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2 第一部分:文化生活的变化 (1)回顾本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复习提问)1
第一部分:文化生活的变化 (1)回顾本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复习提问)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挽救中国,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历史上都有过哪些尝试和探索?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大家喜欢照相么? 那大家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照相的吗? 1、照相的出现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来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拍了不少照片。

4 照相 2.19世纪 晚期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5

6 照相 相片让历史留下记录!

7 照相术的作用 为当时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8 清末结婚照 民国结婚照

9 ④、作用: 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 保留社会发展真实证据, 为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珍贵的影像资料。

10 (二)电影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11 北京:丰泰照相馆——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地

12 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影片 1905年《定军山》 电影 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

13 中国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 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 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王人美主演 1937年 《马路天使》周璇主演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 一代歌后“金嗓子” ——周璇(常州人)

15 第二部分:社会风俗的变迁 (1)剪发辫 告示: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 自主探究 :这仅仅是发型的改变吗?与之相类似的事件还有哪些? 内容: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6 目的: 去除旧俗,向清王朝挑战,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剪发辫 革命军:老乡!还留着大清的尾巴!剪了它! 行人甲(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留了一辈子,剪不得啊!这可让我怎么见人啊!大清说不定还要回来的呀! 行人乙(高兴):太好了,这么长的辫子拖在脑后,洗也不好洗,活动也不方便,还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快来帮我剪掉这大清的尾巴! 目的: 去除旧俗,向清王朝挑战,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17 近代男子发型

18

19 (2)改称呼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20 行跪拜礼

21 改称呼 内容: 孙中山下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目的: 革除封建色彩,用资产阶级的平等代替封建社会的不平等。

22 改称呼 叩见“ ” 大人、老爷 中华民国成立后,群众见到孙中山,鼓掌欢呼: “ ,你好!” 大总统 先生
叩见“ ” 大人、老爷 中华民国成立后,群众见到孙中山,鼓掌欢呼: “ ,你好!” 大总统 先生 你路过西式点心铺老板问:“ ,要点蛋糕吗?”

23 (3)易服饰 ——感受近代社会的进步 留学生 爱国人士 满清遗少

24 男子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 (清朝男子的服饰) 西服 中山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5 “琴袋”设计,有延伸性,方便放入笔、笔记本等物件
孙中山:“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 中山装 (中西合璧) 最初的设计是7个纽扣的,后来改成5个 坚挺的衣领 两个加上软盖的口袋,以防物件丢失 “琴袋”设计,有延伸性,方便放入笔、笔记本等物件

26 女士服饰的变化 易服饰 现代旗袍 经过改良的旗袍 满族旗袍 宽松、呆板——美观、适体

27 活动探究 ——感受近代社会的进步 思考1、发式、称呼、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2、这些变化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向生活近代化发展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

28 大人 老爷 少爷 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跪拜作揖请安 男主外 女主内 缠足 中山装西装旗袍 先生 某君 官职 强令剪辫 鞠躬握手 妇女走向社会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女人 类别 时期 大人 老爷 少爷 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跪拜作揖请安 男主外 女主内 缠足 中山装西装旗袍 先生 某君 官职 强令剪辫 鞠躬握手 妇女走向社会 天足

29 ①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伴随着枪炮传入中国。
讨论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①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伴随着枪炮传入中国。 (摘自课本) 资料一: 1844年,一位法国海关官员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在广州、澳门等地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是最早在中国摄影照相的外国人之一。照相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了中国。 资料二: 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去除旧俗。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的称呼,规定职员之间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君”。 (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文明交流的结果)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这种时代变革的结果) ③善于向西方学习。

30 近代史上,先进的外来文明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以古鉴今 近代史上,先进的外来文明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从中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1、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主动学习世界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2、不断加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1 训练反馈 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1、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去北京购买商品 B行跪拜礼、称老爷 C与朋友照相 D通过《申报》了解新闻 2、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而且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政治性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Download 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