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肺炎
2
肺炎 定義 病原體 即肺部發炎或受到感染。 導致肺泡壁積聚液體及白血球,防礙肺部的正常功能 細菌性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
非典型肺炎: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3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致病原 肺炎鏈球菌 大多成對存在,只有少數菌體單獨存在,因此又稱為雙球菌。 以冬季至春季為疾病發生之高峰期
4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傳染方式 潛伏期 變化極大,約1~3天 飛沫或接觸傳染 直接碰觸到口鼻分泌物 吸入含有此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微粒。
通常需要長時間或密切接觸才易遭受感染,且侵入人體後,最常生存的部位在鼻咽部。 隨著年齡增長,帶菌率會逐漸減少
5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好發條件 當帶菌者免疫力下降時 5歲以下嬰幼兒(鼻咽腔本身帶有肺炎鏈球菌) 65歲以上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患者
當免疫力減低或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時,細菌便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 可能引發中耳炎、敗血症、菌血症及腦膜炎
6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常見臨床表現 肺炎 發燒、畏寒 胸口痛、咳嗽(痰中帶有膿或血)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可能帶雜聲 腦膜炎
頭痛、噁心、發燒 頸部僵硬、抽搐、昏迷等神經學症狀 菌血症;敗血症
7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確診病例要同時符合以下兩點 實驗室診斷 臨床病例
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 實驗室診斷 由正常無菌部位(如血液、腦脊髓液檢體)中檢出肺炎鏈球菌
8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治療方式 全球發生情形 以抗生素治療,常見為青黴素(penicillin)
近年來,抗藥性菌株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在臨床治療上也增加許多困難 全球發生情形 全球每年約有160萬人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死亡,小於5歲之嬰幼兒佔70~100萬人 歐美國家,每年發生率約為10~100人/ 100,000 人(約千分之一)
9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美國的發生情形 臨床表現 700萬例中耳炎 17萬5千例住院治療之肺炎 5萬例菌血症 3千至6千例腦膜炎 致死率
菌血症致死率約為20% 肺炎為5~7%,老年人可提高至60% 腦膜炎為30%,老年人可提高至80%
10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預防方式 接種疫苗 一劑疫苗含有23種肺炎鏈球菌之抗原,可涵蓋80%以上之成人常見侵襲性感染類別
接種1劑可維持5~10年效力 目前尚未列入常規疫苗,採自願及自費方式 可與流感疫苗或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接種
11
非典型肺炎 定義 有別於一般的細菌性肺炎,但是卻有著類似的病徵與病程 目前仍沿用非典型肺炎來描述非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 致病原
由多種不同的微生物引起,包括過濾性病毒、黴漿菌、 「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及「退伍軍人桿菌」
12
非典型肺炎 臨床症狀 治療 類似感冒:喉嚨痛、乾咳、頭痛、發燒、肌肉痛 情況輕微的,一般不需特別藥物,通常在10至14天內便會痊癒
少數患者可能會持續數週,最好在5至7天內到醫生處覆診,檢查情況有否好轉
13
非典型肺炎 預防方法 增強抵抗力,保持充足睡眠 被免與致病原接觸 使用口罩 遠離人多聚集之地方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4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新出現在人類身上的傳染病 之前統稱為非典型肺炎
因較過去所知病毒、細菌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因此取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15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致病原是SARS病毒 潛伏期 傳染方式 是新發現的冠狀病毒 原冠狀病毒為導致感冒的致病原之一,引起症狀較輕微
2至7天不等,最長可達10天以上 傳染方式 飛沫傳染 接觸傳染
16
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 1965年時,首次培養出一種形狀特殊的病毒,也就是此次SARS出現前已知的傳統冠狀病毒。
因為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此病毒外圍帶有冠狀的邊飾,所以用「冠狀病毒」命名。 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17
利用電子顯微鏡找到引起新型冠狀病毒「SARS virus」
照片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管制局
18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主要症狀 發高燒(>38℃) 乾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
可能伴隨其它症狀,包括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 併發症 最嚴重會出現瀰漫性肺炎,氧氣交換下降,導致呼吸衰竭
19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可傳染期 治療照護 在尚未發燒時不會傳染給他人 發病後7至10天內是最危險的傳染期 發燒消退後10天即不具感染力
無已證實療效的特效藥物 良好的支持性療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