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2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连接,称为关节。
第一节 概述 一、关节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连接,称为关节。 关节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3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半月板)、关节唇、滑膜襞。

4 二、关节的分类 根据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为: 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都可以作绕环运动。
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包括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车轴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 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包括椭圆关节——桡腕关节;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三轴关节或多轴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等多方向运动。包括:球窝关节——肩关节;杵臼关节——髋关节;平面关节——肩锁关节; 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都可以作绕环运动。

5

6 三、关节的运动 1、滑动运动:一骨的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 面上滑动,如腕骨间关节。 2、角度运动:相关两骨间角度减少或加大的 运动,屈伸收展运动。 屈 收 冠状轴 矢状轴 伸 展

7 3、旋转运动:环绕骨本身的长轴进行的运动。
旋内(前) 旋外(后) 垂直轴 4、环转运动:骨的一端在原位转动,另一端做圆周运动。

8 四、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范围(rang of motion 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运动弧度,即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肌肉、神经、骨骼损伤患者功能的基本方法。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OM 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OM PROM)。

9 AROM和PROM AROM:关节运动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因此,测量某一关节的AROM实际上时考察被检查者肌肉收缩力量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PROM:关节运动时通过外力如治疗师的帮助而产生。 正常情况下,被动运动至终末时产生一种关节囊内的,不受随意运动控制的运动,因此,PROM略大于AROM。

10 五、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 1、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相差越大,关节越灵活。 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 3、韧带的强弱与多少 4、关节周围肌肉和软组织 5、关节盘 6、年龄性别和训练 7、生理状况

11 六、ROM异常常见原因 疼痛与肌肉痉挛 制动等导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 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与粘连 关节积液、水肿 关节内游离体 关节结构异常 肌肉瘫痪或无力 运动控制障碍

12

13 七、ROM评定的目的 判定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 发现阻碍关节活动的因素 为制定康复治疗目标、计划提供依据 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康复治疗技术 有助于科学的评价疗效 为患者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学研究提供客观资料。

14 八、ROM评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各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禁忌证:骨折未愈合或关节脱位 新鲜的肌腱、韧带、肌肉损伤 骨化性肌炎

15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 一、ROM的测量工具 通用量角器: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16 方盘量角器 电子量角器 带刻度的尺子 其他:数码相机等

17 二、ROM的测量方法 通用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体位:通常选择解剖学立位的肢位作为零起始点。 固定:防止代偿动作的发生。

18 1、ROM的测量步骤 向被测者说明ROM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确定检查体位,暴露待测关节 确定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位置 被检查者主动活动该关节 测量AROM,记录 测量PROM,记录

19 2、ROM测量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采取正确的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 不应在按摩、活动后进行测量。 ROM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双侧对比。
如患者可完成全范围AROM,可不必测PROM。 被动运动关节要轻柔。 读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高 主被动关节活动度不一致时,分析可能原因。 测量同时观察和记录有无变形、肿胀、疼痛等。 不同器械结构不宜相互比较,对同一患者,测量者及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 注意药物对ROM的影响。

20 三、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颈椎 胸椎与腰椎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 腕关节 手指\拇指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21 1、肩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对准股骨的大转子。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对准肱骨外上髁。 屈:0~180 伸:0 ~60

22

23 2、肩关节—外展、内收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前臂旋后,使肱骨充分外旋,防止因肱三头肌紧张限制运动的完成。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身体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外展:0~180 内收:0~45(使肩关节处于20-45度屈曲位)

24

25 3、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 体位:坐位,肩外展90度,肘屈曲或伸展,手掌向下。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关节中线,指向颈部。 移动臂:肱骨中线,指向肱骨外上髁。 水平内收:0 ~135 水平伸展:0 ~30

26

27 4、肩关节-内、外旋(外展位) 体位: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前臂中立位。 轴心:鹰嘴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前臂纵轴平行,沿着尺骨干,指向尺骨茎突 内旋:0~90 外旋:0~90

28

29 二、肘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指向桡骨茎突 屈曲:0~150 过伸:0 ~5

30

31 三、前臂-旋前、旋后 体位:坐位,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腕关节背面(旋前)或掌面(旋后) 各0~90

32 旋前

33 旋后

34 四、腕关节 1、掌屈、背伸 体位:坐位,臂完全旋前,肘屈曲90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尺骨纵轴平行,指向鹰嘴 移动臂:与第五掌骨纵轴平行 掌屈:0~90 背伸:0~70

35

36 2、尺、桡侧偏 体位: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 轴心:腕背侧中点 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 移动臂:与第三掌骨纵轴平行 桡偏:0~25 尺偏:0~55

37

38 五、掌指关节(MP) 1、屈伸 体位:坐位,肘屈曲90,前臂正中位 轴心:掌指关节的背侧面 固定臂:掌骨背侧中线 移动臂:近端指节背侧中线 屈曲:0~90 伸展:0 ~45

39

40 2、外展、内收 体位:坐位,肘屈曲,前臂旋前,腕正中位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面 固定臂:掌骨背侧中线 移动臂:近端指节背侧中线 0~20

41

42 六、近端指间关节(PIP) 1、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腕中立位,前臂放桌上。 轴心:近端指间关节的背侧 固定臂:近端指节背侧中线 移动臂:中间指节背侧中线 0~120

43

44 2、屈曲、伸展 体位:坐位,腕中立位,前臂放桌上。 轴心:远端指间关节的背侧面 固定臂:中间指节背侧中线 移动臂:远端指节背侧中线 屈曲:0~80 伸展: 0~10

45

46 七、拇指腕掌关节 1、屈曲、伸直 体位:坐位,肘屈曲,前臂中立位 轴心:拇指腕掌关节的掌侧 固定臂:平行桡骨的长轴 移动臂:平行第一掌骨的长轴 屈曲:0~15 伸直:0~20

47

48 2、外展、内收 体位:坐位,肘屈曲,前臂正中位 轴心:拇指腕掌关节背侧 固定臂:平行第二掌骨外侧中线 移动臂:平行第一掌骨外侧中线 0~60

49

50 3、对掌

51 4、屈曲、伸直 体位:坐位,肘屈曲,前臂中立位 轴心:掌指关节的背侧 固定臂:平行第一掌骨背侧中线 移动臂:平行第一近端指节背侧中线 屈:0~50 伸:0~10

52

53 5、拇指指间关节—屈曲、伸直 体位:坐位,肘屈曲,前臂旋后 轴心:指间关节背侧 固定臂:平行近端指间背侧中线 移动臂:平行第一远端指节背侧中线 屈:0~80 伸:0~10

54

55 髋关节—屈曲 体位: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伸直 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与身体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指向外上髁
膝屈曲位:0~125 膝伸展位: 0~90

56

57 髋关节—伸展 体位:俯卧位 轴心:股骨大转子 固定臂:与身体纵轴平行 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0~15

58

59 髋关节—内收、外展 体位:仰卧 轴心:股骨大转子对应到髋关节前侧表面处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 移动臂: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的连线
各0~45

60

61 髋关节—内旋、外旋 体位:仰卧,两小腿垂于床沿外 轴心:髌骨下端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与胫骨脊指向踝部中点 各0~45

62

63 膝关节-屈、伸 体位:俯卧、仰卧或坐位 轴心:股骨外上髁 固定臂:与股骨外上髁到股骨大转子 移动臂:腓骨外侧中线平行,指向外踝
屈:0~150 伸:0

64

65 踝关节-背伸、跖屈 体位:仰卧、膝关节屈曲20~30,踝中立位 轴心:腓骨外踝远端一寸处 固定臂:与腓骨外侧中线平行,指向腓骨头
移动臂:与第五趾骨纵轴平行 背屈:0~20 跖屈:0~45

66

67 踝关节-外翻、内翻 体位:仰卧、膝关节屈曲20~30,踝放松 轴心:足部背侧的中点 固定臂:胫骨脊前侧指向胫骨粗隆 移动臂:第二跖骨的背侧面
外翻:0~ 25 内翻:0~ 30

68

69 颈椎—屈曲、后伸 体位:坐位,颈部在解剖位上 轴心:两臂交点 固定臂:两肩峰连线的水平垂线 移动臂:外耳道与头顶的连线 前屈: 0~ 60
后伸: 0~ 50

70

71 颈椎—旋转 体位:坐位,颈部在解剖位上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行两肩峰连线 移动臂:平行头顶中心点到鼻尖的连线 0~70

72 颈椎—侧屈 体位:坐位 轴心:第七颈椎的棘突 固定臂:两肩峰连线的平行线 移动臂:头顶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 0~45

73

74 胸腰椎—前屈、后伸 体位:坐位 轴心:身体侧面对准第五腰椎棘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脊柱连线 前屈: 0~80 后伸: 0~30

75

76 腰椎—旋转 体位:坐位 轴心:两臂交点 固定臂:两髂棘连线的平行线 移动臂:两肩峰连线的平行线 0~40

77 胸腰椎—侧屈 体位:坐位 轴心:第五腰椎棘突 固定臂:两髂棘连线平行线 移动臂:脊柱连线 0~50

78

79 结果记录 1.日期、肢体关节名称、AROM和PROM。 2.记录结果以度°为单位
3.记录运动范围:比如膝关节的0°~150°表示无受限,20°~150°提示伸展受限,0°~120°提示屈曲受限 4.“-”表示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伸展情况。如膝过伸:-20° 5.不能测量表示为“无”。如腕关节掌屈痉挛,不能伸展,则伸展一栏记为“无”。 6.测定时应对浮肿、疼痛、肌紧张、肌萎缩、皮肤情况予以记载。

80 结果分析 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 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原因: *肢体制用 *肢体失用-----神经损伤,畏惧运动
*关节内外创伤或炎症:疼痛、肌肉痉挛、软组织挛缩、肌肉无力、关节内异常、关节僵硬

81 结果分析 AROM<PROM 检查AROM实际上是对肌力的考察。另外AROM大小也与被试者的活动意愿、协调性以及意识水平有关。
PROM<正常ROM 提示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皮肤、关节或肌肉等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疾病本身(关节炎)?继发性(制动)?


Download ppt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