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微观经济学 复习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微观经济学 复习要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微观经济学 复习要点

2 考试题型:共100分 判断题:(12分) 选择题:(12分) 计算题:(36分,共三题) 分析讨论题:(40分,共四题)

3 第一章 导言复习要点 1.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 5.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6.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考察应该是什么。

5 7.个量分析、问题分析和边际增量分析。 个量分析: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个体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单个居民的最优决策问题。 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总体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描述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因素及其数量关系。比如国民收入、物价水平、总就业、经济增长等。 边际增量分析。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6 8.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7 9.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 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不涉及具体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 动态分析: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涉及变量在一定期间的变动及在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8 10.经济模型:也是一种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11.理性人(Rational Man) 假定:理性人包括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既资本家、工人、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理性人假定: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理智的,不会感情用事。利益最大化,既定目标最优化。

9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复习要求:识记需求、需求量、需求曲线、供给、供给量、供给曲线、个别需求(市场需求)与个别供给(市场供给)、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管制价格的含义,了解需求法则、供给法则、价格机制的形成、各弹性概念。

10 1.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即:P↑=>D↓;P↓ => D↑ 3.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需求和这些影响需求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Qd=f(P,T,I,Pi,E,N,G,…)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线性反需求函数:P=a-bQd

11 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5.供给: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数量。 6.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P↑=> S↑; P↓=> S↓

12 7.供给函数:用函数关系表达商品供给量和这些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记为:Qs=f(P,A,Pi,Pj,E,G,…)。
假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商品的供给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函数可记作: 8.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供给曲线和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既定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既定时,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13 9.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均衡价格: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产量: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 10.在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情况下,供给量超出需求量,导致商品剩余,价格不得不朝着均衡水平下降;在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水平的情况下,需求量超出供给量,出现商品短缺,价格被迫向均衡水平上升。

14

15 11.供求规律:(1)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2)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12.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政府为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限制价格: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 13.弹性: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表示。

16 14.需求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 点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17 15.需求弹性的分类:根据各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 (1) | Ed | = 0:完全无弹性,需求完全缺乏弹性,意即无论价格怎样变化,需求量都无变动,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少见。例如(火葬、特效药) (2) | Ed | → ∞:弹性无穷大,需求完全富有弹性,意即当价格既定,需求量无限, 这时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一旦高于该价格,需求量为0。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不多见,例如银行收购黄金,价格即定,有多少收购多少。 (3)| Ed | = 1:单元弹性,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变动。需求单元弹性, 意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价格每提高(或降低)1%,需求量相应的减少(或增加)1%, 这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衣服和住房比较接近这种情况。 (4)| Ed | < 1: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意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或者说价格每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小于1%,这时△P/P>△Q/Q,这种情况大多是生活必需品,例如食盐、粮食等等。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 (5)| Ed | > 1:富有弹性,需求富有弹性,意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或者说价格每变动1%, 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大于1%,这时△Q/Q>△P/P,这种情况大多是高档商品或奢侈品。

18

19 1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需求强度大,弹性较小;需求强度小,弹性较大。 (2)是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替代品的存在及相近性。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弹性越大。 (3)商品在人们的总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一般的说,商品在人们的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弹性就越大,所占的比重越小,弹性就越小。 (4)是调节时间的长短。在人们的消费中,发现替代品或改变消费习惯的时间越长,弹性就越大,时间越短,弹性就越小。 (5)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需求弹性越大 (6)商品是否是生活的必需品。在通常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比较小,而奢侈品的弹性比较大。 (7)商品是否耐用。一般的说,非耐用品的弹性比较大,耐用品的弹性比较小。

20 18.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薄利多销”,“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所以,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指丰收了,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丰收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受损失。

21 17.其他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根据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收入弹性分为五类: 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第三,收入缺乏弹性,即Em<1;第四,收入单位弹性,即Em=1;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1;第五,供给缺乏弹性, 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相关.一般来说,在价格发生变动之时,供给量很难调整,即生产无法立即增加或减少,所以,即期供给弹性几乎为零.换言之,在价格变动之后的极短时间内,供给量几乎不变.在短期中,价格变动后,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原料这类生产要素来改变供给量.但由于生产规模不能变,调整的幅度有限,短期中供给缺乏弹性.在长期中,价格变动后可以调整生产规模,供给可以充分调整,长期中供给富有弹性.

22 Exy > 0:互替品 Exy < 0:互补品 Exy = 0:相互独立商品
(2)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xy > 0:互替品 Py↑=> Qy↓=> Qx↑(互替品) Exy < 0:互补品 Py↑=> Qy↓=> Qx↓(互补品) Exy = 0:相互独立商品

23 18.供给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24 19.供给弹性的类别: 1)Es = 0:供给完全无弹性,表示无论价格怎样变化,供给量都不会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一些不能再生产的物品,如土地、文物、艺术品、邮票等等,不管价格怎样变化,供给量都是即定的。供给完全无弹性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 2)Es = ∞:弹性无穷大,供给有无限弹性, 表示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供给量无限。如在一条河边,水的供应可能是无限的,在生产中,如果一个厂商垄断了某种要素,那么他对产品的供给可能是无限的。供给有无限弹性时,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 3)Es = 1:供给单元弹性,表示供给量变动的幅度与价格变动的幅度一致,即△Q/Q=△P/P,供给单元弹性时,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45°线。 4)Es < 1:供给缺乏弹性, 表示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Q/Q<△P/P,供给缺乏弹性时,供给曲线是一条较陡的线。 5)Es > 1:富有弹性;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即△Q/Q>△P/P, 供给富有弹性时,供给曲线是一条较平缓的线。

25

26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越是困难的产品,供给弹性越小,生产越是容易的产品,供给弹性越大。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弹性大,资本密集型产品供给弹性小。 (2)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大、调整周期长,供给弹性小。 (3)成本的变化。单位成本变化小,供给弹性大。 21.蛛网模型:是一种动态分析,用于解释某些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如生猪和玉米)的价格与产量在失去均衡时所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理论。蛛网理论研究本期商品价格对下一期商品供应量的影响,或者说本期商品供应量决定于上一期的价格,即就是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带来影响,进而产生均衡变动。

27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知识要点及作业讲解:
基本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 1.效用是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2.总效用是指消费若干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的加总。TU =Ux1+Ux2+…… =∑Uxi。 效用函数:TU=f(X) 3.平均效用是指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AU = TU / X 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28 6.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7.边际替代率: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的Y物品的数量。 8.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之组合。 预算方程:I=PX ∙ X + PY ∙ Y

29 主要理论: (1)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30 效用最大时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当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时,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序数效用论:核心为无差异曲线,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 边际替代率MRS=

31 效用最大化原则: X Y O U3 C 图3-7 最大效用原则 A B U2 E X0 Y0 U1 M N

32 书上P93:为什么说当MRS=P1/P2时,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33 已知某人消费共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
商品价格为Px和Py ,收入为 M,请推导出他对X和Y的需求函数。

34 解:根据题意,预算方程为Px·x+Py·y=M,
效用函数U= X1/3Y1/3, 商品X的边际效用: MUX =∂U/∂x=(1/3) X-2/3Y1/3 商品Y的边际效用: MUY =∂U/∂y= (1/3) X1/3Y-2/3 消费均衡条件,即他对X和Y的最佳购买条件是,MUX/PX=MUY/PY, (1/3) X-2/3Y1/3 /Px= (1/3) X1/3Y-2/3 /Py Px·x=Py·y

35 由以下两个方程: Px·X+Py·Y=M Px·X=Py·Y 分别解出X和Y的需求函数: X=M/2Px Y=M/2Py

36 第四章 企业和生产理论部分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 1.生产函数: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内产品产出量与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Q = f (x1,x2,∙∙∙,xn)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KαLβ (α+β=1),简称C—D生产函数,A代表技术水平,K、L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α是劳动贡献,β是资本贡献。

37 3.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
4.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5.边际产量MP: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38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若MP>AP,则TP ↑ ,AP↑;Ⅰ区域 若MP<AP, MP>0,则TP ↑ , AP↓,MP↓;Ⅱ区域 ,生产经济区域 若MP=AP,则APmax。 MP<0, TP↓ , AP↓,MP↓;Ⅲ区域

39

40 根据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的区域。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
根据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的区域。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TP,AP,MP代表。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域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因此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Ⅱ区域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是生产经济区域。

41 Ⅲ区域是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 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为宜。但具体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B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C点.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

42

43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等产量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为等产量曲线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MRTSLK=△K/△L=MPL/MPK

44 等成本线: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C = PL∙L + PK∙K;等成本线斜率为PL / PK
满足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条件: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即要求等产量线的切线斜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等成本线斜率(要素价格之比)相等。 MRTSLK=MPL/MPK=PL/PK MPK/PK=MPL/PL 扩展线: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45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成本:厂商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付出的代价。 2.成本函数:产品数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在技术水平给定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对应不同产出水平相应的最低成本支出。如果要素价格给定,则可直接表述为: C=f(Q) 3.短期成本:在短期内有的生产要素难以发生数量变化,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改变。

46 (1)总成本(TC)包括两部分: 固定成本(FC):不论企业的产出水平如何都要发生的成本(厂房维护费、保险费、少数雇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VC):它依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工资、原材料、市场营销费) 总成本TC: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FC+VC (2)边际成本(MC):多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等于总成本线(或变动成本线)的斜率 MC=ΔTC/ ΔQ

47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3)平均成本(ATC):单位产出的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总产量。 ATC=TC/Q或 ATC=AFC+AVC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 = FC / Q 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AVC = VC / Q

48

49 成本项目 函数表达式 曲线特性 固定成本 FC=b 平行于横轴的一条水平线 可变成本 VC=f(Q) 先递减增加、后递增增加的一条曲线(先凹后凸) 总成本 TC=VC+FC=F(Q)+b 形状与VC相同但比VC高出FC的一条曲线(先凹后凸)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b/Q 自左向右下方倾斜,为横轴的渐近线 平均可变成本 AVC=VC/Q=f(Q)/Q 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 平均成本 AC=TC/Q=(f(Q)+b)/Q 比AVC高出AFC的一条U形曲线 边际成本 MC=dTC/dQ=dVC/dQ 先下降后上升并先后通过AVC、AC最低点的U形曲线

50 同理可证,边际成本曲线也自下往上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
5.2.2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同理可证,边际成本曲线也自下往上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单调递减,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均成U形,但AVC先达到最低点,AC后达到最低点,并且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越来越接近 AC =AFC +AVC

51 4.长期总成本: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它由产量水平和工厂规模决定。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包络线:指厂商的长期总成本曲线把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包围起来,每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不相交但相切。 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 Average Cost,LAC) 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LAC = LTC / Q

52

53 长期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LTC的增量:LMC = dLTC/dQ

54 假定一个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100/Q+10-4Q+3Q2,求它的边际成本函数?

55 解: 平均成本AC=100/Q+10-4Q+3Q2 TC=Q·AC=100+10Q-4Q2+3Q3 MC=10-8Q+9Q2 这就是边际成本函数。

56 1.市场:一种商品或服务买卖的场所,买卖双方在市场上决定商品交换价格。 2.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一种商品或服务买卖的场所,买卖双方在市场上决定商品交换价格。 2.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 买者卖者数目;产品差异程度;要素流动程度,即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信息是否充分 3.市场结构的类型: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57 4.市场结构比较 市场结构 厂商数目 产品差别程度 个别厂商控制价格程度 进入难易程度 近似行业 完全竞争 很多 无差别 没有 完全自由
农业 垄断竞争 有些差别 有一些 比较自由 零售业 寡头垄断 几个 有或没有差别 相当大 有限 汽车制造业 完全垄断 一个 唯一产品无替代品 很大,但常受政府管制 不能 公用事业

58 6.厂商:根据一定目标(利润最大化)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7.行业:又称产业,制造或提供同一或类似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的集合。
8.厂商收益:厂商销售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总收益(TR)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P∙Q 平均收益(AR)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AR=TR/Q=P•Q/Q=P 边际收益(MR)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MR=△TR/△Q=dTR/dQ

59 10.在任何市场结构中求厂商获得利润最大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在MR=MC的产量和价格水平上。
9.利润: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 总收益-总成本: Л=TR-TC 10.在任何市场结构中求厂商获得利润最大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在MR=MC的产量和价格水平上。 11.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2.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特点: 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单个厂商的价格既定; 产品同质。单个厂商无法提价; 要素自由流动。厂商进出自由; 信息充分。不会有高价购买或低价出售。

60 13.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面临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 d=P=AR=MR
该行业所有厂商的需求曲线之和,向右下倾斜。 14.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必要条件是:MC=MR=P

61 15.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利状况 P>AC: Л>0盈利 P=AC: Л=0利润为零 P<AC: Л<0亏损
AVC<P<AC:亏损但会继续生产,因可收回全部VC及部分FC P<AVC:亏损并停产,因连VC都无法得到全部补偿 P=AVC:短期停产点

62 $ 利润 损失 O Q 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在短期,完全竞争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AVC MC AC Q O $ 超额利润为零的 短期均衡:P=AC d1=AR1=MR1 E1 P1 利润 A Q1 Q3 B A’ E2:收支相抵点 (break-even point) B’ d2=AR2=MR2 P2 E2 损失 Q2 E3 d3=AR3=MR3 P3 d4=AR4=MR4 P4 E4 亏损最小的短期 均衡:AVC<P<AC Q4 亏损为全部FC的 短期均衡:AVC=P<AC 图6-5 完全竞争厂商的盈亏 E4:停产点或关闭点(shut-down point)

63 16.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不同销售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量变动的曲线。表示短期内厂商最有利可图(或亏损最小)的产量水平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线段。

64 17.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通过厂商数量及经营规模的调整,达到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P=LAC

65 已知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
(1) 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 (2) 最大利润是多少?

66 解:(1)由Q=6750-50P,则P=135-1/50Q, Л=TR-TC=PQ-TC=(135-1/50Q)Q-12000-0.0025Q2; 当利润最大化时dЛ/dQ=1135-1/25Q+0.05Q=0, 解得Q=1500,P=105(2)最大利润Л=TR-TC=PQ-TC=89250

67 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Q3-20Q2+20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600时,厂商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68 解:(1)完全竞争厂商MR=P,所以当MR=LMC时,有P=LMC,即
P=(LTC)’=3Q2-40Q+200, 600=3Q2-40Q+200,得Q=20 LAC=LTC/Q=(Q3-20Q2+200Q)/Q=Q2-20Q+200=600 利润π=(P-LAC)Q=( )×10=0 (2)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此时(LAC)’=0, 即(Q2-20Q+200)’=2Q-20=0 得该行业长期均衡时产量Q=10,价格P=LAC=(100-20×10+200)=100

69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70 1.完全垄断及其特征。完全垄断:是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实际中完全垄断市场很少存在,文物、古董等少数产品中存在。
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无相近的替代品(One product(no good substitutes)) 独自决定价格(Price maker) 存在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 实行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71 条件:形成壁垒,阻挡其他厂商进入市场的任何障碍。 垄断存在的原因:
2.垄断的条件及其存在的原因。 条件:形成壁垒,阻挡其他厂商进入市场的任何障碍。 垄断存在的原因: 规模经济的需要。行业具有规模时,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扩大而降低。由规模垄断引起的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存在规模经济特性。 控制了某些稀缺资源。如控制某种原料供应,或拥有某项专利。 拥有某种商品的专卖权。如烟草专卖,政府垄断中如邮政业和铁路运输业。

72 3.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即行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 AR=P,就是其需求曲线
MR=dTR/dQ,向右下倾斜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73 4.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决定:短期内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求利润最大时,必须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产量及价格。
1.按MR=MC确定产量 2.根据需求曲线确定该产量对应的价格 完全垄断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无超额利润或亏损

74 5.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垄断者对每一个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单位的产品分别定价。 二级价格歧视(多重定价) 对给定的消费者,依据其购买量的多少来确定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市场分割) 进行市场分割,对不同团体的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

75 1.垄断竞争:是一种商品有许多买卖者且卖者商品之间有一定差别从而形成不完全竞争格局的市场结构。
基本特点: 1)存在产品差别(product differentiation) 内在品质不同:技术或原材料不同。 外观形象不同:包装、商标等不同。 经济空间不同:地理位置及产品市场空间不同。 推销方式不同:广告、售后服务、服务态度不同。 2)厂商进出行业比较容易,厂商数目较多,市场竞争性较强。 3)厂商对产品价格略有影响力。厂商具有有限的定价自主权。

76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比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弹性小;但较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坦的需求曲线。
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则基本原则是:MR=MC,由此确定均衡产量。 根据需求曲线确定该产量对应的价格 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无超额利润或亏损 但在长期无超额利润,且产量水平在AC最低点左边。

77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MR=LMC,LAC=P
3.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进出行业比较自由。存在超额利润,新厂商进入;出现亏损,则新厂商退出。因此,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其产品价格和平均成本相等。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MR=LMC,LAC=P 4.非价格竞争:1)产品变异。品质竞争,即产品差异化竞争,包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和结构、增加功能、完善服务等,以减轻替代品的威胁,吸引更多消费者。也可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向来争取局部市场的竞争优势。2)营销竞争或广告竞争:营销竞争,是品质竞争的补充,它将差异化的作用通过营销特别是广告而得以充分发挥。包括广告宣传、销售网点、委托代理、售后服务等,所谓“广告创造需求” 。

78 5.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例子:汽车、钢铁、化工、电气设备等
6.寡头垄断市场基本特点: 厂商极少(Small number of firms)。新厂商进入较困难。 产品同质或异质(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ay or may not exist) 厂商之间相互依存(Price player or Price searcher)。相互关注经营决策;每个厂商价格和产量的变动会影响其对手的销售量和利润水平。 厂商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厂商往往是根据对手的不同的竞争策略来决策。

79 10.成本加成定价法: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赚头,据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寡头垄断厂商不按MR=MC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P=AC(1+r) r:平均成本的一个百分比
11.博奕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 12.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13.上策均衡: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14.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80 15.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16.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决策有先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17.极大极小化策略:为了避免最大的损失,一些局中人往往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自己总是选择其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即首先找出各种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策略。

81 1.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生产要素的特点:
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1.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生产要素的特点: 派生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消费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联合需求:任何产品都是由许多生产要素共同合作生产的。

82 4.边际收益产品,MR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
3.边际生产力,MP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又称边际物质产品(Marginal Productivity)。 4.边际收益产品,MRP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MRP=MPP × MR 5.边际产品价值,VMP: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VMP=MPP×P产品 6.边际要素成本,MFC: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83 7.厂商使用要素决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达到利润极大化的目的,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应满足:
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要素成本(MFC) 8.要素的市场供给与要素价格是同向变化的,即要素供给量随着要素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尤其对长期而言更是如此。但在短期,不同要素的供给呈现不同的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价格提高时,要素供给会增加,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有些情况下,要素价格提高,要素供给仍不变,如耕地; 在有些情况下,要素供给量起初随着价格提高而增加,但在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供给量会随价格提高而减少,如劳动

84 9.洛伦兹曲线: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别程度的收入分配曲线。基尼系数:一种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标准。在0到1之间。

85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状态就是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时决定的一种状态。 2.帕累托最优: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这样的资源配置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亦称帕累托效率。 3.交换契约线:交换双方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轨迹。生产契约线:两种产品的等产量线的切点轨迹。

86 4.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生产要素的分配必须在生产契约线上,因而也在其转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消费只能在既定的产量组合范围内进行。
MRTXY=MRSXY

87 5.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边际条件 第一,交换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都相等(消费者分配的帕累托最优)
第二,生产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意两个生产者都相等,也即生产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相等。(生产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 第三,生产和交换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意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帕累托全面最优。

88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若规模报酬不变,没有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影响,则可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简单地说,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对交换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都是相等的。

89 对生产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都是相等的。
对交换与生产的边际条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任意生产者的边际产品转换率。

90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十章 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稀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垄断阻碍要素自由流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3.外部性无法由市场本身解决,又如污染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4.公共产品无法由市场提供 5.信息不完全阻碍经济有效运行 6.社会的非市场目标(如缩小贫富差距)无法由市场价格机制实现

91 3.自然垄断: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的作用,行业呈现出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的特征。如铁路、航空、邮电、煤气、供电等。
2.垄断造成效率损失 第一,与竞争性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产量低而价格高。 第二,垄断厂商依仗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利润,使改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大大下降。 第三,垄断导致寻租行为。 P373 垄断产生低效率和寻租行为是垄断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 3.自然垄断: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的作用,行业呈现出长期平均成本递减的特征。如铁路、航空、邮电、煤气、供电等。

92 4.外部性: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成本)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5.对负的外部性的解决措施 第一,税收/补贴 第二,内部化合并 第三,确定所有权

93 6.公共物品: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 特点:第一,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某人对该物品的使用不会阻止他人的使用)
第二,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消费增加时,成本不会随之增加) 公共物品种类: 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 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他的,称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警察、环保等。 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 goods) 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称为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如医疗、交通、教育等。 公共资源(public resource) 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无法排他的,称公共资源,如空气、江河湖海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

94 7.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 信息不充分 信息不对称 认识能力有限 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了解价值)
经济活动主体不能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信息不对称 经济交易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得不一样多。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 认识能力有限 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无法事先了解价值) 机会主义倾向(卖方故意隐瞒)

95 8.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的一方隐藏信息而导致交易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现象。逆向选择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
例:汽车保险 健康保险 9.道德风险:隐藏行为造成的一些交易参与人行为变得不道德、不合理并损害其他交易人利益的情况。道德风险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 例:医疗保险 委托-代理关系 内部人控制问题 10.内部人控制: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当出资人不能有效地来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最终控制时,后者就可能利用这种控制权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得益,损害全体股东利益。

96 11.防止和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必须解决如何 把有关私人信息传递给交易方的问题。传递信息和甄别信息。
信号显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的信息。 机制设计: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缺乏信息的一方在事前设计一些有效的制度,激励掌握私人信息的一方克服道德风险倾向。 激励相容:设计和建立的制度,使经理人员为自己利益所作的努力正好满足了委托人的利益和意志。 合同:用来对付信息不对称所可能造成的不确定后果的一种制度设计。

97 14.寻租:个人或企业为维护既得利益或谋求新的利益而向掌权的人进行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12.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担负的职能 第一,关于效率方面的职能 第二,关于公平方面的职能 第三,稳定经济的职能 13.阿罗投票理论: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择。这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 14.寻租:个人或企业为维护既得利益或谋求新的利益而向掌权的人进行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Download ppt "微观经济学 复习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