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财政学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财政学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政学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2 第十三章 财政体制 一、财政体制概述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三、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

3 公共物品的分类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受益面是有地域限制的。
公共物品根据受益面可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全国范围内的居民都受益的产品,如国防)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在其受益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受益,不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不受益,如市政基础设施)。 地方公共物品又可分为:闭合性地方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全部由该地居民承担和受益的商品)和开放性地方公共物品(成本收益溢出该辖区范围的商品,即具有外部性)。

4 讨论 下列公共物品哪些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哪些属于闭合性和开放性地方公共物品? 国防、外交、国际贸易、农业支持政策
金融与银行政策、全国性交通 地区性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卫生 公共住宅、供排水、垃圾处理、警察 教育、公园和娱乐设施

5 一、财政体制概述 1、财政体制的内涵 即财政管理体制,指决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及财政收支划分的根本制度。 广义 狭义:指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预算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划分、预算管理权限划分、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方法。

6 一、财政体制概述 2、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两种国家类型:联邦制与单一制 政治原因:集权导致专制
经济原因:主要的财政职能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供给比中央政府集中供给更有效率。相关理论。

7 联邦制 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都实行联邦制。亚洲第二大国家-我们的邻邦印度,也是联邦制国家。
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 。联邦制国家实行分权制,其各构成单位政府,不同于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它们在国家中具有很高的、独立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虽然只有20多个联邦制国家,可是,它们的人口总数在22亿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 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都实行联邦制。亚洲第二大国家-我们的邻邦印度,也是联邦制国家。

8 单一制 单一制的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国家主权,一个宪法和一个中央政府。单一制国家实行授权制,其地方行政区是中央根据管理的需要划分建立的,地方享有的权力,不是本身固有的,是中央授予的,中央对地方享有完全的主权,对外由中央政府统一代表国家行使主权。 实行一级立法体制的国家,一般都是单一制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比利时、挪威等。

9 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施蒂格勒: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了解本地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要;不同地区的居民有权决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奥茨:分权定理与俱乐部(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人们的一个自愿协会)理论,将地方政府看作是提供不同公共产品的俱乐部,最佳规模的界定: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节约) 特里西:用偏好误识理论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而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存在着某种优越性。

10 用脚投票 指消费者在众多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水平的社区中进行选择,寻找一个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及税收负担符合其要求的社区前去居住。
用脚投票行为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为社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信号,社区管理者将做出反映,以最低的税收成本向具有相同偏好的居民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样相同偏好的人会住在同一个区域内。通过居民用脚投票的行为和社区对此的反应就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11 一、财政体制概述 3、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的理论 评价
泰伯特(Tiebout)与马斯格雷夫认为:由于流动性(资源在地方政府辖区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和差别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资源状况和消费习惯等方面是存在差别的)的存在,资源配置职能按公共产品的受益面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增长职能只能由中央政府负责。 评价

12 一、财政体制概述 4、财政体制的类型 (1)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 (2)高度分权的财政体制: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不可能实际推行
在任何国家、任何情况下,中央政府的集权是必不可少的 (1)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统收统支体制 (2)高度分权的财政体制: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不可能实际推行 (3)适度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政体制:即西方国家的财政联邦制,我国的分税制(或分级财政体制)

13 一、财政体制概述 5、财政体制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 对称性原则 外溢性校正原则

14 一、财政体制概述 5、财政体制的原则 均等性原则 地方中性原则 基本劳务最低供给原则 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以中央为主原则

15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1、分级财政体制的内涵 分级财政体制,即多级预算体制,财政联邦主义,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体制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责(事权)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财权:公共财政收入的取得权)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税收划分;分设国税与地税局 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横向与纵向转移

16 二、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2、分级财政体制的一般模式
(1)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范围划分(事权划分):中央提供全国性公共物品,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中央政府还应参与提供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 (2)财政及收入范围的划分(财权划分):税收、公债、收费、国有财产收益 (3)分级预算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指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转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以满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需要的财政制度安排。

17 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职权、什么样的办事的事权,就要有相应的财权。
使各级财政都有各自的收入来源和支出范围,并且要把财政支出同财政收入尽量挂起钩来。

18 三、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1、建国初期:统收统支 2、1953-1978: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1978-199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4、分税制

19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分税制 1、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指导思想
必要性(改革背景):财政包干体制使国家财力偏于分散、制约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指导思想

20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分税制 2、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具体内容

21 四、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分税制 3、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22 分税制案例分析 阅读下表,并作出分析: 对比分税制实行前后的中央财政收入状况,用以说明分税制对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 ,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23


Download ppt "财政学 第十三讲 财政体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