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大學選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大學選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大學選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2 課前引導 1.修養的重要 2.惜物的麥卡錫 3.悲憫的甘地 4.話題討論

3 修養的重要 同學是不是要問:「人為什麼要修養?這是你們老一輩的舊觀念。」這個時代,金錢、權勢才是最重要的,而追求這些,一定要靠手段,越邪惡才能爬得越高。然而,我們卻看到許多世界名人仍懂得隨時修養自己,懂得惜時惜物、懂得悲憫別人。人終其一生,在金錢權勢的追求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修養。 彭淑芬老師製作

4 話題討論 劣!霸博愛座 年輕女飆罵老翁 彭淑芬老師製作

5 惜物的麥卡錫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坐在前排的美國傳媒巨頭ABC副總裁麥卡錫突然鑽到桌子底下。不一會兒,他從桌子底下鑽了出來,手上拿著雪茄,平靜地說:「對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親說過,每一分錢都不能浪費。」麥卡錫是億萬富翁,他的行為卻讓我們了解了:惜物正是富豪的最基本修養。 彭淑芬老師製作

6 悲憫的甘地 甘地有一次搭火車,火車正要啟動時,他才匆忙上車,沒想到腳被車門夾了一下,鞋子掉出火車外。火車啟動後,他馬上脫下另一隻鞋,扔出窗外。有人問他原因,甘地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得到一雙鞋,而不是一只鞋。」如果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存著悲憫心,世界一定像春天一樣溫暖! 彭淑芬老師製作

7 目錄 一、文章題解 二、作者介紹 三、課文 四、問題討論 五、應用練習 六、延伸閱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7

8 ㄧ、文章題解 彭淑芬老師製作

9 大學獨立成書的開始 北宋司馬光把《大學》從《禮記》中抽選出來,寫成《大學廣義》一卷,這可以算是《大學》最早的單行本,可是原書已經不傳。
彭淑芬老師製作

10 元朝時定《四書》為科舉考試內容 元世宗皇慶二年(西元一三一三年)正式規定科舉考試章程,將朱熹《四書集注》列為評閱答案的標準,於是《四書集注》成為科舉考試必讀教材。 彭淑芬老師製作

11 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中國古時設大學與小學。小學偏重於掌握文字知識,而大學則教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以東漢鄭玄說: 「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 彭淑芬老師製作

12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古時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五歲,則自天子之元子(將來要嗣位為天子)、眾子(將來要建國封侯的),以及公卿、大夫、士的嫡長子,以及庶人子弟之才學俊秀者皆入大學,學而優則仕,從事治國安民之業。所以大學所教授的對象,就年齡及身分而言,乃為大人之學。 彭淑芬老師製作

13 二、作者介紹 彭淑芬老師製作

14 曾子 曾子(西元前五○五~前四三六年),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 彭淑芬老師製作

15 三、課文 ★請按此連結課文.注釋 彭淑芬老師製作

16 四、問題討論 彭淑芬老師製作

17 問題討論1. 《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分別是什麼? 彭淑芬老師製作

18 問題討論1.答 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彭淑芬老師製作

19 問題討論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此句的意義可與哪些詞語相通?試舉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說明。 彭淑芬老師製作

20 問題討論2.答 (1)例如:本末倒置、買櫝還珠、輕重倒置、捨本逐末、緣木求魚。或如臺灣俗諺所說: 「豬頭不顧,去顧鴨母卵」 (指拜神時的貢品不注意重要的大豬頭,而注意湊數的鴨蛋)、 「未起大厝,先起護龍」 (護龍為住宅中位於主體建築左右、與廳堂相垂直的長條房屋)。 (2)例如:學生沉迷網路或電玩而荒廢學業。有人為了賺錢過勞,導致身體健康亮起紅燈。或者考試想得高分,不肯踏實的努力,只妄想投機作弊。這些都是「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的情況。 彭淑芬老師製作

21 問題討論3. 一個人處在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的情況下,心往往不得其正,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用什麼方式來沉澱或舒緩心情? 彭淑芬老師製作

22 問題討論3.答 如以靜坐、閱讀、聽音樂、冥想或找人傾訴、溝通等方式來改變心情。 彭淑芬老師製作

23 五、應用練習

24 應用練習1. 下列句中「」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康「誥」〉是《尚書》中的篇名╱一次意外的打擊使他心如「槁」木
(B)心有忿「懥」就無法理性公正地判斷事理╱打噴「嚏」時摀住口鼻是應有的禮貌 (C)本末倒置的結果不「啻」緣木求魚╱彼此包容體諒才是愛的真「諦」  (D)《大學》闡釋了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蜀漢忠志之士「亡」身於外,乃是為了追念先帝劉備的遺德 彭淑芬老師製作

25 應用練習1. 【答案】(D) 【解析】 (A) ㄍㄠˋ ╱ㄍㄠˇ。 (B) ㄓˋ ╱ㄊㄧˋ。 (C) ㄔˋ ╱ㄉㄧˋ 。
彭淑芬老師製作

26 應用練習2. 下列「 」中詞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在「親民」:使人民能相親相愛 (B)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喜歡音樂
下列「 」中詞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在「親民」:使人民能相親相愛  (B)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喜歡音樂  (C)身有所「忿懥」:憤怒或高興  (D)在「明明德」:修明自己本有的靈明德性 彭淑芬老師製作

27 應用練習2. 【答案】(D) 【解析】 (A)使人民道德日新又新,不斷進步。 (B)愛好、喜歡。 (C)憤怒。「忿懥」為同義複詞。
彭淑芬老師製作

28 應用練習3. 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作新民」意謂喚醒青少年振作興起,以成為未來的主人翁
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作新民」意謂喚醒青少年振作興起,以成為未來的主人翁  (B)「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意謂君子對明明德、新民,無不做到至善的境界  (C)「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意謂大巧若拙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彭淑芬老師製作

29 應用練習3. 【答案】 (B) 【解析】 (A)鼓舞振作百姓,使他們能革新進步。
(C)心不在焉,心神不定無法專注。「大巧若拙」意謂真正的智巧,卻看似笨拙。出自《莊子》 。 (D)警戒自己不斷地革新求進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謂學習能使成就超越本性。出自《荀子》 。 彭淑芬老師製作

30 應用練習4.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的「大學之道」意指: (A)大眾之學,強調為善最樂的理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的「大學之道」意指:  (A)大眾之學,強調為善最樂的理念  (B)博大之學,研究社會福利的學問  (C)大人之學,講求修己治人的學問  (D)國君之學,兼愛天下百姓的學問 彭淑芬老師製作

31 應用練習4. 【答案】 (C) 【解析】 「明明德」在於修己,「親民」在於治人,「止於至善」是目標,可見大學之道為講究修己治人的學問。
彭淑芬老師製作

32 應用練習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在明明德,在親民」意近於: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在明明德,在親民」意近於: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C)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D)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彭淑芬老師製作

33 應用練習5. 【答案】 (A) 【解析】 題幹與(A)均有「推己及人」之意。
(B)以身作則。出自《論語.子路》。語譯:在上位的人,本身做得正,不下命令,政務也能推行;本身做得不正,雖然下了命令,人民也不會聽從。 (C)為政者以德為本,則受到人民擁護。出自《論語.為政》。語譯: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為政者就會像北極星一樣,居其位而眾星環繞。 (D)出處進退之道。出自《孟子.盡心》上。語譯:困窮的時候就保持個人的節操修養,通達時就使天下蒼生都能蒙受其惠。

34 應用練習6. 《大學》所言「知止」的程序及功效,有哪五個層次? (A)靜→安→定→慮→得 (B)定→靜→安→慮→得 (C)安→定→靜→慮→得
《大學》所言「知止」的程序及功效,有哪五個層次?  (A)靜→安→定→慮→得  (B)定→靜→安→慮→得  (C)安→定→靜→慮→得  (D)慮→定→靜→安→得 彭淑芬老師製作

35 應用練習6. 【答案】(B) 彭淑芬老師製作

36 應用練習7. 因為「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因此: (A)修身必先正心
因為「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因此:  (A)修身必先正心  (B)正心必先誠意  (C)齊家必先修身  (D)治國必先齊家 彭淑芬老師製作

37 應用練習7. 【答案】 (A) 彭淑芬老師製作

38 應用練習8. 下列有關《大學》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學》原出自《禮記》一書 (B)內容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下列有關《大學》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學》原出自《禮記》一書  (B)內容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C)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 《四書》 (D)作者為南宋朱熹   彭淑芬老師製作

39 應用練習8. 【答案】 (D) 【解析】 (D)朱熹《大學章句》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漢書.藝文志》認為《大學》乃孔門後學所記,出於眾人之手。因此《大學》作者是誰,說法不一。 彭淑芬老師製作

40 應用練習 填字遊戲 請依提示所述,將缺空的字句填入表格中。 1 2 3 4 彭淑芬老師製作

41 直的提示: 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 二、學問之道無他,□□□□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三、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也?(《孟子.公孫丑》下) 四、子曰:□□□□□,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彭淑芬老師製作

42 橫的提示: 1.□□□□,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經》一章 )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3.□□□□,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大學.傳》之七章) 4.《詩》曰:周雖舊邦,□□□□。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大學.傳》之二章) 彭淑芬老師製作

43 直的提示解析: 語譯: 一、人的善惡哪能隱藏得住呢? 二、找回亡失的本心。 三、除了我還會有誰呢? 四、學習之後,又時時加以溫習。
彭淑芬老師製作

44 橫的提示解析: 語譯: 1.要明瞭事物有根本與末節之別。 2.不停地雕刻而不停止。 3.心神不能專注。 4.這個天命是新的。 彭淑芬老師製作

45 1物 二求 四學 一人 2鍥 三舍 3心 4其 彭淑芬老師製作

46 六、延伸閱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47 壹、經一章 (ㄧ)大學之道相關言例 1.《中庸》云:「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第十五章)
2.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論語.雍也》) 3.人類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們的行為中追求道德。我們內心的安定,甚至我們自身的生存,都離不開道德。只有道德的行為,才能給生命以美和尊嚴。(美國 愛因斯坦) 彭淑芬老師製作

48 大學三綱領、八條目、五程序、六步驟 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五程序:定、靜、安、慮、得 六步驟:止、定、靜、安、慮、得 彭淑芬老師製作

49 貳、傳二章 (一)釋親民相關言例 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子張》 )
2.犯錯是自然之事,改正錯誤卻是光榮之事。(美國 華盛頓) 3.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別的事情上。(俄國 托爾斯泰) 彭淑芬老師製作

50 貳、傳二章 (二)釋正心相關言例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壇經》)
2.心中安寧,幸福臨門。(古羅馬 西塞羅) 3.心靈是自己做主的地方,能把地獄變成天堂,把天堂變成地獄。(英國 彌爾頓) 4.你的心靈常常是戰場。(黎巴嫩 紀伯倫) 5.神和魔鬼在交戰,戰場就是人們的心。(俄國 杜斯妥也夫斯基) 彭淑芬老師製作

51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闡明追求至德至善,必須明確先後次序,循序漸進。萬物各有本末,萬事各有始終。始就是開端,終就是結局。「本」和「始」是所先,「末」和「終」是所後。就上文來看,則「明明德」是「本」,「新民」是「末」。「知止」是「始」,「能得」是「終」。就下文而言,則「平天下」是「末」,是「終」,是「所後」,而「格物致知」是「本」,是「始」,是「所先」。能夠知道萬事萬物的本末始終,循序而進,就可以說是接近於大學之道了。 彭淑芬老師製作

52 格物 朱熹認為凡天下萬物,沒有不是依據已知的道理再進一步探究,以求達到最精要之理。至於不斷地用心努力,一旦豁然開朗,那麼各種事物的外表內在粗略或精微之理都能掌握,我們的心看待事物之理也就能一清二楚。知識得自於經驗,故須先就個別的事物一一求之,等到一旦豁然貫通,就能悟出大道理來,其方法是歸納的。 (參考資料:《十三經概論》第五編〈禮記述要〉 ) 彭淑芬老師製作

53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許多工夫,皆所以用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又因修身才能夠推而得之。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道德修養,把社會的道德規範轉變為人們的道德修養,化為自覺的行動。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参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所以修身在《大學》八條目中處於根本的關鍵地位。 彭淑芬老師製作

54 修身為平天下之本 隋文帝注重修身,以節儉治天下,不數年而人民殷富,府庫充盈,建立統一強大的隋帝國。而隋煬帝即位後,不重修身,不喜人諫,荒淫無道,富強的隋帝國頓時分崩離析,一人失德,四海土崩(《隋書.煬帝本紀》)。隋煬帝也在農民起義的烽火中,被宇文化及所殺,身死國滅。不修身而想治國,這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曠古未有之事。 (節錄自來可泓著《大學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彭淑芬老師製作

55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上) 孔子從十五歲開始,力學五十有五年,修養道德,終於成為聖人。自覺承擔起社會的責任,他培養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刪《詩》、《書》,序《周易》,定《禮》、《樂》,作《春秋》 ,對保存和傳播古代文化做了偉大的貢獻。 周公以道德修身,盡事君之道,武王疾病,他向上天禱告,願以身代。他輔佐成王, 「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勤於王事。 彭淑芬老師製作

56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下) 范仲淹專注於修身,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懷。(〈岳陽樓記〉) 孟子「養吾浩然之氣」;蘇武囚於匈奴十九年,守節不屈;文天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所有這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人格力量,都是從不斷的修身中得來的。(節錄來可泓著《大學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彭淑芬老師製作

57 嚴長壽的日新又新(1) 一九七一年,當時二十三歲的嚴長壽還只是美國 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裡的傳達小弟,但五年後,他就因提出了新的業務計畫,使公司轉虧為盈而升任臺灣區總經理;一九七九年,應周志榮先生之邀主持亞都麗緻大飯店,以人性化管理和強調顧客服務的精神,使亞都麗緻大飯店成為口碑最好的旅館;一九九二年,又成立麗緻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旅館餐飲業者各項諮詢、訓練及專業管理服務。 彭淑芬老師製作

58 嚴長壽的日新又新(2) 他為了推廣臺灣的觀光事業,曾無數次帶領觀光美食推廣團,前往歐、美、紐、澳與亞洲主要國家參加旅展及推廣訪問,近年來更積極整合臺灣各項觀光資源,加以包裝並設計各項行程,豐富臺灣國際觀光事業內容,並提升臺灣的國際觀光形象。 彭淑芬老師製作

59 嚴長壽的日新又新(3) 嚴長壽只有高中的學歷,卻能一路爬升到業界的頂尖地位,他沒有傳奇的背景,只有不斷地突破與努力。例如在他擔任業務代表時,負責國外觀光客來臺灣後的接待聯繫、交通轉駁、觀光點的安排等,一般人的做法就是傳統怎麼做,就照著去做,但是嚴長壽對過去的模式並不滿意,所以他每天都親自去試每一個細節,希望做得更周到一點,因此得到遊客很好的口碑,也使臺灣的觀光業受益。 彭淑芬老師製作

60 嚴長壽的日新又新(4) 他不僅日新又新不斷提升自己,也能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他認為一個企業除了創造出就業機會外,還應該將影響力擴至正面影響社會風氣及提升社會文化水平的層面。所以在他創辦亞都的初期,便策劃了一場結合慈善活動的晚宴,利用這個場合讓企業各界精英了解國際場合的應對進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客人。 彭淑芬老師製作

61 嚴長壽的日新又新(5) 這慈善晚宴後來每半年舉辦一次,連續辦了十年,所得全數捐給慈善團體。此外,亞都也全力配合、贊助藝文活動,鼓勵本土藝術家,希望利用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讓民眾接近藝術,從提升自己的藝術涵養中改變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淨化心靈,改革心靈。 因此《大學》中「作新民」的管理精神,亦可落實於現代生活中,以創造更美好進步的社會。 (參考資料:嚴長壽《總裁獅子心》,臺北皇冠出版社。) 彭淑芬老師製作

62 惑於女色,心不得其正的洪承疇 明崇禎時兵部尚書洪承疇,任遼薊總督抵禦清兵,在松山會戰時大敗,被清兵俘虜。崇禎皇帝聽到洪承疇兵敗誤傳殉節消息,親撰祭文,遙祭亡靈。洪承疇被俘後,一度表現了忠貞的節操。清王命他下跪,他說:「吾天朝大臣,豈拜小邦王子乎!」清人將他囚禁在斗室中,他終日號哭,滴水不沾,口誦諸葛亮〈出師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求速死。但後來禁不起女色誘惑,心不能保其正,屈膝投降清朝,充當清兵馬前卒,成為歷史上的貳臣。(《明.季北略.洪承疇降清》 ) 彭淑芬老師製作

63 關於「親民」有兩種解釋 (1)「親」當作「新」 : (A)朱熹根據程頤之說,認為「親」當作「新」。
(B)湯 盤銘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康誥〉之「作新民」 (D)《詩經》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都作「新」的意思。 (2) 「親」作「親」字解:明 王守仁認為「親」仍讀作「親」 ,作「親」字解。統治者要愛護、親近人民,這樣的解釋亦可通。 按:兩者相較,「新民」意在「使人人自新,兼善天下」,含義比較深長,故採第一解。 彭淑芬老師製作

64 盤 盤有二解。 (1)《四書集注》:「盤,沐浴之盤也。⋯⋯湯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銘其盤。 」
(2)「盤」古作「槃」,據《左傳.內則》註: 「槃,承盥水者。」又據《大戴禮》:周武王有盥槃。則湯之盤,當為盥(洗手)盤。 按:身與心相對應,故採第一解之說。 彭淑芬老師製作


Download ppt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大學選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