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聚集性不明原因死亡调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聚集性不明原因死亡调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聚集性不明原因死亡调查

2 目的:通过本案例讨论,掌握不明原因疾病爆发调查步骤与方法。 时间:3学时
Logo

3 一:疫情报告 2004年10月4日上午,G羊乡党委书记匆忙地赶到L县县委报告:该乡M村10月3日向乡政府报告,该村有5名群众不明原因急性死亡。县委立即将此事转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立即派防疫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县政府同时向洲政府报告了疫情。 Logo

4 该村现有牧户37户,牧民232人。由于该乡尚未通电及电话,无法从现场直接与外界联系。
Logo

5 问题1:对这样一次不明原因的急性死亡疫情,若有你组织调查,你计划如何进行调查?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Logo

6 参考答案一 立即报告县卫生局领导,同时向洲CDC报告。 核实情况。最好电话核实,因为该乡没有电话,立即派出专业小组前往核实。
组成调查组:组织流行病学、实验室专家到现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带队,组织临床专家一同前往。 准备相应的物资和药品 如果核实后事件存在,则立即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系统进行报告 Logo

7 相关准备1: 个人防护用品。对于不明原因疾病,可按照烈性传染病的防护设施做好准备。
联系单位(报告单位和发生地的单位,比如:医疗机构、学校等)的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手机号码、传真号码。 相关技术资料:《传染病学》、《不明原因疾病的个案调查表》、《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以及与中毒有关的资料。 Logo

8 相关准备2: 常规采样的仪器设备:比如采血、尿、大便、鼻咽拭子、含漱液、痰等的仪器设备。 消毒的药械: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喷雾器。
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相录音设备 交通住宿费用,帐篷、食品、水等生活用品 Logo

9 现场调查的步骤1 组织准备; 核实诊断 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 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 描述性分析; 建立并验证假设;
采取控制措施; Logo

10 现场调查的步骤2 完善现场调查; 书面报告 继续监测以便监控发病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原因查明后才开始实施,应是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中,并根据调查进展及时调整,原因越清楚,措施越有针对性。 Logo

11 二、调查核实 在该乡党委书记的陪同下,县CDC派出的3名防疫人员,于 10月6日凌晨2点赶到了M村,在1名乡镇医院医生的配合下,对死亡情况进行了核实。 Logo

12 该村从9月10日到10月6日,陆续死亡了7人,全部是发病3天后死亡。7名死者分布于4户人家,其中有2户分别死亡1人,有1户死亡2人,有1户死亡3人。第1例死亡者是村医,其他为普通牧民。死者均未到医院就诊,相互之间有家族和亲戚的关系。村长和当地百姓怀疑是一种“家族性的传染病”。 Logo

13 问题2:这阶段,你最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怎么去获取?需要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Logo

14 参考答案1 最需要了解:还有其他的类似、危重的病人吗?每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与体征,是否具有共同的特征。
获取方式:由于所有病例未到医院就诊,因此无病历记录,只有通过询问现症病人或死者家属回顾获取信息。 Logo

15 参考答案2 采取的措施: 因为7名死者全部为不明原因死亡,当地人怀疑为传染性的疾病引起,调查组成员接触死者家属或现症病人,必须做好自我防护;
对现症病人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 告知死者家属暂时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防止疫情扩散; 要求当地村委会:该地再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及时报告,不能举行葬礼 Logo

16 三、描述性研究 临床症状调查核实 调查组通过询问死亡者家属获取了每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信息,他们发现:7例死亡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基本一致:急起发热、全身酸痛、剧烈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 调查组同时发现:部分死者家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相同症状的病人。 Logo

17 由于7例死亡病例均未到医院就诊,无任何实验室资料,因此,此次病例定义只能全部依靠临床表现。
搜寻病例: 由于7例死亡病例均未到医院就诊,无任何实验室资料,因此,此次病例定义只能全部依靠临床表现。 调查组确定的搜索病例定义: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有发热的病人。 Logo

18 可疑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自述出现过发热的病人;
将搜索到的病例分为3个层次: 可疑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自述出现过发热的病人; 可能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 确定病例:在M村及其附近,2004年9月1日以来,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Logo

19 表1:2004年M村不明原因病人个案资料一览表) 户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相互关系 发病时间 死亡时间 1 老丁(兼村医) 男 52 村民
9-10 9-13 2 小娟 25 9-14 9-16 小娟父亲 63 父女 9-18 9-21 小娟母亲 56 母女 9-22 小娟大哥 32 兄妹 3 老西 67 小娟家邻居 9-30 老西外孙 15 爷孙 9-28 老西女儿 36 9-29 10-1 老西的儿子 父子 4 老西妹夫 55 老西亲戚 10-5 5 小红 37 老西邻居 10-3 10-6 小红小妹 20 大妹 小红大姐 38 大姐 小红丈夫 丈夫 小红父亲(村医) 62 10-7

20 三、描述性研究 M有37户村民,232人。搜寻发现,自2004年9月1日以来,与此相关的可能病例有15例 地点分布:5户村民中
职业分布:全部为藏族,牧民 性别年龄分布:男性/女性=3/2;最小15岁,最大67岁,以成年人为主,分布于5个年龄组 10-组:1例 20-组:4例 30-组:4例 50-组:3例 60-组:3例 时间分布:见下表 Logo

21 发病时间分布 发病 时间 9月 10月 合 计 小 10 14 18 21 22 28 29 30 小计 3 5 6 7 病例数 9 1 2
15

22

23 问题4: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你的病因假设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Logo

24 参考答案-1 病因假设的思路通常有 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的? 如果是感染性的:病毒、细菌、寄生虫
非感染性的:中毒/毒素(化学、物理、动物性的、植物性的);心因性的;社会性的

25 参考答案-2 传染病的特征: 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性 地方性 季节性 有免疫性。

26 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病情发展中的特殊表现:发热(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等)、皮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典型、非典型;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等

27 参考答案-3 如果是感染性的,分为: 列出可能的诊断(1-N个),列出每种诊断的支持点,不支持点?还需进行的补充调查有哪些? 常见的?
不常见的? 新发的? 列出可能的诊断(1-N个),列出每种诊断的支持点,不支持点?还需进行的补充调查有哪些?

28 参考答案-4 如果是非感染性性的: 化学性:发病快,严重程度与剂量反应成正比;有接触史;通常无高热;白细胞通常不高。如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不高,分类正常。症状无接触的毒物一致;停止接触、有针对性的解毒药。诊断:实验室检测 物理性:高温、高湿、核辐射(有发放射源的丢失和污染。有血液系统的特征性表现)。 心因性:如:疫苗接种反应

29 参考答案-5 该病的病因假设 为感染性的疾病:由于该事件中病例均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应为感染性的疾病; 为以肺部症状为主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病例均有明显的肺部症状(咳嗽、喀血痰),起病急,因此,怀疑该病为与肺部症状有关的急性传染病。

30 参考答案-6 与肺部症状有关的感染性疾病有 肺鼠疫、肺炭疽、SARS、人禽流感、大叶性肺炎 粟粒性肺结核、马鼻疽肺病变、肺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
肺型土拉弗氏菌病、中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

31 参考答案-7 根据以下几点对假设的疾病逐一进行对照比较分析:
临床表现:逐一对照假设疾病的临床表现(急起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病情进展情况、病死率:病情进展迅速,发病3天则可死亡、高的病死率高(46.7%) 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时间在9~10月;发病地点在草原;病人全部是牧民、藏族等,明显的家族聚集特征等特征

32 参考答案-8 根据以上分析 排除SARS、人禽流感、大叶性肺炎、粟粒性肺结核、马鼻疽肺病变、肺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肺型土拉弗氏菌病、中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等疾病。 排除中毒的理由:有明显的发热,无共同的聚餐史,基本排除中毒。

33 参考答案-9 初步诊断为: 疑似肺鼠疫爆发? 疑似肺炭疽爆发? 其他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34 病因假设-1 因此,调查组初步考虑为急性传染病: ⑴疑似肺鼠疫暴发; ⑵疑似肺炭疽暴发; ⑶其他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35 病因假设-2 因为这两种病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肺炭疽是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肺鼠疫为甲类传染病,是最烈的甲类传染病,因此,调查组做出了2个决定: ⑴建议村委会立即发出通知,要求现症病人和病人的直接接触者必须就地隔离、不能外出,不能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也不能与其他人接触,直到得到解除隔离的通知,方能自由活动; ⑵立即向县政府汇报疫情,要求立即采取强制措施控制,防止疫情扩散

36 四、鼠疫背景发病资料-1 县CDC的疫情资料显示: 1917年在该县某地区由寺院僧侣感染引起并波及群众近300人,死亡约200人。
于1973年首次在本地区从喜玛拉雅旱獭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 现已查明7个乡为鼠疫疫源地,疫点65处,疫源地面积1035km2。 储存宿主以旱獭为主,藏系绵羊次之。

37 该地区动物间鼠疫几乎连年不断 人间鼠疫的流行高峰在6~10月份。 到目前为止,该县共分离出鼠疫菌97株 其中旱獭67株(69.07%) 媒介昆虫10株(10.31%) 人体16株(16.49%) 藏系绵羊2株(2.06%) 獾1株(1.03%);

38 发生人间鼠疫10起,发病35人,死亡12人,病死率为:31.3%。
在10起人间鼠疫中 因剥食旱獭占3起, 蚤叮咬占5起, 剥食藏系绵羊占2起。

39 问题5:以上资料对病因判断有什么启示?为验证病因假设还需要哪些证据?
Logo

40 四、实验室证据 为了寻找实验室证据,10月7下午3点,在严格防护的情况下,采集了临床诊断病例(小娟的哥哥和母亲、老西、老西的妹夫、小红的大妹、大姐和丈夫)以及可疑病例的痰和血液。 调查组决定3名工作人员中的其中1人,返回县城向县CDC领导和县卫生局汇报疫情的情况,同时,将样本送当地州CDC进行鼠疫和炭疽的相关实验室检测。 Logo

41 10月20日和21日,调查组再次采集病人的血液做鼠疫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全部为鼠疫血清抗体阳性。1例可疑病例2次采样均为阴性。 结果见表4。

42 表4:2004年M村不明原因疾病鼠疫杆菌血清抗体实验室检测结果
姓名 性别 第1次采血 第2次采血 时间 滴度 小娟哥哥 32 10月7日 1:160 10月20日 1:640 小娟母亲 56 —— 1:1280 老西 67 1:5120 老西妹夫 55 小红大妹 20 小红大姐 30 小红丈夫 25 1:80 小红父亲 62 未采血 1例可疑病人病例

43 调查组之后对现场的21只牧狗、17只羊,8头牛采血做鼠疫血清学监测,结果:
狗的阳性率:52.4%(11/21) 羊和牛: 均是阴性 对首例病人老丁宰杀的山羊皮做反向血凝实验(RPHA),滴度1:100(阳性标准为:1:100)。

44 问题6:以上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否可以得出本次疫情发生的病种和原因?还需获取什么资料?
Logo

45 五、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 肺鼠疫和肺炭疽病人,发病前一定有相应的流行病学史,即发病前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患鼠疫或炭疽的病死动物,或者接触过类似的病人。调查组必须尽快获取相关的证据,找到发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疫情。 Logo

46 问题7:如何尽快获取流行病学证据? Logo

47 参考答案-1 已经有了临床症状,样本也送到州检测,还需调查流行病学证据。流行病学已经有的证据:发病季节、发病职业,尚缺乏动物疫情和传播关系的证据:

48 参考答案-2 如果是肺鼠疫 是否先有动物疫情: 当地的动物是否出现过旱獭死亡、及其数量?
有条件的情况下,发现病死的牛、羊可以采样检测鼠疫杆菌; 通过狗、藏系绵羊的血清学检测,通过阳性率的高低和抗体滴度证实是否出现动物间鼠疫疫情 通常需采集一定数量的狗、羊,开展血清学调查

49 参考答案-3 人是如何感染的? 如何从动物到人?如何从人到人? 接触史调查:
病人在发病前9天内,是否被自毙旱獭身上的蚤叮咬?是否剥过自毙旱獭的皮毛,或屠宰过牛、羊、狗?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症状的病人?发病后是否传染了其他人?病人之间的传播关系是如何的?

50 参考答案-4 如果是肺炭疽: 当地是否出现过动物炭疽疫情:是否发现过牛、羊突然倒地死亡的现象?
人是如何感染发病的:病人在发病前14天内,是否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者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人传人?

51 参考答案-5 获取流行病学证据的方式: 动物间疫情资料:通过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当地的动物间疫情情况、或者直接询问村民,是否发现当地动物(牛、羊、狗)或者旱獭有病死情况发生? 病人与动物或者旱獭的接触情况:通过病人或者病人家属了解病人发病前与当地病死动物(牛、羊、狗)或者旱獭的接触情况。

52 参考答案-6 人传人的证据 调查病人发病前1个最长潜伏期接触过的所有人,了解其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相同症状的病人,确定其是否因接触类似病人而感染; 通过调查病人发病后接触的人,调查这些人是否也出现了类似症状,确定其传染了哪些人

53 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1 该事件发生在9~10月,是鼠疫的高发季节(炭疽的高发季节是夏季)。
动物间疫情情况:根据村民反映,近几年,M村某沟内有大批野生动物死亡,其中旱獭在2002~2003年期间有大批死亡,2004年许多牧民发现有旱獭及野兔死亡现象。周围群众受宗教影响,无剥食、捕猎习惯。但此地有大批的牧狗、野犬经常有猎捕和叼食旱獭的习性(叼食回帐篷周围及室内)。

54 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2 病人与动物的接触关系:15例病人中,有1例发病前屠宰过家中的山羊,有1例病人在室内接触过自毙旱獭(详家下面的个案描述),另外13例病例未发现有病死动物接触史

55 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3 15例病人的相互关系:15例病例分布于5户牧民中,相互之间均有亲戚和邻居关系。各户的发病情况及其接触关系如下:

56 表3:2004年M村不明原因病人传播来源与转归 (病人全部是藏族,牧民,所有病例的暴露时间均不清楚) 户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可能的传播来源
发病时间 死亡时间 恢复时间 1 老丁(村医) 52 宰杀羊,被羊感染 9-10 9-13 2 小娟 25 獭体蚤叮咬 9-16 小娟父亲 61 接触小娟? 9-18 9-21 小娟母亲 56 接触小娟?接触小娟父亲 9-22 10-23 小娟大哥 35 10-28 3 老西 67 接触小娟母亲或哥哥 9-30 10-30 老西外孙 15 9-28 老西女儿 36 9-29 10-1 老西儿子 4 老西妹夫 55 接触老西 10-5 10-29 5 小红 37 接触老西儿子? 10-3 10-6 小红小妹 接触老西儿子? 接触小红 小红大姐 38 小红丈夫 接触小红? 小红父亲(村医) 62 接触老西儿子? 接触小红? 10-7 10-31 (病人全部是藏族,牧民,所有病例的暴露时间均不清楚)

57 问题8:病例间的传播关系是否明确?如果绘制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图?

58 病例间传播关系示意图

59 追踪可能的传染源 10月6日,小红死亡,其丈夫也出现发热、剧烈头痛、咳嗽,咳血痰,因此,十分恐惧,未征得现场调查组和村委会的同意,10月7日私自前往县城治疗。 他先骑马到J乡,然后自己开车赶往县城。 途中有3名陪伴熟人,先后居住在8户牧民家,直接接触者有111人,并将自身污染物品及衣服放在多位农牧民家中。

60 问题9:该病例未按要求隔离可能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61 参考答案-1 该病例为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也就是可能的肺鼠疫传染源,如果不被隔离,病人再继续接触其他人,可以引起疫情的传播、蔓延。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10月6日调查组到达现场,一旦怀疑为鼠疫,立即要求村委会隔离病人,但是,仅仅靠当地的人力、物力,实施隔离措施,是非常难的

62 参考答案-2 现场调查组立即派人返回县政府报告现场情况(当地不通电话),寻求支援(实验室依据、病人治疗、防止疫情扩散的人财物)。但需要时间。
病人看到亲人死亡,十分恐慌 第一批调查组如果没有临床医生、诊治设备,不能在现场进行救治,难以保证或强制病人不去求生

63 参考答案-3 因此,在通讯和交通如此特殊的地点出现疫情,此时出现病人“逃跑”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人力不够,无能力进行交通封锁
县政府得到信息,派出大部队到现场采取规范的控制措施,至少要在4天后。 因此,在通讯和交通如此特殊的地点出现疫情,此时出现病人“逃跑”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64 参考答案-4 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提出隔离病人的要求后,要有保证隔离病人的保障措施,要指导、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强制隔离病人时,有足够或基本的临床医生、诊治设备 在现场进行生命救治

65 10月9日凌晨县卫生局得到现场返回同志的疫情报告后,迅速向全县医疗机构发出了紧急通知
加强对所有发热病人的监测 一旦发现来自M村的病人,立即隔离并向县CDC报告,防止疫情扩散。

66 小红的丈夫逃到县城后,10月9日到县医院就诊,医生立即询问其来源地和临床表现,由于怀疑为M乡不名原因死亡事件的病例之一,立即隔离病人,同时报告了县CDC。
县CDC立即赶到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取病人的血液和血痰迅速送州CDC进行实验室检测。

67 10 月11日:州CDC第一批检测报告: 从10月9日采集的小红丈夫的血痰样品中分离出鼠疫菌,未分离到炭疽杆菌。

68 六、进一步寻找确诊的证据 8例病人,实验室检测结果:1例痰中分离出鼠疫杆菌,7例2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可确诊肺鼠疫病人;
7例死亡病例由于缺乏实验室证据,尚不能明确诊断 Logo

69 问题10:如何寻找7例死亡病例的实验室证据? Logo

70 参考答案 国家鼠疫诊断标准中没有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如果没有实验室证据就不能确诊为鼠疫。已死亡的病例要确诊,需拿到实验室证据
如何拿到实验室证据? 尸体解剖 采样 ,送实验室检测

71 7例死亡病例 要明确诊断,必须进行尸体解剖和采样检测 首例病人死亡后已经被天葬,只剩下秃鹫吃剩的骨头 其他6例病人死亡后,全部已经土葬
Logo

72 对土葬的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对尸体进行了焚烧处理
调查组负责解剖尸体的专业人员在严格的防护后,逐一挖出已经土葬的尸体,按照操作规范,对6具尸体(首例天葬,无法取样),分别采取了肝、脾、肺、心血及有可疑病理改变的淋巴结,置于试管内保存,指定专人送州CDC做实验室检测 对土葬的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对尸体进行了焚烧处理 Logo

73 6死亡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览表 *淋巴、心、肝、脾、骨髓等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反向血凝实验 (RPHA)(1:100阳性)
尸体组织* 鼠疫杆菌培养 小娟 25 1:12800 阳性 小娟父亲 61 1:51200 老西外孙 15 1:25600 老西的女儿 36 1:1600 老西儿子 小红 37 1:800 *淋巴、心、肝、脾、骨髓等

74 问题11: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你认为是什么疾病导致的本次死亡疫情?引起本次疫情的原因是什么?其传播途径是什么?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Logo

75 谢谢大家!! Logo


Download ppt "聚集性不明原因死亡调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