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关于核武器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 这是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关于核武器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 这是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一、关于核武器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 这是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
2、1938年,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核裂变。 重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

3 1千克铀-235的全部核的裂变将产生20,000兆瓦小时的能量(足以让20兆瓦的发电站运转1,000小时),与燃烧300万吨煤释放的能量一样多。

4 3、核聚变 氢原子核(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氦)时放出巨大的能量。

5 4、核武器的诞生 1941年12月,罗斯福总统接受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建议,于1943年初,正式组织了 “曼哈顿工程”。工程历时3年,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接下来,1949年8月29日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2年10月3日,英国造出了原子弹;1952年10月31日,美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53年8月12日,苏联进行了第一颗氢弹试验;1960年2月13日,法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从此核乌云笼罩在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的上空。

6 二、中央的表彰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江泽民主席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说,我们要永远记住那火热的战斗岁月,永远记住那光荣的历史足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非凡的人间奇迹。     

7   江泽民指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成就,令全世界为之赞叹。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江泽民说,“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8 江泽民指出,我国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为我们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创造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第二,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第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第四,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第五,坚持科学管理,始终抓住质量和效益。   江泽民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他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9

10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
于敏,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 于 敏

11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

12 1948年回国,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
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年回国,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了30多年所长。  王大珩

13 1958年作为主要创始人、创办了长春理工大学,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主任。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为我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1986 年3 月和另外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这就是“863计划”。

14 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教授。
王希季 1921年生。 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教授。 王希季

15 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士。 王希季是我国空间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他曾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在他主持下,,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

16 王淦昌 (1907—1998)江苏常熟人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另核学会理事长。  王淦昌

17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是“863计划”的设计人之一。
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9年,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84年,他又领导开辟了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是“863计划”的设计人之一。

18 邓稼先(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书香门弟。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哲学教授。邓稼先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邓稼先

19 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0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第12届中共中央委员。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液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20 朱光亚 朱光亚,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  朱光亚

21 1957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跨出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负责并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1962年主持编写的《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争取在两年内实现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目标起了重要作用。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历次原子弹、氢弹的试验,为“两弹”技术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秦山核电站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80年代后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22 孙家栋,辽宁省瓦房店市人, 1929年生,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孙家栋作为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又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孙家栋就带着一枚金质奖章毕业回国。 孙家栋

23 参与和领导了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作,是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4 任新民,1915生,安徽省宁国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25 他是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64年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此后,他相继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

26 吴自良,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 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考入北洋大学工学院,学航空机械。1939年毕业后,任飞机制造厂设计科任设计员、后任中央机器厂副工程师。1943年,自费赴美留学,在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读研究生,1948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作博士后。 1950年冬回国. 吴自良

27 回国后,先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1951年夏,他应聘为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材料科学家,吴自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急需的关键实用材料的研制工作,以及有关的基础研究作出了重大 贡献:50年代对建立我国自己的合金钢系统起了推动作用;6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成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甲种分离膜,为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提出和指导了大规模合成电路用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近年来,吴自良不顾年逾古稀,满腔热情地投入高温超导的研究,发表了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数篇。

28 陈芳允,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 1938年毕业。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从事无线电研究我作。1945—1948年到英国,先从事电视接收机图像的研究,后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测试工作。 陈芳允

29 回国后,开展毫微秒脉冲技术的研究,机载单脉冲雷达的研制。。1957年,陈芳允对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这套测量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陈芳允从1965年开始,从事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 作为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30 陈能宽,1923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核武器科学家、爆轰物理专家、金属物理专家。1942在唐山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学习。1946年毕业。1947 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1949年获物理冶金学硕士学位,1950 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工作。1956年回国。 陈能宽

31 他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物理冶金的基础研究,在多种金属  单晶体形变、再结晶以及核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行为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对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物理、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在领导、制订和实施国家863计划过程中,为推动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32 杨嘉墀(1919—2006),我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63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1919年,杨嘉墀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留学,于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深造并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在美工作。1956年回国。 杨嘉墀

33 回国后,任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他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

34   周光召,1929年5月生,湖南长沙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1946年至51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1951年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1954年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57年至1960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 周光召

35 回国后,从事核物理的研究和领导工作。1984年后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85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幅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贡献。

36 赵九章(1907年—1968年),浙江吴兴人,我国现代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少年时打算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 响下,立志“科学救国”, 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攻读气象学。1938 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在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起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解放前夕,气象研究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一起留下来。新中国建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九章

37 他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58年起,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60年代初期,在他领导下研制成功了火箭和 “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的自动控制系统。1964年他向国务院提交了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式建议。1965年中央批准此方案,赵九章主持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他对中国卫星系列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订,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38 姚桐斌是1922年出生于无锡黄土塘镇, 1941年高中毕业会考,他取得了江西省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他被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南交大学等七所高校同时录取。他选择交通大学,就读于冶金系,1945年毕业。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工作。 姚桐斌

39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无端遭到坏人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改革开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57年回国后,历国防部材料研究所所长。他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为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无端遭到坏人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改革开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40 钱骥(1917年-1983年)江苏省金坛县人,1938年考取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理化系。于1943年7月毕业,并被留校任教。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卫星设计院领导和业务负责人 钱 骥

41 钱骥是我国空间技术开拓者之一。1958年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参加组建空间物理研究机构,探讨人造卫星的基础研究课题,开展我国人造卫星方案探索研究,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研制。负责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研制,探空火箭多次发射试验成功,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参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

42 钱三强 1913年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赴法国留学,与夫人何泽慧一起师从伊莱纳·约里奥
钱三强 1913年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赴法国留学,与夫人何泽慧一起师从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妇 。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在法国工作,并多次荣获法国的奖励。 钱三强

43 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与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他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合理解释,深化了对裂变反应的认识。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为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 。

44

45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1911年生,浙江杭州人。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习,1929年,考入上海交大,1935年赴美国留学,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

46 钱学森是举世公认的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年回国。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并担任首任院长。此后,他主持并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 “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 1992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选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47 郭永怀( ) ,男,山东省荣成市人,中共党员。1931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 郭永怀

48 1957年回国后,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49 屠守锷,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1943年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屠守锷

50 从50年代后期起,投身于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领导并组织了近、中程火箭的研制。他作为研制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成功地主持了远程运载火箭的全程飞行试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1 黄纬禄,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36年,考取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1940年8月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3年5月赴英实习;1945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系,攻读研究生,1947毕业,并获获硕士学位。 黄纬禄

52 1947年回国,在上海任研究员;1952年,调入解放军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57年底转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液体弹道式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70年代初开创潜艇发射的固体弹道式导弹的研制工作,使中国成为第四个能从潜艇发射弹道式导弹的国家。还布置并完成了关键预研项目,为中国第二代的弹道式导弹实现固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3 程开甲 ,1918年生,江苏省吴江市人,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 程开甲

54 50年代末,开始从事原子弹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为核武器爆炸威力和为弹体结构设计与加工精密度提供理论依据。
1962年夏起,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核试验当时在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仪器和设备,又无可借鉴。程开甲就自编教材培养骨干;组织力量研制出1000多台测试仪器。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圆满地完成第一次核试验任务,拿到了全部测试数据。 程开甲从1963年到1985年,20多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55 彭桓武,1915生于吉林长春,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弹之父。1937年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肄业。翌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1940年和1945年分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1年8月后,曾两度在薛定谔任所长的爱尔兰都柏林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45年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 彭桓武

56 1947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并领导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还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等职。1948年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彭桓武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他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对分子结构提出过新的处理方法,在量子多体问题研究中提出了自洽场的推广理论,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57 直接领导“两弹一星”工作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直接领导“两弹一星”工作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周恩来总理 聂荣臻元帅 张爱萍上将

58 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1、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1、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23 位受表彰的功臣中有21位是从海外归来的。为了祖国的安宁,他们从此隐姓埋名,再不能参加国际国内的任何学术活动,也不能公开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是要做出巨大的牺牲的。

59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们的两弹一星的研制,完全是立足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的。建国初,美国与蒋介石相互勾结,对新中国采取的是敌对态度,并千方百计进行破坏活动;而苏联这位老大哥,一直想控制我们,当他们目的不能达到时,就单方面撕毁合同,拒绝一切援助,并卡我们的脖子。 另一方面,我们的两弹一星的研制又是在国内政治运动不断的环境中开展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工作的进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但我们的科学家们在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顶着压力刻苦攻关,为祖国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60 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这些,在我们的“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3、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这些,在我们的“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以邓稼先为首原子弹理论研究团队中,有28位从北大、清华、北航如来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位娃娃博士领下,历时3年,运用多种方法,对原子弹的爆炸压力进行了九次计算,最终推翻了苏联专家的错误结论,后来周光召进一步验证了其正确性,摸清原子弹设计的思路。 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赵九章就产生了自己研制卫星的设想,并向周总理提出了研制方案,得到批准后,立即着手实施。卫星的具体研制任务由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科学家孙家栋挂帅,而孙家栋是钱学森点亲自的将。后来这位年青人不负众望,带领他的团队设计出了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1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而我们还不到两年。
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的内爆式引爆,比美国、苏联都先进。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而我们还不到两年。 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量达170多公斤,是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的第一颗卫星的总重量还大得多。


Download ppt "一、关于核武器 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 这是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