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课有精品”活动实施方案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课有精品”活动实施方案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课有精品”活动实施方案介绍
夏建华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 “一师一优课”活动背景及目标 “一师一优课”活动组织及范围 “一师一优课”活动方式及要求 “一师一优课”活动奖励及应用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 “一师一优课”活动背景及目标 “一师一优课”活动组织及范围 “一师一优课”活动方式及要求 “一师一优课”活动奖励及应用 “一师一优课”主要工作

3 安徽省“优课”活动背景及目标 活动背景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4〕13号)精神,为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应用中逐步汇聚形成系统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经研究,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

4 “一师一优课”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
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 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 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5 教育部阶段目标: 2014年组织200万名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2万堂年度“优课”。
2015年增加200万名教师(累计400万名教师)在国家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3万堂年度“优课”。 2016年增加100万名教师(累计500万名教师,覆盖50%专任教师)在国家平台上“晒课”,从中评选出4万堂年度“优课”,初步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课程的生成性资源体系。

6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组织及范围 省教育厅成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领导负责,以基教牵头,教研主导,师资、电教和装备部门配合,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各市、县(区)教育局 基教部门----做好统筹规划; 教研部门----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 师资部门---做好教师相关政策的衔接; 电教部门和装备部门----做好活动的条件保障工作

7 活动范围 主要面向全省所有具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和普通高中等),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均应参加。

8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方式 网上 晒课 制作 精品 优课 评选 评选 名师 3. 促进个人发展:新加坡等
1. 实现成功生活:OECD、台湾、日本等 网上 晒课 制作 精品 3. 促进个人发展:新加坡等 优课 评选 2. 促进终身学习:UNESCO、欧盟等 评选 名师 4. 内容、目标与途径相结合:美国等 8

9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方式及要求 1. 网上“晒课”
1. 网上“晒课”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提供的“晒课”功能,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平台注册后按要求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各地要成立学科指导组在“晒课”前进行线下研课,对每节课进行指导。每个市参加“晒课”的老师应不少于本市教师数的10%。 要求:10下旬每县(区)精心制作一节课并晒网(市级在市属学校选择一节课晒网) 12月中旬完成晒课任务

10 晒课内容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评测练习 课件等等 专家点评

11 2. 评选“优课” 各县(区)按参加“晒课”节数的20%评出县级“优课”,并推荐参加市“优课”评选; 年12月完成 各市在县(区)推荐“优课”的基础上按参加“晒课”节数的10%评出市级“优课”,并报省参加省级“优课”评选。 年4月完成 省级在市级推荐的“优课”中采取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1000节省级“优课”,并按要求报送国家参评。2015年4月完成 为鼓励广泛参与,每个县(区)原则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1个“优课”参与推荐评选,同一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

12 安徽省“优课”活动方式及要求 活动方式 3.制作“精品”
省厅将以评选的“优课”为基础,组织开发各学科、各版本、每课时的精品课程以及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微课学习资源,上传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力求做到基本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2015年5月-12月 4. 名师评选 在逐级赛课中遴选出的 “优课”作者,将分别授予校级、县级、市级和省级“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名师”。并在今后职称评审、评优和晋级时给予优先考虑。

13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方式及要求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平台 第二步:上传作品 (备注:课堂实录需上传FLV格式,可使 第一步:登陆平台
用格式化工厂等转换工具转换) 第一步:登陆平台 晒课作品

14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活动奖励及应用 活动奖励 凡参加赛课教师的课件和名单均要在各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各市、县(区)及学校组织工作成效、教师参与规模和资源推荐质量等情况,省教育厅将给予“优秀组织奖”的表彰。

15 应用推广 活动评选出的“优课”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可以为广大教师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评价、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示范、参考和借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协调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结合网上“晒课”和 “优课”评选,组织看课评课,开展网络教研。 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应用,形成“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教学应用环境。

16 省教科院“一师一优课”主要工作 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 提供围绕教学的资源服务 提供支撑“晒课”的平台服务 建设指导应用的专家队伍
开展深入基层的应用指导

17 各级教研室的主要工作 研课 制作 指导教师完成晒课任务 评选本级优课 组织协调、分解指标 成立学科指导组
深入学校开展学科“优课” 研究、指导活动 研课 制作

18 融合 教学资源 在线课堂 翻转课堂 移动终端 数字实验 电子白板

19 优质资源 应用案例 中国知网 检索信息 学习研究 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库 虚拟实验室 数字实验室 制作课件 课堂教学 反思提升 上位资源
下位资源 学科工具

20 融合 教学资源 在线课堂 翻转课堂 移动终端 数字实验 电子白板

21 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课堂内外关联的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系统的支持,联通课前、课中及课后,扩展教与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 基于诊断评价的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利用智能终端的交互优势,在课堂上高效有序的进行随堂测试,再根据快速生成的测试结果及时诊断学生个人和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从而基于诊断结果调整教学,并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基于探究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就是基于智能终端的优势开展探究式教学,既可利用教师组织好的预设学习资源,也可利用互联网等开放资源构建情景化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融入探究主题,从而顺利开展探究活动 交互与协作支持的教学模式就是借助于智能终端,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富媒体学习资源,同时利用智能终端的优势,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支持,方便有效的开展协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学效果; 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在非正式情境下随机产生的学习问题,可以利用泛在学习环境中的网络课程、社交群体等学习资源开展自发性的学习活动探寻答案。 《中国电化教育》 智能终端支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趋势研究 杨樾 焦辰菲 夏长胜 3 

22 融合 教学资源 在线课堂 翻转课堂 移动终端 数字实验 电子白板

23 理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数字实验
1. 实现成功生活:OECD、台湾、日本等 促进 认知 四重 表征 3. 促进个人发展:新加坡等 变革教 学方式 2. 促进终身学习:UNESCO、欧盟等 丰富学 习活动 4. 内容、目标与途径相结合:美国等 23

24 融合 教学资源 在线课堂 翻转课堂 移动终端 数字实验 电子白板

25 目前在中小学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中包含较为明显的三个应用层级:
初级应用水平---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视觉辅助工具应用层级 中级应用水平---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基于资源的学习应用层级 高级应用水平---对应着电子交互设备的协同建构应用层级。

26 各级教研室的主要工作 标准 研课 制作 指导教师完成晒课任务 深入学校开展学科“优课” 研究、指导活动 评选本级优课 组织协调、分解指标
成立学科指导组 深入学校开展学科“优课” 研究、指导活动 标准 研课 制作

27 优课评选 教学设计 专业素养 教学实施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28 谢谢大家!

29 “优课”评选参考标准 一、教学设计 1.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可行,体现学科、年段及学生认知特点。 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精选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教材。内容安排合理,容量适当,重难点清晰。 3.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教学结构完整,方法多样,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4.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5.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作业形式活泼,能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30 二、教学实施 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做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工作,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2.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态,师生互动多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3.能针对不同层次与个性的学生,采用个别化的策略进行积极地干预。尤其关注学习困难或遭遇问题的学生,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提升,走出困境。

31 4.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反馈及时。教学评价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能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发展。
5.注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渗透学法指导,精讲多练,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生活中的运用,目标达成度高。 6.课堂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针对性。善于运用问题链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持续学习。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支撑和导引。 7.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基本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

32 三、教学手段 1.能够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或网络平台,以及直观教具等进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2.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实效,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3.资源内容丰富,链接便捷,操作简单,使用熟练。媒体运行稳定,响应及时,播放流畅,学生关注度高。

33 四、学生活动 1.学习积极主动,活动参与度高,学习情绪高昂,提升明显。 2.善于倾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与创新表达的欲望强烈。 3.有多边、多样的信息联系,能与教师和同伴展开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相互依赖度高。 4.能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图文资源、资料袋等)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高质量表达。 5.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能联系实际,及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34 五、专业素养 1.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2.教态亲切、自然、大方,非言语行为呈现合理。 3.富有教学机智,课堂调控能力强,做到因势利导,顺学而教。 4.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丰厚,专业功底扎实,无知识性错误。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35 当前,以智能终端(移动计算)、云计算、物联网、富媒体等新型的信息技术为表征的技术形态给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颠倒课堂、微课、可汗学院等新的实践形态一方面深化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同时更加丰富了信息技术在面向教学应用重构教与学实践的认识,推动了广大一线教师深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热情。


Download ppt "安徽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课有精品”活动实施方案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