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享人:胡永寶(Muyang Tadaw)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享人:胡永寶(Muyang Tadaw)"—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享人:胡永寶(Muyang Tadaw) 2012.08.15
本土文化與語言創新教學實務分享 分享人:胡永寶(Muyang Tadaw)

2 本土語言的危機 目前全世界有幾種語言?6000種。 經估算統計,大約每一週,死一種語言。
 如果不能好好傳承,21世紀末,90%語言將滅亡。我們多元的台灣語言呢? 台灣原本有二十幾種語言(原住民族語算一種),到今已經有一半已死亡(李壬癸 1997)。台灣巴宰語去年因一位會說的阿媽往生而消失。

3 存有本土語言的必然性 本土語言是國家的資源。 本土語言對社會整合有其一定指標意義。
本土語言是自我認同、群體認同的表徵,同時聯接族群的歷史與文化。 本土語言含括多元文化的承載體與多元樣貌。 對傳統文化的保存有幫助。 對個體的認知發展及健全的人格發展有幫助。 彰顯國家社會正義的實踐性。

4 語言消失或失傳原因 8.正式教育體系傳授力度不足。 1.語言壓迫。 2.種族滅絕。
9.弱勢語言社會地位低落(造成父母傳承母語的意願低落、子女無願意學習母語)。 10.對母語的保存、傳承觀念無正確。 1.語言壓迫。 2.種族滅絕。 3.聚落破壞。 4.人口遞減。 5.遷居。 6.大眾傳播媒體沖擊。 7.異族通婚。

5 整合本土文化與語言教學的面向 班級教學 學校行事(可搭配民族教育或藝術深耕課程)  教學類別:語言與在地/文化面向
教學模式一:語言面向:集中式與跑班式 教學模式二:在地文化面向;田野踏查 學校行事(可搭配民族教育或藝術深耕課程) 抽離式:民族教育體驗、野外宿營,跨文化交流活動 結合一般課程;藝文領域、健體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社會領域等 學校情境之佈置與學習角的設置

6 整合本土文化與語言教學的面向 結合公部門與民間部門部份 台灣母語日 客家天穿日 原住民日 各族群慶典祭儀 新住民慶典 戲劇比賽
音樂歌謠比賽 客語生活學校

7 本土語言創新教學的論述  回歸教學本質  目前本土語言教師教學現場的幾個困境 語言教學法的幾個論述 本土語言幾個教學方法的運用
課程轉化的意涵

8 目前本土語言教師教學現場的幾個困境

9 本土語言教學定位的困境 學校教育現場對於各項任何的學習領域教學,應是平等且整體的看待,不應有主副科之別。
學校族語教學的實施應是全面性的關照,特別是在校園情境與行政創意規劃安排上,更應落實平等、多元、尊重與共榮的文化願景與行政作為。 原住民族語因兼具語言功能性與象徵性之特質,有其文化性,教學模式應朝活動性與部落經驗連結為導向期能有系統性地引導學生之學習動機與自主意願。

10 學校現場的困境 學校行政與教學團隊對族語教學意涵的理解程度。將影響到學校族語師資之甄聘、校園情境佈置、文化氛圍、行政作為與課程計畫的融入程度或比例。 族語教師對九貫課程綱要與教學方法的認知與了解程度。將影響到族語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意願與教師教學的成就感。 1.將關係到師資甄聘的素質、校園情境氛圍的規劃、學校行事作為與融入學校課程計畫的比例等。 2.將直接關係到教學的品質、學生學習的意願以及教師本身的教學成就感。

11 學校現場的困境 (續) 社區部落及家長對族語教學的主觀價值與守望程度。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社區部落與家長的配搭教學、族語學習的永續性與成效評估。 政府看待原住民族教育觀與主體性的包容與詮釋程度。將影響到原住民族教育學制體系與知識體系的未來建構、決定原住民族教育實踐的可能空間與教育內容的自主選擇性。 1.將關係到師資甄聘的素質、校園情境氛圍的規劃、學校行事作為與融入學校課程計畫的比例等。 2.將直接關係到教學的品質、學生學習的意願以及教師本身的教學成就感。

12 學校現場的困境 (續) 族語教學體系的整合缺口與橫向聯繫的不足。執行體系的主管機關不同,實施成效難以評估,也難以教育與文化的專業進行輔導。
族語教學在學校現場實施的定位不明確。包括族語教師的教學輔導機制未能建置、學校團隊缺乏原住民文化思維,以及未能善用支援教師的語言文化專業,營造多元文化的校園氛圍。

13 找回教師教學現場的三個味道 自信的教學味道。對課綱的不了解,教學方法及技巧的不熟悉,易陷入為何而教的困境。
活力的教學味道。難以掌握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與強化學習意願。整合教學資源及妥善運用教學媒體素材的能力,有待提升。 感動的教學味道。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否有所聚焦,與社區部落關係間有否聯結。

14 語言教學法的幾個論述

15 本土語言或族語習得的基本觀念 族語學習是第一語言習得或第二學習習得?  第二語言習得 
族語學習是第一語言習得或第二學習習得?  第二語言習得 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假設(Krashen,1982):  語言學習模式:習得(acquisition)、學得(study)  自然順序假設:語言學習的順序是一樣的。  自我監控假設:注重結構與型式的正確性。  輸入假設: 理解先於表達,習得才能產生。  情感過濾假設:學習者的情緒狀態會影響語言習 得。如動機、自信、輕鬆,都有助於語言習得。

16 語言教學法分析模式的發展 美國語言學家Edward Anthony(1963):  途徑(Approach):語言本質和教學觀點的理論基
礎。具通則性的特點。  語言教學法的幾個論述語言教學法的幾個論述 方法(Method):依理論基礎而規劃出有系統教授 語言的整體計畫。具程序性的特點。  技巧(Technique):課堂上的具體運用與活動表 現。具實用性。

17 語言教學法分析模式的發展(續) Richards & Rodgers (1986,2001),參考Edward Anthony的分析模式:
途徑(Approach):語言與教學本質的理論與信念。 設計(Design):把理論應用於大綱、教材和課堂活動的總 體規劃。(包括6個組成部分:教學目的、大綱、活動類型、 學生角色、教師角色與教材) 步驟(Procedure):來自理論和設計的課堂教學過程,非 指特定或某種的教學步驟。包括教具、設備、空間運用等, 亦可稱為課堂實踐。 主張「教學法是一套教學理論及來自該理論的實踐的總和」。用教學法(Method)總括三個層次。

18 教學法分析模式

19 教學法和語言觀、教學觀的關係 語言觀 教學觀 教學法 結構觀 行為主義心理學 聽說教學法 功能觀 技能學習理論 功能-意念教學法 認知心理學
認知教學法 交往觀 合作學習論 合作教學法 輸入與交往假設 任務型教學法

20 語言觀與教學目的的關係 語言觀 教學法 教學目的 結構觀 聽說教學法 詞彙觀 詞語教學法 功能觀 功能-意念型教學法 交往觀 任務型教學法
語法能力 詞彙觀 詞語教學法 詞語能力 功能觀 功能-意念型教學法 使用語言功能進行交際的能力 交往觀 任務型教學法 使用準確、複雜且流利的語言進行交際活動 能力型教學法 應付日常生活情景的能力

21 教學法和師生角色的關係 全身反應法 聽說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 教師是「演出」的指揮者。 學生是聽眾和演員。
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是示範者,是教學方向和進度的控制者。 學生只對教師的指導做出反應,學生的角色是被動式和刺激反應式。 情景教學法 教師是情景的設置者,擔任語法結構的呈現者,操練指揮者,語言錯誤的糾正者。 學生的角色是聽教師講課,並重複所學的內容,學生並不控制所學內容和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

22 教學法和師生角色的關係 默示教學法 功能-意念教學法 自然教學法 教師既擔任教學主又擔任考官,並幫助學生排除困難,但教師仍是主動者。
學生通過系統的分析來學習語言,必須扮演一個獨立自主的角色並相互支援、指導。 功能-意念教學法 教師主要的角色是提高語言的交際始使用,在交際過程中擔任助學者,交際活動的參與者與需求分析者。 學生擔任積極的、溝通性質的角色,在活動過程中,既提供資訊也接收資訊。 自然教學法 教師提供語言輸入,創造低緊張環境,指揮課堂活動。 學生扮演積極學習的角色。

23 各種教學法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沒有一種創新的教學法是最好的 我們的工作 – 折衷取最適合教學情境
語言教學法的運用 各種教學法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沒有一種創新的教學法是最好的 我們的工作 – 折衷取最適合教學情境

24 語言學習的四大領域 聽、說、讀、寫 溝通方式 溝通媒介 吸收 發表 口頭語言 書面語言 寫作 肢體語言

25 文法翻譯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又稱「 普魯士教學法」( Prussian Method)及「 古典教學法」( Classical Method) 文法翻譯法一般的教學流程是先教字母的發音和書寫,然後老師用學生的母語教學並且系統地講解生字、詞性、片語、語法和詞義,接著學生逐句或逐段的閱讀課文和翻譯課文。老師將文法規則講解清楚後,學生需做大量的文法練習;形式可能是填充、造句、或是翻譯,測驗大多針對文法規則、生字詞彙、或是母語(L1)和外語(L2)之間的相互翻譯。

26 直接教學法 (Direct Method) 教學法又叫做改革法(Reformed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
口語法等(Oral Method)。 美國著名的貝利茲語言學校(Berlitz Language School),是發揚此法最為人稱道的學校之一。

27 老師帶學生用外語交談和閱讀,配合圖片、實物和演示動作等,幫助學生
了解課文單字、片語的意思,讓學生養成用外語思考的習慣。然後老師就課文 內容加以討論。遇有學生發生文法的錯誤,老師會稍加提示,協助學生自我改 正。對於文法規則的傳授,並不直接教導規則,而是給學生大量的例子,由學 生自己從這些例子中歸納出規則。

28 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Method)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協助軍事業務,為了在 很短的時間內,訓練軍事人員學會外語,因此結合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結構語言學(Structural Linguistics)及行為學派(Behaviorism)理 論的聽說教學法於是產生。而因其產生背景,又稱為軍事教學法(Army Method)

29 受上述三理論的影響,聽說教學法以外語直接教學,聽說教學先於
讀寫教學;重視結構(form)與形式(structure),包括時態、語法規則與句子 結構,卻較不重視意義(meaning),是其基本特徵。

30 教師以外語呈現一段對話(dialogue),並解釋讓學生了解其意。教師再逐句帶領學生讀。熟練對話的句子後,練習角色扮演(role play),包括團體及
個別的演練。對話教學結束後,將對話中出現的重要句型,挑出來重點教學。 利用各種演練(drills)使學生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簡言之,教學過程就是從理解到活用,以活用為主體;其教學的五段流程為:認識、模仿、重複、變換和選擇。

31 情境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情境教學法強調語言結構知識和真實情境之間的聯繫,無論是用母語翻譯 (如文法翻譯法),或用外語解說(如直接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皆認為不盡然適 用,最好的方法是經由情境,協助學生掌握並運用詞彙和語法,使得語意能讓 學生明瞭

32 老師使用編寫好的講義來上課。講義按情境來選擇、組織語言,應涵蓋基
本的單字及句型,呈現次序依教的順序編寫。老師一邊依情境需要演示(如學 校、超市、銀行等),一邊唸句子。而後帶著學生唸,學生熟練口語句型練習 後,再看課本。

33 肢體反應教學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七十年代,美國心理學教授亞什爾(James T.Asher)提出外語學習的過程應該類似兒童學習母語一樣:兒童在發展「說」的能力之前,先發展「聽」的理解能力;兒童可以聽得懂很多複雜的句子,卻無法完全說出或模仿那些句子。因此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聽力的訓練應該在口語表達之前。一旦聽的能力建立好了,時間一到,說、讀、寫的能力便能自然呈現出來。

34 第一階段,老師說命令句,同時自己做動作,讓學生明瞭命令句的意思,學生只要聽即可。第二階段,老師說命令句,學生聽且做。第三階段(根據 Asher理論,可能需要好幾個星期才能達到此階段) ,學生可以一邊說命令一邊做動作。第四階段,老師可做變化,例如結合一連串的命令句,或結合教過的單字形成新的命令句,以確保學生是否全然理解,又兼具趣味性。

35 默示教學法 (The Silent Way) 1970 年代初期,默示教學法。
學習需要者自己去發現(discover)和創造(create),而非背誦(remember)或一再重複(repeat)練習。既然要學習者自我去探索,老師的角色應只是輔助,因為太多的教學會干預學習。在默示教學法中,教師借助手勢、彩色棒、掛圖、字彙表、指示棒等來引導學生說話。此法也因教師使用特殊教具在課堂上相對保持沉默而得名,它提倡教師少說,讓學生多說;教服從學,學要大大超過教。

36 教師利用默示教學法特殊的教具,引導學生發音,結合數音成單字。若學生唸不出正確的音,老師以手勢協助學生修正。非不得已老師不出聲唸英語。
學生隨著老師的帶領,不斷嘗試錯誤,而求得正確的知識。

37 自然教學法(Natural Approach)
此法基本的概念是來自兒童語言習得的過程,需靠經驗的累積,而語言的形式是自自然然建立起語言的習慣,經過不斷的嘗試錯誤而達到純熟的境界,教學的內容只要達到 i+1(input+1)即可。

38 老師將要教的單字或句子,以描述事物方式呈現,配合手勢、圖片讓學生聽懂。儘量設計不同單元,以外語說給學生聽。不必要求學生唸,但可叫學生聽命令做動作。

39 溝通式教學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溝通式教學法特別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在語言學習上,學生往往知道語言的用法規則(know the usage),卻不知如何使用語言(how to use)。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只是表達意見,或僅具備語法能力;還要具備語言多樣的功能,運用社會語言學的觀念,對不同的情境、對象,適當的使用語言。 英國在 1980 年代創出溝通式教學法,頗能反映現今社會學習外語的需求。

40 老師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例如:NBA 下個球季的冠軍隊是誰?),並提供相關資料。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提出預測答案。老師提供學生必須的簡單句子。

41 活動設計以達到「真正溝通」(true communication)為目的。「真正溝通」的活動有下列三特色:
1.訊息互補(information gap):溝通的兩人中,有一人知道一些訊息,另一人不知道,於是有溝通的必要性。 2.自由選擇(choice):溝通的兩人可選擇說話的內容與表達方式。 3.回饋(feedback):真正的溝通要能獲得回饋(訊息)。說話者從聽話者的反應或回答,得知自己是否已達到溝通的目的。

42 為了增加語言溝通的練習機會,多用小組方式(group working)或配對方式(pair working)進行語言遊戲活動,例如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預測(prediction)、角色扮演(role play),練習與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等。

43 感謝你們,願我們Truku的祖靈及上帝祝福你們平安!
Mhuway namu balay, tay saw mha smblaiq munan ka utux drudan Truku ni Utux ta Baraw. 感謝你們,願我們Truku的祖靈及上帝祝福你們平安!


Download ppt "分享人:胡永寶(Muyang Tadaw)"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