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臺 灣 黑 熊 報 告 者 : 許 庭 維
2
台 灣 黑 熊 的 簡 介 在2001年被選台灣黑熊是的亞種,是臺灣的黑熊,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是臺灣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也是唯一臺灣原生的熊。 由於近幾十年大量的土地開發與棲息地喪失,台灣黑熊的數量在下降中。在1989年依照台灣《》這個物種被列為,牠們的分佈區域限制在海拔 公尺高的山上。
3
台 灣 黑 熊 的 特 徵 台灣黑熊極為強壯,體長 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牠的頭呈圓形、頸部短、眼睛小、吻部很長。牠的頭約26-35公分長,頭圍約40-60公分。耳長8-12公分,牠的吻部形狀像狗,因此許多人習慣稱呼牠為「狗熊」。牠的尾巴短,通常不到10公分。身體覆蓋著粗,濃密而具有光澤的黑毛,在頸部的毛可以超過10公分長。牠的部末端是白色的,在胸口有黃色或白色毛呈V字型、或是弦月的形狀,因此英文中也有「月熊」(Moon Bear)的稱乎。
4
台 灣 黑 熊 的 特 徵- 2
5
台 灣 黑 熊 的 生 活 與 行 為 台灣黑熊是動物,雖然牠們吃昆蟲、小動物、甚至腐肉,但牠主要的食物是植物,主要吃葉子、花苞、水果、植物的根。所記錄的黑熊食物包括春天喜好肉質多的植物、夏天吃軟而多的水果、秋冬則吃富含脂肪的果實、。除了交配期需要照顧幼熊之外,牠們是獨居的,活動力強。 與地區的不同,台灣黑熊不,牠們一天中平均有54-57%的時間在活動,夏天和秋冬會高達60%,春天約47%。春夏季的活動時間主要在白天,秋冬當櫟樹的果實多的時候,則夜間活動會增多。
6
台 灣 黑 熊 的 繁 殖 台灣黑熊是獨居動物,除了母熊在哺育幼熊的時期外,牠們沒有固定居所。牠們的交配期很短,公熊尾隨母熊幾天,交配後牠們就各自回到獨居生活。母熊在 3-4歲時發展到性成熟,公熊則在4-5歲,通常比母熊晚一年。交配期通常在六到八月,懷孕期則有6-7個月。因此小熊通常在12月到隔年二月間出生。 母熊每胎會生1-3隻小熊,並餵養幼熊約6個月,幼熊會跟隨母熊約兩年,直到下一次來它會驅離小熊。這形成台灣黑熊約兩年的繁殖週期。
7
是 誰 發 現 台 灣 黑 熊?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語:Duma)胸前的V字型斑紋是共有的特徵,是亞洲黑熊的台灣特有亞種,台灣黑熊目前現存族群數量不多,出沒於中央山脈海拔 公尺的山區,活動範圍可達50。早在探險家所著的《台灣哺乳動物圖說》中,就已經出現台灣黑熊的圖版。
8
台 灣 黑 熊 分 布 位 置 台灣黑熊是一種森林性動物,活動範 圍廣泛,棲息地的選擇除了受到食物 資源豐富度的影響之外,人為干擾更 是關鍵因素,包括道路密度、距離村 落遠近、遊憩壓力等。因為靠近人類 活動的區域,非法狩獵壓力導致熊死 亡率或其他干擾通常也隨之增加。 由於過去數十年來的各種人為開發活 動,台灣很多較大型的哺乳動物,包 括黑熊在內,皆被迫限於偏遠且地形 崎嶇陡峭、人為活動較少的地區活 動。現今台灣黑熊的野外族群不僅減 少,而且分佈範圍也大為縮小。 根據早期的記錄,台灣黑熊曾 經廣泛地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 拔的森林地帶。目前黑熊主要 分布於中央山脈,在海岸山脈 亦有極零星分布;這些紀錄多 位國家公園等保護區範圍及其 鄰近的區域。 根據2006年全島的台灣黑熊調查資料,相較於1990年的紀錄,台灣黑熊的地理分布有縮減的趨勢。黑熊偏好闊葉林和針闊葉混生林的棲息環境,並避開
9
台 灣 黑 熊 分 布 位 置 - 2 1990年以來,根據目擊和痕跡資料所紀錄的台灣黑熊地理分布及出現頻度
10
熊 科 動 物 演 化 發 展 史
11
如 果 遇 到 熊 該 怎 麼 辦 如果你在遠距離看見一隻熊 你可以稍稍享受一下這稀有難得的美 麗景緻,然後繞個大遠路避過熊所在 的位置,如果可能最好走在順風處, 讓熊嗅不到你的氣味。並且盡量避開 熊的視線, 並沿途製造 金屬聲響, 讓熊知道你在那 兒, 然後快速地離開該地, 但別用跑的! 如果你在短距離內看見一隻熊 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慌失措、狂跑和尖叫。肆意跑步和其他突發的大動作,都可能被熊誤以為是某種威脅,而讓熊產生防禦性的威嚇反應,甚至發動攻擊。 首要的工作就是什麼也不要做-不要做任何突然的動作或發出突然的聲音。靜靜地站著,準備好你隨身攜帶的哨子、鋼杯或辣椒噴劑,然後花幾秒鐘的時間,小心評估整個狀況,包括看看四周有沒有小熊、偵測周圍的逃生路線等,再決定你的下一個步驟(可能留在現場繼續觀察,或撤退)。只要你保持頭腦冷靜,不失控,就有絕佳的機會可以為這次的相遇,留下栩栩如生的記憶,而不是傷害。
12
如 果 遇 到 熊 該 怎 麼 辦-2 如果你在路徑上看見一隻熊 如果在路徑上或附近看見一隻熊,若熊並未顯示任何威嚇的行為,則在不經擾熊的情況下,安靜地離開現場是上上策。如果可能的話,則繞遠一點的路;但若地形限制了你繞道,請順著路徑往回走數百公尺遠,休息一陣子再折返,並邊走邊製造一些喧鬧聲響,如大聲唱歌或聊天、金屬噪音。當你再返回到原來位置後時,熊或許已經從你的視線裡消失了;但如果熊還留在原地,或許你或可考量再延緩一下行程了。
13
如 何 在 台 灣 黑 熊 出 沒 頻 繁 的 山 區 活 動 ? (1)儘量結伴同行。
如 何 在 台 灣 黑 熊 出 沒 頻 繁 的 山 區 活 動 ? (1)儘量結伴同行。 (2)起碼隨身攜帶哨子(外掛)或鈴鐺,而一般市售的防身用胡椒噴劑(噴灑範圍最好超過3公尺以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3)妥善處理垃圾和廚餘,不要讓熊對人產生和食物的連結。
14
如 何 在 台 灣 黑 熊 出 沒 頻 繁 的 山 區 活 動 ?- 2 登山時,預防遇到野熊的基本對策: 1.知識是最佳的防禦武器; 2.提高警覺; 3.群體活動; 4. 不要在熊的領域內獨自登山健行; 5. 走在步道上; 6. 在大白天徒步登山健行; 7. 製造金屬聲響; 8. 不要走近任何的熊; 9.小熊是致命的吸引; 10.遠避動物屍體; 11.充分的事前準備。 露營時,預防遇到野熊的基本對策: 1. 選擇一處安全的營區; 2. 在樹線以下紮營; 3. 分隔煮食區與睡覺區; 4. 睡在帳棚內; 5. 煮適量的食物並且吃光光; 6. 將食物及垃圾懸掛或存放在熊搆不到的 地方; 7. 絕不要餵熊; 8. 不要讓帳棚沾上任何食物的氣味; 9. 離開營區時要使營區比你到達時還乾 淨; 10. 不要留下任何食物給熊當獎賞。
15
資料來源: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