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立足学生 整体设计 ——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2003年12月
2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
3
一、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1、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 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学科技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过多倚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偏重书本知识的习得,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取; 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倾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
2、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应该从课程层面上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不能搞单一,解决学科单一的问题。 实践:让学生有意识、有机会的动手。 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来组织课,不是授课。学科上课——教师预设目标,组织教学,达成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目标体现多元化、多层面和动态性;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活动程序,让学生设计活动内容,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把课还给学生,教师退到不能退的位置,学生进到不能进的位置。看重过程,淡化结果。
5
3、学校应该做什么 A、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包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
目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
6
内容: 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征求意见稿) 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系统的,动态建构的,但动态不等于无序!应该有三年的宏观设计。 否则,活动就是单片的,这个活动以后,下面就没有预期。 是否要形成文本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是生成性课程,是自主活动的课程,应该有较大的空白,体现开发性。
7
这是必修课,必须按必修课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教学和管理教师,否则就是逢场作戏。
B、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办法。 这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障机制。 这是开发的课程,必须培养出一支队伍。 这是必修课,必须按必修课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教学和管理教师,否则就是逢场作戏。
8
二、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9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我校的具体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成员为核心力量,先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中的目标,初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选题,发给学生征集意见并收集学生自主设计的课题。然后组织教研组老师和学生骨干对征集的各个课题进行论证和筛选。 接着召开全年级的课题招标大会。由课题组指导教师现场解说课题,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报名参加相应的课题组。 课题确定以后,由课题组的指导教师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课题进行设计与开发,并由学生撰写好各个课题的说明,设计研究与行动方案。
10
全年级学生按照所选课题开展课题组为建制的学习单位,实行跑班制,七年级共有18个课题组。
如果某个课题组参与人数过多,则分成两到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一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同一主题,最后综合探究成果,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二是对于一些角度比较单一的小课题,则在两、三个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探究成果更独特,更具有独创精神,这样既避免了研究的重复,又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 各小组都通过组员的民主选举,选举出具有高度责任心,信得过的学生来做小组长,领导小组活动。组长的职位实行流动制,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引入评价机制。
11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法是探究学习。
例如:我们开展的“生活中的物理”的课题研究,从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入手。如,对纸降落伞下落速度,自制小车运动快慢的研究等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选择其中一个变量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次尝试,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探究有关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制订计划、作出预测、寻找证据、绘制图表、交流讨论,并作出解释和研究结论。
12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还具有实践取向,即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13
例如:在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为主题的“感受亲情”、“交往之道”、“走进残疾人”等一系列课题中,学生通过体验父母、师长、朋友的角色,感悟亲情、友情,反思为人之道。
例如:在“亲近运河”课题的学习中,学生走出校门、关注家门口的运河,采访河边的居民,河上来往的船工,调查河上的桥梁、河边的民居,收集流淌的传说故事、传唱的渔歌号子,活生生地了解了运河的沧桑变迁,真切地感受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14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 例如:“街头小吃”课题组,学生走上街头广泛开展调查,了解小吃的品种、营养,人们的口味、需求,把街头当作课堂;亲身实践、动手制作、亲口品尝,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特别是学生通过对社区小吃的调查过程当中,生成了对社区文化和市民文明修养的思考和探索,在采访社区主任的过程中生发出学生如何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新课题,这样,学生对自我与社会的内在联系有了整体认识,主动谋求自我在社会中的和谐发展。
15
三、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生活、社会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4、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6
(二)阶段目标及主要内容 (1)(2002.9—2003.8)从七年级开始实验,以“生活·探究·科学”为主题,适当加入人与生活、社会的内容,全面启动综合实践活动 (2)(2003.9—2004.8)修改和完善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七年级以“生活中学会实践,实践中学会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继续全面实施“生活·探究·科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初三年级的相关准备。
17
(3)(2004.9—2005.7)构建适合我校初中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课程体系,全面启动九年级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使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个系列。
18
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实施及管理
(一)、课程内容的组成及管理
19
指定领域 课程 内容 实 施 内 容 课时 安排 课程管理 信息技术教育 1、全员培训与特长学生培训相结合 2、网页制作
3、学科教学与之整合 4、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每周1课时(同时增加主题活动课时) 教导处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信息技术教研组 总务处 劳动技术教育 1、电工 2、剪纸 3、服务师生、社区 4、其它
20
指定领域 课程 内容 实 施 内 容 课时 安排 课程管理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走进敬老院(调查、服务、宣传)
2、走进社区(调查、服务、宣传) 3、常州民族文化宣传及调研 和研究性学习课时相结合 教导处 团委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 组 研究性学习 1、七年级:“生活中学会实践,实践中学会生活” 2、八年级:“生活·探究·科学” 3、九年级:“人与社会” 每周2课时
21
课程 内容 实 施 内 容 课时安排 课程管理 非 指定领域 校传统活动 1、“勤文化”探究;2、艺术节;3、科技节;4、体育节
每学年每个一次 教导处 团委 总务处 5、法制教育系列活动 6、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7、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切入 每学期2-3次以上 班团队活动 1、入团仪式系列活动 2、勤业中学学生形象讨论活动 3、其它 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结合,包括每周一的班会课 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1、心理咨询与辅导 2、心理健康活动课程 每两周一课时,排入课表 心理辅导小组
22
(二)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 A、课题组形式:同一年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组成课题小组,实行跑班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合作完成一项活动。 优点:既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又能使每个成员得到锻炼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课题小组最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 缺点:学校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加大;对师资要求更高;学校资源难于满足;课题组是个松散的组织,指导教师容易产生应付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不负责。
23
B、班级为单位:以班级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活动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更强调人际间的交流,也可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每班固定一个教师,几个教师协助。
优点:学校容易协调和管理;活动开展容易规范,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备课组,可制订一个学期的总规划,每个星期的计划; 可弥补师资的不足;学校现有资源可基本满足需求。 缺点: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减少;对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
24
C、个人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应给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允许个人根据兴趣爱好独立进行活动,这将积极地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发展。个人活动应与小组和集体活动有机地结合。
25
1.学校构建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制订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
(三)课程的实施 1.学校构建完整的组织系统和制订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系统从学校到学生有五个层面: 校长——教导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年级组——指导教师——学生课题组长。 这五个层面有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26
(1)、校长: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组织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监控和评价课程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结合我校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制订了适合学校特色的《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并制订《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职责与要求》、《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课题组组长职责与要求》、《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班主任职责与要求》、《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职责与要求》,通过制度,保证课程的实施。
27
(2)、教导处:负责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进度计划,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开展教师培训,检查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询、指导,聘请和组织校内外专家讲座等。
28
(3)、教研组、年级组: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各班主任和课题组指导教师,在整个课程实施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的作用。根据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一安排,具体落实学生的课题研究计划,在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及时提出和布置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辅导报告,检查、督促、指导、评价的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
29
(4)、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方面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必须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结题展示和总结答辩等,给予学生具体、明确、全面的指导。
30
(5)、课题组长:负责团结全组同学并带领大家积极投入每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课题组长的职责与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全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研究,完成结题报告和小组总结,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同意组织的开题评审、成果展示、答辩、考核等活动。负责课题小组成员的分工,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员配置。.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讨论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商量解决的办法,反思前面的工作,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认真按时填写活动量表;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反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听取老师的意见。组织小组成员掌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开展自评和互评,填写评价量表。
31
课题活动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A、写研究日记:每次活动各课题组应写研究日记。
B、填活动表格:我校共设计了24张表格,对每个课题组进行全程管理。有常州市勤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研究结题评审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计划报告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工作记录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实施过程评审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组成绩评定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指导教师表现评价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查情况记录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组成员考勤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使用专用教室、设备申报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外出活动申报表等。
32
D、每次活动有计划、要总结:课题组每一次活动前,课题组长要和指导老师共同交流这次活动的内容和安排,并由组长填写《活动计划报告表》。
C、严格考勤:每个课题组有一份《课题组成员考勤表》,每次课题组活动集会由组长负责考勤并记录活动内容。 D、每次活动有计划、要总结:课题组每一次活动前,课题组长要和指导老师共同交流这次活动的内容和安排,并由组长填写《活动计划报告表》。 E、外出活动、使用专用设备必须申请并记录 :外出校门调查、访谈、考察、服务等活动必须提前申请,并有校长签字同意才能外出,外出活动的内容必须做详细的记录。
33
2.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 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34
教师的指导,更多地侧重在方法、思路和信息等方面。所有的指导,都要掌握好尺度,点到为止,教师要退到不能退的位置,学生要进到不能进的位置。
教师的指导:必须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确定选题、搜集资料、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结题展示和总结答辩等,给予学生具体、明确、全面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更多地侧重在方法、思路和信息等方面。所有的指导,都要掌握好尺度,点到为止,教师要退到不能退的位置,学生要进到不能进的位置。 教师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与观察者。
35
3.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方案并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各课题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比如从“校园美化”的课题生成出“勤文化”的主题。
36
4.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
37
5.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8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践四大指定领域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39
(四)课程内容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40
例如:正进行中的《区域用地类型变化对常州萝卜干生产影响研究》,以常州老名牌——萝卜干生产的兴衰为切入点,研究区域发展中的大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的改变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区变成工业区)——区域用地类型的变化(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区域用地类型的变化影响名品原料产地的存留——影响本地特产的兴衰——影响本地居民生存方式的改变。该活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展开,其中,应用了地理科学中的核心理念:人地关系的协调论解决问题,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方法——项目作业法,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辨别、筛选、重组等应用能力,在参观、调查、访问中,使学生观察和体验了手工业劳动、农业劳动的艰辛,研究的结果,将使同学们深刻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1
五、学业评价 1.评价的原则 : 参与原则 过程原则 综合原则 激励原则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评价应重参与、重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参与原则 过程原则 综合原则 激励原则
42
2.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评价的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评价的形式: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材料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43
3.学分制评价 等级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 奖励学分是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学分 ;
学分包括等级学分、奖励学分和学年学分与总学分。 等级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 奖励学分是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学分 ; 学年学分为一学年等级学分与奖励学分之和; 总学分为初中三学年学分的平均值,表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绩。 我校学分制评价办法尚在讨论中
44
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给我校带来的变化 1.学生素质的提高 ⑴学生对获取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 ⑵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⑶学生的探索动机也越来越强烈。
45
2.教师素质的提高 ⑴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快。 ⑵教师的科学素质提高快。 ⑶教科研能力提高快
46
一年多来,我校教师开新课程市级研究课、观摩课共18人次。教师论文发表、获奖,国家级5篇,省级9篇,市级16篇。教师发表的教学案例,国家级3篇,省级2篇,市级15篇,其中获省一等奖2篇。4位教师被有关部门推荐,奔赴全国各地上新课程示范课。12位教师分别在市各学科新课程培训或新课程学科教材辅导中作讲座共19次。
47
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视野和思路。
3.学校的变化 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创建学校特色教育的视野和思路。 直观的综合效益及潜在的隐性效益也正逐渐显示出来。从宏观角度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四个有利”,有利于加强德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办出学校特色”。从微观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学科课程质量提高,有助于教师知识更新和教学艺术长进;
48
七、结论和建议 1.开放综合实践活动,针对了实施素质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建设这个关键,突出了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学校教育的改革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校的情况可以证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有利于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预见,一旦在面上推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会出现气象更新的局面。
49
3.存在的困难: 一是课程计划中已作了安排,以教学法规的形式落实了课时,但没有现成的教材,学校和教师都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学校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滞后,一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会产生应付敷衍的态度。 三是一部分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课外知识面不广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教师再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50
谢 谢! 欢迎批评指正!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