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勃朗特姐妹 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ë)、艾米莉Emily Brontë)和安妮(An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勃朗特姐妹 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ë)、艾米莉Emily Brontë)和安妮(Ann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勃朗特姐妹 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ë)、艾米莉Emily Brontë)和安妮(Anne Brontë)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山区一个穷牧师家庭。父亲是农民之子,母亲康沃尔一个有名的世家,是凯尔特人和摩尔人后代,情感上更亲近苏格兰人。 勃朗特兄妹幼年丧母,生活凄苦,为生活所迫,姐妹三人都先后离家外出当家庭教师。1847年,夏绿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阿格尼斯·格雷》几乎同时问世,三人以此一举成名。

2 出生地

3 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ë (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上过教规严厉,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后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由于生活窘迫和家庭教师的卑微境遇,使她的作品大多写贫苦的小资产阶级的孤独,反抗和奋斗。

4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ë (1818-1848),英国女作家,诗人,夏绿蒂·勃朗特之妹。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写诗,姐妹三人1846年自费出版诗集以她为主。诗的风格是直抒胸臆,感情浓烈;景物描写常常荒僻,寂寥。她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 她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与自然相亲和的人生观的表现,

5 安妮·勃朗特 Anne Brontë(1820-1849),英国女小说家与诗人.
代表作为半自传小说《爱格尼斯•格雷》“AgnesGrey”讲述的是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娇弱英国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外出,担任富人家的家庭教师,尝尽人间辛酸,风格纯朴平淡。

6 勃朗特家庭 是个天才家庭,姐妹三人包括酗酒的弟弟勃兰威尔都有非凡的文学才能,但引起广泛关注是在1847年后。
1848年9月家庭的“骄傲和希望”勃兰威尔因酗酒、吸毒而染病去世。身体柔弱的艾米莉痛惜胞兄早逝,在葬礼当天感染肺結核,拒绝任何治疗,同年12月19日病死在书房的长沙发上。次年,安妮也因肺病离开了人间。这个不幸家庭显得十分凄苦,神秘,但在英国文坛卻光辉耀眼。

7 女权主义与《简爱》 女权主义运动是20C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运动之一。它对女性的地位、尊严、价值认定起大重要的扭转作用。
基点:女性的附属地位(它者) 女性的审美标准、道德标准、人生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权制度决定的。

8 原因:男权文化在政治历史社会运作中的第一位置和主导作用,即“男权制”。
最初,一些女人不满这种标准和价值,而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男人那样去活? 你们觉得可以吗?女强人幸福吗? 在男权文化环境下,如果一个女人要实现男人一般的社会价值,是否必须成为一个男人?比如女高官女商人女作家等。

9 作者生平 勃朗特三姐妹的父亲:一个清贫的乡村牧师
夏洛蒂一生都幽居在偏僻的乡村小镇,童年在寄宿学校读书,伤寒病导致两个姐姐死去;5年在家创作,15岁读书再做老师再做家庭教师,想独自开学校去布鲁塞尔学法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赫格。失恋后回家创作了《教师》、《简爱》、《谢莉》、《维莱特》四部小说和一些诗歌。另有一部没有完成的小说《爱玛》 于1854年和父亲的助手:副牧师尼科尔斯结了婚,但婚后仅8个月就因病去世了,享年39岁。

10 勃朗特的男性化特征 1 汲汲名利; 2 性欲强烈情欲大胆; 3 精神自强经济独立,却具攻击欲和占有欲。 问题:
夏洛蒂这么像男人,这是一件好事吗? 她是否可以实现不同于以往的女性价值?

11 《简·爱》 Jane Eyre 《简·爱》( 1847 )叙述了一个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奋斗孤女的故事。简·爱是个新型女性,出生贫苦,貌不惊人,但坚决反对压迫,屈辱的行为,始终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她改变了英国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小说最终以简·爱和宅邸主人罗切斯特爱情的美满结局,表达了作者对于品质,思想,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小说代表了夏绿蒂·勃朗特作品的风格和方向,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2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作者“诗意的生平写照”,具有自传色彩。
小说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菲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谁料命运对她如此残忍,她为这段婚姻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但自始至终她都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13 小说主题 一部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阐释了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人生追求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小说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人生经历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14 简·爱形象分析 这是一个坚强勇敢、有独立人格、追求自由爱情理想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形象。 她是个出身贫寒,命运不幸的平民女子形象。
她意志坚强,敢于反抗,是一个反抗者形象。 她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预示着欧美19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萌芽。 她一直追寻真诚平等的爱情理想。 她与当时势利的英国社会、与传统典雅的淑女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15 艺术特色 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浪漫的情感和饱满的精神;鲜明的个性特征;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戏剧化的情节结构。
富有地域特征的景物描写。 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氛围。 质朴无华却充满诗意的小说语言。

16

17 盖茨海德庄园 ——里德太太 达罗沃德慈善学校 ——海伦 、坦普尔小姐 桑费尔德庄园 ——罗彻斯特 婚礼——疯女人伯莎

18 对白 你忍耐一会儿,别逼着我回答,我——我现在多么依赖你,唉,该怎么办呢?简爱,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年轻人,他从小就被宠爱坏了,他犯下个极大的错误,不是罪恶--是错误。它的后果是可怕的,唯一的逃避是逍遥在外,寻欢作乐。后来他遇见个女人,一个二十年里他从未见过的高尚女人,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机会,可是世故人情阻碍了他,那个女人能无视这些吗?

19  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
  你的怀疑折磨着我……答应吧!答应吧……上帝饶恕我,别让任何人干扰我,她是我的,我的……   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情的机器。

20 “我告诉你我非走不可!”我回驳着,感情很有些冲动。“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21 ——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22 简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超越男权规范和观念的自我选择,自我行动,自我承担。 ( 以女人的身份却做着男人的事情。) 表现:
1 婚姻和爱情的抉择。 2 不自缚于感情。 3 心灵的大方慷慨。 4 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 5 独具思想,敢于反抗,坚持立场。

23 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象征内涵 A 象征着旧女性,即丧失独立意识和地位的女性。
梅森小姐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缺乏简的独立生活的勇气,这样的生命注定了绝望和发疯。疯女人也就是畸形的女性象征。而只有当这样的女性消失,罗与简的爱情以及他们所象征的新型男女关系才有可能成立。

24 B 象征着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剥夺独立地位被统治被虐待的悲惨处境。
梅森小姐并不是真的发疯,她被(男权制度)无情地关在阁楼上,剥夺了一切权利。这和简小时候被关在红屋子里的处境是同质的。当然,在男权制度下,女性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罗同样被(男权制度)无情地剥夺了新生活的权力,同样不得不和男权制度带来的恶果——疯女人生活在一起,并且时刻受到威胁。他最后的伤残也可以理解成男性在男权制度中所受的迫害。梅森小姐的疯是对男性强权的反抗。她的死象征着女性独立生存理想的实现。这种死既是女性的解放,也是男性的解放,两性的各自代言人就是简和罗。(参看《藻海无边》和《阁楼上的疯女人》)

25 C 她是简的内心象征,是简对社会不公的狂暴的阴郁的变态的反抗心理。
比如疯女人撕毁面纱是简因自身在婚姻中的弱势产生的抗婚心态,再比如疯女人企图烧死罗是简出于爱情意识的对不平等的阶层关系的潜意识反抗。

26 女权主义 理论起源: 波伏娃《第二性》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 伍尔芙《自己的房间》强调经济独立之上的精神独立。
吉尔伯特和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 斯皮瓦克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性如同殖民地,为历史政治所牺牲。 文学起源: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7 出发点——可行性 1 批判传统女性意识中的虐根性——转而追求社会解放。 2 扭转传统女性价值的附属地位——转而挖掘女性的诗性内涵。
3 强化女性的男性人格——转而建立新女性。 女权主义在以上的转化下不再是男女的斗争,不再是女性的地位抗争,而成为对男权制度的文化批判,体现出人权精神、专制反抗、审美追求和文化改良的重大意义。

28 《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1848)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小说之一。 描写了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小说充满强烈的反压迫的斗争精神,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激情和反叛精神。 文字优美,被称为“一首完美,动人的叙事诗”。

29 《呼啸山庄》 艾米莉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艾米莉不过是步历代哲人、隐者、科学家、艺术家后尘,通过生活和创作,身体力行地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

30 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肖先生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刺克利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利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德利为报复把希刺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

31 后来,凯瑟琳受外界影响,改而爱上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刺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希刺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亨得利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

32 十年后,希刺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刺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山庄安了家。小说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3 1801年,洛克乌先生来到山庄拜访希克厉先生, 洛克乌先生来到画眉山庄,向女管家艾伦·迪恩问起此事,女管家便讲了发生在呼啸山庄的事情 回忆 恩萧先生收养希斯克里夫 儿子 克林顿 女儿 凯瑟琳 画眉山庄

34 凯瑟琳和林敦的儿子埃德加、女儿伊莎贝拉成了好朋友。
凯瑟琳徘徊于希克厉和埃德加的爱情之间,她真心爱希克厉,但又觉得与一个仆人结婚,有失身份。

35 向女仆艾伦·迪恩吐露真情:“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树林中的叶子,当冬季改变树木的时候,随之就会改变叶子。我对希克厉的爱却像地下永久不变的岩石……我爱的就是希克厉!他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的一部分。”

36  数年后,希克厉突然出现在画眉山庄,这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潇洒英俊而又很有钱的青年。 追求伊莎贝拉
希克厉成了呼啸山庄的主人。他把亨德莱的儿子哈里顿培养成一个粗野无礼,没有教养的野小子。伊莎贝拉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逃到伦敦附近,在那儿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林敦。

37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38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思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思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39 哥特式风格 伍德先生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树枝打在窗齿打碎玻璃,想折断外头的树枝,可手指却触到一双冰凉的小手,一个幽灵似的啜泣声乞求他放她进来。她说她叫凯瑟琳·恩萧,已经在这游荡了20年了,她想闯进来,吓得洛克乌失声大叫。希克厉先生闻声赶来,让洛克乌出去,他自己扑倒在床上,哭着叫起来:“卡茜(即凯瑟琳),来吧!啊,来呀,再来一次!啊,我心中最亲爱的!卡茜,最后一次!”可窗外毫无声息,一阵冷风吹灭了蜡烛。

40 希思克利夫形象分析 希思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作者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上,寄托了她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思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故事以希思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41

42 小说艺术特征 整个作品表现出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虚构出约克郡原野上一段旷世恋情;潜藏着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想象力的强烈、实在、自然和富有诗性。 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不寻常的叙事手法,由两个主要叙事人和5个次要叙事人共同完成。 鲜明的人物形象。 以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渲染营造作品氛围。 个性化的语言。 独特的小说风格:现实主义手法、浪漫主义色彩、现代主义特征。

43 《呼啸山庄》美学价值 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
出版后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Download ppt "勃朗特姐妹 三姐妹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ë)、艾米莉Emily Brontë)和安妮(An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