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2 第一节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概述 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概念: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据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运用宣传教育、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对交通系统实施控制管理,以取得最佳的道路交通效能。

3 1、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主体 2、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内容 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也可以延伸到交通管理勤务的交通警察。
最主要是道路交通秩序:包括通行秩序和停车秩序,也包括道路的服务水平和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内容。

4 关于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构成要素 人/物 交通 工具 设施 环境 信息 规则 安全、通畅、便捷、环保、效率 协同/协和-先进的交通系统

5 5、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方法 法律、宣传教育、行政、经济、系统信息控制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等 6、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目的 最佳交通效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降低交通公害,节约能源消耗。

6 \\ 7、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任务 (1)交通组织与渠化 (2)交通指挥与控制 (3)动态交通 (4)静态交通 (5)查处与纠正交通违法行为
(6)交通勤务管理 (7)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8)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 (9)控制交通污染 (10)路政管理 (11)维护道路治安秩序

7 交通组织与渠化 道路交通组织就是对交通流系统实行运筹性的调整与组织,主要包括交通生成控制,道路交通区域组织和道路交通线组织.
道路交通渠化就是在道路上用交通标志、标线或用交通岛、分隔带、护栏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各行驶方向的交通流进行引导、组织和控制,以达到分离和规则交通流的目的。

8 典型的渠化路口

9 十字型路口渠化

10 第二节 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 导引:我国公路建设和汽车发展十分喜人,但交通工程设施十分落后。

11 私人汽车发展情况

12 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适度控制 日本东京圈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控制政策控制机动车的拥有和机动车的使用。
例如:车辆在首次登记时,要交纳日用品税和车辆登记税;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交纳车辆年度注册税和超载税;日本的汽油税也高出美国4倍左右。另外,所有的城市间及城市内部的高速道路均要收费;在日本,小汽车登记注册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在居住地附近有路外停车位。

13 对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适度控制 在这样严格的控制下,1990年东京都市圈干人拥有小汽车只有275辆,而同时,大伦敦是350辆,美国的都市圈为600辆;东京市区(23个区)也只有1/2的家庭拥有一辆小汽车。与美国城市一个家庭拥有一辆甚至两辆小汽车相比,差距较大。在控制小汽车使用的同时,日本中央政府还制定政策要求每个公司每月发给员32500日元的公共交通特别津贴。

14 2003年,我国公路总长已达到181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0 万公里 2003年世界公路总里程为3120万公里。在世界上公路最长的15个国家中中国居第四位。15个国家的公路中通车里程占世界的72.3%,人口占世界的57%。中国公路总长占世界公路总长的5.5%,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15 2003年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为22、5万公里,第一位是美国占40%,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1万 4万 5万 6万 7万 8万 9万 3万 2万 2003年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为22、5万公里,第一位是美国占40%,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16 2008年北京市高速环路系统 北京快速路系统(2008年)五环八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共431.3 公里 二环 三环 四环 五环
京沈高速 京通快速 (京哈高速) 京津塘高速 京承高速 机场高速 京开高速 京石高速 八达岭高速

17

18 我国城市中交通信号控制路口太少 城市名称 信号控制路口数 占路口总数比率 其它控制方式路口比率 路口无控制比率 工业发达国家 东京
1.5万个 85% 15% 伦敦 9000多个 70% 30% 洛杉矶 7500个 60% 40% 悉尼 5000多个 65% 35% 上海 2000多个 20% —— 北京 1000多个 10% 南京 520个 25% 长春 260个 吉林 40个 8% 灯控路口数 美国 37万 面控占50% 日本 18.5万 面控占60% 中国 1.5万 面控占20%

19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性 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服务范围 近 中 远 少 多 使用者 步 行 小汽车 自行车 公共汽车 地铁和轻轨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性 使用者 小汽车 自行车 公共汽车 地铁和轻轨 MetroBus 单轨 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融合 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服务范围 距离

20 上海市中心自行车与公共汽车的交通连续

21 一、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的概念 二、机动车行驶特性 1、阻力特性 2、加速特性 3、制动特性
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对道路上行驶或暂停的机动车进行指挥、引导、限制等活动的总称。 二、机动车行驶特性 1、阻力特性 2、加速特性 3、制动特性

22 三、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原则 (一)依法管理原则 (二)安全畅通原则 (三)科学管理原则 (四)专群结合原则 (五)综合治理原则
(六)以人为本原则

23 四、机动车行驶一般原则 为了保障机动车行驶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一些相关法规、规章,对各种机动车的行驶都作了具体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右侧通行原则 (二)各行其道原则 (三)保持安全行车间距原则 (四)交通优先的原则

24 四、机动车行驶一般原则 为了保障机动车行驶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一些相关法规、规章,对各种机动车的行驶都作了具体规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右侧通行原则 右侧通行是我国车辆通行的基本原则,其他通行原则均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右侧通行的标准是,如果道路上划设有中心线,以中心线为界;不划设中心线的,以几何中心为界,以面对方向定左右,即左手一侧的道路为左侧道路,右手一侧的道路为右侧道路,除有特殊规定的车辆外,一律靠右道路行驶。

25 五、机动车行驶速度管理 (一)影响机动车行驶速度的主要因素 1、驾驶人的驾驶素质:主要是指驾驶技能和生理特性。 特别是视觉特性
2、机动车技术性能 3、道路条件 4、交通环境

26 道路交通标志 (一)概念:道路交通标志是指通过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GB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二)道路交通标志的作用 1、提供信息作用 2、指路导向作用 3、组织、疏导作用 4、执法依据

27 (三)道路交通标志的种类 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主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28 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2、禁令标志:是指用于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其形状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 3、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指示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指示标志的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4、指路标志:是指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指路标志的颜色一般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形状为长方形和正方形。 5、旅游区标志:是指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颜色为棕色底、白色字符。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7、辅助标志:凡主标志无法完整表达或指示其规定时,为维护行车安全与交通畅通的需要,应设置辅助标志。辅助标志的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形状为长方形。

29 1、警告标志用来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新标准增加9种警告标志:

30 六、机动车行驶规则管理 (一)超车规则 (二)会车规则 (三)让车规则 (四)掉头和倒车规则

31 七、机动车装载管理 一、机动装载管理含义 机动车装载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对行驶中机动车载物、载人及超载行为所进行的组织、指挥、监督、限制和查处等活动的总称。 二、机动车超载的危害 (一)超载的含义 机动车超载就是机动车在装载货物时,其所载货物的质量超过了该机动车核定的载质量;机动车载客时,其载客数量超过机动车核定的载客数量。

32 标线的种类 1、按设置方式可分为: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其他标线。 2、按功能可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
3、按形态可分为:线条、字符标记、突起路标、路边线轮廓标。

33 车道分界线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 车行道边缘线 指示标线

34 左弯待转区

35 人行横道 左转弯导向 左转弯导向线

36 车距确认线 直接式出口标线

37 平行式出口标线 直接式入口标线

38 倾斜式停车位标线 垂直式停车位标线 平行式停车位标线 港湾式停靠站

39 导向箭头 收费岛地面标线 路面文字标记

40 网状线 导流线

41 拖拉机超载爆胎 桑塔纳遭殃被埋

42 超载车在隧道内翻车

43 (二)机动车载物尺寸的限定 1、载物高度的规定
在条例中第54条对机动车载物高度、宽度、长度,根据不同车种分别作了规定。 1、载物高度的规定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 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 (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

44 (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
(1)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 (2)载物宽度的规定 在条例中规定:机动车装载宽度不得超出车厢,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 (3)载物长度的限定 在条例中规定:机动 车装载长度不得超出车厢,摩托车载物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

45 立法滞后,违章惩罚力度不够 超载等违章现象严重
几乎所有的货车都超载,个别超载50%以上 1997年浙江省违章装载引起的事故占1.2%,是全国的2.4倍 按国家有关规定,驾驶机动车违章装载的,仅处以五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浙江没有这方面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104国道上违章装载的货车

46 第三节 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 一、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
第三节 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 一、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 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手段。对非机动车及驾驶人进行约束、限制、禁止和诱导,以实现交通流有序运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维护交通秩序的管理过程。 二、非机动车范围和地位 (一)非机动车范围 安全法第119条第4项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人力或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47 三、自行车交通秩序管理 (一)自行车交通特性 1、灵活机动性 2、出行连续性 3、交通高峰早达性 4、启动速度快 (二)自行车交通主要问题
1、拥有量剧增,交通量剧增 2、停车场问题突出 3、事故频繁 (三)自行车交通基本要求

48 四、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管理措施 (一)合理的车种规制 (二)创造性地将非机动车与公共交通有机融合 (三)完善非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培训体系
(四)加强路面秩序管理 (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六)严格纠正和处罚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49 第四节 行人交通秩序管理 一、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
第四节 行人交通秩序管理 一、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人实施规范制约、调整或违法处罚的过程。 行人交通作为原始的交通方式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取代。行人从狭义的角度是指在道路上不借用一般性的交通工具,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行走的人。 从广义的角度行人还包括乘侯车人。

50 生理视觉特性、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反应特性、选择特性
(一)行人的一般特点 1、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弱小者 2、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多数 3、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的低速者 (二)行人交通的基本特性 生理视觉特性、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反应特性、选择特性

51 二、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意义 三、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要求 1、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 3、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要求

52 四、行人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方法 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2、严格实行交通分离 3、加强学生和儿童的保护 4、纠正和严格查处行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53 第五节 车辆停放秩序管理 + 静态交通秩序管理 停车秩序管理 动态交通秩序管理 + 非交通性障碍 秩序管理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54 一、机动车停放的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概念: 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协同城市规划部门依据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依法对城市停车场的建设进行规划和审批,对停车场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的管理活动。一般将机动车停放的组织与管理称为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

55 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是静态交通秩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56 二、影响机动车停车秩序的主要因素 1、停车供需的平衡度(客观因素) 停车需求量 是否平衡 若停车设施供给量 不平衡 则导致“停车难,乱停车”的现象 2、政府行政管理力度(主观因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 以上两个因素是影响停车秩序管理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他如: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道路条件、停车收费标准。

57 三、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的主要内容 机动车停放的组织与管理两方面 机动车停放组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配建、增建停车场所实施的规划和审批,以及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施划停车泊位的一切活动。

58 机动车停放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已投入使用的停车场进行监督和检查以及对机动车停放秩序的管理。
从管理对象:一般机动车停车管理、大公共交通车辆停车管理、小公共车辆停车管理、出租汽车停车管理、货运汽车停车管理、长途客运车辆停车管理。 从管理方式:准许停车管理、禁止停车管理 从停车地域上:占路停车管理、非占路停车管理

59 四、科学技术手段在机动车停车场管理 (一)停车场诱导系统 主要功能是引导驾驶人尽快找到有剩余空车位的停车场,以及在停车场内尽快找到空车位。
(二)智能化停车信息系统 1、高级停车信息系统APIS是ITS在停车领域的应用 2、停车信息系统:可变标志 3、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GPS

60 东京街头的露天多层停车楼(东京,日本)

61 日本京都的停车设施

62 日本京都的停车设施

63 巴西的停车设施

64 Parking violating the regulation

65 Bus stop of a harbour-type( Qing-Dao)

66 第六节 非交通性障碍秩序管理 一、非交通性障碍障碍秩序管理的概念
第六节 非交通性障碍秩序管理 一、非交通性障碍障碍秩序管理的概念 非交通性障碍:不以交通为行为目的,临时占用道路从事施工、摆摊设点等影响原道路正常通行的活动。 主要表现为施工作业、堆物堆料、摆摊营业、设置物体设施等。

67 非交通性障碍秩序管理:依法对临时占用道路的非交通性行为实施约束、限制、禁止以及对违法占用道路的行为进行处罚的管理活动。

68 二、非交通性障碍的分类 (一)工程性障碍 :占用道路施工作业,影响原道路正常通行的活动。 主要有:1、道路的建设、改造及维修 2、桥梁的建设、改造及维修 3、道路地下管线的建设、改造及维修 4、占用道路的作业现场 5、占用道路的施工堆料现场 6、因其他施工必须占用道路的现场

69 (二)占路性障碍:不破坏道路的完整性,占用的一定空间,从事非交通性行为的活动。
主要有:在道路上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停放车搭棚盖房、设置户外广告、进行集市贸易以及打场、晒粮等。

70 (三)流动性障碍:不固定占用道路的某一点段,在道路上流动从事非交通性行为的活动。
主要有:在道路上兜售商品、赶放牲畜、清扫作业、绿地养护作业。

71 Road is occupied by market

72 Read market

73 104国道两侧的马路市场


Download ppt "第四章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