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低 碳 生 活 简 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低 碳 生 活 简 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低 碳 生 活 简 介

2 引子(先来看一段视频~)

3 目录 Content 1.什么是低碳生活 2.低碳生活的由来 3.国际低碳发展现状 4.我国低碳发展现状 5.如何低碳生活 6.相关疑问

4 1.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 低碳生活: 温室气体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地球的大气中重要的溫室气体包括下列数种:水蒸气(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5 2.低碳生活的由来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我们的地球在过去一百年间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这一升温看起来并不起眼,然而它却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一连串的反映。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绘制了一段视频,在26秒的时间内将1880年有记录以来,至今全球温度上升变化进行汇总。视频中显示了从1880年至2011年全球气温的变化情况,红色区域表明该区域的温度较1951年至1980年平均温度基线更高,蓝色区域暗示了该区域的温度低于平均温度基线。 点击视频

6 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7 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海啸多

8 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9 4.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 4块年龄由 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10 3.国际低碳发展现状 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京都议定书》 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
上世纪70年代,各大工业化国家过度的污染给社会和民众造成巨大损害,环境保护开始引起关注。1972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里程碑式的文件——《斯德哥尔摩宣言》,标志着环境问题正式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当时环境问题的讨论还主要是发达国家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大都还没有开始。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历史性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在这次谈判中,中国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中国正式踏上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征程。 1997年《京都议定书》 199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最后37个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担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并不承担减排义务。目前全球已经签署议定书的国家达到190多个,中国已于1998年5月签署了该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强调国际合作,把美国纳入了履行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的范围中,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 “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8年八国峰会: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峰会上所达成的长期减排目标堪称是一个不小的成果。此目标的确立,是本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专业评估报告中的技术要求而推算出的结果,世界各国对长期目标的共识虽然是第一步,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11 3.国际低碳发展现状 碳盘查:以二氧化碳为主要计算单位,用以计算组织、产品或个人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目前世界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其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著名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 瑞典 英国 瑞士 加拿大 澳洲 日本 泰国 台湾 南韩 美国 德国 法国 欧盟

12 3.国际低碳发展现状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13年因与复活节活动冲突,故提前至3月23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是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该活动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确认参与活动的中国内地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大连、南京、顺德、杭州、长沙、长春、香港、澳门等城市。2009年3月28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13 4.我国低碳发展现状 2003年以来,节能等政策性文件 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自 2003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能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 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 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 2008年10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演讲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他指出,中国 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 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并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2010年3月,“低碳”成两会关键词 2010年3月,全国两会,“低碳”成了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当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九三学社向全国政 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

14 5.如何低碳生活——衣食住行 衣 食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
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 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 空盘行动,减少浪费。

15 5.如何低碳生活——衣食住行 住: 请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型,不要过度装修。因为不论是石膏板、饰面板,还是瓷砖、大理石,制造这些造型所用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要释放碳。 行: 少开车。相比开车族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一不用担心油价涨,二不用担心体重涨; 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选小排量车。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 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16 5.如何低碳生活——节电 节电 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 选择晾晒衣物来取代干衣机。 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17 5.如何低碳生活——替代使用 替代使用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每张纸都双面使用,相当于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18 5.如何低碳生活——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 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不但如此,洗米水也可以用来浇花,洗头,还可以用来做免费的护肤品。 用过的面膜纸: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喝茶剩下的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垃圾分类,可以DIY发挥自己的创意变废为宝,纸类、塑料类等还可以卖给废品站回收利用。

19 5.如何低碳生活——低碳健身 低碳健身; 在家健身不仅能避免健身房的耗能,而且也省去了交通方面的碳排放,健身设施还可以DIY制作,用矿泉水瓶代替哑铃,用米袋代替沙袋。 用在附近公园等适合跑步的空气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20 5.如何低碳生活——碳补偿 碳补偿 碳补偿又称碳中和,就是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植树,或者其他对减排有贡献的方式,来补偿自己造成的碳排放。
每平方米的绿色植物叶片,每小时能吸收1.5克二氧化碳。如果将1~2株阔叶耐阴植物放置室内,能吸收一个成年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21 5.如何低碳生活

22 6.相关疑问 实现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 低碳生活离日常生活太过遥远,普通市民是否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离日常生活太过遥远,普通市民是否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 也许温室气体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即使温室气体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至少在能源有限且环境污染难以恢复的唯一地球上,低碳生活是节能而环保、值得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

23 THE END THANK YOU!


Download ppt "低 碳 生 活 简 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