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与学习这章,你将能够: 1、总结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介绍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3、剖析主要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4、揭示未来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

3 问题导引: • 管理科学是如何产生的? • 研究管理科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 各种管理学派对管理学的贡献是什么
• 各种管理学派有什么特点? • 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研究管理科学形成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4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5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产生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国情、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水平等密切相关,这里主要介绍周三多的研究成果:
顺“道”:管理要顺应客观的规律 重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人和:人和中的“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守信:治国要守信,办企业也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的思想 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 . 对策: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节俭:提倡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法治.

6 二、国外早期管理思想 有关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例子:希伯来人领袖摩西的建议:一是制定法令;二是自下而上分层定级;三是委任授权,分级管理
亚当、斯密 的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 查尔斯、巴贝奇首先将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活动。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之父)对用工制度的贡献 丹尼尔、雷恩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贡献

7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其出发点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效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则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过程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8 一、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生平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美国人. 曾任学徒、组长、工长、车间管理员、技师、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 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 主要通过实验(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高速钢实验)及研究形成了科学管理的观点

9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工作定额原理。 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原理。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工人和雇主的“心理革命”。
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10 3、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 亨利、甘特:美国管理学家 ,与泰罗合作通过调查研究来科学地提高工人的过去生产率,发展了泰罗的某些思想。如 “计件奖励工资制” 等 甘特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在纵坐标轴上表示出所计划的工作,在横坐标轴上表示时间,可方便地用于工期安排和管理控制,为以后的“关键路线法” 打下了基础。 弗兰克和莉莲.吉而布雷斯夫妇:使用摄影的方法来记录和分析工人的动作,寻找出合理的最佳动作,纠正工人在操作的多余动作,来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设计出一套称之为基本动作基本元素的体系来标识手的17种基本动作,研究起来更精确。

11 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范例-UPS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UPS)雇佣了15万名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关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务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此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Federal Express)平均每人每天不达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点评]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为获得最佳效率所采用的程序并不是UPS创造的,它们实际是科学管理的成果。 科学管理的兴起距今已近百年, 但是,正如UPS所证实的, 这些程序今天仍然有效。

13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之父)的一般管理理论
1、法约尔(Henry Fayol, )生平 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14 2、一般管理理论的理论要点 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认为任何企业有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这六种基本活动是: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 2)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4)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

15 十四条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统一领导: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报酬:数量和支付方式要公平 集中:传递信息不得加入自己的意思 等级链(Chain of Command):上下级之间建立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秩序:成员明确其岗位 公正:对下属仁慈、公平 保持人员稳定 首创精神 团队精神

16 三、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的行政组织理论 1、韦伯(Weber)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指最有效、最合理的组织形式 )。他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应有如下的特色: (1)明确的分工:即每个职位的权利和义务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人员按职业专业化进行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组织内的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任用:人员的任用要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训练来实行。 (4)职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以及办事程序。 (6)组织中人员的关系:组织中人员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17 韦伯的观点: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些权力是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 韦伯的“行政组织论”的核心:是建立起一个理性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或昼少受个人情感影响、强调规则而非个人、强调效率而非偏爱的组织体系。他的组织理论,至今仍是管理组织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8 第三节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19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随着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2、科学技术的运用愈加广泛,经营管理更加复杂; 3、劳资矛盾日趋劣锐……  管理学家们感到不考虑管理中的人的因素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就难以实行有效的管理。

20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态度以及人们在组织内的关系和行为问题。其代表人物有: 乔治.埃尔顿.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 )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 )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 , )

21 三、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群体实验 4、谈话实验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群体实验 4、谈话实验    年,历时8年,由梅奥领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

22 四、霍桑实验的结论及人际关系学说基本观点
  四、霍桑实验的结论及人际关系学说基本观点   梅奥对霍桑实验进行了总结 ,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 1、首先提出“社会人”假说;   2、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而劳动者的士气是来自家庭的、社会和组织的人与人的关系; 3、组织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群体;   4、一个新型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解决技术经济和处理人际关系两种能力。

23 五、有关行为科学理论提要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30年的大量研究工作,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由此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 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 ,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 学。组织行为学实质就是包括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 系学说在内的狭义的行为科学。

24 六、目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 (1)激励内容理论 (2)激励过程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一) 有关个体行为理论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 (1)激励内容理论 (2)激励过程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双因素理论 波特—劳罗模式 成就需要理论

25 (3)激励强化理论  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1)X理论—Y理论    (2)不成熟—成熟理论 (3)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等

26 (二)有关团体行为理论 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间。 主要包括三方面: 1、团体动力; 2、信息和交流; 3、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

27 (三)有关组织行为理论 1、领导理论: (1)领导性格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2、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

28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29 一、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总体市场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1)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2)生产力迅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加速; (4)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巨型跨国公司不断涌现; (5)影响和制约组织经营运作的因素和不确定性随之增加……

30     2、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使得新技术用于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市场上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组织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复杂产品的生产以及大型工程的建设,都需要组织更大规模的广泛协作;

31   4、由于凯恩斯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干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手段不断加强;
 5、除了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加入研究管理的队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出现了研究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形象地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32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特点和新趋向 (一)广泛吸收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发展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
    (一)广泛吸收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发展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   (二)管理者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三)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更加注重运用系统的、动态的、开放的观点去研究组织和管理。

33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管理科学学派
  (一)管理科学学派  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34 (二)决策理论学派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搜集情况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诺贝尔奖学金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其理论要点是: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搜集情况阶段;  (2)拟定计划阶段;  (3)选定计划阶段;  (4)评价计划阶段。 3、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4、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5、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和决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35 (三)系统理论学派 1、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 的; 2、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三)系统理论学派     是由卡斯特(F.E.Kast)、罗森茨威克(J.E.Rosen-zweig)和约翰逊(R.A.Johnson)等美国管理学家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要点有:   1、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 的;   2、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3、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   4、系统管理理论的内容包括:    (1)系统观点;    (2)系统管理;    (3)系统分析。

36 (四)权变管理学派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代表作是美国尼布拉加斯大学教授卢桑斯(F·Luthans)在1976年发表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  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  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  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  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  或方法。

37 权变思想的结构,可以用卢山斯提出矩阵图表述(见下图):
管理因变数 (过程的、 计量的、 行为的、 系统的) 环境自变数 外部(社会的、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 内部(结构、过程、工艺) 横轴代表环境自变数,纵轴代表管理因变数。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某种环境存在或发生,就要采用某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来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例如,如果市场供过于求,企业就应采取集权式组织结构,反之应采取分权式组织结构。 

38 (五)学习型组织理论  彼得·圣洁(Peter M·Senge)于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的著作,以全新的视野来考虑人类人群危机最根本的症结所在,认为我们片面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由此所产生的行为,造成了目前切割而破碎的世界,为此需要突破线性思考方式,排除个人及群体的学习障碍,重新就管理的价值观念、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革新。

39 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技能: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看整体的一项修炼,是一个框架,使我们重新认识周围世界。前四项修炼是第五项修炼的基础,只有渐近地达到系统思考的境界,就自然转化成了“学习型组织”。

40 (六)企业再造理论 美国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钱比(James Champy)于1994年出版了《公司再造》的著作。 公司再造是根据信息社会的需求,彻底改变企业的自身本质,抛开分工的旧包袱,将硬生生拆开的组织架构,如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等部门,按照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重新组装回去。这是对过去组织赖以运作的体系和程序的一种革命。因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使得组织的效率不一定产生于分工,而有可能产生于整合之中。

41   福特汽车公司在取得日本马自达公司的25%股权之后,经过观察,福特的主管阶层发现,马自达公司采购部全部的财务会计工作,竟然只用了5个人来包办,而福特汽车公司却用了500多人,与马自达公司区区5个人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就算福特公司借助办公室自动化,降低了两成的人事费用,仍旧无法和马自达公司精干的人事相提并论。根本的不同处在于两者作业流程的不同,因此修正这种流程就成为提高企业效率的根本。然而修正流程不能仅从财务部门具体做起,而要从整个企业的流程改革着手。

42 企业再造的典范-韦尔奇成功再造通用 首先,对企业内的组织层级官僚体系进行改造,实现组织扁平化。1985年,他撤销了部门总裁和分部,将五层管理体制变为三层次;总部(投资中心)-产业集团(利润中心)-工厂(成本中心),把策略规划的功能交给各事业部,同时排除了各事业部之间以及事业部与总裁之间直接沟通的障碍。将事业部管理阶层从9-11人降为4-6个,并且实行充分授权。 其次,重组企业资源。他出售了160亿美元的事业,同时购并了460亿美元的事业。至1995年时,通用的12个事业部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43 企业再造的典范-韦尔奇成功再造通用 精减人员,提高生产率。通用的员工总人数由41.2万人精减为22.9万人,而公司的年生产率由1981年的2%提高到1995年的4%。 创建管理发展中心,推进学习过程,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建设通用文化。同时营造勇于发表意见全员参与的气氛。 韦尔奇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成功实施了企业再造工程,将通用改造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若将通用的12个事业部分开排名,则有8个事业部可进入Fortune 500家大企业的排行榜,而韦尔奇也成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人。

44 (七)精益生产思想(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原型)
指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按照价值流组织企业全部生产活动,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消除一切消耗资源又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断完善。

45 案例介绍:丰田生产方式 二战后,日本汽车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因此,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提出要坚决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从而奠定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石:杜绝浪费。为了减少各工序之间半成品的库存,他又在生产过程中,改前工序给后工序供应零部件的“送件制”为后工序根据需要到前工序领取零部件的“取件制”,将传统的“推进方式”转变为“拉动方式”,实行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创新,为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支柱-准时生产奠定了基础。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实施下,丰田从汽车制造业中脱颖而出。2005年,丰田汽车公司利润超越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和,2007年第一季度,丰田汽车的产销量超越通用汽车,正式坐上全球汽车行业的头把交椅.

46 下面是孔茨在1980年出版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书中,列出的现代管理理论11个学派的基本情况:
  下面是孔茨在1980年出版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书中,列出的现代管理理论11个学派的基本情况: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的综合比较 学派名称 特征(含:贡献) 局限 发展趋向 经验主义 学派 ①通过案例研究来鉴别、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②重视实践 ①很少研究通用的管理原则与理论;②贬低发展管理理论的价值 ①已经更重视总结一般原理;②实际工作技巧训练也得到发展

47 人际关系 学派 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人际行为、人际关系、领导和激励 忽视了管理的其它职能,理论体系上是不全面的 ①研究具体管理如何运用行为科学的技巧;②继续研究和发展一些基本的原理。 组织行为 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研究集体中人的行为、具体行为模式。 同上 社会系统 ①使用“协作系统”概念;②将概念扩大到一个任意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组织”。 ①研究范围过于广泛;②忽视了许多管理概念、原则和技术。 ①该学派的组织理论已纳入管理的基本理论;②关于经理职能的理论,向管理者及其艺术方向发展

48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①强调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的巨大影响;②研究的重点在生产、办公室业务和其他技术系统对人有密切关系的方面 只重视基层工作,忽视其它方面。 正被纳入其它学派的理论。 决策理论 学派 ①强调决策的重要性;②发展了很多决策技术。 ①着眼点过于狭隘;②对“决策”的定义过于广泛。 ①一方面,向管理论化发展;②另一方面又在向技巧方向发展。 系统理论 ①首次深入地用开放系统的观点研究组织;②强调研究在组织内的子系统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内部关系的重要性。 过于抽象和偏重理论,实践性不强 发展日益理论化,已逐渐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理论基础。

49 管理任务学派 ①用量化的方法来深入研究管理问题;②在计划、控制领域有特殊贡献。 对于不能量化的问题无能为力 学派内部出现分化,过分热衷于模型和数学的倾向受到批评。 对主管人员的工作和任务作出了详细研究 ①最初样本很小,很难说明其代表性;②主管人员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管理的几个职能;③一些重要问题未涉及到。(如主管人员的考评) 逐渐倾向于“如何成为有效管理者”的研究方向。

50 ①强调管理实务随情况而定;②实质上研究的是管理原理的可转移性和转移的差异性。
权变理论学派 ①强调管理实务随情况而定;②实质上研究的是管理原理的可转移性和转移的差异性。 ①所强调的理论是主管人员早已体会到的;②有些影响管理的因素很复杂,该理论目前并未提出有效的方法。 向管理技巧方面发展。(如何在特定场合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程序学派 ①强调研究职能;②广泛吸收其它领域的长处 “与其他学者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不同”。(孔茨) 力图统一各学派

51 课外案例:海尔的OEC管理模式 OEC,其中Q-overall全方位,E-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control控制,clear清理。OEC管理法可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它的实质是借鉴泰勒制,实行科学管理,对任务的量化下达指标,考核其工作质量并实施奖惩。OEC管理法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这一管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五句话:总帐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无论领导在与不在,企业照样良性运转。   (摘自刘汴生.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6.5,第42页)   问题:OEC管理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OEC管理法对你学习管理有哪些启示?


Download ppt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