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
2
一、 脊索动物门的特征 (一)、主要特征 1、具脊索 2、具背神经管 3、具咽鳃裂
3
脊索的发生 原肠背壁脊索中胚层向背面突出蜷曲形成(文昌鱼)
4
脊索的基本结构 脊索鞘 泡状细胞 (内,基底膜、胶原纤维鞘厚、外弹性膜薄、结缔组织鞘,外) 脊索细胞 纤维组织膜 液泡细胞 肌细胞
弹性组织膜
5
脊索的位置、作用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神经管的下方 支撑身体,保护和运动防止身体变形
6
脊索的演化 所有脊索动物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都具有脊索 (脊索动物的典型特征) 终生存在:文昌鱼和圆口纲 幼体存在:尾索动物
诱导脊椎的形成并由脊柱所取代
7
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1.脊索(或脊柱)构成了支撑躯体的主梁,支持和保护内
脏器官,是运动肌肉的支点,使得脊索动物可能朝“大型化”方向发展. 2.脊索的中轴支撑作用也使动物体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 准确,迅速地主动捕食及避敌. 3.脊椎动物的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及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化的发展. 脊索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使动物体的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获得质的飞跃,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动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类群.
8
背神经管的发生 脊索诱导对应的外胚层加厚形成神经板, 中央凹陷成神经沟,两层神经褶愈合形成神经管
9
神经管的基本结构 神经管演化 单个中空的神经索,位于脊索或脊椎的背面 神经组织构成无神经节的管壁,中央腔充满液体,
高等动物外被发达的脑脊膜。 神经管演化 终生保留: 头索动物 仅幼体存在: 尾索动物 分化成脑和脊髓:脊椎动物胚胎期形成后进行分化
10
咽鳃裂发生 胚胎咽部内胚层向外突形成咽囊,对应外胚层形成咽沟向内凹陷,穿透中胚层并打通形成裂缝状结构
11
鳃的基本结构 鳃裂的作用 鳃丝:内、外胚层发育形成鳃表面. 骨骼(鳃弓)、血管(动静脉)、肌肉等部分构成鳃 间隔,由中胚层发育成. 滤食
鳃表面用于呼吸 (水生动物特化成功的呼吸器官,终生存在发达)
12
咽鳃裂的演化 水生动物终生存在且发达 (无颌类:15对或7对;鲨鱼6对,第1对退化喷水孔,硬骨鱼5对) 陆生动物胚胎期存在,有或无呼吸作用
两栖类幼体有 (蛙类:胚期6对,蝌蚪4对;变态时封闭成体消失 蝾螈、大鲵等有尾类:保留1-3对) 羊膜动物仅胚期具有 人类为3或4对鳃裂未封闭 (1对咽囊演化成耳咽管和中耳腔,2对演化成哺乳动物的腭和扁桃体.)
13
A、B 无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C、D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神经索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构造模式比较 A、B 无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C、D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咽 心 神经索 神经管 脊索 鳃裂 消化管
15
(二)、次要特征 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管的腹面;闭管式循环;尾若存在为肛后尾;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后口;分节的肌节。
16
(三)、与高等无脊索动物相同的特征 两侧对称 分节现象 三胚层 后口 次生体腔 脊索动物起源于无脊椎动物
17
有头类 二、脊索动物的分类 无头类 原索动物 圆口纲 鱼 纲 两栖纲 无羊膜动物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羊膜动物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圆口纲 鱼 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无颌类 无羊膜动物 有头类 脊椎动物亚门 颌口类 羊膜动物
18
三、尾索动物亚门 (Urochordata)
(一)、概述 1、幼体自由生活,有中空的背神经管,仅尾部 有脊索,得名“尾索动物” 2、幼体、成体都具咽鳃裂 3、有被囊包被着,又称“被囊动物”
19
(二)、代表动物—柄海鞘 柄海鞘 柄 出水孔 入水孔 成体海鞘的外形 和生活方式
20
沟系(具纤毛细胞和腺细胞) 成体海鞘的内部构造 2、消化和呼吸 (水+食物) 1、体壁:被囊 入水管 口,咽 鳃裂 食道 胃肠 肛门 食物团
围鳃腔 胃肠 出水管 肛门 体外
21
3、循环和排泄 循环系统组成: 囊管状心脏 血管、血窦 循环方式:开放式 循环特点: 可逆式血液循环流向 排泄器官: 不集中,仅有排泄细胞
22
4、神经和感官 退化。中枢神经仅为1个无腔的神经节 5、生殖 ♀♂同体 多异体受精 (围鳃腔内) 也行出芽生殖
23
变态发育
24
逆行变态 海鞘的幼体趋光性反转,游到黑暗的海底,寻找合适的附着物,体前端吸盘固着,吸盘和口之间组织迅速生长发育,将口推向180℃的位置,内脏位置也发生变化。 尾部被吸收消失,尾索、神经管消失,留下一个神经节,发出神经分布于全身、调节身体的活动 鳃裂迅速发育。 经过逆行变态,失去神经管、脊索等重要结构,形态结构变得更为简单。
25
(三)、尾索动物分类 尾海鞘纲(Appendiculariae)(幼态纲Larvacea) 最原始的一纲不经变态,终生保留蝌蚪状的幼
体,如柱囊虫 海鞘纲(Ascidiacea):多数 樽海鞘纲(Thaliacea):成体桶状
26
玻璃海鞘 红海鞘 海 鞘 纲 菊花海鞘
27
三 头索动物亚门(典型脊索动物的缩影) (一)、概述 1、小型无头鱼状海栖动物 2、终生有脊索、背神经管 咽鳃裂 3、脊索纵贯身体全长,
三 头索动物亚门(典型脊索动物的缩影) (一)、概述 1、小型无头鱼状海栖动物 2、终生有脊索、背神经管 咽鳃裂 3、脊索纵贯身体全长, 且延伸至背神经管的 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4、身体明显分节
28
(二)、代表动物—文昌鱼 外形和生活习性 文昌鱼外形 腹褶 腹孔 臀前鳍 肛门 脊索 肌节 背鳍 触须 生殖腺 尾鳍 肌隔
29
内部构造 1、皮肤 表皮:单层柱状上皮 真皮:胶冻状结缔组织 文昌鱼皮肤的切片 真皮 表皮 神经 血管 皮下层
30
2、肌肉 “〈”形肌节 结缔组织的肌隔 文昌鱼全形及部分纵剖面 脊索 触须 生殖腺 腹孔 肛门 肌节 背鳍 神经管 肾 缘膜 内柱 鳃裂
围鳃腔 肝 肠 背鳍条
31
尚无骨质的骨骼,脊索为中轴支架 口笠、触须中有角质支持物 鳍和鳃分别由结缔组织的鳍条和鳃条支持 脊索鞘膜:结缔组织 脊索细胞:扁盘状肌细胞
3、骨骼 尚无骨质的骨骼,脊索为中轴支架 口笠、触须中有角质支持物 鳍和鳃分别由结缔组织的鳍条和鳃条支持 脊索鞘膜:结缔组织 脊索细胞:扁盘状肌细胞 脊索
32
4、消化和呼吸(似海鞘) 前庭 口 水流 口笠 咽 体外 腹孔 围鳃腔 鳃裂 肝盲囊:相当于肝脏 肛门 肠 沟系 体外 水 浮游生物 氧
食物团 肝盲囊:相当于肝脏 肛门 肠 沟系 体外
33
5、血液循环 闭管式循环,无真正心脏, 腹大动脉具搏动能力,又称狭心动物
34
6、排泄 排泄器官:数10对肾管,位于咽壁背方两侧来源于外胚层
35
文昌鱼的神经系统 嗅神经 色素点 视神经 脊神经腹根 脑眼 嗅窝 神经孔 脊索 脑腔 脊神经背根 7、神经和感官 脑眼 色素点
36
8、生殖系统 ♀♂异体 生殖腺约26对,按节排列在围鳃腔两侧的内壁 文昌鱼外形 腹褶 腹孔 臀前鳍 肛门 脊索 肌节 背鳍 触须 生殖腺
尾鳍 肌隔
37
文昌鱼通过咽部的横切面
38
胚胎发育和变态 受精卵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神经胚 幼体 成体 孵化 变态
39
文昌鱼的胚胎发生
40
(三)头索动物的分类 仅一纲: 头索纲 仅一科: 鳃口科 科内二属:文昌鱼属 偏文昌鱼属
41
(四)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其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特点,为脊 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有力证据。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