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谌业锋主页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 电话:

2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Ⅰ.国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第三节 “情境教学”与“发现学习” Ⅱ.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3 Ⅰ.国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4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Ⅰ.国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第三节 “情境教学”与“发现学习”

5 人类教育的初始阶段,往往从“模仿和记忆”开始。东方人如此,“在早期的希腊教育中也很盛行”。这是典型的“接受学习”方式。但“接受学习”除了强调“模仿和记忆”,另外开发出“演绎—辩论”的方法。后者由苏格拉底的开创出来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基本成型。 导致“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生转换的标志性事件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感觉”和“情感”的重视。

6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当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断言人类教学方法的初始状况为“模仿和记忆”时,实际上也就是说人类教学方法最初显示为“接受学习”。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有效地“接受”、“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来发展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掌握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无论“接受学习”还是“掌握学习”,都以“模仿”、“记忆”、“复述”、“了解”等活动为其基本特征。

7 一、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的早期实践显示为“接受”教师的声音符号化的“讲解”和“训练”,或者“接受”、“练习”书本上的文字符号化的知识。当“模仿”和“记忆”以“理解”为前提时,一般意义上的“接受学习”便转换为“有意义接受学习”。

8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由来 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学校教学中出现了以活动课程、学生自学、“做中学”为主的新教学方法以及以个别教学为主的组织形式,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但这些以学生为中心、以个别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似乎并不能带来高效率的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讲授接受式教学,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但是,由于运用上的偏差,人们对讲授接受式教学表示失望。

9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方式的系统论证,使传统的“接受学习”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接受学习”开始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基本的信仰危机和生存危机,这使“接受学习”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生存基础。于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由是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1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的观点》中谈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各种教学手段中,很少像言语讲解教学法那样,公然遭到教育理论家摒弃的。在许多地区,人们普遍认为言语学习的特征,就像鹦鹉学舌那样地背诵,对一些孤立的事实进行机械的记忆,从而蔑视地把它当作声名狼藉的旧教育传统的一种残余而加以抛弃。

11 过去50年来,主要是由于对言语讲解教学技术广为流传的不满,而采用了活动课程,设计和讨论法,在课堂里竭力扩大非言语的和操作的经验的各种方法,着重‘自我发现’,强调为解决问题和借助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探索法或者过程法。”

12 在讲授接受式教学处于如此不利的处境中,奥苏伯尔站出来“公开”地为教师讲授式的学生“接受学习”寻找理由。奥苏伯尔创立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并在其“同化论”的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主张。奥苏伯尔批判性地吸收了与他差不多同时代的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论和结构论思想,以两个维度对所有的课堂学习方式作了划分:一个是“机械—意义”的维度,一个是“接受—发现”的维度。

13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同。在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已提供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要把材料同化到认知结构中并予以保持,以便于以后的回忆和再认。而发现学习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须被独立地发现出来。

14 可见,在奥苏伯尔那里,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分并不难理解。“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多少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对学习者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把材料内化或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候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给予的,在学生能够内化它以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它。换言之,与众不同的和首要的学习任务是要有所发现。在这一发现阶段结束之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再内化发现的内容。”

15 于是,奥苏伯尔强调,在绝大多数学术性学科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呈现的概念、原理及事实信息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来获得教材知识。“教育机构主要是传授现成的概念、分类和命题。总而言之,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

16 在奥苏伯尔看来,发现学习的流行使人们产生了误解,误以为一切接受学习(主要以讲解式教学为基础的学习)都是机械的;一切发现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实际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都可能是机械的。由此,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并无必然联系,发现学习也不必然是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比发现学习更有效。学生应该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

17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主张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或被动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这取决于学习发生的条件。 而且,接受学习同样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思考”。真正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总是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思考”的帮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学习者要做好几项工作:

18 第一,在确定认知结构中哪些原有观念同某一种新的学习课题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时,通常至少需要对这种关联性做出明确的判断。
第二,需要加以调整,使已经稳固的观念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它们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是这样。

19 第三,通常需要把新命题重新加以表述,以便使它们同个人的参照标准协调一致,而这种参照标准是同学习者的经验背景、词汇和观念结构相符合的。
最后,如果学习者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到作为调整表面的或者真正的矛盾观念的适应基础的话,他或者她时常会受到激励,而力图根据包容范围更大和更普遍的解释原理,把他或她的现有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加以综合或重新组织一番。

20 奥苏伯尔认为,这一切活动都不是发现活动或解决特定问题的活动,而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因为学习材料的主要部分是呈现的,学习的目的是有效地同化新意义和把这些新意义统合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

21 奥苏伯尔认为,与发现学习相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优越性在于:
首先,发现学习花费的时间太多,发现学习一般不适宜作为获取大量教材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用于有意义地传授和解释某个观念的时间,比由学生自己去重新发现它要少得多,一切真知识并不一定都是自己发现的,也不必要每一代新人、每一个人都要去重新发现。

22 其次,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获得知识应该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获得知识除了它在问题解决中经常起到的作用外,它本身作为一个目的应该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奥苏伯尔看来,“为批判性的思维而教”和“为问题解决而教”实际上都是一些浮夸的口号。“任何名副其实的科学课程都必须把系统地传授有组织的知识本身作为一种明确的目标。”

23 第三,在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的保持上,发现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一致的。在布鲁纳的实验中,要求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给定的,并以测验所给定内容的记忆的保持效果。奥苏伯尔感叹:“难道这不正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范式吗?在这种学习中,先呈现材料,然后学习者力图通过把它们同范围更广泛的已有观念联系起来的办法把这些材料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用中介词的儿童比不要求这样做的儿童有较好的保持,完全是由于人们把一项显然是机械的接受学习课题转化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时对保持的促进作用。在我们看来,这项实验一点也不涉及发现变量。”

24 奥苏伯尔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在以知识接受与记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学中,讲授—接受式教学确实省时高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接受学习”常被视为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不过,人们常常把接受学习与机械被动相联系,并不是没有原因。奥苏伯尔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时要有主动性。但在学生接受学习时,往往不能表现出主动性。学生没有必要的自我批评能力,“不愿意在处理材料上主动地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材料,不想使这种材料同有关的或矛盾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更不愿从他们自己的参照标准方面着眼把材料重新表述一番。”

25 作为一个接受学习的辩护者,奥苏伯尔可谓一语道破接受学习的内部危机:当学生不愿意在处理材料上主动地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材料时,接下来学生所做的大概就只能是机械被动地接受了。这也许正是“接受学习”不断遭受拒绝和非议的缘由所在。

26 二、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的基本期待是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有效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知识。
在接受学习的探索道路上,掌握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留出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

27 (一)掌握学习的基本理念 20世纪60年代,学校“差生”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协调:“问题已不再是找到能够成功的少数人。根本问题在于确定怎样才能使年龄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学会那些技能与学科内容——它们被认为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发展自身所必需具备的。”

28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美国学者布卢姆等人开始探索并提出“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
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布卢姆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以正态曲线给学生成绩分等的现象,教育界普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教与学的客观结果。

29 在此观点指导下,“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1/3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1/3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1/3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这一系列预想(得到了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通过分等的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体制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的程序,学生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

30 于是,那些在学习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怀和指导,而那些最需要个别指导和特别关怀的学生却得不到。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尖锐的批评,“正态曲线并不是神圣的东西,它所描绘的是一种随机的结果,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们力图使学生分布应与正态曲线很不相同,成绩正态分布时,说明我们的教育努力是不成功的”。

31 他指出,一个人能学会的,其他人也能学会。“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良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和偶然的。只要给他们以足够的学习时间,采用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式,那么,除了2%—3%在情感和身体上有缺陷而跟不上学业的差生外,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布卢姆逐步形成他的掌握学习理论。

32 掌握学习模式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二是教师应为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即“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可以由一名助手、其他学生或家庭提供,或者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适当部分。

33 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
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曲线的预想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4 研究发现:除了1%—2%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

35 研究发现:除了1%—2%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

36 为掌握而教”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
与“为掌握而教”相应的是“为掌握而学”。掌握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布鲁纳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

37 “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
在布卢姆看来,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达到掌握的水平。

38 第二,重视“反馈矫正”。布卢姆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成性测试的形式”。掌握学习模式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反馈矫正机制的建立。它把教材分成以一两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单元之间都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

39 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也称为“对目标射第二次箭”。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对于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运用矫正手段,寻找学习尚未掌握的材料的另外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他学习的手段,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并在这个问题对以后学习可能产生影响之前就解决。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教师通过矫正工作,让学生看到他们完全能达到目标,这样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顺利地完成矫正,补上学习的漏洞,达到掌握水平。

40 第三,体现“目标教学”。形成性诊断测试依据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一个学生能否达到掌握水平,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是可测试的,学生通过了测试,就说明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掌握水平。学生不能通过测试,就要依据可测试的教学目标进行矫正性教学,然后进行第二次反馈测试。因此可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是掌握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学习的有效手段。

41 (二)掌握学习的操作程序 掌握学习模式采用单元教学方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为掌握学习设计“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相当于教科书的一章,约两周时间。接下来进行单元教学,师生双方进行由班级群体教学、诊断与形成性评价、小组或个别化矫正教学等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

42 1. 单元诊断。 包括诊断性测试和补偿教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是新单元教学中将涉及到的旧知识,以此确认学生对于新单元教学的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准备程度。布卢姆对诊断性评价颇为重视。诊断性评价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诊断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即认知、情感方面的先决条件。

43 主要手段有: 以前的成绩报告单、必要学习技能调查表、情感先决条件调查表、标准化诊断性测试等等。摸底测验的试题,一般侧重于考查学生学习新单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根据对学习准备程度的诊断,将学生作出适当的分置,如果学生的测验结果离学习新知识的起点目标太远,就必须进行学前矫正。使那些缺乏先决条件的学生赶上来;同时,也使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有事可为,不感到厌烦。

44 2. 单元定标。 制订单元教学目标之前应先排出该单元全部的知识点,并按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确定各知识点必须达到的学习水平。并根据单元目标制订课时目标与设计课堂教学。课时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是每节课教学的方向和评价标尺。

45 3. 单元新授。 这是掌握学习的主要部分。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以促进学生高水平地学习为原则。当学生学习某一材料遇到了困难,需要矫正教学时,教师就要寻找另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学生学习的手段。

46 在具体方法上,布卢姆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辩证式”教学,即“围绕难题与问题,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作用。”除群体教学外,布卢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方式。他说,“每个学生也许需要十分不同的教学类型、质量才能够达到掌握水平。这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47 4. 单元测验。 在单元新授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参加形成性单元测验。一次形成性测验约占20—30分钟。试题的编制必须对应于单元教学目标,测验的结果以规定的掌握标准来说明学生是否达标,一般以80—90%的正确率作为单元掌握标准。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矫正。 布卢姆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纠正程序是让学生小组(每组2—3人)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检查各自的测试结果,互相纠正。

48 5. 单元矫正。 如果测验结果显示全班学生在同一知识的缺漏比较普遍,教师则应先回顾教学方法或教学安排,找出症结,然后重新进行变式教学。此外,教师要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约20%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学生参考相应的教材,或“用不同于原先教学的方式,对某些概念进行解释。”

49 布卢姆建议可以聘用助手或家庭教师,或者通过家里父母兄妹进行辅导。不过他认为“从三年级开始,由本班同学进行短时间的帮助是最有成效的矫正方法。”对于已达掌握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从事巩固性、扩展性练习,或组织他们从事较高层次的学术性探索,也可充当小老师,辅导未达掌握水平学生的学习。

50 6. 平行性测验。 “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在矫正性教学结束后,应对有关学生进行一次与形成性测验同质的平行性测验,以评价矫正性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形成性测试的两三天后,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参加平行性测验,学生只须测验那些第一次答错的同类项目或问题,并根据两次测验情况确定该生是否达标。

51 对于仍未达标的学生,教师还应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进行矫正性学习。
经过以上程序,单元教学的任务已经完成,教师便可接着进行新单元的教学。按此顺序循环往复,使后续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前面知识的基础上。

52 (三)掌握学习的评价 第一,掌握学习为传统的接受学习提供了积极而有价值的“形成性评价”观念和“反馈矫正”机制。它使教学评价由过分地强调分等与筛选功能转向“改进”功能。

53 第二,它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它相信大多数学生的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上的而不是智力上的不同,并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恰当的矫正性教学而趋于平衡。在这种乐观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为掌握而教,学生为掌握而学,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对差生的期待,促进差生的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兴起的目标教学实验就是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直接借鉴。

54 第三,关于教学目标问题。掌握学习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目标中心”式的教学。“目标意识”的确有导教、导学的功能,教学因此便有了努力的方向,亦具备了评价的依据。但是,布卢姆式的教学目标也潜藏了危机:目标分类过于条分缕析,容易使教学内容变得狭隘和简单化,而且,除了布卢姆等人设计的“行为目标”外,教学实践中还可能存在另外的、不可能完全预定的“目标”。

55 过分地强调以预先设定的行为目标去严格控制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看作是目标的散开,以目标来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这会破坏教学的艺术性,在真实的、流动的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预定教学目标而没有一点意外的教学也是不存在的。

56 其次,教学目标在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时,它本身也应是评价的对象。如果评价结果不合预期的目标,除了从教学方法和学生那里查找原因,还有必要考虑教学目标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否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发展水平?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可测量的吗?等等问题值得思考。

57 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实验班的学生所需的时间比控制班学生大约多功10—15%。”通过超额的学习时间来使学生达到掌握水平似乎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甚至影响整个教学的正常进程。

58 当布卢姆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花了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时,他是对的。但课堂教学往往不可能专门为某个学生而停下来“补课”。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一门学科“所需”的时间和个别辅导,以及如何降低与之相关的“教学成本”和“教学负担”的问题等等,尚待考虑。

59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 “发展性教学” 前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德国根舍因等人的“范例教学论”被并称为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

60 一、“发展性教学”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就已经为全世界教育学界所关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体系的弊端和重视儿童一般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对其进行根本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61 从1957年至1977年的20年间,赞科夫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实验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学教学新体系。由于其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儿童的一般发展来进行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因而,赞科夫的教育理论被称之为“发展性教学”。

62 (一)“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一般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也是理解“发展性教学”的关键。

63 关于“一般发展”的含义和内容,赞科夫本人先后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赞科夫实验性教学体系中的所谓“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有别于特殊发展,又不同于全面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64 赞科夫认为,不是任何一种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批评传统教学只是单纯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未能揭示出掌握知识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可能解决学生的一般发展问题。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

65 (二)“发展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概括出了5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66 1.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认为教学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使教学任务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推动和促进儿童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

67 2.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针对传统教学中复习的滥用,以及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赞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教师讲的东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必“原地踏步”。 赞科夫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系统化,从而保证教学的高速度。

68 赞科夫所讲的“高速度”,决不是赶进度,开快车。他认为在课堂上匆匆忙忙,赶快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是与实验教学体系格格不入的。主张教师和学生都稳稳当当地工作,教师要不吝惜时间,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也不要吝惜时间,跟儿童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样的教学将会得到加倍的报酬。

69 3.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对传统教学中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的质的修正。

70 4. 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 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告诉学生:哪些教材应该熟记,哪些教材不必记,知识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应该如何防止。它强调的是教会学生探讨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71 5.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对差生采用无限制地增加操作性练习的做法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差生更加需要花大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下了这样的功夫,就能使差生在一般发展上得以进步。大量的操作性练习,只能加重差生的心理负担,阻碍其获得一般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落后。

72 (二)“发展性教学”的评价 “发展性教学”为现代教学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它所提出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教学原则虽不见得如何新颖、独特,却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 当教学内容陈旧而简单,以至于对儿童的智力不构成足够的挑战时,“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便成为一种真实的需要。

73 当教学长期地重视“复习”甚至滥用“复习”时,“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将引起一场朴素的教学变革。也许,有效教学应该更加重视“预习”而不是“复习”。
在现代教学实践以及相关的研究中,“差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普遍的教育难题。“发展性教学”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整地解决这个难题,但它至少提出并正视了这个问题。如何“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74 二、“范例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教育界普遍出现“课程庞杂”、“学生负担加重”等问题。面对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的危险,1951年联邦德国高级中学与高等院校的代表们在“蒂宾根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上述这种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45年曾经正确地提出了提高成绩的要求,目前这种危险是由于误解了这一要求而重新引起的。

75 教学没有彻底性,就不可能取得成绩,而没有对教材的自觉限制,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的彻底性。工作能力比泛泛的知识更重要。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通过个别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但这些事实由于单纯的教材的堆砌而被掩盖了真相。而学生对这些教材本来就不甚了了,因此不久就又会忘掉。”会后“范例教学”受到普遍的关注。

76 (一)“范例教学”的由来 其实,“范例教学”并不是一种新发明,也不属于某个人的首创。在实践方面,以往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带有某种范例性成分的,比如总是只选取某些“代表作”作为“范文”来教授。在理论方面,早在近代就有一些教育家和哲学家论证过“范例”的作用。如教育家夸美纽斯、哲学家康德等等在他们的著作中曾阐述过“范例”的作用。

77 此外,“范例教学”与裴斯泰洛齐关于“要素教育”的理论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他的有关理论在19世纪德国得到了广泛传播。20世纪初德国的改革教育学运动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

78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格廷根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施普兰格等人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直接提出了“范例教学”的初步设想,主张用“范例教学”代替按完整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而在“蒂宾根会议”之前,海姆佩尔已经写了《示范教学的原理》(1949),瓦根舍因写了《范例教学原理》(1950,1951),这些论著为建立系统的范例教学论打下了基础。”

79 (二)“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 “范例教学”的基本假设是:没有一项教学活动可以穷尽整个知识领域和精神世界,也没有人能够毫无“缺漏”地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更不必说能使一个学生“点滴不漏”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学校常常违背这一事实,拼命地尝试让学生点滴不漏地学习每门学科知识。

80 而且,一门学科越老,学科体系越坚固,结构越严密(如数学等),人们就越会自觉地尝试系统地,从头到尾地去教它。认为这些学科逻辑性强,教学中不能漏掉一点一滴,仿佛漏掉一点,就会导致整个学科体系的瓦解,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不到系统性。”

81 在“范例教学”看来,这种追求“系统性”的教学虽然看起来“全面”,但它导致众多的教材内容只是“匆匆而过”,教师无法“彻底”地教,学生也无法“彻底”地学。学生的智力活动被阻塞在一大堆材料之中。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只能匆匆忙忙把教师所教的记下来,根本来不及动脑筋思考,几乎无法消化吸收。

82 在“范例教学”看来,以往的教学混淆了“材料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系统性”的关系。教学本应当教给学生“系统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但传统的教学却尽力让学生掌握一大堆所谓的“系统的材料”。

83 其结果,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系统的认识,形成不了一种能统帅全局的概观,在他们头脑中只不过充塞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这种教学貌似系统,实无系统。同时,由于其为达到教材的系统性而不断“增加”教学内容,造成教学的“肤浅性”,使学生学到的个别知识不扎实。“由于教材的充塞,它必然加重学生负担,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因此,这种教学对学生缺乏持久的激发动机的作用。”

84 问题是,这种“充塞”的教学内容并不可能经过简单的“减法”来获得解决。这种“减法”非但不可能解决教材臃肿的问题,反倒可能使学生所学的东西变得更加浅薄。“范例教学”的倡导者由此认为,在裁减教材时,应当以“彻底性”代替“肤浅的全面”;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认识”,代替记住所谓“系统的材料”。

85 教学将追求“深”而不是“广”。这就意味着要使某些部分得到加强、深化,使学生学过的知识能在头脑中扎根;也就意味着教学将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而使某些枝节一带而过。范例教学论认为,“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它们就是范例。而每个范例都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每个范例都是个别,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86 (三)“范例教学”的操作 “范例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以“课题”的方式组织教材,这种课题式教材不应该由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完全通过教师的“讲授”。

87 1. 确立“课题”的三个原则 “范例教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基本性”原则要求教学向学生传授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

88 “基础性”原则要求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深化的新的经验,一种带有能照亮心灵的闪光点的经验,或者说使他们建立一种新的思维结构,用通俗的话来说,在这种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就是说使智力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89 “范例性”原则要求设计一种教学“结构”,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以及各种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结构化”,通过这种教学过程使儿童或青少年的兴趣、问题、学习方式等同各种分化的、复杂的和客观的教学内容的“最终结构”一致起来。也就是说,“要求设计出来的一种教学使教学内容结构(或者说学科结构)与学生的思维结构相适应、相统一。而范例就是使两种结构能一致起来的媒介,换句话说,范例就是沟通学习者主观世界与教学内容这一客观世界的桥梁。”

90 2. 倡导“课题式学习” “范例教学”虽然反对一步不漏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旧教学方式,但对待任何要教的“课题”和探讨的问题却仍强调“整体性”,“完整性”和“彻底性”,要求把个别范例内容“讲深讲透”,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反对支离破碎与没头没脑地教给学生零星知识。

91 这就是说,对于学科内容要么不教,敢于“缺漏”,要么就要教“透彻”,让学生花较多的时间,钻研它,把它搞得一清二楚。
范例教学论坚决反对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而主张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次序,把一门学科概括成若干“课题”,然后通过这些“课题”来组织教学。

92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一个“课题”可以是一篇范文或一首诗歌,也可以由其他文学作品组成;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把“自由落体”现象作为一个“课题”,从中引出关于质量、能量守恒、惯性定律和万有引力等等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打破年代表式的课程结构,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作为课题组织教学。

93 这种“课题”的选择与编制自然不是随意的与任性的,它应当是发现的突破点,即通过它可以认识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这种课题性原则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地进行的系统教学模式,但它按照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原则的要求,把每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局部的整体,并使各课题相互保持一定的联系,因此它并非是杂乱无章的。

94 范例教学论认为,这样做,实质上可以使课题内容与系统性要求辩证地联系在一起,从长远看,通过一个课题接着一个课题的教学,还是有系统的。只不过这种系统与传统上强调的学科系统有所区别罢了。”

95 3. 鼓励“主动学习” “范例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范例教学”不仅把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性与独立性作为范例教学的目标。“范例教学”特别强调,“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把他的成功看作在于他使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迈开自己的步伐。培养学生独立性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批判认识的能力、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乃至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

96 “范例教学”的理论与做法虽然并不复杂,但它基本上蕴涵了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果说现代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结构”(教材)和“主动”(学生),那么,“范例教学”恰好体现了这两个基本主题。

97 第三节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的前提性理念是重视儿童的“感觉经验”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培根、夸美纽斯等人提升了“感觉”、“经验”的价值,其教育理想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而卢梭、裴斯泰罗齐、福禄培尔等人使儿童的“情感”备受关注,他们的教育理想建立在“情感教育”(或“人格教育”)基础之上。

98 20世纪初杜威将“感觉”(杜威将之发展为“经验”、“做中学”、“思维五步法”)和“情感”(杜威将之发展为“儿童需要”、“儿童中心”)两个主题一起纳入他的“经验教学论”(或称之为“经验课程论”、“体验课程论”)中。

99 一、发现学习 在“发现学习”被正式地提出来之前,发现学习已经长久地根植于人类教学实践和教学理想中。但只有当人们普遍关注儿童的“感觉”和“情感”时,“发现学习”、“情境教学”、“暗示教学”等才理直气壮地进入课堂。

100 (一)发现学习的由来 “发现学习”缘自“感觉论”(或经验论)的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学习与培根相关。
人们很容易想起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培根对“知识”怀有某种戒备。在培根那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的本意似乎应该反过来理解才符合培根的本意:只有那些有实际力量的知识,才配称知识。那些没有实际力量的知识,不配称知识。

101 究竟哪些知识有实际的力量呢? 至少在《新工具论》那里,是那些由“归纳”、“实验”而获得的知识。据说培根本人亦为“实验”而献身:有一次把一只鸡肚里塞满雪作冷冻实验时受了寒,因此死去。 培根式的“感觉论”的流行,有力地推动了发现学习的产生和发展。但除了“感觉论”之外,发现学习也借助于“情感论”而壮大自己的力量。按照布鲁巴克的说法,对“感觉”与“情感”的重视一道促成了“发现学习”、“自我活动”等现代教学法的产生。

102 “感觉实在论对现代教学方法的贡献确实很大,夸美纽斯等人曾经成功地根据感觉来安排教学过程,然而,感觉毕竟只是人的本性这一复杂多面体的一面。在本性的另一个方面,与感觉密切相关的还有情感这一面。”如果说“感觉论”始于培根、夸美纽斯等人的努力,对“情感”的重视则主要应归功于十八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者卢梭。“卢梭进一步把人的内部感觉,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情感包括进他的方法中去了。卢梭由此把浪漫主义的格调引进了教育,其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尚未消退。”

103 也有学者认为“卢梭的教育本质论成为近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源泉,近代教育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卢梭教育思想遗产的继承人。”
卢梭的《爱弥儿》既可以视为一份倡导“发现学习”、“自由学习”、“活动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的教育宣言,也可以视为一部浪漫主义教育论著。就此而言,“发现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时这种色彩甚至很浓。“发现学习”的魅力与悲壮之处,都与这种浪漫主义的出身相关。

104 卢梭之后,裴斯泰罗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都从不同的视角推动了发现学习的发展。但真正使“发现学习”确立自己的地位者与杜威和布鲁纳的努力相关。
继杜威之后,布鲁纳为“发现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经验和理论辩护。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了34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就是布鲁纳对大会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

105 布鲁纳用结构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他旨在改革美国中小学课程的理论假说——“学科结构说”。布鲁纳在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提出学生应该“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实现“结构主义课程”的有效方法,“发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

106 布鲁纳特别看重“发现学习”这种新方法的课程价值。他认为:“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尚待解决。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要包括培养从事学习研究的态度、推理和预测的态度,以及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关于发现的兴奋感。这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各种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着的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感。”

107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这种新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发现,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108 他对“发现”的解释是:“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我之所以关心发现,直接的原因是出于美国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课程计划的工作。 人们跟数学家谈也好,跟物理学家谈也好,跟历史学家谈也好,反复遇到的课题,通常是对巨大效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信念,而这样的效果恰好来自准许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变成发现者”。

109 (二)“发现学习”的理念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110 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而性质是相同的。
因此,学生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教学就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111 发现学习重视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就认识者而言,认识的过程本身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假如认识者要使呈现在他面前的知识成为他自己的知识,他就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亲自从事构成模式的过程。”布鲁纳自己认为,“我采用的假设是:发现,无论是一个学生独自摸索出来的,还是由一位科学家在他那个领域的最前哨里栽培出来的,本质上都是重新整理或改造证据,以便他能够超越如此重新结集的证据,达到新的洞察力。”

112 发现学习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学习即发现的另一重大方面是增进直觉的理解。“直觉乃指无须明显地依靠一个人伶俐的分析器官就能领会问题的意义,或重要性,或结构的行动。正是这直觉方式,很快地提出假设,在这些假设的价值被认识以前,产生有趣的观念联合。直觉先于证明。实际上,直觉是预期把分析和证明的方法用来检验和检查……最重要的,直觉是一种活动的形式,这种活动形式依赖于对值得花精力的数学活动过程的信心,而不是依赖于始终正确的答案的重要性。”

113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做出实验性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像,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114 发现学习重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当然,为了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教材需要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和问题情境性。
“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我们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儿童思想的形式,等等。这等于启发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并随之而一般地发展他对智育活动有适当的态度和评价。”

115 (三)发现学习的评价 发现学习在现代教学论领域备受推崇,又饱受非议。 人们常有的非议是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而且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

116 其实,无论抱怨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还是断言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都源于对发现学习的“个人化”解释,而不一定真的就是发现学习的弱点。比如发现学习即使可能费时太多,但如果发现学习具有先慢后快的、加速运动式学习效应,所谓“费时”就不再成立;有些知识即使不需要发现,例如有人常以“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等事实性知识来作为不需要发现的证词。但是,对于某些儿童来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个事实性知识是否具有发现的可能和必要,还真难说。

117 就发现学习的优异处而言,至少以下几点值得一说:
第一,发现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由此而获得自我探索的内在的求知欢乐。 “发现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独立地发现事物。它开始了学生从教师那里进行解放的过程。它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推论和结论。”“发现学习”被提出来本身是一种可贵的“发现”。人们意识到人的大脑里原本储存了一部“发动机”。教师的使命不过就是唤醒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动自发”。

118 第二,发现学习可以促进有效的“接受学习”,尤其可以促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经过“发现”的知识更便于接收和理解、记忆。发现学习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因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19 第三,发现学习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日本学者在通过对比实验中发现,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发现法对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比其他方法都高出30%左右。

120 第四,发现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等等,皆有益处。

121 若真要论发现学习的不足,可能在于它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包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或者说,有效的发现学习总是对“情境”具有某种“依赖性”(或依附性)。
后来“情境教学”的出现和被提倡,似乎与发现学习的这种“依附性”相关。

122 “发现学习”之后又如何? 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很难说“发现学习”有什么坏处,凡是喋喋不休或者想当然地数落“发现学习”的缺点的人,几乎都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发现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创生,不如说是为着声援“发现学习”而来。因为有了“问题情境”,学生便拥有“发现问题”和“体验问题”的可能。

123 二、情境教学 如果说“发现学习”主要受布鲁纳的教学思想的影响,那么“情境教学”则主要受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动。建构主义促成了“情境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 “有关认知与学习的情境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124 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手到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显然,目前在学术界方兴未艾的情境化运动具有极其广泛的研究基础。它已跨越局限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研究,而朝着跨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统科学、脑科学、教育学等)研究的方向和推动不同研究领域人员的对话与互动的目标前进。”

125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底色的“情境教学”目前主要显示为
“问题教学”、 “抛锚式教学”和 “暗示教学” 三种教学模式。

126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有多种源头,亦有多种“谱系”,比如有人就认为前苏联学者马赫穆托夫“是问题教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这里主要指与杜威的“做中学”、“五步思维法”等相关的“问题教学”。

127 杜威的教学法缘自他对学生“经验”的重视,他的教学法大体可以认为是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基于“经验”的考虑,杜威对传统的“活动原则”作了修正并使之转化为“问题教学”。“他把做中学的思想运用于教育,这是人们未曾料及的。”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说杜威是问题法的创始人是再合适不过的。”在《我们怎样思维》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中,杜威解释了“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暗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

128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129 这五个步子后来为那些提倡“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者广泛引用。也有学者将杜威的“问题教学”视为“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
在以上五个步骤中,“第五步尤其是杜威活动教育的独特贡献。 在这第五个步骤里,他别具匠心地提出要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假设身体力行,这样既验证了假设在理论上所预言的东西是否真的产生了,同时又使学生参与到经验中去。

130 由此他们就必然能够理解有关的概念和内容。这里,杜威为实验室、工场和教学实地考察提出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新理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感觉,不仅仅是为了具体地或象征地了解新事物;更不仅仅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业中松一口气;活动教育是通过验证来学习真理,通过探索来获得真理。”

131 在杜威看来,这种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在这方面,他的思想并不很新。然而即便如此,当杜威在全国赫尔巴特学会里宣读他现在已经十分著名的论文《兴趣与意志训练的关系》的时候,在那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还是新得足以引起一场大辩论。

132 杜威在赫尔巴特的兴趣论中发现了难点,因为这种理论把情感视为教学的结果,而不是原初的冲动或情感的一种状态。杜威本人劝告教师帮助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然倾向,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133 按照杜威的理想,他心目中所期望的学校,“比起传统学校来更喧闹、更杂乱,但他并不因此感到为难。他相信,在儿童互相交谈、四处走动、忙于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的地方,和在学生静静地坐在课桌前,除非老师让他们做些事才允许活动的地方,纪律标准必然是不同的。

134 在后一种学校里,教师会遗憾地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他们的纪律标准要求他时刻警惕着,防止违背学校规则的现象发生。而在前一种学校里,教师的时间就可以放在注意和鼓励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上。这种规则的确立,是儿童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他们都感兴趣的工作而自己制定的,并在活动中得到强化。”

135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遇到保守主义者的修改,被用来讲授传统课程中的“老的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几乎要陷入旧的形式主义的陷阱时,克伯屈力图挽回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为设计教学法。” 据布鲁巴克考证:作为“问题教学法”的变种,设计教学法在国外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在德国,设计教学法被称作是“不分科的课程”。在俄国,这种形式的教学在“综合”课程的名义下进行。

136 1913—1914年,俞子夷在美国考察教育期间,就注意到设计教学法的一些情景,尤其对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附小的“教材联络”的“自然实验”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俞子夷回国后开始倡导“设计教学法”,主张“打破学科界限”。

137 1918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开始出现“联络教材”(相当于后来的“综合课程”)的改革实验。比如以研究猪的生活为主题,阅读时教“三只猪的故事”,作文做“小猪快乐”,算术计划“猪肉的卖价”,美术就画“老猪和小猪”,手工就做泥猪和用蔑做猪圈,唱歌就唱“小猪争食”。

138 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俞子夷所在的南京高师附小成为“设计教学法”实验的中心,在当时教育界引起轰动,参观者云集。“一时,参观南高附小的,络绎不绝,做南高附小参观笔记的,也不知有多少,在中国小学教育界的出版物上,到处到有他们的教学情况。”

139 由于有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为背景,又有南京高师附小的“示范”,“设计教学法”迅速成为全国教育界培训和讲习的中心议题:“一些地方学校纷纷组织到实验学校去参观、考察,各种演讲会、暑假讲习会、暑假学校也都把设计教学法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夏季教育演讲,没一处没有这题目;铁路轮船上没一天没参观或演讲设计教学法的人往来’。”

140 南京、江苏、上海一带逐渐扩展带全国教育界,许多小学纷纷打破学科课程的原有体系,废除教材,推行“设计教学法”(也称“单元教学”)。理论界则出版大量关于“设计教学法”的文章和著作。1927年克伯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演讲。尔后出版《克伯屈讲演集》(瞿菊农编,文化社出版)。“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实验在1924年后影响逐渐减弱,但各地的零星实验一直持续到1949年。

141 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问题教学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教学法”至今仍然在发生其影响。它所倡导的“活动”、内在“动机”和“兴趣”、“综合学科”等理念已经转换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念。

142 (二)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主要由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BransfordJ. )等人提倡并开发出来。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14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144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145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有以下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 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体研究或问题情境地。二是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146 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 抛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147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148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9 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 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150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151 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这样看来,无论“问题教学”,还是“抛锚式教学”,此类“情境教学”仍然可以纳入“发现学习”的范畴。

152 (三)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创立,也称“洛扎诺夫教学法”。洛扎诺夫为暗示教学法所做的解释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

153 在各种形式的暗示手段中,暗示教学特别青睐“艺术”:“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因为艺术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动员”非特定心理反应;通过色彩、韵律、节奏等非理性知识觉“打动”人的全身心。

154 洛扎诺夫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暗示教学法的研究。1965年,他成立了暗示法教学小组,进行了一天教1000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扩展为暗示法研究所。
1971年,洛扎诺夫正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暗示学》,标志着暗示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暗示教学法是其在教学中的运用。1976年,美国洛杉矶召开了国际性暗示法教学学术会议。现已遍及美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

155 1. 暗示教学的原则 暗示教学法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确定了三条教学原则:
第一,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就没有暗示教学法。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

156 在洛扎诺夫看来,人之所以紧张是由于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缺乏自信心的缘故。
因此,遵循愉快而不紧张的教学原则,“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57 第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即教师要正视无意识心理活动,并巧妙地利用它,使之与有意识活动和谐统一。“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像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遵循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在活动的整体,注意使有意识和无意识高度统一。”

158 为此,暗示教学很看重环境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无须强化,无须在理解上特别用力的思维活动。暗示教学法反对进行重复的单调的训练,主张将同一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出现,把学生从单一的思维维度中解放出来,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暗示环境一般不采用“公堂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更愿意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159 第三,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暗示相互作用,强调教师的暗示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受教,提高学习的兴趣。
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教学法提出的这三条原则,既可应用于成人教学,也可运用于儿童教学;既适合于外语教学,也适合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一条不遵守,就不成其为暗示教学法。

160 暗示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人们依据三个教学原则,灵活运用艺术、心理、教育等手段创造性地进行暗示教学的尝试。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上很难准确地概括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

161 在课堂教学中,暗示教学的一般步骤为: (1)准备阶段。包括身体和精神的放松和激发学习信心的暗示设置。 (2)讲授阶段。包括复习、预习、生动的讲授(配乐)和“消极音乐会”式的重现。 (3)操练阶段。包括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自我改正的测验。

162 暗示教学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暗示教学所引导的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
暗示教学所倡导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美舒适的环境布置、悦耳动听的音乐伴奏、愉快有趣的活动与游戏,等等,有利于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学习,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来理解并记忆知识。 在暗示教学那里,“刻苦”学习是错误观念,教学过程“自始至终是个愉快的过程”,要具有“放松效果”。

163 暗示教学正式地使儿童的情感、情绪成为教师考虑的中心问题。当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时,“学习”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
另外,暗示教学合理地关注了“无意识”、“默会知识”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暗示教学中的各种暗示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愉快和轻松,而且给学生带来的是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学习“体验”。或者说,暗示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它让学生在记忆知识的同时,也记住了知识学习所伴随的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

164 知识如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下面的是人的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
暗示教学使默会知识获得认可并转化为学习的力量。

165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Ⅰ.国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第三节 “情境教学”与“发现学习”

166 Ⅱ. 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Ⅱ. 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167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Ⅱ.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168 在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进行了第二次教学改革实验的热潮,出现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一些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一些相近甚至相同的“话语体系”,一起促成中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形成。除“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外,各地还进行了“情感教学”、“活动教学”(包括与“活动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等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169 或许,未来的教育改革将日益显示出“情感教学”、“活动教学”等教学模式广阔的探索前景,但就已有的教学改革经验来看,以“八字教学法”、
“异步教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自学辅导教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等教学改革的影响较大。

170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 “异步教学” “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等教学实验几乎同时(1979年前后)出现。也许因为有“时代特征”的作用,二者保持了相同的“精神气质”,比如都强调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都设计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环节。

171 一、“八字教学法” 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始于1979年,但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却由来已久。早在1960年,育才中学就进行教学改革试点。1963年育才中学总结出十六字经验,即“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1979年正式提出“八字教学法”。

172 (一)“八字教学法”的由来 “早在1960年,育才中学就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当时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1961年段力佩对1960年以来的教改进行了总结,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自己练习、教师再加以指导”等想法。

173 1963年,段力佩自已抓初一(3)班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试验。自己上语文课,“我先用十分钟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地讲述了新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不理解的地方再启发引导,到了下课前20分钟,我拿出事先拟好的十道题给同学们做,下课时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那十道题”。这种方法强调“要注意在上课时少讲一些,一定要促使学生多读多练一些,做到读练结合,因材施教要注意以旧导新,以新带旧。教师虽然讲得少,但要明白通达,通俗易懂。”结果在一次测验时,这个班级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其余班而负担减轻了。

174 在此基础上,育才中学总结出 “紧扣教材,精讲多练……,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讲课、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中,教师们还注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75 1978年,育才中学总结出“读读、议议、练练”,即“……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开展讨论上,在学生自学和充分讨论后,教师只作重点讲授,并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作业,基本做到不留尾巴”的教学方法。 这一经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是第一次在媒体上介绍他们新的教改实验成果。

176 1979年2月7日,《光明日报》发表《上海市育才中学改革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文章,第一次全面在媒体上提到“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同年2月,段力佩写了《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一文,对“读读”、“议议”的概念,“读”“议”“练”“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概括。 此后,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在我国教育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177 (二)“八字教学法”实验的基本做法 “八字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它的教学一般是:学生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读、议、讲、练”之间的关系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

178 读读 “读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教科书,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各科教学大纲都强调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但教科书不是小说,如何引导学生,使他们读得有劲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教材加以组织和处理。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对于新课内容要求学生上课时阅读,阅读前根据学科内容提出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79 议议 “议议”,是指在课堂的学习间的议论,是这个教学方法的关键。一般是前后左右四个学生为一讨论小组(编座位时有意地将好生、差生编在一起),对阅读中发现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议论,使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否,以求得正确的结论。改变过去课堂上那种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可能不是教材要求的或者就学生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作出交代,待课后作个别指导,避免浪费时间的空议。

180 练练 “练练”,也称为应用,包括做习题、口头回答、书面练习、开卷小结和实验等等。通过练发现的问题回过头可以再读、再议,务必达到熟练和深化。尽量减少课外作业,反对用频繁的书面测验和用考分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对考试制度实行改革,取消了期中和期末考试,代之“寓测验于练习之中”、“开卷总结”、“学生相互批改作业”以及经常性的、有计划的教师与学生面谈和笔谈,做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初、期中、期末还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评论读过的教材,对教材提意见,这样学生就必须对读过的教材进行回忆、整理、总结。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复习,效果很好。

181 讲讲 “讲讲”,在课堂教学里是贯穿始终的。读时有讲,练时也少不了讲。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读、议、练中产生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地讲。教师能做到这样,实际上是提高课堂利用率的最好办法,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好主导作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一种具体表现。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在运用上也有所差别。“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次序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182 (三)“八字教学法”的评价 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改革实验一直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两年,居然天南地北,风尘仆仆,到祖国各地进行教改的演讲,足迹遍及广州、太原、江浙、湘赣、四川、云贵、东北等地”。

183 段力佩等人还应邀“到了除西藏、青海等少数省份之外的包括乌鲁木齐、吐鲁番、呼和浩特、包头、伊春、佳木斯、昆明等边远城市在内的全国50多个城市宣传教育思想与交流教育经验。同时,还应美国纽约州、教育部长助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议长以及日本、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印度等许多友好国家的热心教育的人士进行了交流。”日本一些教育界人士还到育才中学参观。

184 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在我国当代教学改革实验领域中一直“引人注目”,对其它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各种教育专著,研究文章,高频率地引用“八字教学法”实验的经验和成果,很多《教育学》、《教学论》教材将它列为基本的教学方法。

185 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实验之所以在教育界发生广泛的影响,乃因为“八字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上具有某种内在的合理性:
第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比较合理地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读教科书,自己讨论和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186 第二,“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使课堂变得“活”起来。“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活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做到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187 二、“异步教学” “异步教学”实验由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倡导。该实验始于1981年并延续至今。“异步教学”实验也称“六阶段单元教学”,在中学称“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称“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实验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较大,全国各地5万多所中小学参与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188 (一)“异步教学”的由来 1979年10月至1981年月,湖北大学(当时的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1984年,开始在小学布点实验,称为“六因素单元教学法”。“中学和小学的最优化教学论虽然有其区别和特点,但基本理论框架是一致的,都称‘六段教学论’。”

189 1989年前后,黎世法在“最优化教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异步教学论”。“异步教学论”的提出标志着“异步教学”实验走向成熟。“异步教学”是相对“同步教学”而言的。在“异步教学”实验研究者看来,人类教学实践历史显示出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个别教学阶段、近代同步教学阶段和现代异步教学阶段。“异步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异步化(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

190 (二)“异步教学”实验 的基本做法 在异步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异步教学实验中所谈论的“六阶段教学”或“六课型教学”、“六因素教学”,也主要是指学生的“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六个学习阶段。

191 1. “自学” 自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参考提纲。
自学参考提纲可以通过油印、口授、板书、或者上述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下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开通思路,理解课文。自学参考提纲的详细程度可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而定。

192 学生自学能力强的班,指导学生学习的自学参考提纲可以略一点;反之,自学参考提纲就要详细一点,紧扣课文具体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与学生研讨学习问题,认真进行微观的异步指导。

193 2. “启发” 当学生通过自学仍无法解决时,就需要教师提供某种“启发”。启发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一个班的多数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自学教学阶段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解决一个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个性问题。通过解决学生中存在困难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194 3. “复习” 复习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继续解决在新单元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的过程。

195 4. “作业” 作业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将所学的新知识(在与旧知识和技能的联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于实际,使知识具体化,形成学生新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的过程。学生进行独立作业时,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点面结合进行作业指导。

196 5. “改错” 改错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错误,认真分析作业的错误原因,改正作业错误,掌握正确作业方法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自改。学生一边自改,教师一边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地主动指导学生自改。学生在自改中如果发生了困难,可请教同座位的同学,或下位请教别的同学,或请教老师。 每个学生除了有一般的作业本外,还要有一本错误作业的重做本,将自己做错了或改错的题,在自己的重做本上重新做一遍。教师要定期抽查学生的重做本,掌握学生作业改错的情况。

197 6. “小结” 小结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使所学的知识(包括新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所学的技能(包括新旧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的过程。 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如果遇到难点或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要反复阅读和深思课文并认真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如果经过独立思考,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可与座位附近的同学展开小声讨论,或请教教师。

198 在异步教学过程中,每一教学阶段所占的课堂教学时间,不以一节课计算,要根据学生在六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实际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如果教学单元较小,学习内容比较容易,一个教学单元的六阶段教学,就可在一节课内完成。如果教学单元很小,学习的内容很容易,就不需一节课时间,甚至一节课的时间可完成几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即在一节课内可进行几个六阶段的教学。反之,如果一个教学单元比较大,内容也比较难学,则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只能完成若干阶段的教学任务,甚至只能完成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199 (三)“异步教学”的评价 “异步教学”实际上是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倡导“自学辅导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延续。为了克服“班集体教学”(同步教学)的弊病,20世纪初中国教育领域出现了“自学辅导主义”实验、“道尔顿制”教学实验、“文纳特卡制”教学实验、“设计教学法”教学实验等等。这些教学实验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使过于“同步”、“一刀切”的班级教学走向“个别化教学”。

200 “异步教学”强调将教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实际上也是在班级教学中追求“自学辅导”、“个别化教学”的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异步教学”在“自学”、“个别化”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经验。

201 第一,“异步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促进学生“自学”的教学策略,比如“异步教学”实验较早地采用了“单元教学”的策略并为在“划分”单元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生的“自学”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自学”创设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尽量避免向全班学生问‘谁有什么问题不懂吗’这样的问题”;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启发”;为学生的“自学”设计了“改错”的环节,使“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并由此提出“改错是学生的权利”和“解放教师”等教育口号,等等。

202 第二,“异步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策略,比如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自学参考提纲”;教师在选择“突破口”的基础上为学生自学提供“分类因材施导”,包括“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等三类形式的指导,等等。 总之,“异步教学”在“自学”、“个别化学习”(异步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解释,在这点上“异步教学”延续和发展了近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想。

203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二者共同分享“尝试”行为。“尝试”作为一个教育的概念,曾经蕴涵在“尝试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中。“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成就与缺失,大概也在“尝试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中。

204 一、“尝试教学法” 在众多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尝试教学法”因其提出明了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育口号而深入人心。

205 (一)“尝试教学法”由来 1980年,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在当地试验“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1982年正式提出“尝试教学法”理论并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实验。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试验和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试用教师人数已超过45万人,受教学生达2000多万人。在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领导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0多个实验基地,其中有小学、中学、幼儿园、特教学校以及职业学校等。”

206 “教师不先教,先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这是邱学华最早对尝试教学法的设想,并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开始实验。实验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 1982年《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在《福建教育》第11期发表。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实验。从此以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为核心思想的尝试教学法影响越来越大。

207 (二)基本做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与之相应,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从强调“教师为主宰”转变为强调“学生为主体”。 先让学生“试一试”,再展开教学,成为尝试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208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为分七步进行,即“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1. 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209 2. 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议论一下,如何解决尝试问题。

210 3. 自学课本。 这一步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这道题你们还不会做吧,请翻开课本看看例题是怎样做的,再想想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中,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211 4. 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尝试练习结束后,转入下一步。

212 5. 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其实,在对尝试题评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学生互相讨论后,学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教师讲解火候已到,就转入下一步。

213 6. 教师讲解。 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

214 这里的教师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现在学生的起点不同,他们已经通过自学课本,并亲自做了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还模糊的地方。讲解时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或电化教学手段。

215 7. 第二次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

216 第二次尝试题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它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不过,中间的五步是尝试教学模式的主体。而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

217 除“基本式”外,“尝试教学法”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变式”程序,提出“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这些“变式”显示为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218 (三)“尝试教学法”的评价 “尝试教学法”实验明确提出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育口号,较好地概括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操作程序上的“类”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及其所强调的“三为主”(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理念,几乎成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

219 “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重视超前尝试,并把超前尝试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尝试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新授课教学,且重视把课前预习与学生尝试练习结合起来,以“课前预习”为基点设计课堂教学,这比笼统的预习布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0 在“预习”中,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上课时重视学生预习的成果,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上课的内容展开讨论和教学。这种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的“尝试”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超前学习意识的增强。学生课前超前尝试“预习”比课后应付“家庭作业”、“课外作业”,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1 “尝试教学法”充分利用了课本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教师的“辅导”,而且利用了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了与例题相仿的尝试练习题。利用学生的差异互补,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下尝试练习、讨论学习,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尝试取得成功。

222 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实验始于1977年。该实验肇始于全县范围内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通过“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等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的教学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该实验不仅在我国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外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也有所影响。

223 (一)“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由来 1980年前后,研究小组决定引入当时在国内还较少采用的“行动研究”,并通过注入新的机制,把它改造为“实践筛选”的研究方法。 经过大量的“实践筛选”,研究小组提出“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教学策略:为了解决学生机械模仿、不会独立的问题,研究小组分析了“讲练结合”、“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等现有的经验。然后提出让学生自行“尝试”地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需要给予指导。

224 经过这样反复地实践筛选,研究小组提出了“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这条教学措施。而在另外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青浦县东部某农村中学的一个班级在全县教学质量调查和数学竞赛中成绩异常优秀。为了探求原因,他们把它与一般班级进行比较,发现那个班级的任课教师采用了与众不同的“一本练习本”的做法。

225 学生的练习本不是两本交替使用,而是用完一本再用一本。这样可促使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一般在当天即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个别学生存在问题,就通过面批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学懂学会;如果多数学生掌握不好,那么下一次上课就先解决前面的问题。研究者将此类经验提升为“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简称‘效果回授’)”。

226 除“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之外,研究者在“实践筛选”中还提出其他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进行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等等。
正式的实验研究从1981年9月开始,主实验是运用“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心理效应,改革数学教学的实验,以验证筛选中形成的经验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及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程度班级中运用这些经验的可行性。

227 从1984年9月起,实验小组正式开始传播教学经验和推广科研成果。先是从数学向各学科迁移,德智体各育并进,强调经验的内化和再创造,各科各育从实际出发,把传播数学教改经验与各自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接着是把数学教改成果编制成教师的职务培训课程,使经验传播逐步趋向课程化;然后是实行教学、科研、进修三位一体,建立教研室与实验学校的“教学一科研”联合体,而教师进修学校则集教研、科研和师资培训于一身,强调教学工作者、研究人员与教师培训工作者的密切合作,以保证教学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228 (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理论基础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系统概括为“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等四个条教学措施。这些经验系统分别构成情意、序进、活动和反馈等四条教学原理。

229 第一,情意原理。 这条原理也被概括为“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实验研究者认为,“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为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30 第二,序进原理。 这条原理关注的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研究者认为,“来自环境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育者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现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的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序进原理”实际上是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结构”与“教学结构”)的关注。

231 第三,活动原理。 这条原理最初的形态为“开发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过程积极化”,也可以理解为“在采用讲授法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的方法”。实验研究者建议教师采用“尝试指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边尝试,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32 第四,反馈原理。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研究者认为,“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育者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233 在以上四个教学原理中,情意原理指出了中枢心理活动中认知与情意两大领域之间的横向作用;序进原理概括了活动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纵向累积关系;活动原理从中枢与外周间的内化、外化关系及其对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中揭示了学习的内部本质;反馈原理则强调了学习过程外部调控的重要作用。青浦县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主要得力于上述四个教学原理的综合运用及其所延伸出的教学策略。

234 (三)“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基本做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研究方法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实验组与控制组各为五个教学班共440名学生,分别选自城镇重点中学(青浦中学、朱家角中学)、一般完全中学(北崧中学)和农村初级中学(徐泾初级中学、赵屯初级中学)。实验在初中三个学年中连续进行。

235 初中入学编班时,学生的小学数学基础以及数学思维能力都经过预测,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预测成绩的均分和分布几乎相同。实验班与控制班教师的平均教学水平也比较接近。实验班运用尝试指导和效果回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控制班用一般方法教学。为使对比更为精确,又从实验组与控制组中各选取五十名学生,用于对偶比较。他们中间的每一对,除了上述两项预测成绩几乎相等外,性别相同,家庭环境等条件也十分接近。实验期间,每个教学单元以及学期结束都进行统一的考试,每学年进行一次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测验。

236 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组织成一定的尝试层次,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尝试学习;同时还非常注意回授学习的结果,以强化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大致可包括“诱导—尝试—概括—变式—回授—调节”等步骤:

237 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尝试点,编成问题。教学过程中先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考察和磋商,这个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却又无法立即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发起求知欲。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注意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尝试学习。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地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予以调节和促进,使之保持明确指向并维持一定的程度。

238 2. 探究知识的尝试 这种尝试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单纯听讲的学习方式。在尝试过程中学生一般可进行这样几项活动:阅读教材或其他有关书籍;重温某些概念和技能;对数、式和图形细致地观察;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对教学问题进行类比、联想或归纳、推演。通过逐步试探和试验,在讨论和研究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则应当拟订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层次,确定“高而可攀”的步子,防止难易失度。

239 3. 概括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尝试所得,概括出有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然后通过必要的讲解,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和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将其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240 4. 变式练习的尝试 对于一般结论,教师运用概念变式、背景复杂化和配置实际应用环境等手段,编制好顺序排列的训练题,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方面的尝试。编制练习必须注意:应使练习的思维过程具有合适的梯度,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有时可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伸和变化,并使之与尝试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题的组合应有利于学生概括各种解题技能或从不同的角度更换解题的技能和方法。此外,还可用多种形式给出问题条件,使学生受到训练。

241 5.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答疑和讲解 教师搜集与评定学生尝试学习效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交谈、提问分析、课堂巡视、课内练习、作业考查等。教师通过及时回授评定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答疑和讲解。答疑要答在疑处,解决疑难问题;讲解则是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使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对那些不易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以适当指点。

242 6. 阶段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在一个单元或一章一册教材教学完毕之后,要进行关于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其中尤以“阶段过关”最为重要。教师应当给掌握阶段内容有困难的学生以第二次学习机会,针对存在问题帮助“过关”。教学细节的调节与阶段结果的调节,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大改善教学系统的控制性能。

243 总体上看,“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中的课堂教学的大致程序是: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组织变式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回授调节。

244 上述五个程序并不是固定的,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特点而加以调整,也可以对某个方面有所侧重,其中尝试学习是中心环节,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是为学生尝试创造条件;归纳结论,纳人知识系统是把尝试学习所得的知识更加明确化和系统化,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以及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尝试学习的结果。

245 1990年,有关专家实地考察了“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实验研究之后,在考察报告中称指出:“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小组面对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不埋怨客观条件差,不丧失前进的信心,不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思想的干扰,也不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提出从实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向教育要质量。正是由于有了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他们的教改经验才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他们探索出来的教学经验才具有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46 1992年青浦县教改经验全国推广会在上海召开。随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
1991—1992年间,《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十多篇有关“青浦经验”的研究报告。

247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中国教育界提出和推行的“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等教学实验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这种精神在“自学辅导教学”和“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中更直接地显示出来。

248 一、“自学辅导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由“程序教学”实验发展而来,设计试行于1965年,当时称“三本教学”实验。后来定名为“自学辅导教学”实验。

249 (一)实验内容 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基本上是教材、教法实验,它接受了程序教学中有关“小步子”、“及时强化”和“自定步调”等观点。
在此基础上,卢仲衡在《自学辅导教学论》中将“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原则归纳为7条:

250 第一,“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原则。 自学辅导教学保留了班级形式,每节课开始时或下课前,由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启发与小结;它又突出了个别化特征,要求在课堂中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自学,教师不去打断学生的思路,只作个别辅导。

251 它以统一进度、要求等措施保证学生的共性发展,体现了人格上的平等。同时,也充分注意优、中、差学生和不同思维类型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个别差异,以做到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措施使得“快者快学、慢者慢学”,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此即“班定步调与自定步调”相结合。总之,不但强调自学中的独立阅读、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求在此基础上的善于求师和互帮互学。

252 第二,“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原则。
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中学生以自学为主进行学习是可能的,也符合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只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动机、较好的自学教材、善于辅导的教师,学生以自学为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学能力的成长,也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253 但要强调自学辅导,必须要有教师积极正确的辅导,绝不是鼓吹无师自通。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滔滔不绝地讲授上,而在于积极正确并带有艺术性的指导与辅导上,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同时还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楷模作用和对学生的暗示效果。

254 第三,“启、读、练、知、结”原则。 此即“启(启发)”、“(阅)读”、“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小)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启”就是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要注意启发不是讲课。“读”就是阅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即及时反馈。

255 “读”、“练”、“知”三者交替,学生读懂课文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就对答案;又读课文、做练习、对答案,如此交替持续地学习。“结”就是小结。小结必须有的放矢,概括全貌,纠正学生的错误。启发和小结,由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向全班进行,共占10~15分。每堂课在“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情况下,让学生在中间的30~35分钟内专心自学,尽量做到不要打断他们的读、练、知的交替活动。

256 “启、读、练、知、结”在向其他学科推广时,又将其修改为“回忆、自学、辅导、讲解”四环节。“回忆”指教师进入课堂时,在上正课前3分钟左右,用设计精巧、生动、形象、直观、精辟的语言,以提问或演示的形式“刺激”学生,使其回忆、再认、联想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从领悟已学过的旧知识之中引出新矛盾,激活思维,并“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后,并在其指导和辅导下,阅读、练习、核对分三步进行。

257 “辅导”是指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课堂,主动、耐心地去辅导差生,指导优生,抽查、评价或批改个别学生的作业。
“讲解”占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面向全班学生,用讲授、板演、图示、讨论、对话、再认、回忆、归纳、概括、总结等形式和方法,去引导、纠正、启发,以解决在巡视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258 第四,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直观性”原则。
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命题的理解与巩固。要引导儿童达到抽象思维的高度,必须从生动的直观出发,把抽象建立在具体的基础之上;然后组织儿童把已学到的概念、法则、规律、定理应用到解习题、操作及日常生活中,以加深理解与巩固。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的,选择、制作多种多样的典型化的直观教具,通过教师的指导、概括和说明,帮助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59 第五,尽量“采取变式复习加深理解与巩固”原则。
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巩固的主要方法是重复。重复方法可分为机械性重复和变式重复。自学辅导教学要求尽量采取变式复习。因为运用变式重复,能使事物的本质属性更清楚地暴露出来;而机械性重复尽管能形成熟练,但也会形成定势(思维或心向),使心理活动表现出-种惰性。当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方法时,如果不通过变式复习、去巩固并形成新的定势,就必然会局限于旧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定势之中。因此,应多采用变式复习、“可逆性联想”来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有时,教师还可以自编“变式”题,以补充自学辅导教材的不足。

260 第六,“强动机、浓兴趣”原则。 学习动机中有两个最现实,最重要的成分;一个是学习的目的性;另一个是认识兴趣。在自学开始前,教师应利用自学成才的实例,多次反复地使学生明白培养自学能力对自己未来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性,如此才能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和刻苦钻研精神。学生在小学里一般没有自学的经历。而从初一开始要求自学,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动机的萌芽。由于自学辅导教材步子适当,学生能看懂、会做,有一些初一学生刚拿到教材,便开始自学新课,并且做练习。事实上不存在学生不能自学的问题,关键是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愿望,是否认真学。

261 第七,“自检与他检相结合”原则。 自学辅导教学与传统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不尽相同。作业的批改、提问、测验、考试等不再主要依靠教师,而是把自我检查的能力看作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查能力与自我检查的习惯。不过随着自学能力的成长,“他检”与“自检”的比重会逐步发生变化。因此,在自学辅导教学中,认真地“自对答案”这一环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自检”不仅是简单地判断对与错,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的自检能力,是在教师的检查(他检)、督促和指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62 (二)教学过程 “自学辅导教学”的基本过程为 “启、读、练、知、结”:
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可用几分钟时间规定学习进度,出示阅读提纲或由学生自己概括段落大意,对疑难处略作启发性引导。以后就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本,做练习题,对答案。教师巡视课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63 “启”就是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启发和小结,则是由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向全班进行,共占10~15分钟。但要注意的是,启发不是讲课,教师要做到两不代替:不代替学生阅读;不代替学生思考。其目的是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弄懂解题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64 “读”就是阅读课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首先要把好阅读关。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须拟定启发自学提纲的小结检查提纲。提纲要详细而浅显,能直接从教材中找到解答,使凡是认真读书的学生都能完满答出,以鼓励学生自学,强化自学兴趣。教师所定的学习步调,要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定的步调结合。

265 在学生自学时,中间的30~35分钟不宜打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读、练、知自然进行,交替活动。例如学到课本中指令做练习处,就做练习并核对答案;教师要不断地巡视课堂,以发现共性问题,辅导差生,指导优生。阅读即以视觉为主,动手、动脑、动耳、动口,在多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各皮层区域轮换地兴奋,使学生不会感觉疲倦,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而学。

266 如此则常常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学习效率就会较高且较好,从而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对于优生,教师要介绍他们看更多的数学参考书,促使其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由要求学生“学会”到要求学生“会学”的更高教育目的。教师应重点帮助那些差生,使其能适应自学;同时还须了解学生一般学习情况,检查练习题。

267 “练”就是做练习;“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即及时反馈。“读”、“练”、“知”三者宜交替进行,学生读懂课文就做练习,做完练习就对答案,然后按小结检查提纲提问,训练口语表达,小结巩固收获。又读课文、做练习、对答案,如此交替持续地学习,直至教师小结。

268 “结”就是小结。下课前10分钟,教师按提纲提问,集体交替地纠错做小结。促使知识系统化。做好“启”和“结”,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预测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时可能出现的疑难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求教师有应变能力,随时修改已准备好的启发和小结提纲。在这一环节,只有教师发挥得好,才能扫除学生看书的疑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269 在做完小测验后,如果仍有较多学生存在疑难的话,教师在学完一章以后,可以安排半课时或-课时的时间适当讲授、答疑。
在学习-题多解、-题多证时,也可以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还要自学数学参考书,每天晚上应该做半小时的数学作业。

270 (三)影响与评价 “自学辅导教学”强调把教材的编写及教学实践建立在心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这使它在教学实验界发生了影响并深入人心。该项实验具有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原则与数学学科特点相结合的特征,就其现今的走向而言,可视其为综合性的多科性研究的课题,实为以后学科教育学的研讨提供了一个范例。

271 这一实验被认为开拓了我国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也为我国心理学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它是“心理学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一个范例”。
“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典型地体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即“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它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自学时间,并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宜的自学教材(即“三个本子”),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272 实验以教材为主线,既有利于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促进了学生的注意、自学能力结构理论的完善,同时又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培养广大中学生的数学记忆、思维等心理品质,并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成为可能。

273 二、“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简称“指导—自主学习”或“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实验研究由福建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三位学者在个别成功的数学教学经验基础上提炼而成。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它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多年来我们所致力开展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就是以宏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理论依据。”

274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即课前让学生超前于老师的教学进度(至少一节,多不封顶)进行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课堂教学——师生合作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促使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断然取消课后作业,从而解放学生,解除他们的课业与精神负担,让他们都为明天的课堂生活作准备,自由自主、积极主动地发展。

275 这种“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跟随性的(老师教什么、教多少,学生就学什么、学多少)、同步性的(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度学完同样的内容,这是学生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复制性的(即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是对教科书和老师教学例题的复制)。“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强调超前性(即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先学)、异步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进度与方式)、建构性(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生成与重建)。

276 在师与生的关系上,“有指导的自主学习”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参与学也参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分展示其求知欲、表现欲与创造欲;教师只作画龙点睛般的启发、引导、讲解、延拓,力求满足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师生双方都从共同营造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自信、智慧、发展与欢乐。

277 “有指导的自主学习”从1995年正式提出,并在少数初中校和完全中学初中部的一些班级数学科开始实验研究以来,凭藉着成功的实验个案、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景观和迅速有效地提高师生素质等显著效果,以及许多青年教师摆脱当前普遍存在的机械、冷漠、被动、低效的课堂困境的强烈愿望,迅速在全省各地得到传播,并在传播中获得发展,形成由个别经验变为群体探索,从初中向小学和高中两头延伸,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迁移的可喜局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阶段性成果。

278 “有指导的自主学习”除了是一种教学模式,更多地显示为一种理念: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这是所有教改追求的共同目标。我们的实验,中心是学生,一切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研究,因此应该牢牢把握几个基本观点,这是我们课题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要明确地作为我们的方向。

279 首先,独立性高于依赖性。 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读、自己思考自己动手的,就要毫不犹豫地把时间让给学生。要有个基本公式:不管课堂课后,个人自主学习重于小组学习,小组学习重于教师讲授;独立学习能解决的就不讨论,小组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教师的讲,有些稍加点拨可以自学的就稍加点拨,只有不讲不懂的教师才具体地讲。要让学生逐步摆脱对小组的依赖,对老师的依赖。

280 先学要落实,要充分体现出来。难度不大的,都可以放在课内进行。刚刚起步的,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先学一定要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通过反馈,好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进行拓展性自学;让中差生将自学中的困惑充分地暴露出来,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现有发展区得到发展。刚开始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影响一点进度,这是必要的代价。一旦学生掌握了先学的方法,进度也就上去了,更何况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是一般发展高于特殊发展。

281 其次,过程重于结论。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科书为中心,不是说可以不要教科书,不要例题,而是要以教科书为工具,让学生去自己探索知识、结论的获取过程。数学课的例题,要把它作为一个切入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懂得某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有时必须像电影慢镜头一样,一步步分解,甚至退回到他原来的知识起点上,然后指导他一步步推导过来。这个过程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比起简单地灌输给他一个结论更为重要。

282 其三,超越高于接受。 不要满足于学生记住了老师讲的课本内容,要鼓励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材的多元化、多样化;注重学生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强调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每个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相信统一的结论,因而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不能把成年人的理解强加给孩子,而要鼓励学生学语文怎么想就怎么说,做数学题怎么想就怎么做,鼓励超越课本,超越老师。

283 第四,开放高于封闭。 从管理的方面来说,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就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而不能只就一节课的课时计划、预先设计完成情况来论是非。新的课程标准,语文两年、数学三年为一个阶段,我们的实验教师心态要平静,要相信一节课任务没有完成,并不影响学生三年的发展。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境界,这需要一个过程。

284 而所有这些理念,都缘自对童年的“理解”和“发现”。按说,“童年”的意义至少在1936年已经被人发现,该年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发表《童年的秘密》。但发现之后,尚需要“保卫”。
从几十年对基础教育的观察、思考,“保卫童年”,应该说是基础教育最重要、意义最深远、形势最为严峻、因而也可以说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一个话题。

285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实际上是人生的“第二次断奶”。他原来那种生性中自然而然的对父母的依赖、撒娇,甚至有时候可以撒野,无拘无束,任其性情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的状态从此结束了。他要进入一个相当规范化的系统,包括作息时间,身体的行为,言语方式,交往方式,他都进入一种程序了。还有什么比一切都需要在没有太多保护状态下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解决,对儿童的考验更为严峻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童年意味着什么?童年有几个最重要的特征:

286 首先,生命是极其脆弱的。 它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没有一种最基本的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当他第一次跟这个世界相遇时,一切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惊喜、好奇、忧虑、恐惧等情感溢于言表。这种相遇的过程,往往也是儿童犯错误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试错”的教育过程。儿童的这种脆弱,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经验,还包括他的心理,身体,包括他所有的能力,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一种规定性的脆弱,他不可能逾越这个阶段。

287 其次,是与脆弱相关的无比纯洁。 他对于这个世界,对各种人际关系,对自然的万物,都有一种童真的眼光,就是无比纯洁,充满信任,充满爱意那样一种眼光。童真、童稚,无比的纯洁,实际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又加深了他的脆弱。他是不设防的,整个童年都是不设防的,完全凭着他的本能,天然的信赖人、依赖人。

288 这样的孩子到学校去,他的老师怎么对待他的脆弱与纯真?这是对教育的考验,对教师更是一个带根本性的考验。因为在脆弱与纯真背后,同时意味着这个孩子他是无助的、无力的,他是缺乏经验的,是要经常犯错误的,要重复地犯错误,不断地犯错误的。他没办法有像成年人一般的自我反省和改过自新,他要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逐渐地对成人世界有一种适应,而对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能够自我调控、自我把握,能够有将自己的很多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处理好的能力。儿童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说仅仅有这方面很初级的能力。那么,老师怎么看待这些儿童呢?不仅老师,整个成人世界怎么看待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第一个问题。

289 第三,儿童还天然的充满好奇。 因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完全是新鲜的,包括知识,包括世间的色彩,包括自然的物种,实际上每天涌现到他眼前的东西,大多是他第一次触及与感受的。有时候这种好奇是不可抑制的,特别是对成人的规范,他还没有办法强迫自己适应。

290 比如一节课,30分钟也好,40分钟也好,一定要坐在一张无靠背的椅子上,还要有统一的坐姿,我们的老师会小看这一点,觉得很容易,但对儿童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再者,表达对儿童而言就是学习,就是相互交流信息,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经验、能力与朋友分享的一个过程。表达既是我们本能的需要,又是最早得到发展的能力。但是我们的课堂是否都给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满足儿童这一基本的需求?

291 儿童的这种充满种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实际上意味着他对世界的一种积极的关注、积极的参与、积极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另外一点,儿童对所有美好的事物、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它非常自然而然,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引导。哪个儿童不是那样本能地喜欢斑斓的色彩,喜欢鲜花,喜欢飞禽走兽?还有一点,就是儿童总是强烈地表现对不断变化的生活的渴望,他最反对一成不变,最反对模式化。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受教育的过程,自己每天的活动方式,都是充满变化的。

292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儿童总是期待着生命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时时刻刻能够充分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好动,形体、思维不安分,都是儿童的本质属性。但是所有这一切,恰恰与我们的种种强调规范,强调程式化,强调评比、竞赛、检查、考试的教育模式相冲突。我们在强调规范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儿童最可宝贵的想象力、独特性、创造力可能正在他受教育的过程中日渐流失?教育,一不小心就有“反教育”的意味。

293 因为重新发现了“童年”,所以“有指导的自学”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上的微调;因为有勇气和爱心保卫“童年”,所以“有指导的自学”不只师让学生在知识领域中达到所谓的“掌握水平”,它的品味在另外的地方,比如让人活得象一个人,让人成为他自己,让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让人在自己的生活情态中拥有自己的欢乐。

294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Ⅱ.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295 国内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Ⅰ.国外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第三节 “情境教学”与“发现学习” Ⅱ.国内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与“有指导的自主学习”

296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谌业锋主页 电话:18981539788 QQ:178990915 谢谢大家!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电话: QQ: 微信号:lsjksyf 业锋教育在线 谌业锋主页 谢谢大家!

297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 ⊙ 中国数学会会员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 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 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 ⊙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 ⊙ 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 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Download ppt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