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柯列喬 《崇愛聖嬰》 1520年左右 油彩於木板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柯列喬 《崇愛聖嬰》 1520年左右 油彩於木板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柯列喬 《崇愛聖嬰》 1520年左右 油彩於木板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
名畫中的聖母子 與耶穌降生 柯列喬 《崇愛聖嬰》 1520年左右 油彩於木板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

2 前言: 2000多年前一個冬季的夜晚,在伯利恆某旅店的馬廄中,誕生了一個不尋常的嬰孩,年輕的母親按天使的指示,為孩子命名為——耶穌。 後來,幾十年間的故事驚天動地,改變了歷史,也影響了此後億萬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而兩千年來人們傳頌的神跡、受難與救贖的感人故事,一直是藝術中少不了的題材。

3 柯列喬 《平安夜牧羊人的朝拜 》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柯列喬在《平安夜牧羊人的朝拜 》中描寫的是耶穌剛剛誕生的情景。
柯列喬 《平安夜牧羊人的朝拜 》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柯列喬在《平安夜牧羊人的朝拜 》中描寫的是耶穌剛剛誕生的情景。 黑夜之中,牧羊人接到天使的喜訊,趕來馬廄探望聖嬰。 在聖母慈愛的光輝中,牧羊人的敬慕和天使們歡欣祝福的環繞中,小耶穌身上散發著神聖的光芒,輝映於聖母詳和、恬靜的面龐上,一方面昭示了嬰孩不凡的出身,另方面和周遭的黑暗形成對比,而成為畫面中的視覺焦點。 周遭的黑暗仿佛預示了耶穌未來將遭遇的險惡與坎坷。 《平安夜牧羊人的朝拜 》, 1522年 油畫木板,德勒斯登 Alte Meister Gallerie收藏

4 《聖母崇愛聖嬰》 1445年 慕尼黑Alte Pinakothek 美術館
史提芬 羅希納 《聖母崇愛聖嬰》 史提芬 羅希納 (Stefan Lochner ) 屬於文藝復興早期北方科隆畫派的作品。 筆法嚴謹,色彩華麗而不失莊重。畫面左邊可以看到牧羊人受到天使的指引正在向馬廄趕來。 後方藍色的小天使和馬槽後的小牛、小馬雖然在技法上不很成熟,卻非常質樸可愛,為這幅畫增添了基督誕生的喜悅和溫馨感。 《聖母崇愛聖嬰》 1445年 慕尼黑Alte Pinakothek 美術館

5 丁托列多 《牧羊人的朝拜》 在《牧羊人朝拜聖嬰》 (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一畫中,丁托列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聖家族與牧羊人分別安排在牛棚的上下兩層,畫面內容溫馨,充滿濃郁的平民化色彩,但一切都因為正上方有一輪金光向下普照在每個人物身上,讓觀畫者在平凡事物中感受到神聖的氣氛。 《牧羊人朝拜聖嬰》1579~81年 油彩‧畫布; 542 x 455 cm, 聖洛可會堂,威尼斯(Sala Grande, Scuola di San Rocco, Venice)

6 拉突爾 《牧羊人的崇拜》 法國十七世紀畫家喬治.德.拉突爾的作品在沉寂幾百年後,近代才開始受到重視。
拉突爾 《牧羊人的崇拜》 法國十七世紀畫家喬治.德.拉突爾的作品在沉寂幾百年後,近代才開始受到重視。 他擅長描寫黑暗中燭光照耀下的人物。《牧羊人的崇拜》中畫面寧靜肅穆,小聖嬰在眾人虔敬的注視下,時間仿佛靜止了。 拉突爾 《牧羊人的崇拜》 1640年左右,油彩於畫布,巴黎羅浮宮收藏

7 米開朗基羅 《聖家族》 《聖家族》是米開朗基羅現存作品中最初的繪畫、也是唯一的蛋彩木板畫。
米開朗基羅 《聖家族》 《聖家族》是米開朗基羅現存作品中最初的繪畫、也是唯一的蛋彩木板畫。 圓形的畫面上,聖母子和約瑟的構圖,有如雕塑群像般堅實而富動態,在石牆後右邊是約翰,背景中半圓形不再噴水的噴水池內有許多青年期待耶穌的拯救。 《聖家族》 年 木板 蛋彩直徑120公分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藏

8 拉斐爾 《小椅子上的聖母》 拉斐爾是最著名的聖母畫家,他所描繪的聖母容貌端莊秀麗,詳和聖潔,幾乎成了人們心目中理想的聖母典型。
拉斐爾 《小椅子上的聖母》 拉斐爾是最著名的聖母畫家,他所描繪的聖母容貌端莊秀麗,詳和聖潔,幾乎成了人們心目中理想的聖母典型。 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興起,聖母子被描寫得更人性化,而且美麗可愛,不似中世紀的聖像畫那樣刻板而嚴肅。教廷也認為這樣的表現法有利於吸引信徒,使他們更願意親近宗教。 這幅《小椅子上的聖母》似乎就有這樣的效果。圓形的畫面中,充滿著圓柔的節奏感和優雅的筆觸,畫面左下角的椅柱則提供了構圖的穩定性。單純的背景烘托出明亮的主題 — 聖母子和小約翰,聖潔神情和極佳的和諧感渾然天成。 《小椅子上的聖母》1514年 木板 油畫 直徑71公分 翡冷翠碧提美術館藏

9 格魯奈瓦德 《耶穌誕生》 現存於法國阿爾薩斯省科爾瑪(Colmar)的恩特林登美術館(Musée d‘Unterlinden)內的《艾森漢姆祭壇畫》中,第二層的中央畫面上描繪了《耶穌誕生》的溫馨場景。 瑪麗亞懷抱著粗布包裏的聖嬰,慈愛地安撫著不太安分的寶寶;她腳邊的木盆暗示聖嬰剛剛誕生。左上方的天空可見天門打開,神正觀照著他們,許多天使飛到人間,慶祝這神聖的一刻。雖然聖經記載耶穌是在夜裏誕生,但此畫卻是以白天為背景。 《耶穌誕生》 於《艾森漢姆祭壇畫》第二層中央

10 格魯奈瓦德(Matthias Grünewald ;約1470 ~ 1528)是文藝復興時期唯一能與杜勒分庭抗禮的日爾曼畫家。
從作品的風格來看,他並沒有被哥德風格晚期在宗教藝術上呈現的固定傳統所羈絆,也沒有迷失在從義大利傳來的藝術新浪潮中。 儘管他熟悉一些義大利藝術的偉大創新,但是只有在它們符合他的畫面上所需要時,才會加以應用。 他的主題幾乎只圍繞在宗教上發展,對他而言,藝術並不是用來研究潛藏的美的法則,藝術只有一個目標,也就是中世紀一切宗教藝術的目標 — 用圖畫闡述教義,宣揚教會所宣導的神聖真理。 《耶穌誕生》裡畫面左邊的《天使音樂會》

11 在畫面左邊的《天使音樂會》 ,描寫的是耶誕夜眾天使歡欣慶祝耶穌誕生的場面。格魯奈瓦德幽默的想像力在此盡顯無遺。
畫家用黑色簾幕將作為天使們的舞臺襯景,表示這是一場由天界精心佈置的演出。 這眾多的大小天使不僅形態、色彩各異,還有許多的細節被詳細描繪出來。其中一些在空中飛來飄去的天使如此的靈動輕巧,令人不禁懷疑畫家本人是否真的看過天使,否則怎能如此生動地描繪出他們的舉止呢? 《耶穌誕生》裡畫面左邊的《天使音樂會》


Download ppt "柯列喬 《崇愛聖嬰》 1520年左右 油彩於木板 翡冷翠烏菲茲美術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