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德州聚安特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王茂彬

2 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3 培训内容 一、两个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出台背景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践 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四、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

4 两个体系建设的出台背景及意义

5 为什么安全月里不安全? 6月5日,淄博桓台一企业淘汰热电厂拆除烟囱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死亡3人。
6月5日,潍坊潍城区一化工企业,一员工坠入氨基酸储槽,多人施救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事故,3人死亡。 6月9日,东营市万达广场清理排水管网阀门,一人中毒,多人施救,3人死亡。 7月13日,菏泽郓城一小型非法化工企业,反应釜清理发生中毒窒息事故,1人遇险,2人救援。3人死亡。 7月15日,烟台龙口建筑施工工地,物料提升机坠落,8人死亡。 7月17日,东营广饶一渣土车十字路口侧翻,碾轧一农用三轮车,导致9人当场死亡!

6 一、两个体系建设的出台背景 两个体系的构建是安全监管顶层设计,通过标准及要求的制定,通过实施,在推动过程中“引导督导”与“执法监管”并重。再就是抓好风险管理的最后环节——应急应对,遏制事故。 ?频繁的安全执法检查遏制不住事故 ?每次检查都能发现大量的事故隐患 ?事故问责的力度带给我们太大的压力

7 一、两个体系建设出台的背景

8 一、两个体系建设出台的背景 按照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要求,督促和引导企业转入安全风险管控阶段,发动企业全面分析、预想、排查、研判、管控各类安全风险点,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防范各类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9 一、两个体系建设的出台背景 山东省人民政府303号令《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10 一、两个体系建设的出台背景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当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将治理方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并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治理情况进行督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或者责令消除;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

11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12 东营市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8•31”重大爆炸事故

13 2015年7月16日7时39分,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着火,引起爆炸,在事故救援过程中造成2名消防队员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812万元。(共计33人受到问责 )

14 滨州市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11•29”重大煤气中毒事故
2015 年 11 月 29 日 17 时 40 分许,位于滨州市邹平县的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凯公司)发生重大煤气中毒 事故,造成 10 人死亡,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共计27人受到问责 )

15 二、两个体系建设的意义:强化过程 管控末端
二、两个体系建设的意义:强化过程 管控末端 创建目的 风险分级管控 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 管控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

16 1、排查分级。督促和指导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城市垃圾堆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根据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及风险等级评定指导手册,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红、橙黄、蓝)。  2.严格管控。企业针对风险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管控责任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17 3.公告警示。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明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同时,将1、2级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18 4.治理隐患。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对各类隐患和违规违章行为实行精准排查、精准治理,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和应急方案,严防盯守,限期消除,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5.应急管理。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重大风险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要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19 6.“一企一册”。企业要将所有安全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或电子档案),详细记录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点名称和位置、诱发事故类型、安全风险等级、存在隐患情况和管控措施、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手机号码、属地监管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形成“一企一册”(式样附后)。安全风险因素变化后,要及时评估,不断补充完善“一企一册”,形成动态化的“一企一册”管理制度。

20 安全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管理真实水平 企业管理风气严重影响了安全氛围 安全工作不能孤立看待,不可就事论事 安全需要率先垂范!不是提供支持就可以! 安全生产是积善行德的最大民生工程

21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几个概念
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作业风险到底有多大? 思考: 右图中存在那些作业风险???

22 没有扶着扶手 物体 没有佩戴硬质帽子 掉下的危险 没有系帽子 没有正确 使用防坠装置 杯子中的液体 溢出, 没有正确 滑倒的危险
存放救生背心 没有正确 存放油漆稀释剂, 桶盖没有盖上 穿越 红线的员工 在人行道的 斜靠墙上的物体 没有正确 存放防坠装置 绊倒的危险 22

23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几个概念
什么是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风险一般分为几级? 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省拟对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低的两级都定为“蓝色”级别),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 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4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几个概念
风险分级管控的程序

25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几个概念
什么是隐患? 我们通常所说的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什么是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26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27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几个概念
(一)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二)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 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28 四、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特点: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不到”问题 风险点、危险源风险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问题 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不到”问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风险管控治理体系

29 P D C A 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 评估、分级 危险源辨识 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 隐患治理 一级 风险点 二级 风险点 三级 风险 四级 风险
若干危险源 若干危险源 若干危险源 若干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典型控制措施制定 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 D 分级管控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管理 C 隐患排查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隐患分级排查 A 隐患治理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隐患分级治理

30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践

3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成立工作组 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单元的划分 危险源的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32 一、成立工作组 1、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 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 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 2)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 3)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4)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 领导层:分管厂长(经理)、车间负责人、班组长 专业层面: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

33 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 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分布及管理现状的,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

34 二、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 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 4.在本单位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危险源对相邻单位及人员的不利影响; 5、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6.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7.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35 三、策划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 风险 分级 划分作 业活动 辨识危 险源 评价 风险 策划风险 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 收集资料
风险辨识表.doc 辨识危 险源 风险辨识表.doc 评价 风险 收集资料 确定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策划风险 控制措施 风险 分级 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宜性 控制措施实施情况验证

36 四、收集相关信息 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
(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3)组织架构图; (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5)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 (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8)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9)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 (10)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1)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12)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 (13)安全评价报告;

37 五、单元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 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进行单元划分。有的企业也称为作业活动的划分。
比如企业工艺生产线长,大型设备使用较多,可将企业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包含附属设备设施、人员、作业环境等内容)、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变配电系统、仓库)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三个模块分别识别。 每个模块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

38 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下列方法:
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轧钢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加热、轧制、剪切、成品等作业活动,轧制还可分为除磷、粗轧、精轧等活动) 2.按地理区域划分;(如供电系统可分为变电、输送、配电等作业活动,每个活动还会停电、送电、检修等活动) 3.按装置划分;(主要适用立体装置等,如高炉本体可分为炉前、水煤、上料和主控室等作业活动) 4.按作业任务划分。如:煤气发生炉生产按“工作任务”可划分为煤场管理、上煤、煤气发生炉操作、煤气发生炉检修、煤气发生炉设备及管道、煤气及水质化验等,每项“工作任务”又可分为若干作业步骤,如煤气发生炉操作可分为清理补水、加煤、检查水位、设备安全检查、电气安全检查等作业步骤。 5、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在进行区域作业时一般采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39 在划分作业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1、所划分的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有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有一、两个作业)。 2、在对作业活动描述时语言要简练,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如:投料、炉前、炉后等。 3、在此说明作业活动和作业步骤是不同的意义。作业步骤是在作业活动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工作。

40 40

41 六、危险源的辨识 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询问、交淡; b)查阅有关址录, c)现场观察;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危害分析(JHA); f)安全检查表(SCL); g)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事件树分析(ETA); i)故障(事故)树分析(FTA)。 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以动力辅助设施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安全检查表法”

42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 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工作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JHA的特点: 方法简单易行。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较为直观,分析过程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推理,便于在班组基层推广。 该方法不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只需找出危险源并提出治理措施和补偿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工作危害分析是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能够全面地识别出生产作业活动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3 在识别危险源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在这四种因素里面,人的因素是“核心”,所以在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时,首先要分析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违章操作、违章、不遵守有关规定等);其次是物的因素(设备,安全联锁安全防护设施、涉及安全的工艺、技术参数等),再分析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粉尘、噪声、高温、毒物、定置定位等)、最后再分析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核心”模型 人的因素 管理因素 环境因素 物的因素

44 举例:危险源辨识: 设备保养 作业活动 辨识对象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保养冷凝器 压缩机 冰水泵 盐水泵
给风机加油过程中,未挂检维修标识,误开启会导致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制定检维修方案并加强培训。 冷凝器异常高压会导致盘管破裂,发生氨气泄漏,导致保养人员中毒 中毒 制定保养计划,定期对冷凝器进行保养。 进冷凝器检修门会发生高空坠落 高处坠落 安全带 压缩机 踩在油分离器上给电机加油,脚打滑会导致滑倒摔伤 其他伤害 配备防滑鞋 排气阀、吸气阀阀杆生锈会导致氨泄漏 制定保养计划,定期对排气阀和吸气阀进行维护保养。 冰水泵 冰水搅拌器提升过程中可能会脱落导致砸伤 物体打击 防脱钩 站在冰水池边上保养搅拌器可能会掉入冰水池中,导致溺水。 淹溺 冰水池安装防护栏 盐水泵 盐水泵出水管结霜会导致保养人员滑倒摔伤 使用直梯进入平台下方保养盐水泵,脚滑有可能会导致坠落伤害 盐水搅拌器提升过程中可能会脱落导致砸伤 在化盐池上方保养搅拌器可能会掉入化盐池中,导致溺水。

45 思考:用工作危害分析(JHA) 法对左图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辨识结果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序号 作业活动 辨识对象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 措施

46 必须按照规定取证,并按照规定实习三个月后方可作业
正确答案 作业活动 辨识对象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汽车吊吊装作业 作业人员 汽车吊司机无证操作 起重伤害 必须按照规定取证,并按照规定实习三个月后方可作业 汽车吊支持腿没有放置枕木 汽车吊支持腿放置枕木 丝索系挂方法不对,导致吊件坠落伤人 找好重心,确保平衡,无误后,方可慢慢起吊。 汽车吊 汽车吊的吊钩没有防滑装置,导致吊件落下 汽车吊的吊钩安装防滑装置 汽车吊没有排绳装置,起吊过程钢丝绳打绞断裂,导致吊件落下 安装排绳装置 作业环境 没有在起重机旋转范围内采取禁止入内措施, 设警戒线、栏杆等标识出禁止入内范围 安全管理 高压电线附近进行吊装作业 触电 设专门的监护,防止汽车吊在旋转时碰到高压线

47 “辨识对象”是指辨识区域(部位、场所)内人的作业行为、物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
当然还有很多形式的表格,这些表格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一样,主要是作业活动的划分、辨识对象(作业步骤)、危险源(辨识的内容)的描述、可能的事故、风险评价、控制措施。下面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解释一下: 作业活动的划分(前面已讲) “辨识对象”是指辨识区域(部位、场所)内人的作业行为、物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

48 危险源(辨识内容) “辨识内容”是指针对每个辨识对象进行的潜在或现实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针对辨识对象作业行为、物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安全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描述,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将控制措施进行否定。如控制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巡检必须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危险源的描述即是:进入煤气区域巡检没有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49 在进行作业危害分析(JHA)时,有以下要求: 1、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这样会更全面地识别出作业现场的工危害分析的有效性,而不是靠工作小组独自地开展工作,这样容易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发生偏差。 比如很多企业采用三级辨识:班组、车间、分厂。 2、为确保分析标准的一致性,企业在进行作业危害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操作进行工作危害分析试点,以便大家统一对分析标准的理解。 3、各单位成立工作小组,然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方法指导,以确保工作危害分析的应用效果。

50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即: 为了系统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可对某种工作系统、某种装置(如除尘系统、煤气柜等)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 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

51 如:以动力辅助设施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危险源识别
这两个单元内识别对象相对独立,可选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风险识别。动力辅助设施一般包括:空压机室、变配电系统等危险源。 检查标准制定主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其他要求等。亦可借鉴、引用本行业(或本单位)的设备安全检查表。根据设备安全检查表导出可能存在的偏差(即违背安全检查表中相关检查标准、要求的内容,此即为不安全状态),即为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逐项讨论,识别存在危险源。

52 安全检查表格式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偏差危害性 (可能的事故) 危险源 典型的控制措施 1 金属切屑机床 旋转部位 防护罩
无损坏、无缺失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2 防护盖 严密、无缺失 3 防护栏 4 无锈蚀、无变形 5 横杆、立柱、挡板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53 如:炼铁安全检查表

54 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标准) 危险源 控制措施

55 三种状态 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 a.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就存在着危险危害) b.异常(例如:设备维修、检修)
c.紧急(例如: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大事故时的情况)(比如上述案例没有考虑安全连锁失效失效情况下如何处置) 三种时态 a.过去(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过去”发生过伤害事故) b.现在(例如:是指某个危险因素“现在”一直就危害着人体,如高温、噪声) c.将来(例如:是指某个危险源存在“将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

56 危险源的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生下述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
a)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法规要求的变化; b)企业业务发展、设备改造、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新产品试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等,导致组织、活动或材料的变更,包括已纳入计划的变更; c)机构变动、业务划转等体系的变更; d) 事故、事件的发生。 辨识的危险源还应该注意,应覆盖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冶金等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所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确保不遗漏。

57 七、风险的评价 前面已将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危险源)已识别出来,严重性就是可能造成的事故。
风险是由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前面已将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危险源)已识别出来,严重性就是可能造成的事故。 可能的事故“事故类型”是针对每个识别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诱发的事故类型描述。如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等等。

58 描述的依据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 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说明:在“事故类型”栏中说明危害类型,如“机械伤害、触电”等。后果的表述应可能描述至伤害的具体部位或具体类型,运输皮带造成的机械伤害应描述至挤伤(手臂),起重伤害可描述至砸伤、碰伤等,以利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59 风险评价的方法简介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危险指数法、危险性预先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 其中,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评价法等较简易的风险评价方法是在企业较常用的方法。 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建议企业优先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或MES,其次风险矩阵评价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

60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基本原理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61

62 必须按照规定取证,并按照规定实习三个月后方可作业 1 6 15 90 三
用LEC法对汽车吊装作业进行评价 作业活动 辨识对象 辨识内容(危险因素)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L E C D 级别 汽车吊吊装作业 作业人员 汽车吊司机无证操作 起重伤害 必须按照规定取证,并按照规定实习三个月后方可作业 1 6 15 90 汽车吊支持腿没有放置枕木 汽车吊支持腿放置枕木 3 135 丝索系挂方法不对,导致吊件坠落伤人 找好重心,确保平衡,无误后,方可慢慢起吊。 汽车吊 汽车吊的吊钩没有防滑装置,导致吊件落下 汽车吊的吊钩安装防滑装置 7 63 汽车吊没有排绳装置,起吊过程钢丝绳打绞断裂,导致吊件落下 安装排绳装置 作业环境 没有在起重机旋转范围内采取禁止入内措施, 设警戒线、栏杆等标识出禁止入内范围 安全管理 高压电线附近进行吊装作业 触电 设专门的监护,防止汽车吊在旋转时碰到高压线

63 控制措施(包括体系文件、防护措施、警示装置等)
很多公司采用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修正法),即MES法(LEC的修正值)。该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直观,一线职工容易掌握 1.控制措施的状态(M) 分数值 控制措施(包括体系文件、防护措施、警示装置等) 5 无控制措施 3 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包括警报系统、个体防护用品等 1 有预防措施、控制文件,如机电防护装置,但须保证有效

64 控制措施的状态(M)举例 M取3 M取5

65 2.人员暴露时间:(E) 分数值 E1(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2(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 10 连续暴露 常态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出现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出现 2 每月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出现 1 每年几次暴露 每年几次出现 0.5 更少的暴露 更少的出现 备注:E1、 E2两种同时存在时,选取危害程度大的一个。

66 3.事故的可能后果(S) R的取值 分数值 可能的后果 伤害 职业相关病症 财产损失(元) 环境影响 10 有多人死亡 >1千万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8 有1人死亡或多人永久失能 职业病(多人) 100万-1000万 有中等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4 永久失能(1人) 职业病(1人) 10万-100万 有较轻环境影响的不可控排放 2 需医院治理,缺工 职业性多发病 1万-10万 有局部环境影响的可控排放 1 轻微,近需急救 职业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 <1万 无环境影响 R值 风险程度(等级) >180 一级 90—150 二级 50—80 三级 20—48 四级 <18 五级 备注:四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选取危害程度大的一个

67 R的取值 风险的分级 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目的。按照鲁政办发『2016』36号要求,为便于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风险分级四级。多数企业将4、5级别合并,也有的企业风险分成四级后,为便于管理一二级的风险程度R值不变,扩大了三级的取值范围,三级的取值由原来的48-80改为40-80。(该值经过换算) R值 风险程度(等级) >180 一级 90—150 二级 50—80 三级 20—48 四级 <18 五级 原R的取值 R值 风险程度(等级) >180 一级 90—150 二级 40—80 三级 ≤38 四级

68

69

70

71

72 思考题:转炉的连铸系统用JHA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用MES法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级,并汇总其信息。
工艺布置图如下: 连铸工艺描述如下: 钢水经精炼处理后 ,使用行车将钢水包吊运在钢包回转台上,作业人员操作钢包盖操作机构盖上包盖,装配完成钢包滑动水口液压机构后,将钢包转至浇注位置。作业人员将长水口套管连接到滑动水口,启动液压机构打开钢包滑动水口,钢水注入中间包,钢水液面到达一定高度和吨位后,启动中间罐塞棒,钢水注入结晶器内,满足条件好启动拉坯系统,开始浇注。钢水经结晶器、扇形段喷水冷却形成铸坯,根据定尺要求,作业人员操作切割设备将铸坯切割成定尺坯。工艺布置图如下:

73 思考题:转炉的连铸系统工艺布局图如下

74 序号 辨识对象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M E S R 大包浇注 作业人员
风险评价 M E S R 级别 大包浇注 作业人员 保护套管未挂正,大包开浇时发生溢钢;人员站在中包车上,开关钢包滑板时,油管破裂引发油路着火。 灼烫 1、油缸液压使用高熔点介质。 2、大包开浇前确认保护套管挂正,确认油管无破裂现象。 3、大包开浇时不准人员站在中包车上。 4、发生油管破裂着火时判断液压介质喷射方向,使用阻燃材料进行遮挡,并及时灭火。 1 6 2 12 向中间包内添加覆盖剂、炭化稻壳、测温取样时造成钢水飞溅。 1、测温偶头、取样器、中包覆盖剂炭化稻壳等必须干燥。 2、作业人员劳保护品穿戴齐全。 3、向中间包内测温取样过程中面部不得朝向前方。 4、中间包测温、取样时应及时告知中包区域人员避让。 4 24 使用氧气不当造成氧气回火。 1、烧氧管长度不小于2m,如有油污、裂纹严禁使用。 2、烧氧时要戴好防护面罩和皮手套,手不得握在烧氧管与胶管连接处。 3、烧氧时烧氧管不准指向人,必须两人配合,一人控制氧气阀门一人烧氧。 更换托叉过程中,托叉滑落,大锤击伤。 物体打击 1、更换托叉要操作人员要密切配合。 2、作业过程中人员要站位合理,避开机械手运行区域。 3、使用大锤时严禁带手套,不能面对面使用大锤。 大包烧眼时钢水飞溅 1、烧眼必须三人配合,一人控制钢流,一人控制氧气阀门,一人烧氧。 2、烧眼前确认滑板开至最大位置。 3、烧氧时要戴好防护面罩和皮手套,手不得握在烧氧管与胶管连接处。 4、烧眼时确认行走路线无障碍物。 大包未完全关闭滑板,进行摘套管作业 确认大包滑板完全关闭后操作机械手摘套管 操作机械手摘挂套管时,大包台回转至人员上方未及时躲避 大包台回转时操作人员及时至安全区域等待,避免钢包粘渣坠落伤人。

75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矩阵评价法 风险矩阵方法给出了两个变量,分别表示该危险源潜在后果的可能性(L)和后果(S)。根据实际经验方法给出了2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L与S相乘,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75

76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a)严重程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风险点的相关的风险类型和程度;
b)对照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S值的确定应与风险点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相适应。 76

77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 不符合公司程序要求 作业点范围内受影响 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等级 人员伤害情况 财产损失、设备设施损坏 法律法规符合性 环境破坏 声誉影响 1 一般无损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 完全符合 基本无影响 本岗位或作业点 2 1至2 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及以上,1万元以下 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要求 设备、设施周围受影响 没有造成公众影响 3 造成1至2人重伤3至6人轻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 不符合公司程序要求 作业点范围内受影响 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 4 1至2人死亡3至6人重伤或严重职业病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 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造成作业区域内环境破坏 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 5 3人及以上死亡7人及以上重伤 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及以上 违法 造成周边环境破坏 引起国际主流媒体报道 77

78 (2)确认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a)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定,应根据第一类危险源的特性,主要依据第二类危险源确定。
b)判定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 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示例: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即: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c)对照下表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78

79 79 赋值 偏差发生频率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 控制措施(监控、联锁、报警、应急措施) 5
每次作业或每月发生 无检查(作业)标准或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无操作规程或从不执行操作规程 不胜任(无上岗资格证、无任何培训、无操作技能) 无任何监控措施或有措施从未投用;无应急措施。 4 每季度都有发生 检查(作业)标准不全或很少按标准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不全或很少执行操作规程 不够胜任(有上岗资格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操作技能差) 有监控措施但不能满足控制要求,措施部分投用或有时投用;有应急措施但不完善或没演练。 3 每年都有发生 发生变更后检查(作业)标准未及时修订或多数时候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发生变更后未及时修订操作规程或多数操作不执行操作规程 一般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培训、但经验、技能不足,曾多次出错)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经常被停用或发生变更后不能及时恢复;有应急措施但未根据变更及时修订或作业人员不清楚。 2 每年都有发生或曾经发生过 标准完善但偶尔不按标准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齐全但偶尔不执行 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技能较好,但偶尔出错)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但供电、联锁偶尔失电或误动作;有应急措施但每年只演练一次。 1 从未发生过 标准完善、按标准进行检查、作业 操作规程齐全,严格执行并有记录 高度胜任(有上岗资格证、接受有效培训、经验丰富,技能、安全意识强) 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要求,供电、联锁从未失电或误动作;有应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练二次。 79

80 (3)确定风险度(R) 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 R=L×S=17~25:关键风险(Ⅰ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80

81 固有风险及现实风险R值(风险度)所对应的措施(以矩阵法为例)
等级 对应措施 固有风险评价方式解释 现实风险评价方式解释 R=L×S=17~25 关键风险(Ⅰ级) 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R=L×S=13~16 重要风险(Ⅱ级) 需要消减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消减”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消减” R=L×S=8~12 中度风险(Ⅲ级) 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特别控制”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特别控制” R=L×S=4~7 低度风险(Ⅳ级) 需要关注的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则风险“需要关注”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则风险“需要关注” R=L×S=1~3 轻微风险(Ⅴ级) 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 该类危险源现场如果出现,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 现场已存在该类危险源,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 81

82 82 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节选) 单位:xxxxx有限公司 序号 工作任务 作业步骤 设备活动 (风险点)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L S R 1 煤气制备 站区布置 煤气生产区域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误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伤害 按要求划分区域并挂警示牌  4 16 II级 2 设备、阀门未按工艺流程图编号,挂牌,人员误操作 按工艺流程图要求编号、挂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7 设施设备 饱和空气管道 最低点无排水口,积水过多易造成空气管道堵塞,产生负压 爆炸 在最低点安装排水口 8 III级 19 焦油管道 煤焦油未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未采用蒸汽保温的管道输送。 火灾、爆炸 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采用蒸汽保温管道输送 3 9 37 电气安全 电气调控 电柜未可靠接地 触电 可靠接地 45 检测装置 无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按要求配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 20 I级 46 电气设备 煤气炉间未按要求设置进炉空气、空气总管空气、饱和空气、炉出口煤气、发生炉汽包或发生炉水套蒸汽的流量、压力、温度、水位方面的测量仪表 按要求配备相应测量仪表  12 48 防雷防静电设施 无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按要求配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25 49 门口未设静电消除设置 按要求安装静电消除装置 50 煤气区域 距离较近的法兰及穿电缆管未跨越,静电积聚产生火花 采取静电跨接措施 63 人员操作 安全培训不完善 未组织“三级”培训 组织“三级”培训 15 64 汽包、水夹套 为提高发生炉负荷,多生产煤气,有意关小甚至关闭水夹套进、出水阀门 容器爆炸 按操作规程操作 78 装载机上煤 装载机 车辆有故障(刹车失灵、方向失灵、轮胎损坏等) 车辆伤害  定期维护 95 清理检查 煤气净化设备 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失去保护作用,不能准确鉴定煤气泄露 中毒和窒息 加强巡视,定期检验 100 探火作业 煤气 蒸汽压力小,气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  保持足够蒸汽压力 101 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失效,煤气浓度高时未及时检测  保证一氧化碳报警仪安全可靠 108 操作管理 煤气设备 发生炉设备、管道煤气含氧量过高造成煤气爆炸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11 排污 蒸汽 高温蒸汽溅及人体 灼烫 定期检查有无跑、冒、滴、漏,保持器、阀、泵、管线处于完好状态,保温层完好 IV级 131 开、停炉 点火 使用挥发性燃料点火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6 132 煤气质量 开炉时煤气气化不良造成氧气含量超标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46 化验操作  煤气化验 化验室 配制试剂时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到位(乳胶手套、防毒口罩) 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82

83 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风险评价的分级结果,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控,按照风险级别、所需的资源、需具备的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性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管控层级。并逐级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84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容的危险源管控; 三、四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 五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

85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定期更新 强化过程 划定危险源识别范围 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 实施危险源识别 进行风险评价 进行风险分级
明确识别范围 (区域、场所) 应用JHA、SCL等 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 定期更新 强化过程 编制识别信息统计表 实施危险源识别 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进行风险评价 进行风险分级 编制风险评价分类统计表 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及原则 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全面实施、跟踪验证

86 风险典型管控措施包括: 八、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1)工程控制(Engineering controls)
(2)管理(行政)控制(Administrative controls) (3)个体防护控制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4)应急控制(Emergency controls )

87 1、工程控制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4)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88 2、管理(行政)控制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4)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安全互助体系; (6)培训; (7)风险转移(共担)。

89 3、个体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3)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4)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90 4、应急控制 (1)应急风险的控制属于“现实风险”控制,是风险控制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关键原因在于“急”,“急”到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急”到人容易判断和决策失误; (2)做好应急风险的控制,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 件进行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 (3)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重在“防”。确认和提高应急事件所在位人员的应急能力;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91 根据相关法规、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按以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a) 消除; b) 替代; c) 工程技术控制措施; 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e) 个体防护装备。

9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难点: 1、风险分级:需分析方法,理论性、专业性强;
2、管控措施:需有针对性、可行性、具体可操作性,需有实际工作经验; 3、作业活动的风险点分析:较抽象、易遗漏、不易找准。

93 附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 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94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组织机构代码(或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 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行业类别: 生产经营活动类型: 主要产品: 主要原料: 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 年销售收入(万元); 占地面积(m2) 职工人数(人)备 注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9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风险点编号:001 填报时间:2016年8月24日 风险点名称 5T单梁行车 风险点 详细位置
风险点编号: 填报时间:2016年8月24日 风险点名称 5T单梁行车 风险点 详细位置 机械加工车间 诱发事故类型 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等 伤亡/财产 损失预测 1-2人伤亡 风险等级 三级 风险管控 责任部门 班组 责任人 王XX 手机号码 139XXXXXXXX

96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风险点基本信息表 序号 风险点名称 风险点 详细位置 易出现的事故类型 伤亡/财产损失预测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责任部门 典型控制措施 (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 采取管控措施情况 存在隐患情况 监管责任部门  2 一企一册 格式见附件

97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践

98 (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99 1、隐患排查概述 风险点 确定排查点 危险源 分级排查 隐患 隐患分级 分级治理 隐患上报 验收

100 危险源、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包含关系 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 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3、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着事故隐患。

101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事故(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102 风险点 事故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失控状态——隐患 危险源

103 隐患的排查的几点说明 ——企业是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绝对主体; ——外部人员发现的隐患往往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更多的是发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导致事故的主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这一点恰恰是执法监管过程中很难发现的; ——管理的缺陷的发现能力,尤其是体制与机制方面又是当前我们的短板。 需要警惕——这就是我们当前无法通过政府的隐患排查来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原因;也是偶尔出现“事故总在检查后”的困惑所在。

104 2、隐患排查的内容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
根据《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表》的“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点明确了排查的方向,危险源明确排查的细节 该“排查点”是企业内分级排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的关注点,各级安监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也可参照企业上报的风险点、危险源,重点对I、II级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5 3、分级隐患排查的内容 综合性: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 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 重点,由各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专业级:专业管理直接管理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如供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修等活动等风险点中的危险源。 日常级:日常隐患排查是指部门、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 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106 季节性: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 患检查,主要包括:
(1)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2)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 防暑降温为重点; (3)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为重点; (4)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主要活动及节假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 和节假日前,对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 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企业无能力实施,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警仪校 准等

107 隐患排查内容与风险分级的对应关系 I级风险点 II级风险点 III级风险点 IV级风险点 公司级 车间级 专业级 日常级

108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可能的周期包括:
4、排查周期: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可能的周期包括: 一班三检 每班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每季一次等。 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 涉及季节性、节假日、检修、抢修、开停机等间断性出现的风险点、危险源,可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项排查表。

109 5、隐患排查点分配的操作 如何将识别的风险点及危险源分配至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班组和岗位,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对象,建议推荐使用下表所列格式,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进行筛选后汇总,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表。 具体步骤如下: 将《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措施表》中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风险点、危险源、风险等级信息复制到Excel表中,增加“基层组织排查”、“专业组织排查”、“级排查”等栏,形成带有风险点信息的表6-1格式的Excel表,由体系建设工作小组成员组织相关层次人员实施,对各危险源逐条确定,所在列对应的风险(即:勾划“√”)选出来,在相应的周期确定排查周期。关于Excel表格的筛选操作实施,参见附件7。企业也可采用其他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点的分配。

110 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进行筛选,形成隐患排查分配表
隐患排查操作

111

112 6、筛选后汇总,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表 (部分) 隐患排查点汇总

113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误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伤害 III级 按要求划分区域 并挂警示牌 2
煤气车间隐患排查表(部分) 排查主体: 排查人: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任务 作业步骤风险点 第一类 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 类型 风险 等级 典型控制措施 是否存在隐患 隐患 描述 分级 煤气炉(车间级) 1 煤气制备 站区布置 煤气生产 区域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防爆区域,人员误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伤害 III级 按要求划分区域 并挂警示牌  2 设备、阀门未按工艺流程图编号,挂牌,人员误操作 II级 按工艺流程图要求编号、挂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 设施设备 安全管理 钟罩阀内放散水封的有效高度不高于煤气发生炉出口最大工作压力的水柱高度50mm 火灾、爆炸 严格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设计 4 人员管理 安全培训 不完善 未组织“三级”培训 组织“三级”培训 5 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及响应缺陷 未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 特种设备 管理 汽包、水夹套 自动补水装置(电磁阀)失效造成汽包缺水 容器爆炸 定期检验,实验,及时更换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安全附件 7 操作失误或违章(严重缺水时违章补水)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14 7、隐患排查筛分注意点: 1、基层组织排查包括车间、班组、岗位为主体实施的隐患排查,专业组织的排查包括防火防爆、电气、职业危害、设备等各专业实施的隐患排;公司组织的排查由隐患排查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隐患排查; 2、周期是指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如A代表每月至少一次,B代表每周至少一次,C代表每班至少一次,D代表每班至少两次,E代表每两小时一次,F代表每季度至少一次。 3、原则上,公司级组织排查应包括I、II级风险点的检查,专业组织的排查应包括本专业所涉及的风险,如接地系统的隐患排查应由机电专业实施;基层组织排查应包括管辖区域内所有有能力实施排查的风险,车间应关注本区域内较大的风险,如III级以上风险点,班组应关注班组内较大的风险,岗位应关注本岗位所涉及的各风险点,各级排查内容的周期可以不同; 4、上一级组织的排查,可增加隐患排查的范围和内容,以验证下级组织排查实施的有效性,如公司级组织排查可通过抽查专业组织排查的内容,验证专业排查的效果,以进行隐患排查效果的考核; 5、根据需要,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但时间间隔不应超过上表所策划的周期。

115 隐患排查表

116 (三)隐患排查的实施 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 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 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厂级综合性
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车间级综 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 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锅炉、 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 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 、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 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 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是根据当地各季 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 、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 行预防性季节检查。 日常检查分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 理人员日常检查。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 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 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 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日常检查。 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 保卫、消防、生产物资准备、备用 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117 全员参与——是排查隐患最好的方法

118 (四)排查结果的处理 1、隐患的判定标准(参考)
是否是隐患,应以该风险点中危险源的风险是否达到了企业“不可承受”的水平,即是否为“不可承受风险”。具体判定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 不符合针对风险点制定的“典型控制措施”; 不符合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的特定要求; 不符合企业制定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 违反企业采取的且证明有效的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追求 其他。

119 2、隐患分级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规定,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小,事故隐患分为两级: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按照山东省安监局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中的规定: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二个等级。 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

120 山东省安监局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中的规定,出现以下情况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
①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 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 ③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⑥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

121 部分企业以下情况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治设施未按照依法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 (2)冶金企业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3)风险评价出的不可承受的风险。 (4)是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储罐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5)同一区域有两类以上特种设备、设施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两种以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6)国家《淘汰、禁止使用工艺、设备》。 (7)一、二级危险源(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设备及主要安全设施存在的隐患。 (8)人员密集场所(9人以上)重要的安全设施的隐患。 (9)因外部因素造成的难以整改的隐患。 (10)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检查的隐患。

122 (五)隐患治理 治理的 程序:遵循“发现→评估→确定治理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反馈→组织验证”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 不同层级负责的隐患治理由治理所需的资源配置、权限、管理及技术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每一级均应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台账,对隐患清单、隐患治理过程以及隐患治理效果验证均应保持完整记录。 一般隐患的整改 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部门、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由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或班组立即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

123 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样式 附件5: 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检查组织单位: 检查时间: 被通知单位 排查类型 排查时间 通知部门 隐患详情及要求
检查组织单位: 检查时间: 附件5: 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样式 被通知单位 排查类型 排查时间 通知部门 隐患详情及要求 序号 隐患类型 隐患描述 整改要求 整改时间 备注 检 查 内 容 被 检 查 单 位 人 员 验收

124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难以整改的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应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论证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 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5)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在有的企业对重大隐患(公司级)实行挂牌督办

125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对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隐患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126 (六)隐患治理验收 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的验收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效果的验收由隐患提出单位或人员实施,由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组织进行验收。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企业隐患排查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车间、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向监管部门提交《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消号审批表》,申请隐患验收及关闭销号。 整改验收所使用的表格,可延用企业原有行之有效的表格和程序,也可重新自行设计。

127 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单位名称 单位负责人 隐患名称 隐患类型 发现时间 治理完成时限
隐患概况:(包括隐患形成原因、可能影响范围、造成的死亡人数、造成的职业病人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主要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所需资金、完成时限、治理期间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整 改 情 况 单 位 分 管 领 导 意 见 单 位 主 要 负 责 人 意 见 监 管 部 门 意 见

128 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 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

129 1、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同点:
小微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基础薄弱、教育培训不到位 工序相对简单、设备设施相对少 人员能力相对不足 人员素质相对较差 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安全卫生投入不足、相对较少 从近三年的事故统计情况看,全省工矿商贸领域小微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该领域事故的62%和53%,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因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必要时,充分利用外部第三方资源和力量。

130 小微企业两个体系建设要牢牢把握关键和重点 (一)找准关键风险点。要立足小微企业实际,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真正把关键风险点找准找全,确保不留盲区、不漏死角。关键风险点主要包括: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装置,人员相对密集的车间,高温、高压设备,存在坍塌、倾覆、坠落、打击、火灾、雷击等危险的场所,容易产生爆炸性粉尘的部位等静态风险点;受限空间和动火作业,登高、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检维修和盲板抽堵作业,危险物品输送、装卸和异常工况处置作业等动态风险点。

131 (二)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小微企业两个体系建设,既要采取规范的风险、隐患评价和分级方法,又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特点,做到风险评价科学、隐患分级恰当、管控层级合理。小微企业风险和隐患的管控层级应按照《关于印发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鲁安监发〔2016〕65号)要求确定。对于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相对单一、管理结构简单的小微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应提升管理层级或由公司(厂)级直接管理。

132 (三)全面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要针对企业安全风险特点和等级,从预防事故、终止事故、降低损害三个环节,逐一制定并落实工程、管理、应急和个体防护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实行动态差异化管理,切实增强风险管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工程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消除或减弱危害、密闭、隔离、转移或改变方向等措施。管理控制方面主要包括完善作业许可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人员暴露时间、实施监控监测和超限报警、强化教育培训等措施。应急控制方面主要包括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建立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演练等措施。个体防护方面主要包括掌握防护技能、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

133 2、基本思路 风险点识别为主; 危险源辨识为辅; 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分级 典型管控措施 对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 隐患整改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134 3、风险点的确定 根据小微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建议将小微分按照不同的规则划分辨识单元:
(1)工序性强的行业按流程划分。如,机械制造行业可分为钢材或原材装卸、预处理、下料、组装、铆焊、喷漆、组装、试压、调试、运输等; (2)工序流程性不强的行业或者企业中流程性不强的活动或区域的可按区域或活动划分,如分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发生炉、空压机室、变配电系统、仓库、环保系统设施等); (3)识别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135 4、风险点的分析、确定 风险点分析: ——可能的事故类型; ——后果程度, 根据经验,依据以下判定准则(参考)进行风险分级: 一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风险 四级风险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一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伤害。 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轻微经济损失。

136 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1、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典型控制措施
单位或部门: 年 月 日 风险点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 备注 煤气发生炉检修活动  吹扫不彻底造成一氧化碳含量超标 煤气中毒  未携带一氧化碳和氧气监测装置  检测装置未校准 火灾爆炸 1、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相关标准、同行经验制定典型控制措施 2、依据经验直接判定风险等级

137 5、隐患排查: 小微企业规模较小,部门人员设置有限等原因,隐患排查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如果微型企业隐患排查亦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和岗位级排查。 公司级排查可包括:综合治理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消防、配电等专业性检查等。

138 6、隐患排查内容: 7、其他操作步骤类似。 小微企业相对风险点可能会较少,但关注方面的考虑主要包括以下:
公司管理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所涉及的风险点,如机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等活动。 7、其他操作步骤类似。

139 企业如何基于现有的安全管理基础做好两个体系建设?
充分理解自身现有的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和原理; 充分理解“两个体系”有关的安全管理基本规则、行业典型实施指南等内容; 充分分析现有安全管理系统与两个体系内容之间的差异,找出现有安全管理在环节缺失、制度不良、操作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 按照两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和优化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多层皮现象弱化,以保证管理制度等落实施 ; 企业应提高认识,充分理解两个体系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应系统掌握相关要求,确保能力有效提升,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应用自如。 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形成一体化运作。

140 谢 谢


Download ppt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