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当代西方犯罪学 1、犯罪社会学 (1)社会结构理论 A、文化冲突理论: 索斯坦.塞林认为,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冲突,一种是同一时期两种对立文化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必然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的冲突就可能导致犯罪. B、紧张理论: 默顿认为,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当代西方犯罪学 1、犯罪社会学 (1)社会结构理论 A、文化冲突理论: 索斯坦.塞林认为,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冲突,一种是同一时期两种对立文化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必然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的冲突就可能导致犯罪. B、紧张理论: 默顿认为,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三)当代西方犯罪学 1、犯罪社会学 (1)社会结构理论 A、文化冲突理论: 索斯坦.塞林认为,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冲突,一种是同一时期两种对立文化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必然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的冲突就可能导致犯罪. B、紧张理论: 默顿认为,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 大多数人最初都持有基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目标,但是取得这一目标的能力却依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低级社会阶层的成员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和缺乏经济条件,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感到沮丧和紧张,其中一部分人便会求助于犯罪等非法手段去实现其目标.但是最终犯罪与否还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目标和合法手段的态度.(放弃、变更、退却、造反)

3 C、亚文化理论:   认为社会下层成员中存在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其成员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被以中等阶层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所排斥.于是,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亚文化群成员便聚集在一起,力图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各种需要,寻求一种与社会正统价值观不同的但能够使自己感到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D、社会生态学理论:(社会解组理论)   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这种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激励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这些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体程度成正比,社会解体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E激进派犯罪学

4  (2)社会化过程理论: 该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体与社会及个体与各种社会化机构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各个阶层、行业、地区的人都有犯罪的可能.
A、社会学习理论: 渊源于法国犯罪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模仿理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学习与犯罪有关的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的结果,个人的行为是通过与别人相互交际、相互影响而向有密切关系的个人关系群体模仿而习得的,因此必须根本改变家庭、学校、职业与业余活动群体中的教育方式. B、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中所有人都有犯罪的可能,由于犯罪可能会给个人与家庭、朋友、邻居、单位等的关系造成重大损害,一般人都担心这种损失而不得不遵守法律,个人如果没有这种约束,又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就会犯罪.犯罪学无必要研究人们为什么犯罪,而应研究人们为什么不犯罪,控制人们不犯罪的因素包括依恋、奉献、参与和信念.

5 C、标签理论: 任何行为本身并不是有罪的,而是社会把某些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它们贴上犯罪的标签. 一个人在初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后,被有关机构贴上不道德或犯罪人的标签,就留下一个污点,使行为人处处受到这种污点的影响,被家长讨厌,老师和同学歧视,在社会上找不到理想的职业,长期下去,被帖标签者便回认可这种标签,进而实施更加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最终成为职业犯. D、整合理论

6 1、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A、潜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是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以及出生后产生的有关的欲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当这些本能冲动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个性心理变化,进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B、人格结构理论: 认为成年人的心理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潜在的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深层的部分,充满本能的欲望冲动,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现实的我,受现实原则支配,引导本我按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遵循至善原则,倾向于抑制本能的冲动,包含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

7 (2)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的犯罪源于人的攻击性心理本能.
3、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 (1)遗传生物学: 犯罪与犯罪人的人格等个人素质有密切关系,而他们的人格等个人素质又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遗传负因对犯罪人的人格素质的形成起巨大的作用,使犯罪人在这些遗传负因的作用下形成不良的或反社会的人格,并由此导致犯罪.“性染色体异常理论” (2)体质生物学:    A、月经与犯罪   B、性激素与犯罪

8 二、中国犯罪学: 1、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老子:小国寡民,愚民政策 3、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于1992年4月成立,标志着中国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

9 第三讲 犯罪现象 一、概念:一定时空中表征、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括. 二、内容:  1、犯罪状况:指一定时空内犯罪的发量及其比率、类型、危害程度、时空分布以及罪犯与被害人的构成状况.  2、犯罪特点:犯罪现象所表征出来的,发生与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互动过程中的个别或一般的特殊性或共同性.  3、犯罪规律:一定时空中犯罪的升降涨落与犯罪人的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趋向.

10 三、特征:  1、直观性  2、综合性  3、因果性  4、相关性  5、饱和性 四、类型:  1、主犯罪现象与副犯罪现象  2、显犯罪现象与隐犯罪现象  3、常规犯罪现象与随机犯罪现象  4、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5、加害犯罪现象与被害犯罪现象

11 五、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1、新形态犯罪 (1)白领犯罪 (2)环境犯罪 (3)智能犯罪 (4)游戏型犯罪
 1、新形态犯罪   (1)白领犯罪   (2)环境犯罪   (3)智能犯罪   (4)游戏型犯罪   (5)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犯罪   (6)恐怖主义犯罪  2、犯罪人构成   (1)白领阶层成员犯罪比例有所上升   (2)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   (3)女性犯罪比例上升   (4)累犯、惯犯和职业犯比例上升 (二)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1、犯罪率大幅度上升  2、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  3、女性犯罪率相对较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显著

12 六、犯罪行为  (一)概念: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  (二)特征   1、犯罪行为是犯罪现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行为.   3、犯罪行为是一种客观的外在活动   4、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的有意识的行为  (三)构成要素   1、犯罪时间   2、犯罪空间   3、人   4、犯罪工具   5、行为方式

13 (四)犯罪行为的类型   1、按社会危害性大小分为轻罪与重罪   2、按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分为侵害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个人法益的犯罪   3、按行为的性质分为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   4、按行为的方式分为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   5、按主观罪过心理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与无过失犯罪   6、按公开程度分为司法犯罪、公开犯罪与实际犯罪   7、按犯罪形成的特点分为蓄谋性犯罪、突发性犯罪与连带性犯罪

14 (五)犯罪行为形成的过程 1、犯罪决意: 实施犯罪行为的决心和意向。 (1)预谋犯罪决意: 即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犯罪决意. (2)机会犯罪决意: 即恰逢某种时机当即形成的犯罪决意. (3)激情犯罪决意: 受突如其来、强烈的情绪刺激形成的犯罪决意. 2、犯罪准备: 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预备工具\筹备条件. (1)准备犯罪工具 (2)学习犯罪技术 (3)收集犯罪情报 (4)制定犯罪计划 3、犯罪实施: 犯罪人的行为已经直接指向犯罪所要侵害的目标. (1)秘密方式 (2)公开方式 (3)欺骗方式 (4)暴力方式 (5)协议方式

15 七、犯罪人  (一)概念: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严重社会越轨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和道德责罚的人.  (二)范围   1、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人   2、实施了越轨行为的人   3、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以及其他行政、经济、民事违法行为的人   4、实施贩子或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变态人格者   5、达到送交工读教育或少年收容教养年龄、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

16 (三)犯罪人的本质属性  1、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   (1)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并无本质区别    A、犯罪人属于人类总体的一部分,与非犯罪人并无生物学或人种学上的类的差异,两者的区分是一种文化上的后果,即是人们按照某种价值标准进行的人为区分    B、犯罪人并非先天注定或生物遗传,也不存在所谓注定使人犯罪的“犯罪人格”   (2)人,包括犯罪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A、人,包括犯罪人,均来源于动物,具有自然属性    B、人,包括犯罪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具有社会属性    C、人,包括犯罪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   (3)、人,包括犯罪人,是一种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犯罪人是理性人还是经验人?)   (4)人性无善恶之分,人是善是恶取决于其成长的条件和社会化过程  2、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反社会性: 即犯罪者人格呈现出的与社会法律规范和伦理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具体表现为:   (1)错误的信念体系   (2)歪曲的需要结构,或者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挫折状态   (3)自我意识发展欠缺   (4)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   (5)不良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的习癖化

17 八、被害人 (一)概念: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即危害结果的担受者. 1、被害人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或损害者
 1、被害人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或损害者  2、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直接或间接担受者  3、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或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二)特征  1、被害性.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由被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构成的,足以使其受害的总体内在倾向性.   (1)被害的倾向性,即被害人所具有的足以使自己陷入被害情境的心理或生理\内在或外在的趋向或可能.   (2)被害的受容性,指被害人心理和气质上对于自身被害角色的认同和容忍   (3)被害的敏感性,指被害人对于可能的被害或已然的被害事实的感知或自觉  2、互动性:指在一定的被害情境中,被害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社会性交互作用过程  3、可责性:被害人因自身的原因促使了被害的发生,从而对自身的被害负有一定的伦理或法律责任.

18 (三)、类型  1、无辜的被害人与有责性被害人  2、既然的被害人与潜在的被害人  3、自愿性被害人与被迫性被害人  4、状态性被害人与机会性被害人  5、真实的被害人与虚假的被害人  6、暴君型被害人\抑郁的被害人和生物生理的被害人  7、共同被害人与独立被害人  8、复合被害人与单一被害人  9、有形的被害人与无名的被害人

19 (四)、被害现象  1、概念:指在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由被害人所担受的,反映具有“被害”性质的诸经验事实  2、类型  (1)原生损害与派生损害  (2)再度被害与重复被害  (3)被害烙印与被害标签  (4)被害暗数、被害率与被害盲点症 (五)、被害原因  1、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  2、冲突模式  3、被害人催化模式  4、斯德哥尔摩模式 (六)、被害预防  1、被害人贬值  2、被害妇女的非女性化  3、被害人治疗诊所 (七)、被害赔偿问题

20 第四讲 犯罪原因 一、概述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引起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切因素 (二)犯罪原因研究的指导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讲 犯罪原因 一、概述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引起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切因素 (二)犯罪原因研究的指导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1、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现实的  2、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在价值评定上并非总是一致的  3、犯罪原因是一个过程 (三)罪因结构:  1、概念:犯罪原因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指犯罪的外因与犯罪的内因的相互依存关系   (1)犯罪的外因: 犯罪主体以外的一切促使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即社会存在的因素   (2)犯罪的内因: 犯罪主体本身的各种促使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个体的犯罪意识  2、层次   (1)犯罪根源: 是社会生产方式还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   (2)犯罪场:存在于潜在犯罪人体验中、促成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包括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侵犯对象因素与社会控制疏漏

21 二、犯罪的自然原因 (一)概念:促使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存在与活动的外部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其过程 (二)特征   1、原生性:即犯罪的自然原因属于先天验地存在的自在之物,特定个体无法选择与抗拒   2、间接性:即外部自然环境因素只有正好契合了犯罪人的某种反社会倾向或被害人的特定被害倾向,并通过若干中项的间接作用才能转化为犯罪的自然原因   3、具象性 (三)时间与犯罪   1、昼夜周期与犯罪:   (1)一般情况下夜晚的发案率高于白昼   (2)某些犯罪白昼的发案率高于夜晚   2、自然周期与犯罪:   (1)生物节律与犯罪:在每个月的生物节律低潮期,人的心理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判断力和理智减弱等失常现象,容易导致越轨行为.   (2)妇女例假与犯罪:妇女在例假期间经常因生理反应而出现心情烦躁、易受刺激、偏于嫉妒、易于疲劳等身心现象,并出现神经质性的举措失常等心理-行为反应,社会性冲突因此有所增加

22  (3)月之圆缺与犯罪:月圆之时犯罪率明显上升,反之则恢复常态
3、社会周期与犯罪  (1)星期、月、节假日与犯罪:周末、月末或节假日社会性接触的机会增加,而且一般是周末、月末发薪,节假日的喜庆活动增加,导致打架斗殴、酗酒、嫖娼、赌博、责任事故等违法犯罪现象上升  (2)上下班周期与犯罪:上下班途中易发生交通事故,上班期间易发生责任事故,下班后社会性接触增加  (3)经济危机周期与犯罪:经济危机时期失业人口增多,财产犯罪、卖淫、妨碍公务、违反经济管制等犯罪明显上升,职业犯罪集团猖獗  (4)战争时期与犯罪:战争初期犯罪率下降,中后期上升,战后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4、季节周期与犯罪  (1)性犯罪、暴力犯罪与季节周期:春夏交替之际及夏季性犯罪与暴力犯罪高发,秋冬季节减少  (2)财产犯罪与季节周期:一般冬季为高峰期,夏季次之,春、秋季最少

23 (四)地理与犯罪 1、城、乡与犯罪 (1)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差别
 1、城、乡与犯罪  (1)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差别    A、城市社会变迁剧烈,竞争冲突激烈,人口密集,但社会关系松散,流动性大,交通方便;乡村社会变迁相对缓慢,生存竞争的激烈程度较低,居民较为固定,熟人社会的制约力强.    B、城市有严密的社会调控系统,居民的文明程度相对较高,暴力犯罪较少;农村居民情感质朴单纯,常常诉诸武力解决纠纷.    C、城市居民观念较为“开放”(堕落),性犯罪与悠闲型犯罪较农村高  (2)经济类型及其发达程度的差别:城市工商发达,物质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关系复杂,贫富差别悬殊,容易滋生财产犯罪;农村社会自给自足的简单原始的农业经济,经济关系简单,农民物欲相对淡薄  (3)民情风俗的差别:农村社会人情关系淳厚,民风淳朴,邻里互助,传统观念强烈,好打抱不平;城市人际关系冷漠

24 2、特殊空间与犯罪  (1)城市死角:城市中具有触发、便利或隐匿犯罪的有利环境、社会控制力所不及的空间,如:立交桥桥洞、地下过道、地下停车场、地铁、电梯间、转角、厕所、胡同、贫民窟、公园等  (2)城乡结合部和社会控制真空地带:是罪犯逃跑、聚居、窝脏、销脏的理想处所  (3)独居住宅  (4)流动空间:包括公共活动场所、交通工具内,容易发生盗窃、抢劫、流氓滋事、车匪路霸 3、特殊人文地理环境与犯罪  (1)单位:要注意专门针对单位的犯罪、单位内部发生的犯罪、内外勾结的犯罪  (2)社区:主要指小型的生活、居住空间,容易发生家庭内的犯罪和入室盗窃犯罪  (3)山区、林区、水网地带:偏僻的山区容易发生恶性案件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林区多发盗伐林木、盗猎保护动物案件;水网地带容易发生非法捕捞、危害水源保护、危害堤防等类案件和江盗水贼  (4)国、边境地区:是走私、贩毒、抢劫、偷渡以及间谍活动的频繁之地

25 三、犯罪的社会原因: 引发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与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
  三、犯罪的社会原因: 引发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与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 (一)经济因素与犯罪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犯罪   (1)大量流动人口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很难进行有效管理   (2)大量人口流动伴随着巨额的资金流动   (3)大量流动人口是犯罪分子理想的藏身之地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犯罪  3、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犯罪   (1)过分注重物质利益   (2)极端个人主义

26 4、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真空与漏洞 (1)经济管理中的漏洞 (2)治安管理中的漏洞 5、贫困与犯罪 (1)绝对贫困与犯罪  A、贫困主体包括无劳动能力者、无收入来源者、无法定赡养人者、下岗者、失业者或隐性失业者  B、贫困群体分布相对集中  C、贫困群体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出现  D、贫困家庭经济恶化, 青少年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家庭成员心理上受到打击 (2)相对贫困与犯罪  A、贫富差距悬殊使贫困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对降低  B、贫富差距悬殊引发严重的社会心理失衡,表现为相对被剥夺感和相互盲目攀比

27 (二)政治因素与犯罪  1、政治冲突与犯罪  2、政治体制弊端与犯罪   (1)权力过于集中   (2)政治运作过程缺乏透明度   (3)权力行使缺乏监督   (4)控制职务犯罪机制不顺   (5)人事制度方面的缺陷 (三)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  1、学校教育因素与犯罪   (1)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   (2)基础教育不够普及   (3)教育方式陈旧

28 2、家庭因素与犯罪  (1)不完整的家庭  (2)不和睦的家庭  (3)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    A、溺爱型、B虐待型、C放任型  (4)行为不良的家庭

29 四、犯罪的文化原因 (一)文化冲突与犯罪 1、文化变迁与犯罪 (1)文化变迁导致文化冲突并外化为社会行为规范的冲突,进而导致犯罪
 1、文化变迁与犯罪   (1)文化变迁导致文化冲突并外化为社会行为规范的冲突,进而导致犯罪   (2)文化-社会变迁的过渡时期社会动荡激烈,容易导致犯罪   (3)文化-社会变迁虽然可能导致犯罪,但并不能否定其社会进步意义  2、文化传播与犯罪:  3、国民性格与犯罪

30 (二)犯罪亚文化  1、概念: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一体遵循的,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2、特征与功能   (1)叛逆性与反社会功能   (2)联结性与同化功能   (3)畸异性与自卫功能  3、表现   (1)反社会意识,包括悖逆的价值取向、对社会主流文化的病态抗拒心理和犯罪亚群体的同类意识   (2)犯罪亚群体及其规则\禁忌和仪式   (3)犯罪的非语言符号   (4)犯罪技巧   (5)罪犯特征   (6)文身

31


Download ppt "(三)当代西方犯罪学 1、犯罪社会学 (1)社会结构理论 A、文化冲突理论: 索斯坦.塞林认为,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冲突,一种是同一时期两种对立文化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必然导致行为规范的冲突,而行为规范的冲突就可能导致犯罪. B、紧张理论: 默顿认为,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