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节.荀子 一.天人之分 二 性恶论 三.知论
2
一.天人之分 《天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又,“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3
天人之分观念的针对性 “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非十二子》)
“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史记·孟荀列传》) “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天论》)
4
天之职分 《天论》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又,“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礼论》篇所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
天之必然规则性 《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又,“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6
人身之“天”(自然) 《天论》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7
人和“伪” 《性恶》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又,“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
《非相》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8
天与人的关系:养和用 《天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 《富国》:“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
“不与天争职。”(《天论》) “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大天而思之”、“从天而颂之”。(《天论》)
9
圣人不求知天 “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天论》)
他指出,“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但是,“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因而人事的核心,即在于“明分使群”。(见《富国》)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
10
躬行人道前提下的天人统一 《儒效》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11
天人统一 “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王制》:“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
12
二 性恶论 “性”的概念: 《性恶》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礼论》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13
“性”的内容和结构 《正名》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 《正名》又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心为之择谓之虑。” “从心之所可”。(同上)
14
“天情”与“天君”的区别 “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性恶》)
《正名》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衍)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15
两个似乎矛盾的命题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同上)
16
性之善恶问题的分析 《性恶》说,“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正名》说“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无)于情之所欲。”
《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 《解蔽》说,“心知道然后可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17
性恶与人之向善的可能性 《正名》也说,“凡人莫不从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
“涂之人可以为禹……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 “化性起伪”(《性恶》),“长迁而不反(返)其初”(《不苟》)。《性恶》说,“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18
性恶与人之向善的可能性 “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性恶》)
19
情欲可塑 “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正名》) “人之情固可如此可与如彼。”(《荣辱》)
20
“礼义”教化的必要性 “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 《性恶》说,“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又说,“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21
礼者养也 “称情而立文。”(《礼论》) “情文俱尽。”(同上)
《礼论》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同上)
22
伦理原则 《礼论》说,“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蔽于用而不知文。”(《解蔽》)
23
三.知论 1.论心、知 2.论正名
24
1、论心、知 知之能力与知识: 《正名》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衍)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正名》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 《解蔽》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25
与《管子》 《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有职,官之分也。”
《心术上》说“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又,“物固有形,形固有名……不言之言,应也。”
26
学有所止 《解蔽》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定)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27
圣知之义 《儒效》说,“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
《性恶》亦说,“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
28
人心之蔽与解蔽 “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同上) “兼陈万物而中县(悬)衡。”“何谓衡?曰道。”(同上) “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同上)
29
人格完成——智慧之前提 “持险应变曲当,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儒效》)
“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措)迁徙,应变不穷。”(《非相》) 《劝学》说:“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现)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30
“心”的概念 《解蔽》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其物也杂博,其情(精)之至也,不贰。”(《解蔽》)
31
治心之道 《解蔽》说,“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导之以理,养之以清。”(同上)
32
心之“虚”、“静”、“壹”的意义 《解蔽》说,“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33
心之“虚”、“静”、“壹”的意义 《管子·心术上》说,“虚者,无臧也。” “积思虑,习伪故。”(《性恶》)
解蔽》说,“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解蔽》说,“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夫恶有蔽矣哉。”
34
“知”之知行合一的意义 《解蔽》说,“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
《大略》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又,“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儒效》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35
2、论“正名” “君子必辩。”(《非相》) 《正名》说,“名也者,所以期累(当为异)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命而期,质请(情)而喻……”
36
《正名》论“名”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所为有名”; 第二点,“所缘以同异; 第三点,“制名之枢要。”
37
所为有名 《正名》:“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38
所缘以异同 《正名》说,“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
39
制名之枢要 “约定俗成。”(《正名》) 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 “有循于旧名” 、“有作于新名”。(同上)
40
名、辞、辩、说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同上) “名闻而实喻”,“道行而志通”。(同上)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王制》)
41
思考题 1.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2.荀子的性恶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