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 日治時期,部分地區的臺民相信了以下這段話:「今年乙卯五月,倭賊到臺二十有年已滿,氣數為終,天地不容,神人共怒。我朝大明,國運初興,本帥奉天,舉義討賊,興兵伐罪。大會四海英雄,攻滅倭賊,安良除暴。」因此起事反日。 請問此一抗日事件最有可能發生於何地?這是何人提出的口號? 

3 電影《一八九五》片尾,描述女主角得知她的夫君在臺灣中部一場激烈的抗日戰役中陣亡,悲痛之餘,竟想輕生。請問此一抗日戰役為何? 

4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民奮起抗日,前仆後繼,雖未驅走日本人,但留下不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請問原住民武裝抗日活動,以哪一事件最為慘烈? 

5 原住民積年累月的被壓迫剝削,強制勞役、遲發工錢,加上日本警察誘姦山地婦女後再把其遺棄等……在當天早晨群起對統治者起義。分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殺了各地警察及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其中有二人是著日人服裝的臺灣人被誤殺),又殺傷了二百十五人,替同胞洩憤。……能引發原住民同胞全體一致對日本人實施屠殺,必然是長年來的受辱怨氣,見有人發難則全體不計後果大加報復。請問: 此事件爆發之後,導致哪一位日本總督下臺?

6 這個時期,臺灣總督府與日軍為主的統治,遭遇臺民頑強的抵抗。日軍除犧牲慘烈外,也遭致國際上的嘲笑,因此曾經在日本國會中,出現「是否要將臺灣以一億元賣給法國」的言論。請問這個言論可能是在下列哪一個時間出現?   (A)1874年日本以保護琉球居民為藉口出兵 (B)1940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戰情吃緊後提出   (C)1930年霧社事件後  (D)1897年國會提出「臺灣賣卻論」。

7 某位歷史人物:「他是臺灣清領時期末代巡撫。1883 年,在清法戰爭中赴越南,並成功勸黑旗軍內附。1884 年清法戰爭時率景字軍迎戰法軍有功,官升二品。1895 年臺灣民主國成立時,出任總統。基隆陷落後,帶著官銀逃到滬尾(今淡水),乘船棄職逃回中國。」 請問他是誰?

8 日治時期有一位臺灣名人,他人生最菁華的部分幾乎與日治時期一致,他曾經說過:「吾人寧做太平犬,莫做亂世人」,有人說他在馬關割讓後因緣際會成為臺灣一代政治梟雄,也有人說他投機取巧,是臺灣史上一大爭議人物。
請問此人指的是誰?

9 某總督回憶道:「在臺灣施政有一大堆令人厭煩的事,臺灣動盪不安未曾停歇,……好像乞討到馬匹,既養不起,又不會騎,只有被踢、咬……。
請問這位總督是?

10 某總督回憶道:「擔任總督期間,我認為給予本島人與內地人相同教育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修改教育法令,完全去除教育上的差別待遇,常用國語的兒童在小學受教育,其他兒童就讀公學校。
請問這位總督是誰?

11 李天祿大師回憶道:「演布袋戲時必須講日語,木偶必須穿上日本服,拿著武士刀在臺上砍來砍去,臺下還有巡察天天監看,以免有中國文化的影子出現在劇中。
請問這是日本統治臺灣的哪一個階段?

12 某總督回憶道:「在臺灣施政有一大堆令人厭煩的事,臺灣動盪不安未曾停歇,……好像乞討到馬匹,既養不起,又不會騎,只有被踢、咬……。」
這種情況直到哪一位總督來臺後,才逐漸獲得改善?

13 吾臺民,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爰經會議決定,臺灣全島自立,改建民主之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從公處置。
請問這是甚麼事件提出的口號?

14 因應國際情勢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朝鮮的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
請問日本開始甚麼主義來治理臺灣?

15 有一位總督來臺上任時,在記者招待會上向臺灣人說:「我姓田,百家姓裡面也有,所以我和臺灣人都是一家人,對於臺灣人的處境我非常了解,非常同情。」
請問這位總督是誰?

16 日本領臺後,在民眾心目中,他們是權力的符號,臺灣人稱之為「大人」。「大人來了!」成為帶有威嚇效果的語氣,日治時期不少臺灣小說,寫的就是這些人的惡言惡行。
上述「大人」指的是哪一種職業?

17 「治理臺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把成功的日本經驗套在臺灣人民身上。我們以生物學上的比目魚為例,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體的同一邊。若你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晴改裝在身體的兩邊,那就是違反了生物學的原則。比目魚眼晴之所以長在同一邊是有生物學上的必要才產生的。在政治上亦同,我們必須先了解臺灣人的習性,依據其習性定出一套管理辦法才有效。」 請根據歷史知識來判斷,上文可能是何人所言?

18 日本要索臺灣,竟有割臺之款。……今已無天可籲,無人可援,臺民唯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朝,作何辦理。」
請問此一檄文的背景為何?

19 公視大戲《風中緋櫻》以倖存者娥賓.塔達歐的回憶來呈現日本對番童的教育、日本警察壓榨原住民的種種,到最後事件爆發,族人的英勇就義。
請問《風中緋櫻》是在描述哪一個抗日事件,主事者是誰?

20 此具體實施方針:強力鎮壓原住民、建立運輸幹線、部落中設立警察駐在所。」
請問:這是哪一個總督提出?

21 1915年臺灣人民抗日活動,曾因判決死刑人數過多,引起國際聯盟關注並遭到調查。
請問這是哪一個事件?

22 請把六三法、法三號、三一法按照順序排列,並簡單說明。

23 請把以下總督歸類(日治初期的武官總督、文官總督、皇民化時期的武官總督)
小林躋造、田健治郎、兒玉源太郎、樺山資紀、石塚英藏、乃木希典 武官總督:樺山資紀、兒玉源太郎、乃木希典 文官總督:田健治郎、石塚英藏 皇民化武官總督:小林躋造

24 佐久間左馬太在1907年展開的林野調查 造成哪兩起的抗日事件? 1907北埔事件 1912林杞埔事件

25 一場春夢去無痕,畫虎人爭笑自存。 終是亞洲民主國,前賢成敗莫輕論。
請問這首詩是在形容哪一個組織?

26 日本治理臺灣五十年,期間發生許多抗日事件,請依照時間先後排列。
霧社事件、苗栗事件、林杞埔事件、北埔事件、西來庵事件 1907北埔事件 林杞埔事件 苗栗事件 西來庵事件 霧社事件


Download 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