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 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关键词 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本章问题关键所在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3、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5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7 一、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8 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9 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认识、规范或变革客体等目的所采取的认识途径、思维方式、论证手段等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未来社会的预见上坚持了科学的立场和方法。

10 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依据历史规律预测未来 在剖析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只讲一般特征不做细节描绘

11 指明社会发展方向 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12 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

13 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述。

14 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绘了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

15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16 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7 只有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动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哥达纲领批判》
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 ——《共产党宣言》 只有生产力增长起来,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动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哥达纲领批判》

18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着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9 把经典作家的论述与我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结合起来,共产主义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0 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1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局限性: 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另一方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 “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2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 阶级消亡。 2 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1 阶级消亡。 2 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3 战争不复存在。 4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 归于消失。 5 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6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到了和谐。

23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24 第二节 共产主义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第二节 共产主义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25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6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所追求的美好境界有两类:一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的空想和幻想;另一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它与一切幻想和空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发展目标。

27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进一步。

28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9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30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31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始终向往和追求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32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

33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34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

35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 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36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两个必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

37 “两个必然”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必可避免”。

38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39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40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1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2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各个国家国情不同选择道路也不同,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44 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5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6 思考题 1.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3.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47 阅读文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 本章结束


Download 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