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8章 接入网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8章 接入网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章 接入网技术

2 本章结构

3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接入网的概念,掌握ADSL接入网技术的原理,了解其他接入网技术。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掌握ADSL设备的安装与软件设置,了解其他网络连接设备的安装。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与能力。

4 8.1 接入网概述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8.1.2接入网的类型

5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接入网的定义 接入网是指利用双绞线和光纤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及相关设备,将用户终端设备与本地局交换机端口连接起来的网络。接入网是—个相对于交换网的概念,也可以说,是网络端V(或Z)参考点与用户端T(或Z)参考点之间的机线设备的总和。 ITU-T的G.902标准认为,接入网是由SNI(services network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和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输能力的实施系统,可通过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6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2.接入网的网络接口 接入网由其接口来界定。用户终端通过UNI连接到接入网。图8-1是接入网与其他网络实体之间由UNI、SNI和Q3接口连接的示意图。

7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可以连接到多个业务节点。根据接入方式,接入网既可提供支持特定业务的不同业务节点的接入,也可以提供支持相同业务的多个业务节点的接入。 1)UNI 用户终端通过UNI接口可以接入所需的业务节点,—个UNI可以支持多个逻辑接入,每个接入通过一个SNI接入到不同的业务节点。

8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2)SNI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提供用户到业务节点的接口,如果接入网的SNI和业务节点的SNI不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应通过透明传输通道实现接入网节点的远端连接。

9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3)Q3接口 Q3接口是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各部分相连的标准接口。作为电信网的一部分,接入网的管理也必须符合电信管理网的策略。接入网是通过Q3与电信管理网相连来实施电信管理网对接入网的管理与协调,从而提供用户所需的接入类型和承载能力。

10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的主要功能

11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用户端口功能 2)业务端口功能 3)核心功能 4)传送功能 5)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12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3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接入承载处理功能层:接入承载处理功能层位于电路层之上,主要用于用户承载体、用户信令的控制和管理。 2)电路层:电路层是在电路层接入点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它独立于传输通道层。电路层为用户提供诸如电路交换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和租用线业务等电信业务,不同的电路层是根据提供的不同业务来识别的。 3)通道层:通道层是在传输通道层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用以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通道层独立于传输媒介层。 4)传输媒介层:传输媒介层包括传输段层和物理媒介层。传输段层是在段层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用以支持一个或多个通道层,如SDH通道和PDH通道。物理媒介层是实际媒介的功能层,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或无线电,以支持传输段层网络。

14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表8-1是接入网中各功能层要素。

15 8.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的类型 接入网根据其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大类型,如表8-2所示。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各种宽带接入方式都有其自身的长短和优劣,不同需要的用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16

17

18 8.2 ADSL接入网技术 8.2.1 xDSL简介 ADSL技术原理 ADSL的特点与应用 ADSL的接入模型 ADSL终端设备的类型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19 xDSL简介 DSL技术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为VOD业务开发的利用双绞线传输高速数据的技术。 xDSL是DSL的统称,是以电话铜线(普通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点对点传输的宽带接入技术。

20 xDSL简介 xDSL技术的主要特性如表8-3所示

21 ADSL技术原理 传统的Modem它只使用了0K~4KHz的低频段,而电话线理论上有接近2MHz的带宽,ADSL正是使用了26KHz以后的高频带才能提供如此高的速率。 具体工作流程是:经ADSL Modem编码后的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电话局后在通过一个信号识别/分离器,如果是语音信号就传到交换机上,如果是数字信号就接入因特网。 ADSL的信道结构如图8-4所示。

22 ADSL技术原理

23 ADSL技术原理 目前在一对普通电话铜质双绞线上实现用户高速接入的ADSL调制技术有3种:QAM(quad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幅相调制技术)、CAP(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 modulation,无载波幅相调制技术)和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音频技术)。

24 8.2.3 ADSL的特点与应用 1)投资小,连接方便。 1.ADSL的特点 2)传输距离远,误码率低,可靠性高。 3)速率高,频带宽。
4)业务多。 5)应用广。  6)采用点-点的拓扑结构。

25 ADSL的特点与应用 2、ADSL的应用 1)高速的数据接入。 2)视频点播。 3)网络互连业务。 4)家庭办公 5)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

26 ADSL的接入模型 ADSL的系统结构如图8-5所示,它主要有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和远端模块组成。

27 ADSL终端设备的类型

28 ADSL终端设备的类型

29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1.ADSL终端设备的安装 ADSL安装包括局端线路调整和用户端设备安装。 ADSL终端设备的安装如图8-9所示,只要将电话线连上分离器,分离器与ADSL Modem之间用一条两芯电话线连上,ADSL Modem与计算机的网卡之间用一条交叉网线连通即可完成硬件安装,再将TCP/IP协议中的IP、DNS和网关参数项设置好,便完成了安装工作。

30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图8-9 ADSL终端设备的安装

31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局域网用户的ADSL安装与单机用户没有很大区别,只需再加多一个交换机,用直连网线将交换机与ADSL MODEM 连起来即可,如图8-10所示。另外,为了实现对网络有效的管理,在服务器中需安装服务器代理软件。

32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图8-10 ADSL 局域网用户设备的安装

33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2.单用户通过ADSL访问因特网的软件安装 单用户通过ADSL访问因特网通常采用虚拟拨号方式。所谓虚拟拨号,就是ADSL连接的并不是具体的ISP接入号码,而是ADSL虚拟专网接入的服务器。虚拟拨号可以通过拨号软件PPPoE实现,它遵循PPPoE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基于局域网的点对点通讯协议)。通过PPPoE软件,用户可以以习惯的拨号方式接入因特网。

34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1)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查看网络状态和任务”,弹出如图8-11所示窗口。 2)在图8-11中单击 “设置新的连接或网络”,打开如图8-12所示窗口,选择“连接到因特网”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5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36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3)在出现如图8-13所示的窗口后,单击“宽带(PPPoE)”选项,系统将打开如图8-14所示窗口。

37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4)在图8-14所示窗口中,在“用户名”和“密码”文本框中分别输入ISP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单击“连接”按钮,系统将开始通过虚拟拨号接入因特网,如图8-15所示。

38 8.2.6 ADSL终端设备和拨号软件的安装 5)设置完成后,打开控制面板,单击“连接到因特网”,打开如图8-16所示窗口。
6)选中“是,选择现有的连接”,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8-17所示拨号窗口。 7)单击“连接”拨号连接。

39 8.3 HFC接入网技术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HFC网络的特点 HFC网络的标准 HFC网络的接入模型 HFC终端设备的类型 HFC终端设备的安装

40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1.HFC网络简介 HFC网络是宽带传输网络,一般采用上、下行不对称的频率分割。 HFC接入网是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射频技术及高度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HFC网靠用户侧的最末端是一个高品质的宽带网--同轴网。话音、高速数据可以通过频分复用方式调制到不同的频段上传送至用户家中,HFC网以其较低的价格和普通CATV兼容的特性逐渐成这最佳的接入网方式之一。

41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2.HFC网络的系统结构 HFC由光纤干线和同轴电缆分配网通过光节点站结合而成。一般光纤干线采用星形拓扑,同轴电缆分配网则具有树形结构,这种结构已广泛用于广播电视信号的分配,称为光纤到馈点(FTF)模型。

42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43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3.HFC网频谱安排 HFC采用负载波频分复用方式,各种图像、数据和语音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同时在同轴电缆上传输,合理的频谱安排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原有和现在的应用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有关同轴电缆中各种信号的频谱安排的典型建议方案如图8-19所示。

44 我国在接入网总技术规范中所定义的具体频段划分如表8-4所示。

45 8.3.1 HFC网络的技术原理 4. Cable Modem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是利用HFC网络进行高速访问的一种重要的通信设备。

46 HFC网络的特点 1)支持多项网络业务:HFC网的目标是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模拟和数字通信业务,包括有线和无线、数据和话音、多媒体业务等,并称之为全业务网(FSN)。 2)系统保密性强:HFC网络中的Cable Modem具有第二层网桥功能,可以实现IPX、NetBEUI等协议过滤,IP地址、MAC地址锁定等。 3)安全性高:从主干网络设备的交换机到Cable Modem设备,全部支持Spanning Tree算法,因此,每个网络都可以通过多个链路构成冗余连接,确保网络系统安全。 4)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软件既可以让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完成整个网络的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等功能完成对用户使用权限的设置。通过开放的Access数据库,开发第三方增值软件。

47 HFC网络的特点 5)灵活的扩展性:如果要增加用户或子网的数量,只需增加Cable Modem的前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如果网络中心交换设备端口不够,则只需叠加网络交换设备。 6)传输频带较宽:HFC具有双绞铜线对无法比拟的宽带传输,其分配网络的主干部分采用光纤,其间可以用光分路器将光信号分配到各个服务区,在光节点处完成光电变换,再用同轴电缆将信号分送到各用户家中,这种方式兼顾到提供宽带业务所需带宽及节省建立网络开支两个方面的因素。

48 HFC网络的特点 7)与目前的用户设备兼容:HFC网络的最后一段是同轴网,它本身就是一个CATV网,因而视频信号可以直接进入用户的电视机,以保证现在大量的模拟终端可以使用。 8)成本较低:HFC网的建设可以在原有网络基础上改造,根据各类业务的需求逐渐将网络升级。例如若想在原有CATV业务基础上,增设电话业务,只需安装一个设备前端,以分离CATV和电话信号;而且何时需要何时安装,十分方便与简捷,成本也较低。

49 8.3.3 HFC网络的标准 1.MCNS标准 MCN已经成为了Cable Modem系统的国际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 网络层:运行IP协议 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子层采用以太网标准,MAC子层支持变长协议单元;采用前端控制体制对传输机会进行集中和预约管理;采用变长数据包来提高带宽利用率;留有支持ATM的扩展能力,即支持多级别服务。 物理层:上行通道基于北美视频传输标准,64/256-QAM;联合使用Reed-Solomon和Trellis FEC,既支持延时敏感数据,也支持延时不敏感数据;连续串行的数据流没有提供完整MAC/PHY去耦项。

50 8.3.3 HFC网络的标准 上行通道:QPSK和16-QAM调制;多符号码率;频率捷变;TDMA;支持变长和同步PDU格式;可编程Reed-Solomon块状编码;可编程开端;在物理层和更高层之间去耦,以满足未来物理层的需求。 下行传输各层共有特性是:MPEG传输流字头按照ITU-T H222.0定义;在电视程序辨识场上装MCNS数据;在专用数据PSI区中携带MCNS的媒体访问控制数据;MPEG-2数据流编码服从ITU-T J.83B模式2。

51 8.3.3 HFC网络的标准 2.IEEE 802,14标准 IEEE 专家组主要制定Cable Modem的MAC/PHY层的标准,目前已确定了以下项目:下行采用64-QAM调制;上行发射机为QPSK或16 QAM调制;ATM信元为基本传输单元之一,上行信号速率256、512、1024、2048、4096kbps,下行数据采用DAVIC/DVB前向纠错方式;在Cable Modem和前端必须用ATM信号传输;Cable Modem和前端也支持变长数据包。

52 8.3.4 HFC网络的接入模型 典型的光纤和同轴电缆宽带网络接入模型如图8-21所示。在HFC网络中,有线电视台的前端设备通过路由器与数据网相连,并通过局用数据端机与公用电话网相连。

53

54 8.3.5 HFC终端设备的类型 1.从接口类型上分 Cable Modem从接口类型上可以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外置式Cable Modem根据接口的不同又可分为以太网接口和USB接口两种。 内置式Cable Modem。采用PCI接口,可以直接插接到计算机的PCI扩展槽上。内置式Cable Modem价格便宜,不占用额外的空间,是较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 USB接口的Cable Modem。通过USB总线与计算机相连。USB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2Mbps,而Cable Modem采用共享传输方式,单机数据传输速率达不到36Mbps,因此USB接口基本上可以满足这种传输要求。 以太网接口的Cable Modem。必须通过网卡才能与计算机相连。大部分Cable Modem的安装是将以太网接口的Cable Modem连接到网卡的RJ-45接口,再将有线电视与同轴电缆接到Cable Modem上。

55 8.3.5 HFC终端设备的类型 2.其他分类方式 从数据传输方向分,Cable Modem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之分。 从传输方式上分,Cable Modem可分双向对称式传输和非对称传输。对称式传输速率为2Mbps~4Mbps,最高能达到l0Mbps。非对称式传输下行速率理论值为41.7Mbps,上行速率为256kbps~10.24 Mbps。 从通信方式上分,Cable Modem可分同步和异步两种。同步方式是IP交换数据通信为基础的以太网技术,网络用户共享同样的带宽,当用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其速率会急剧下降,但采用相关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网络拥塞的现象。异步方式基于ATM分组交换技术,其电路实现比同步方式要复杂,系统造价也比较高。 从接入用户数分,Cable Modem可分为个人Cable Modem和多用户宽带Cable Modem。宽带Cable Modem是多用户共享方式,具有网桥的功能,但也存在缺乏安全性的缺点。

56 8.3.6 HFC终端设备的安装 为了在上网的同时收看电视节目,需要在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入户时安装一个分支器,将同轴电缆分成两条支路,其中一条直接连接电视机,另一条连接至Cable Modem。连接时,先将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的入户线接入分支器的输入端(IN),再将电视机和Cable Modem分别接入分支器的两个输出端(OUT)。 1.内置式Cable Modem的安装

57 8.3.6 HFC终端设备的安装

58 8.3.6 HFC终端设备的安装 2.USB接口的Cable Modem USB接口的Cable Modem连接方式如图8-23所示。

59 8.3.6 HFC终端设备的安装 3.以太网接口的Cable Modem 以太网接口的Cable Modem既可以直接连到计算机,也可以与局域网相连。

60

61 8.4 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技术 8.4.1现有技术方案的特点 8.4.2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62 8.4.1现有技术方案的特点 以太网技术发展特别是交换型以太网设备和全双工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可将以太网技术应用到公用的网络环境。主要的解决方案有VLAN和VLAN+PPPoE两种方式。 1.VLAN方式 VLAN(Virtual LAN)方式的网络结构如图8-27,局域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配置成独立的VLAN,享有独立的VID(VLAN ID)。将每个用户端口配置成独立的VLAN,利用支持VLAN的局域网交换机进行信息的隔离,用户的IP地址被绑定在端口的VLAN号上,以保证正确的路由选择。

63

64 8.4.1现有技术方案的特点 2. VLAN+PPPoE的解决方案 如果要考虑用户的认证、授权,就得采用PPP协议,于是有了VLAN+PPPoE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网络结构如图8-28。

65 8.4.1现有技术方案的特点 VLAN+PPPoE方案可以解决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同时由于PPP协议提供用户认证、授权以及分配用户IP地址的功能,不会造成上述VMN方案所出现的问题。但PPP采用的是点到点技术,不能支持组播业务。

66 8.4.2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67 8.5 其他接入网技术 8.5.1 DDN接入网技术 8.5.2FTTX接入网技术 8.5.3电力线接入网技术 8.5.4无线接入技术

68 8.5.1 DDN接入网技术 DDN(Digital Data Network)是利用数字通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 DDN网络具有传输质量好 、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全透明性、同步性、方便用户组建专用数据通信网、方便的带宽管理功能、网络运行管理简便、易扩展性、安全可靠、灵活的连接方式及组网环境等优点。

69 8.5.1 DDN接入网技术 1.DDN网络的结构 1)DDN网络的组织结构:按其网络的组建、运营、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区域,可分为三级,即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如图所示。如图8-30所示。

70 8.5.1 DDN接入网技术 2)DDN网络的功能结构 :从功能层次上看,DDM网络主要由核心层、接入层、用户接口层和用户四部分组成。如图8-31所示。

71 8.5.1 DDN接入网技术 3)DDN网络的拓扑结构:DDN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8-32所示。

72 8.5.1 DDN接入网技术 2.DDN的接入方式 1)DDN网络的接入模型:DDN作为数据通信的支撑网络,其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高速、优质的数据传输通道,为用户网络的互连提供桥梁。接入模型如图8-33所示。

73 8.5.1 DDN接入网技术

74 8.5.1 DDN接入网技术 2)通过DDN网络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1)通过调制解调器接入DDN:如图8-34所示。

75 8.5.1 DDN接入网技术 (2)通过数据终端设备接入DDN 通过DDN的数据终端设备接入DDN是指客户直接利用DDN提供的数据终端设备接入DDN ,而无需增加单独的调制解调器,如图8-35所示。

76 FTTX接入网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实际就是在接入网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传输介质,构成光纤用户环路,实现用户高性能宽带接入的一种方案。根据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所设置的位置,光纤接入网分为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大楼)、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FTTF(fiber to the floor,光纤到楼层)、FTTZ(fiber to the zone,光纤到小区)等几种类型。 光纤接入如图8-36所示。

77

78 FTTX接入网技术 1. FTTC 在FTTC结构中,ONU设置在路边的入孔或电线杆上的分线盒处。有时也可能设置在交接箱处,但通常为前者。此时从ONU到各个用户之间的部分仍为双绞线铜缆。若要传送宽带图像业务,则这一部分可能会需要同轴电缆。这样,FTTC将比传统的DLC(digital loop carrier,数字环路载波)系统的光纤化程度更靠近用户,增加了更多的光缆共享部分。

79 FTTX接入网技术 2. FTTB FTTB也可以看做是FTTC的一种变型,不同之处在于将ONU直接放到楼内(通常为居民住宅公寓或小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再经多对双绞线将业务分送给各个用户。FTTB是一种点到多点结构,通常不用于点到点结构。FTTB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光纤已到楼,因而更适于高密度用户区,也更接近于长远发展目标,预计会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那些新建工业区或居民楼以及与宽带传输系统共处一地的场合。

80 FTTX接入网技术 3. FTTH和FTTO 在原来的FTTC结构中,如果将设置在路边的ONU换成无源光分路器,然后将ONU移到用户家即为FTTH结构。如果将ONU放在大企事业用户(公司、大学、研究所、政府机关等等)终端设备处并能提供一定范围的灵活的业务,则构成FTTO结构。由于大企事业单位所需业务量大,因而FTTO结构在经济上比较容易成功,发展很快。考虑到FTTO也是一种纯光纤连接网络,因而可以归入与FTTH一类的结构。然而,由于两者的应用场合不同,结构特点也不同。FTTO主要用于大企事业用户,业务量需求大,因而结构上适于点到点或环型结构。而FTTH用于居民住宅用户,业务量需求很小,因而经济的结构必须是点到多点方式。

81 8.5.3 电力线接入网技术 电力线接入是把户外通信设备插入到变压器用户侧的输出电力线上,该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光纤与主干网相连,该技术是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用电线传输,接受信息的调制解调器再把高频从电流中分离出来,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向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多媒体等业务。户外设备与各用户端设备之间的所有连接都可看成是具有不同特性和通信质量的信道,如果通信系统支持室内组网,则室内任两个电源插座间的连接都是一个通信信道。终端用户只需要插上电源插头,就可以实现因特网接入,电视频道接收节目,打电话或者是可视电话。

82 8.5.3 电力线接入网技术 1.电力线接入网的关键技术 PLC技术主要包括: 电力线网络单元(PNU):它负责控制电力线网络并从单元配电网集成话务。 电力线网络终端(PNT):它为最终用户的PC机或其他用户提供适当的接口,如以太网或USB。 耦合设备(Coupling Unit):它将使信号传入线路并过滤噪音。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可以提高电力线网络传输质量,它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 配电网:它是一种共享介质,即所有与之相连的用户都共享同一“电缆”。

83 8.5.3 电力线接入网技术 2.电力线接入网的接入方式 采用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接入网的接入模型如图8-37所示。

84 8.5.4 无线接入技术 1.无线接入的概念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从业务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施采用无线手段,向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接入服务的技术。无线接入系统是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各用户终端接入到核心网的系统,或者是在市话端局或远端交换模块以下的用户网络部分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系统。

85 8.5.4 无线接入技术 2. 无线接入的分类 无线接入按接入方式和终端特征通常分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两大类。 固定无线接入,指从业务节点到固定用户 移动无线接入,指用户终端移动时的接入,包括移动蜂窝通信网(GSM、CDMA、TDMA、CDPD)、集群电话网、卫星全球移动通信网以及个人通信网等,是当前接入研究和应用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

86 8.5.4 无线接入技术 3. 卫星通信接入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传输距离远、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因而在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利用它作为宽带接入技术,是一种有效方案并且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应用卫星通信接入的主要方案有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数字直播卫星)接入技术。 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将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静止轨道卫星)的多点广播功能与LEO(low earth orbit,低轨道卫星)的灵活性和实时性结合起来,可为固定用户提供因特网高速接入、会议电视、可视电话、远程应用等多种高速的交互式业务。概言之,利用全球宽带卫星系统可建设宽带“空中因特网”。

87

88 8.5.4 无线接入技术 4. WAP技术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基于已有的因特网标准,如IP、HTTP等,并针对无线网络的特点进行了优化,使得互联网的内容和各种增值服务适用于手机用户和各种无线设备用户。WAP独立于底层的承载网络,可以运行于多种不同的无线网络之上。WAP标准和终端设备也相对独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等。

89 8.5.4 无线接入技术 5. 移动蜂窝接入 移动蜂窝因特网接入主要包括基于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的GSM和GPRS、的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改进型数据率GSM服务)技术,以及目前正逐步采用3G(the 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蜂窝系统。

90 8.6 拓展学习 王秉钧,王少毅.接入网技术:第1章 概述、第3章 金属线缆接入网技术、第4章 光纤接入网、第5章 CATV和HFC网、第6章无线接入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王廷尧等.用户接入网技术与工程:第1章 用户接入网的基本概念、第2章 电缆用户接入网,第3章 光纤用户接入网、第4章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型用户接入网、第5章 以太用户接入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91 8.7 练习与实验 1.填空题 1)接入网是—个相对于 的概念,除去 以外的部分均为接入网的范围。 2)Q3接口是 与 各部分相连的标准接口。 3)接入网根据其传输介质可分为 和 接入两大类型 4)xDSL是 的统称,ADSL是 的统称。 5)HFC网是指 ,它采用 到服务区,而在进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采用 。 6)HFC网络的通信设备是 。 7)以太网技术主要的解决方案有 和 两种方式。 8)目前DDN可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 。 9)根据ONU的位置,光纤接入网分为 、 、 、 、FTTF、FTTZ等。

92 8.7 练习与实验 2.简答题 1)接入网主要有哪些功能? 2)请画出接入网的分层参考模型并作简要说明。 3)什么是ADSL?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HFC网络的系统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 5)DDN的接入方式有哪些? 6)什么是电力线接入技术? 7) 无线接入方式都有哪些技术?

93 8.7 练习与实验 3.基础实验 1)使用ADSL设备将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上。 2)配置拨号软件,完成ADSL登录的帐号密码设置。 4.综合实验 小型共享ADSL网络配置 1)使用交换机连接多个计算机并配置一个小的局域网。 2)配置网络与ADSL Modem,使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同时访问因特网。


Download ppt "第8章 接入网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