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北京市大成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北京市大成学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北京市大成学校

2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一)两种不同的课程管理制度 1.地方分权 ●课程决策的基本权力由地方管理部门所有; ●“地方”并非某一级,而是多级;
●地方课程政策的灵活性和差异性 ●地方课程决策不断对话和沟通; ●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主体部分。

3 ⑴美国 ●国家进行课程的宏观管理 ●地方分权 ●社会参与 ●课程审议制度

4 ⑵德国 地方分权,多级管理 州具有较大的课程决策权、课程设计权和课程评价权。州、学区和学校都具有不同的课程管理职能。 法律规范,自主更新
州自主立法,对每一类型的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有具体的规定。各州每隔10年对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一次大的修改。 学校自主,教师参与 学校在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中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学校的具体课程、课时主要由学校来决定,教师也可以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社会参与,丰富资源 学生家长和社会其它各界参与各级课程建设。

5 2.中央集权 ●由国家最高教育管理部门行使课程决策权力; ●地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课程决策权; ●课程实施体现明显的“忠实取向”; ●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占主体; ●强调统一性,课程模式单一。

6 3.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趋势 ◆增强课程对地方、对学校的适应性; ◆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逐步合流; ◆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
◆学校形象的个性化。

7 4.我国课程管理的现状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差,课程结构单一。
课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给定的教育要素,课程决策与设计的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更新课程的机制。 教材(或课本)成为唯一根据,广泛的课程资源闲置。 学校和教师成为制度化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学校丧失文化品味,教师丧失创生能力。

8 1.增强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 (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价值 重建学校制度文化,形成学校课程创生能力 体现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满足不同学校的需要,形成学校特色。

9 2.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 尊重地方差异和地方特色。 充分利用本土知识和课程资源。 推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职能的深度变革。
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变革。

10 (三)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 1.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 4.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11 (四)地方课程管理 ■地方课程是一种“政治”范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是地方课程规划的主体。
1.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一种“政治”范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是地方课程规划的主体。 ■地方课程是一种“管理”范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具有管理课程的权利。包括:课程规划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管理、课程开发的管理。 ■地方课程是一种“地理”范畴。课程的地域性、区域性;但其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地方背景。 ■地方课程是一种“技术”范畴。地方课程是一种课程形态;地方课程立应足于地方开发。

12 2.地方课程管理的体制 地方课程管理的基本体制是: ■以省统筹; ■分级管理; ■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13 3.地方课程管理的职责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实现; ■研制地方的课程实施计划;
■制定地方的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政策、制度、规定等; ■规划和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 ■指导、检查、评价学校课程的实施、管理与开发; ■组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试验和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组织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培训,研制地方课程评价体系。

14 4.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要具有选择性 规划并开发多样化的地方课程,供不同学区或学校选择。 ■地方课程的形态多样化
学科课程、专题课程;长期课程、阶段课程或短期课程;认知性课程、体验性课程;等等。

15 ■课程资源的地域性和全球性 体现地方差异和地方背景,但不囿于地域性资源;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平台。 ■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 加强管理,组织力量;并转变地方教研部门的职能。

16 (五)学校课程管理与建设 1.学校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管理。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学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17 2.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研究学生的需要,进行需要评估。 ●研究学校传统和学校课程资源。 ●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 ●建立学校课程制度和学生发展评价制度。 ●建设学校文化,创设优良的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环境。

18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程资源从哪里来? 课程资源的三个来源: ●社区背景(历史的、现实的;区域的与全球的) ●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 ●符号信息(传统的、现代的) ●产品(精神文化的、物质形态的)

19 2.谁来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学生 ●学校 ●教研部门 ●课程资源委员会

20 3.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过程 ●需要评估 ●调研与搜集 ●整体与专题化 ●建立课程资源库 ●信息平台与资源共享

21

22


Download ppt "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北京市大成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