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危險的親密關係型態: 邊緣性格/自戀性格夫妻的親密關係衝突
指導教授:蔡順良教授 資料來源:林于勛、張雅婷 報告人:周意娟、陳曉郁
2
Dynamic Position and Transference Formations
報告人:陳曉柔
3
Dynamic Positions
4
Separateness 分離 個體心理發展的兩條軌道: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Margaret S. Mahler) Separation引起內在分離的覺醒 Individuation引起個人對於獨特性的需要 當個體能將母親視為一獨特的個體,便能從容地與母 親分離 分離≠學會分辨需要、渴望、慾望、願望≠容忍與欣賞 差異 Mahler的理論之所以在自戀型/邊緣型人格的概念中如 此重要,是因其區別“mother world”(sameness)與 “nonmother world”(differentness)的差異,這是先前 的理論很難做到的。 伴侶即使已經分居,情感上依舊在某部分相繫。 即使我們工作的對象是病理上情形嚴重的伴侶,在治療 時依舊要小心定義心理內在的獨特部分。~雖然表面上 是做各自的事情,或是獨自生活但是內在還是有許多的 情緒涉入(involved)
5
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理狀態 (一)
在退化的夫妻關係中最能理解從到妄想分裂到憂鬱 狀態的這個概念
6
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理狀態 (二)
妄想分裂狀態: -因為精神無法承受痛苦、孤獨、羞辱使得思想 和感覺呈現分裂和投射的破碎狀態。 -Klein認為這是最早的發展階段 憂鬱狀態:個體較能承受孤獨、憂傷、空虛,並能 為自己的行動和需要負責。 從妄想分裂到憂鬱,可用三個介面來解釋: transmutal internalization (Kohut)、分離個體 化階段(Mahler)、Dual track theorem (Grotstein) 若孩子在妄想分裂的狀態時,主要經驗是適時、好 的、滋養的環境,好的經驗勝過壞的經驗,嬰兒便 會將母親的乳房視為好乳房。
7
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妄想分裂心理狀態
在配偶治療中,易出現在妄想分裂和憂鬱狀 態來回變換的狀況,配偶們持續地從破碎的 狀態走向完全。在憂鬱狀態時,他們將有機 會可以整合以及瞭解事件及他們的行為對關 係的傷害。 而在修復發生前,必須能夠忍受在憂鬱位置 所感到的挫折或不耐感。
8
Depressive Position 憂鬱心理位置
Grotstein認為Klein的黏附性認同(adhesive identification)和從妄想分裂移動到憂鬱的狀態對於 理解伴侶間的熔合是很有幫助的。 Klein主要的工作是罪惡感以及對抗罪惡感的躁鬱防衛, 躁鬱防衛卻讓焦慮的程度高於被害焦慮(persecutory anxiety) 在憂鬱狀態時,個體認為「沒有/空虛的乳房」並為此 而呻吟並感到憂傷(?)。當這樣的表達增加的時候,個 體以以上的想法為基礎極端地依賴感官的知覺。 憂鬱狀態發生在嬰兒開始發現母親是完整的個體。 在此狀態時會整合矛盾的感覺(如:黑與白)若放在伴侶 狀態中討論,伴侶開始發現「灰色地帶」並開始平衡極 端(?)
9
個體在此時發展出兩種防衛機制:manic defenses & reparation,Klein認為這兩種 狀態奠基於全能(omnipotence)及拒絕現實並 擁有控制和蔑視的特徵。在此狀態需要認清: 事情不可能一夜改變,容許擁有呻吟的感覺。 以上對於憂鬱的看法可運用於邊緣性人格、 自戀疾患的治療。他們想快速衝動解決問題, 殊不知將伴侶推得更遠。 邊緣性人格在憂鬱狀態時,很難放下虛假的 自我並展現真實的情緒,他們忙著將事情看 來無恙。 自戀性人格則很難戒掉提供他們短暫滿足短 暫和興奮的人
10
如果不能哀悼,就不能忍受痛苦、 不能達到憂鬱狀態。
憂鬱狀態痛苦難忍,個體需要持續 地區隔感覺或迅速找到抒解的替代 方案。 不能承受悲傷寂寞的感受,就無法 感覺到真正的完整、從經驗學習、 無法獨處並無法發現內在的平靜。
11
Manic Defense 躁狂防衛 與憂鬱心理狀態有關,為了要對抗焦慮、憂鬱的經 驗。 客體關係的特徵是自我膨脹、控制、蔑視
12
Manic Defense vs. Integration
極端分裂,目的是為了避開迫害、羞辱和危險的感 受 eg.消極好鬥、極度順從過度好鬥 強調憂鬱狀態的重要性,並認為Splitting是統合的 前導。在婚姻治療中,若在妄想分裂狀態時未有統 整,可能會用不合宜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擁有哀悼的能力仰賴於Working through及感受的整 理,並非仰賴躁狂防衛。 因為邊緣性人格及自戀性人格的防衛機轉,他們的 伴侶無法打破原始的連結,也不能做正確理性的決 定。
13
Borderline 我會讓他知道他怎麼敢這樣對我 Narcissist 我不會再為你做任何事,你從不感 謝我所做的任何事。
在躁狂防衛初期: Borderline 我會讓他知道他怎麼敢這樣對我 Narcissist 我不會再為你做任何事,你從不感 謝我所做的任何事。 在憂鬱心理位置: Borderline 我不會去任何地方除非你跟我能坐 下來把事情講開,我並不是要懲罰你,而是 要讓你知道你的確傷害了我及我無法再容忍 下去。
14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認同
Confusional states(Klein):投射與內在投射的過 程 個人將內在的自我或客體意象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 將投射性認同視為某種母親與嬰兒間的溝通形式。 作者視投射性認同為表達夫妻之間的無助感,用攻 擊表現出他們的感覺。 為了要讓自戀及邊緣性人格的治療有效,治療者需 要分辨不同型態的投射認同。
15
Bion 認為嬰兒需要有一種容器(container)可以表 達無法承受的痛苦
投射性認同是基本且健康的。(cf.Klein認為是破壞 性的) 透過投射性認同,幫助我們表達我們的抗議和憤怒, 並將此轉化成有用的東西。 將Klein的理論賦予更多意義,以助於瞭解母親與對 母親依附的需求。 投射性認同幫助我們了解痛苦與沮喪,並能運用以上 的元素,將混亂破碎的世界透過母親的轉化、解碼能 力放入較有結構性的秩序中。 在配偶治療中的介入舉例:『你正試著將我捲入爭論 當中,但若我真的捲入了爭論,我就無法給你對你而 言更有意義的回應。可否讓我瞭解你失落和困惑的感 覺』
16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認同
單向投射認同(singl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一方投射,另一方接收 當borderline伴侶投射出被剝奪的感受,在治療中就有 機會去探索此感受的原始感覺與根源,最終讓病人更 能忍受他們焦慮與控制生活。
17
(dual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雙向投射認同 (dual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兩個人同時投射到對方身上/雙人舞 一位伴侶投射被剝奪的感覺到另一位身上,另一位投射出罪惡感。若我們持續讓投射認同發生,影響的活力會漸漸降低,僅存順從,可能還有罪惡、退縮、孤立。 典型的反應是:「你如果離開我我就死給你看,沒有你我活不下去!」或「你一直給我好大的壓力」
18
Narcissist因為害怕親密而從Borderline狀態撤出。
我們能夠協助borderlines瞭解,若他們試著用他們的嫉妒擁有乳房,他們會經歷更多的剝奪感,如果他們能容許乳房為養他們,他們才能開始得到乳房的滋養,並發展他們自己。 我們可以協助borderlines覺察他們的行為並藉由轉化客體建立界線。
19
Projection vs. Introjection 投射與內攝
內攝是自戀型人格者行為的動機來源,想要活出內在理想化的意象,即使此意象是不可能達成。 瞭解投射與內攝歷程,幫助治療師詮釋在伴侶間如何以相似的動力深刻的影響彼此。
20
Reparation 修復 Borderline 混淆羞愧和假我,說抱歉有時候只是 一種手段而非真實的感受
是一種涉入自我想要治癒憂鬱焦慮和罪惡感的企圖。 在極端間來回的分裂過後,最終瞭解到這些分裂的 行為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修復因而產生。 包含了忍受失落、對失落的罪惡感與責任感。 修復的動力是來自對客體真正關切,並且包括了很 多自我犧牲。 Borderline 混淆羞愧和假我,說抱歉有時候只是 一種手段而非真實的感受 Narcissist 過度內疚和缺乏同理心,修復困難
21
Forms Of Transference 移情的形式
22
Transference 在自戀性人格當中的雙極性自體 無論何種移情都需要在夫婦關係中被詮釋。 Heinz Kohut
誇大性自體:鏡映的需求,認為自己是無敵的、不 會受傷(需求:同情、贊同、回應、確認需求,若 無,就會抓狂。) 理想化的父母意象 :將他人的存在視為自己需求 的延伸,朋友和配偶的存在都是為了要服務他極端 的自戀的需求
23
Transference Vertical Split 垂直分裂 Borderline Transference
與母親的合併(unbroken merger with the mother): 母親誇大願望的執行者、母親優越感的傳話者 父親某些目標和理想化態度的內化 Kohut認為鏡映和崇拜的功能是母親的部分﹔理想化 的發展則是來自父親。個案是有機會復原的,若他們 可以發現自己長大便不適用的需求,我們自己會一邊 成長一邊改變。 Borderline Transference 有自戀性的移情,是否有邊緣性的移情? Yes,差別在於Borderlines大量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 治療師身上。 未有典型的邊緣性移情形式,與自戀型移情不同的是, 邊緣性移情會投射許多感受在治療師身上。
24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Freud認為反移情作用是精神分析師在了解病人過程 中的抗拒。 通常為治療師無意識的反映,或治療師過去對病人 的移情,根基於未解決的衝突或無意識的幻想。 Winnicott首度拓展了傳統定義:反移情包含治療師 對病人的所有反應。 Klein則進一步定義:反移情是治療師接收了病人無 意識原始的回應(投射性認同) Heimann(1950)將反移情視為一個有療效的工具。 從治療師單純的抗拒演變成一種互動的分析經驗。
25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Narcissistic/Borderline couple引起的反應: 傳達需要立即性幫助及治療的訊息;若治療師沒有立即 處理, 就是漠視他們的表現。 必須有技巧性的處理,以避免嚴重的後果或病人不成熟地 中斷治療。 治療師會被反移情作用困惑,感受到罪惡感、無價值感或 被背叛,而經歷痛苦的分裂。 stay separate 接受自己可以有這些感覺/期待/壓力 Narcissist :投射由於我們而使病人受傷的自我形象,使我們有罪惡感 Borderline :投射出我們做得還不夠,讓我們對自己的需求感到羞愧
26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反移情議題包括:感覺失敗、罪惡、焦慮、做得不 夠好、絕望 最深刻的則是「被遺棄的感受」,病人通常會中斷 治療讓治療師體驗被留下來的感覺。 在共同治療中最常見的是「疏遠」,如:我們決定 要休息一下,我們不再需要治療了。事實上是需要 更多親密感的表現。 在共同治療中這必須被小心處理,專注於伴侶在移 情中產生的防為,而不要成為他們的共謀。合適的 回應是「現在你們想要疏遠我就像是你們想要疏遠 彼此。」 沒有完美的治療,也沒有完美的治療師。
27
伴侶移情Couple Transference
移情的詮釋必須包含個體在嬰兒時期與父母的關係 或早期的經驗(客體失落),治療師可以從心理動 力取向去產生移情作用,並應用在治療上。 Therapist as Self Object -伴侶治療是三人之間的深層溝通與感受的情緒性 經驗 -幾乎不可能被教導如何說、如何做,若照本宣科 只是淪為模仿,而沒有注意個體獨特的經驗、信仰 及價值 -伴侶治療的技術應該著重發展個別治療中的移情 經驗
28
Therapist as Self Object
Kohut -心理的混亂源自於錯誤的自我客體,缺少理想對 象的鏡映(mirroring) -客體關係幫助病人面對內在衝突,對自己的行為 負起責任 -治療師作為外在自我客體,必須隨著治療階段逐 漸改變,使病人內化為自己的心理功能
29
Therapist as Self Object
客體關係理論使治療師成為一個支持性的母親角色, 幫助建立不同的連結和自我與客體的經驗,以建構 健康的客體。 如果將夫妻的失敗著重於錯誤的外在客體,而忽略 內在世界的投射/內攝,傾向尋找外在的敵人來為 夫妻關係負責,而沒有看到內在敵人的投射。 有時治療師會誤解移情和內攝的概念,傾向忽略人 格中具破壞性的部分。 肯定陳述句:「當然有一個外在的背叛者,現在你 說是你的老婆,之前你說是你的兄弟。你必須了解 同時也有一個內在的背叛者,這個背叛者使你覺得 無助,也嚴重的損傷了你對老婆及其他人的判斷。」 對邊緣性人格有效
30
“Teaching” others to become Self Objects
鏡映及同理無法被教導,治療師應成為鏡映的對象 邊緣性/自戀型人格基於防衛,他們知道如何表現 自我客體,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情感性經驗及各種感 覺的狀態。 -邊緣性人格應脫離內在不安全的自我 -自戀性人格則應脫離過度自大的自我 “理解”有時候是對於行動的阻礙,個體沒有經驗 過就無法真正的理解。(good, available,containing and substaining breast) 治療師成為一個自我客體功能的model,也提供包容 和支持的功能,使病人去體驗內在的情緒經驗而非 模仿同理。
31
Transitional Objects Winnicott(1953)建議嬰兒應該學習等待及控制衝動, 索求無條件的愛會影響與他人的關係。可使用無生 命的客體來取代暫時失去母親的客體,過渡性客體 提供了類似於母親的形象-舒服及舒緩的來源。 過渡性客體如:毯子、柔軟的玩具、枕頭;對於成 人來說則可能是寫作、電腦、音樂、衣服等。 Grostein(1984)觀察到邊緣性人格會固著於母親的身體。 邊緣性人格在過渡性客體使用上有困難,也較不會 使用無生命客體,而會選擇以“人”來取代。當他 們學會使用後,過渡性客體可以幫助他們度過分離 的時期,填補內心的空虛及黑洞。 Tustin(1981) 將過渡性客體與永不改變的幻想相連結, 用於健康的方面,可幫助嬰兒脫離母親。 酗酒、物質濫用、衝動購物等可被視為健康的,當 背後的需求是為了紓解或填補客體失落。
32
Confusional Objects Tustin(1981)推論小孩使用混淆性客體是為了隱藏和 逃避,不是為了得到安慰。
在伴侶關係中,車子、朋友、毒品、酒精、眼淚、 購物會被用來做為過渡性或混淆性客體,要辨認背 後的動機是什麼。 混淆性客體不像過渡性客體,並不會喚起先前的美 好經驗。 語言可被用作過渡性或轉移性的方式,取決於它是 為了溝通還是為了錯誤溝通。 Ex:電話答錄機留言讓接受者待會兒可以打回去(一 般功能) 但聽到留言的人可能根本不會打回去, 只是使打 電話的人困惑,不是為了促進溝通 (轉移性客體) 邊緣性格的妻子打電話給治療師並留 了45分鐘的 留言,還請治療師記得收費(過渡性 客體)
33
Transitional, Confusional, diversional object
眼淚:(A)表達痛苦、受傷的感覺;(B)阻斷溝通 混淆性客體 藥物:(A)為了掩蓋已經存在的問題混淆性客體; (B)緩解焦慮以建立了解的橋樑過渡性客體 朋友:(A)促進溝通、親密、了解過渡性客體;(B) 被用作阻斷親密的象徵轉移性客體 視背後功能及動機而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