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泥工艺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泥工艺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泥工艺技术

2 1、绪 论 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 看图思考 海港 大坝 大桥 公路 国防设施 核电站

3 1、绪 论 看图思考  这些建筑能离开水泥吗? 当然不能  这些建筑所用水泥一样吗? 不一样
 这些建筑能离开水泥吗? 当然不能  这些建筑所用水泥一样吗? 不一样  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有那些品种?如何选择? 水泥工艺技术告诉你

4 1、绪 论 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 课程体系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学习方法

5 1、绪 论 课程性质  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  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  是学生就业择业的直通车 专业必修课
学这有啥用啊? 课程性质  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  是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  是学生就业择业的直通车 专业必修课

6 课程目标: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流程; 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及矿物的性能;
掌握原料及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熟料煅烧、水泥制成、水泥性能及应用、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理解其他通用水泥的性能及使用范围;理解特种品种水泥生产技术。 学会水泥熟料组成设计、配料计算,能够应用于水泥实际生产中。 学会原料配料调整方法。 学会水泥生产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 达到水泥质量控制工中、高级工的水平。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态度;严明的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从容应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或不可预料的问题发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7 理论知识 技能训练 岗位实践 水泥 工艺技术 课程体系

8 教学手段

9 考核形式 总成绩 平时考核(30%) 期末考核(40%) 实验考核(30%) 出勤率、作业、 课堂表现、期中考试、 实验表现 实验考核标准
理论考核试题库

10 学习方法 端正的学习态度 保证课堂学习效率 不断充实所需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训练

11 绪 论 一、水泥的起源与发明: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起源于胶凝材料,是在胶凝材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进和发明的。

12 (一)胶凝材料的发展及演变 1、定义: 胶凝材料是指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13 2、分类: 如:沥青、 有机胶凝材料: 各种树脂 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 如:水泥
拌水后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不能在水中硬化 如:沥青、 各种树脂 有机胶凝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 如:石灰、石膏 如:水泥 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14 3、发展史 胶凝材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天然粘土: 石膏-石灰: 石灰-火山灰: 人工配料制得水硬性胶凝材料:
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10000年 石膏-石灰: 公元前2000~3000年 石灰-火山灰: 公元初 人工配料制得水硬性胶凝材料: 1756年以后 天然水泥 硅酸盐水泥 多品种水泥

15 用石灰、石膏作为胶凝材料

16 (二)水泥的发明 19世纪初(1810~1824年),用人工配合粘土与石灰石经煅烧、磨细以制造水硬性胶凝材料已经开始组织生产。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将粘土与石灰石配合烧制成块(熟料),再经磨细而成水硬性胶凝材料,加水拌和后能硬化制成人工石,并具有较高强度,其外观与当时建筑上常用的英国波特兰岛上出产的岩石相似,故称之为“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并于1824年10月21日首先获得该产品的专利权。

17 发展简史 二、世界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 间歇式土窑(后发展成土立窑) 1877年:回转窑 1905年:湿法回转窑 1910年:机械化立窑
1928年:立波尔窑 1950年:悬浮预热器窑 1971年:预分解窑。 发展简史

18 干法中空回转窑

19 湿法长窑

20 机械化立窑

21 立波尔窑

22 悬浮预热器窑

23 预分解窑

24 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发展,并具有如下特征: 水泥装备大型化 生产工艺节能化 操作管理自动化
环保措施生态化

25 山西威顿水泥 (日产熟料1000T)

26 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

27 海螺水泥 5000t/d熟料

28 日产5000T熟料水泥生产线

29

30 三、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第一个水泥厂———唐山细棉土厂(后改组为启新洋灰公司,现为启新水泥厂)1889年建于河北省唐山,并于1892年建成投产。之后,又相继建成了大连、上海、中国、广州等水泥厂。 水泥的名称: 细棉土 士敏土 水门汀 洋灰 水泥 据英文 “Cement”的音译 据其和水后成泥状物的特性

31 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 1889年~1937年:萌芽及早期发展时期 1937年~1949年:衰落期 1949年后迅速发展

32 水泥工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水泥生产大国,有庞大的生产企业群体。 (一)产量持续增长 (二)布局趋于合理 (三)结构调整加快
(四)规模生产扩大 (五)装备水平提高 (六)效益同步增长

33 从1985年起,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当年产量1.45亿吨。
2005年为10.60亿吨,占全世界产量的48%。 2006年1~11月为10.97亿吨。 产量

34 水泥产量增长图

35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自80年代以来,代表着水泥生产最新生产技术的新型干法水泥开始得到了发展,这些企业规模大,自动化水平高,管理先进,但投资非常高,在当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结构调整 通过近20年的技术引进与吸收,随着设备 国产化程度的提高,使新型干法水泥的建厂投 资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九五”期末吨水泥 投资已由最初的1000多元(八五期间)降到 300元以下。 2000年,海螺集团建设的两条 2500t/d熟料生产线相继投产,总投资3.7亿元, 吨熟料投资降到247元。

36 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已经形成了由政府导向、市场拉动、企业自主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7 2000年,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合计2640万吨,仅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4.4%。
到2005年底,这一比例已提高到15%,其中安徽海螺集团产量已超过6200万吨。 规模生产

38 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80.5亿元。按统计口径计算,6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效益显著,占全行业的73%,小型企业只占27%。
效益增长 装备水平 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80.5亿元。按统计口径计算,6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效益显著,占全行业的73%,小型企业只占27%。 目前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吨、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投产

39 目前发展途径: 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充分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技术 研究开发与生产高性能水泥 沿着绿色水泥工业的道路发展

40 结 束


Download ppt "水泥工艺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