,主要可分为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然丛状形等。对不同的树形和同一种树形的不同生长年限的枸杞,修剪的要求也不相同。但无论怎样,要求定植后的当年,就要根据树形主意合理整形,使主干、主枝、侧枝、小枝层次分明。一株枸杞大致可分为3~5层,每层间距25厘米,树体呈半圆形,树高1.6米左右,树冠1.5米左右。要求多培养结果枝条,剪去非生产性枝条,掌握三去三留的剪枝原则,即去老留新、去病留健、去弱留强,使结果枝条在树冠内均匀分布。操作过程:定植后的当年,根据树苗生长情况,合理进行整形。

17 三种树形修整方法。疏散分层形:定干高50厘米左右,有中心主干,将顶端20厘米以下萌发的芽或枝条全部抹掉。在顶端20厘米处,选留3个主枝,各相距10厘米左右,作为第1层,每个主枝上各留侧枝2~3个,待下年再在主干向上选留2~3个主枝,作为第2层,同样在枝上各留侧枝2~3个,依次类推,可留3~5层。最上层主枝侧枝可减少一个。树高达1.6米左右,冠径1.5米左右,此树成形早。粗壮,载果量大。自然开心形:定干高20厘米,无明显中心主干,在干的基部选留3个主枝,各相距15厘米左右,夹角为30°左右,每个主枝上留备2~3个交错分布的侧枝,侧枝各相距30厘米左右。在主侧枝上选留若干个斜生小枝,树形2~3年即可形成。此树形通风透光良好,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这种整形方法容易,剪枝量小,管理方便。自然丛状形:无中心主干,从地面直接生出3~4个主枝,每个主枝交错配3~4个侧枝,除第1侧枝距主枝基部40~50厘米外,其他侧枝各相距30厘米左右,在主侧枝上选留结果小枝,此树形通风透光良好,有利充分利用空间达到立体结果。剪枝和整形不可分割。剪枝又分秋剪、春剪和夏剪三种。对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以后的枸札剪枝要求不一样,应严格把握。秋剪枝: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按三去三留的要求,剪除非生产性的枝条,更新结果枝。这样可增加植株营养贮备,提高下年结果量。

18 春剪枝: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主要是弥补上年秋剪枝不足,剪足冬季干枯的和带刺的枝条,枝条密的要疏剪,进一步完善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对二年生的枸杞,春剪一年生的枝条时,主枝留长30~40厘米,侧枝留长20厘米左右,主侧枝上有空隙处的小枝条留长8~10厘米,空隙较大处的枝条结果率的关键,主要是选留二年生枝条。主侧枝留长40~50厘米,小枝留长20~30厘米。侧枝上每隔15厘米左右留一小枝,培养结果枝组。通过修剪的植株,树冠已定形。夏剪枝:时间为6~8月,主要剪去剪口、锯口下和主枝、主干上、根部的萌芽、根蘖及徒长枝,以减少营养消耗。但要注意保留补充空间用的辅助结果枝,以作主枝。当新定植的枸杞发出二次枝,老枸杞新发出的枝条,在长到40~60厘米时,或在树冠空间生出的枝条长到20~30厘米时,应及时摘心剪梢;对周围长出多余的枝条要提前抹芽除萌,使营养集中,促进树冠内外开花立体结果。也促使这些枝条中下部发出较多的新枝条,培养更多的结果枝组,这对提高枸杞当年产量效果明显。对延长枸杞结果年限有很好的作用。

19 枸杞的采收 枸杞的采收。药用枸杞果实在每年的6-11月陆续成熟,应适时采摘。当果实由青绿变成红色或桔红色,果蒂、果肉稍变松软时即可采摘。采摘过早,果不饱满,干后色泽不鲜;采摘过迟,糖份太足且易脱落,晒干或烘干后成为绛黑色(俗称油籽)而降低商品价值。采果宜在晴天上午10时后进行,切勿采摘雨后果及露水果,采摘时轻拿轻放,连同果柄一起摘下。否则,果汁流出会影响其内在质量。若遇长期阴雨天气,采回的果实应立即薄摊于晒垫上,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待其自然晾干水分后将其加工成枸杞干保存。


Download ppt "药用植物——枸杞 枸杞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