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气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学科于1985年筹建,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专业,于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本学科已形成了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厂站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智能电网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的学科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气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学科于1985年筹建,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专业,于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本学科已形成了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厂站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智能电网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的学科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气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学科于1985年筹建,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专业,于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本学科已形成了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厂站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智能电网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的学科特点。

2 电气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一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个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个硕士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机与电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一个博士点(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993年) 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列全国2500所高校中30~40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校排名列前30位

3 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有关的系统运行、规划、工程设计、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系主持国家、省部各类自然科学基金 和企业项目十余项/年,服务于 “绿色能源、智能电网、节能降耗” 国家重大需求和电气自动化主战场。 成立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力电子与电源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4 学生规模 研究生 400余人; (硕士生每年招收130左右) 本科生 1200余人。 (大二时还将转入60左右) (知行教改班学生15左右)

5 电力专业53+4位教师名录 教授 (14) 副教授 (13) 讲师 (26) 实验师 (4)
王德意、姚李孝、杨晓萍、刘家军、贾 嵘、田录林、孙 强、余健明、曾 光、同向前、张 辉、张志禹、刘 健、孙向东、段建东 副教授 (13) 宁耀斌、王水鱼、李好文、伍文俊、李金刚、 任碧莹、李 洁、徐艳平、尹忠刚、宋卫章、张靠社、安 源、梁振峰 讲师 (26) 满蔚仕、王建渊、张晓滨、倪 峰、张静刚 申 明、吴江峰、杨 惠、姬军鹏、王海燕、 潘忠美、陈桂涛、张 琦、王 倩、安少亮 杨 波、黄晶晶、李 宁、朱大锐、梁建锋、 伍 利、张欣伟、李 辉、杨国清、梁栋、杨宁宁 实验师 (4) 贾灏、高亮、路景杰、卜越 75%具有博士学位

6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三方向
二、电气专业培养情况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力系统有关的系统运行、规划、工程设计、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广专业知识,能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和企业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三方向

7 学制年限3~6年,工学学士学位 最低学分要求192.5学分: 必修课162.5学分 (思政课6个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 入学教育、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和 毕业鉴定共4.5学分), 院级选修课18学分(专业性), 校级选修课12学分(至少6个人文社科类)

8 课程设置总体要求 第一课堂:由课程体系和相关实践教学体系组成,主要任务完成人才基本规格培养。选修课学时不少于20%,院级12%和校级8% 第二课堂:由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组成,主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学分为必修学分,至少2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

9 “英飞凌杯”第三届全国嵌入式处理器设计应用大奖赛全国总决赛蝉联第一名
有177支队伍晋级复赛,最终有13支代表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含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

10 连续几届电气系学生为院科协主席! 电气系学生踊跃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陕西省EDA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高等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校组织的“理奥杯”学生科技活动。 国家级特等奖2人,国家级一等奖2人,国家级二等奖16人,国家级三等奖15人,陕西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34人,省三等奖28人,80%以上的本专业学生获得过校级各种竞赛奖励。

11 部分学生科技竞赛获奖 序号 活动简述 获奖学生名单 获奖等级 人数 1 2012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何智鹏 杨树有 张童童 全国二等奖 3
李胜玉 成珍 李鑫 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娄馨文 杨 俊 黄 辉 陕西二等奖 4 闫晔 郭艺璇 段快快 5 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陕西赛区 李雪源 陕西一等奖 6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赛区 赵洪彬 7 何智鹏 付菁 谷天宝 8 栗峰王宇飞 9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延肖何 李雪源 王剑峰 许继飞 王漫 谢永涛 全国三等奖 10 陕西省第九次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赵洪彬 栗峰 万宇豪

12 部分学生科技竞赛获奖 11 陕西省第九次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黄珍 张晓静 刘浩杰 孙涛 凌冬 李旭房晶 王天宇 尹聪聪 陕西二等奖 9 12
何智鹏 赵朗 杨涛 谷天宝 梁耀祺 杨学华 陕西三等奖 6 13 西安理工大学第二十一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王国鹏 王坤 廖盼盼 翟卓群 孙萌 李婷 谢向斌 二等奖 2 14 王相桥 欧阳黎 庄广明 阮添舜 张伟 袁璐 任娟 三等奖 7 15 刘宏欣 王深 谢永涛 邵朱夏 韦志付 张洋洋 一等奖 16 翟乐乐 杨瀚鹏 马浩 3 17 赵云鹏 汪楠 安宇 阿娜尔古丽.加那提别克 荆冲 张晶 李雨青 18 郑路杨 刘冲 谢攀 赵明仓 杨博 5 19 西安理工大学首届水利创新设计大赛 刘宏欣、张辉、刘伽华、刘阳、高翔 20 谢永涛 苏旭阳 孙娜 胡晓锋 李秦杰 赵珍

13 实验室条件(金花校区教学6楼8层)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

14 微机原理与控制实验室

15 西安理工大学-英飞凌MCU控制器联合实验室

16 西安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

17 电力系统相关实验设施如下: 表4-1 本科教学所用实验室状况 实验室名称 面积(m2) 开放方式 设备种类与数量 专职管理人员 主要教育目标
高电压技术实验室 50 上课 开放 具有高电压实验设备6套,实验总资产20余万。常用仪器如下:高压试验变压器(TSBJZ1-6/50)1套,兆欧表(ZC-7)5套 实验室主任1人,实验人员1人,兼职实验教师1人。 承担《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 电路电机学实验室 电路电机学实验台6套,实验总资产30余万。 承担《电机学》,《电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自动控制理论、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室 44 具有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实验箱20台,示波器20台,总资产7万元。 承担《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程教学 继电保护实验室 60 具有继电保护实验台5套,实验总资产80余万。 承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微机保护原理》课程教学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室 40 同步电机实验装置2套,实验总资产25万 承担《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课程教学

18 部分科研成果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贯通自闭检测装置 自动隔离装置 自动隔离装置1 自动隔离装置1 铁道电气化微机远动综合模拟系统

19 部分实验设施 电机电路综合实验装置 微机保护实验装置 电气电机实验室 电机电气电力电子 实验装置 励磁装置 继电保护实验装置

20 系科研基础与项目课题

21 微弧处理特种电源 中频电源

22

23 服务团队(电力系班子): 刘家军 系主任 贾 嵘 学科带头人(教学副院长) 李 辉 教学系主任(课程教学)

24 服务团队(电气系班子): 段建东 系主任 伍文俊 常务系主任(实践环节……) 满蔚仕 教学系主任(课程教学……) 尹忠刚 科研系主任(科研与研究生……) 宁耀斌 实验中心主任(实验……)

25 电气系近 7 年毕业生的情况 届/年 就业数 考研数 考研率 2008 149 41 21.6% 2009 126 34 27% 2010
114 44 2011 166 47 27.6% 2012 128 59 31.5% 2013 123 32.4% 2014 156 42 21.2%

26 电气 2013 届上研情况(最好) 毕业情况 182人(含往届留级生5人) 上研人数 59人 其中上研率:
32.4 % (与2012年相当) 其中考上: 985: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0人)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211: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4人) 海军工程大学、南昌大学 本校(30人):西安理工大学 其中保送: 本校(15人):西安理工大学

27 电气 2013 届就业情况 毕业情况 182 人 就业人数 123 人 部队(国防生、参军) 12 人 国有企业 、研究院
12 人 国有企业 、研究院 (各级电网公司、核电公司、西电集团、 东方电气集团、南车集团、西北化工院) 56 人 外资企业 (西门子、ABB、爱立信) 3 人 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比亚迪、华为、山东魏桥) 44 人 其他(再考研、待出国) 8 人

28 电 2013 届上研情况(最好) 毕业情况 182人(含往届留级生5人) 上研人数 59人 其中上研率: 32.4 % (与2012年相当)
其中考上: 985: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0人)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211: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4人) 海军工程大学、南昌大学 本校(30人):西安理工大学 其中保送: 本校(15人):西安理工大学

29 电力 2013 届就业情况 毕业情况 156 人 就业人数 148 人 部队(国防生、参军) 2 人 国有企业 、研究院
2 人 国有企业 、研究院 (国家电网、各级供电局、电科院、电力设计院、水电设计院) 92 人 考研 (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 33 人 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15 人 其他(出国) 6 人


Download ppt "电气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学科于1985年筹建,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我校的骨干专业,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专业,于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本学科已形成了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厂站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智能电网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及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的学科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