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攻擊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攻擊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攻擊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2 大綱 壹、前 言 貳、攻擊性行為三點說明 參、攻擊類型 肆、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伍、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陸、集體暴力與恐怖主義歸因偏誤

3 前 言 攻擊的慾望與能力是生物演化與傳衍生命的必要條件。為了制止個體間的相互攻擊,我們也演化出抑制攻擊的控制機轉。因此要透過訓練才能激發工具性的攻擊。 另一方面,在文明社會中,不受節制的暴力攻擊,會破壞社會秩序與造成生活失序感,因此文明社會無不全力思考如何減少暴力攻擊行為。

4 攻擊性行為三點說明 一、傷害他人的行為:忽略行為者的企圖。 傷害他人的企圖:欲傷害但未造成實際的傷害。 二、反社會行為或利社會行為
三、攻擊性行為與攻擊性情緒 :必須考慮增加憤怒情緒的因素及制止它轉變成實際攻擊行為的因素。

5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一、以力量的攻擊依其強度的大小可分: 二、以目的來分,攻擊可分成: 三、以人數為標準可分為:

6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一、以力量的攻擊依其強度的大小可分: (一)輕微程度攻擊—如學校操場上近乎遊戲性質的學生混戰。
(二)中度程度攻擊—可能傷害到受攻擊者,但不致使對方殘廢或喪失生命。 (三)極端強度攻擊-很可能剝奪對方的生命,或使之產生永久性的殘廢。

7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二、以目的來分,攻擊可分成:
(一)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以攻擊為手段企求達到傷害他人以外的目標,如國際恐怖組織常殺害無辜民眾以達政治目的,日本千面人在森永奶糖加毒為得鉅額索款。 (二)敵意攻擊(hostile aggression)—純以傷害某個對象為目的。

8 攻擊類型 攻擊可根據幾種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 三、以人數為標準可分為: (一)人際攻擎—如強暴、搶竊、凶殺等常是一對一情況。
(二)集體暴力—多半為戰爭、革命的型式。

9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一、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二、挫折攻擊假說: 三、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四、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五、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六、環境因素 七、個人內在歷程因素 八、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10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為了傳遞生命而產生的本能行為 。 (一)動物行為學對攻擊的解說--動物行為學派 (Ethological theory) (二)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 (三)攻擊生理基礎

11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一)動物行為學對攻擊的解說--動物行為學派 (Ethological theory) 動物行為學家Lorenz將動物傷害他者區分為: 1、掠食行為(Predatory behavior) —常見於異種動物之間的弱肉強食為。是一種本能行為,是為求生存而行之不帶情緒,近乎自動的反應。 2、鬥爭行為(agonistic behavior)常見於同種動之間的權力階級分化的行為,這類衝突的方法常訴之威嚇和打鬥, 可分為(甲)領域行為;(乙)支配階層的分化。 在人類的社會中,也常發生由領土與權力之爭產生的攻擊行為。

12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二)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 Freud認為毀滅乃是人性本能之一,佛氏認為人有兩個主要本能:一是維護個體生命及繁衍種族生命的求生本能。一是追求回歸極樂世界的死亡本能。 既然攻擊是一種本能,那麼攻擊力量就會像泉源一樣,所以應給予宣洩的機會,以免蘊積太多時,大爆發就不可收拾。

13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攻擊的生物學觀--本能論
(三)攻擊生理基礎 1、雄性賀爾蒙的作用:從動物種腐來看;有的動物較凶暴,有的較溫馴,Edoards認為係受雄性賀爾蒙的作用而刺激攻擊行為,但在人類社會行為中,只有部份受賀爾蒙的影響。 2、遺傳基因的影響:由動物的選擇配種研究,發現攻擊有其遺傳基因存在。根據Price與Pihatmore比較研究發現正常人的犯罪行為比較受生活經驗的影響,而染色體異常者的犯罪行為可能是由於特殊的基因所導致。 總之,即使人類的攻擊行為有生物性的基礎,後天環境和個人生活經驗的影響仍然超過生理因素的影響。

14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挫折攻擊假說: Berkowitz(1989):個體受驅力支配會想要達成某些目標(喝水、吃飯等),如果不能達成目的會產生挫折感(frustration),挫折感會產生攻擊行為,移除阻礙達成目標的阻礙物。 早期的挫折攻擊假說,包含二個要點: 1、攻擊的發生都有挫折為前導條件 2、任何挫折事件都會引發攻擊, 後來修正為「挫折產生可以引發多種不同反應的激動狀態,其中一種反應就是攻擊。

15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挫折攻擊假說: 個體對懲罰或報復的恐懼會壓攻擊的可能表現。
然而以挫折攻擊假說解釋人類全部攻擊行為則有所偏差,批評者認為挫折不過是引起攻擊的一個可能原因,例如:有人為了權力、財物而加害他人,有的在群情激昂中被激起攻擊行為,軍人在服從權威命令情況下,殘殺大群素不相識的民眾,所以挫折攻擊的關係是複雜的。 由以上所述,提出一個結論,在人類中,挫折是引起攻擊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條件,也不是最強有力的一個。 有時侯,其他的條件會使公開的攻擊行為不容於社會或引致社會制裁的行為,因而抑制了公然攻擊表現。

16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攻擊是直接經驗和觀察學習的結果。 - 成人的暴力行為提供兒童行為腳本,兒童記住與學到了這個腳本,當他遇到類似環境,會展現出成人使用的策略。 (一)觀察模倣學習 (二)暴力與大眾傳播

17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一)觀察模倣學習 人的攻擊行為中有相當成分是學習的結果。 對於已經學到採用攻擊態度和攻擊行為以應付不悅處境的人,挫折感較會引發攻擊行為,至於攻擊態度和攻擊行為是如何學習得到的,就人類來說,觀察模倣是一則很重要的學習歷程。 社會學習理論者Bandura根據實驗顯示,認為一個人會把觀察到的攻擊態度和攻擊行為所得的知覺刺激統整保留於記憶系統中,當情況合宜或有引發的誘因時,就會行之於實際的攻擊行為。

18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二)暴力與大眾傳播 由於大眾傳播的普及性和深入性,大量暴力的節目,促成模倣學習的威力非常的強,尤其是兒童,其注意力較容易被具有強烈情緒、激烈的活動、興奮及衝突的內容所吸引,因此,較有利於攻擊態度和攻擊行為的學習。

19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社會學習理論對攻擊的解說
(二)暴力與大眾傳播

20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普遍性情感攻擊模式 (general affective aggression model) 攻擊因素分為三個層次 :
1. 攻擊的誘發環境因素:有挫折、挑釁、攻擊行為示範者、引發不舒服感受的因素,學習制約而與攻擊連結的線索等。例如天氣、溫度、武器、暴力電影皆與攻擊行為的誘發有關係。 2.攻擊者的人格特質:是否容易被激怒?是否是A類型人格?是否持有以暴力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念?對挫折的敵意歸因方式等皆會影響個體對外在環境刺激的反應。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會影響個體在情境中當下的生理狀態(是激昂還是平靜)、情感狀態(憤怒或是興奮等)。 3.個體的信念與歸因影響他對情境的認知解釋(如別人的冒犯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 三個層次的互動決定個體是否會產生攻擊。

21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
◎養育與天生特質互動觀點 ◎與攻擊行為有關的生理因素 ◎小結

22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
◎養育與天生特質互動觀點 Huesmann(2000)指出,天生的生理差異會影響個人對外界環境的攻擊反應,但是幼兒時期的養育經驗也會影響腦部的發展。

23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
◎與攻擊行為有關的生理因素 1.腦部結構的腦前葉(prefrontal cortex)、下視丘(hypothalamus)及杏仁核(amygdala)皆與攻擊行為的啟動與控制有關。刺激或切除這些部位,或是腦的這些部分受到傷害,皆會增加或減少攻擊行為的產生。 例如:以電流刺激腦的這些部位會誘發動物對比它體積小的對手的攻擊行為,但是不會使它對比它體積大的對手有攻擊行為。 2. 個體並非單純的在腦部有一個攻擊行為的生理開關,對環境中刺激的認知判斷會影響行為的產生。

24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2.激素與攻擊 ★血清素(serotonin)濃度較低的人比較會產生衝動性攻擊行為。 ‧衝動暴行入獄的的囚犯的血清素濃度也比非衝動性暴行罪犯來得低。 ‧幼兒血清濃度低者也比較會表現出攻擊行為。 ‧藥物或飲食的控制降低動物的血清素濃度,也會增加動物的攻擊性。 ★在幼兒發育期,如果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酮testosterone)較高,可能會使個體的神經生理系統的發展比較容易產生攻擊性。 ★ 懷孕時期母親如果接受類似睪丸酮的雄性激素治療,其所生育的女兒也會有較強的攻擊性; ★青春期的男孩雄性激素較高者在面對挑釁時也會有較多的攻擊行為。 ★在大學中各個兄弟會成員的平均雄性激素濃度與該兄弟會在校園內的聲名狼藉程度,以及粗魯與缺乏社會責任程度成正比。

25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 我國犯罪分析也顯示男性暴力犯罪者遠高於女性 。 ★上述研究皆為相關研究:雄性激素濃度與暴力行為有關,但不能證明雄性激素是造成暴力行為的原因。 ★例如有研究者發現,讓五位男性共居於一條船上十四天後,個人血中雄性激素濃度隨著他在團體中支配與攻擊地位排行的升降而改變。排行愈高者雄性激素變得愈高 ★ 與支配及攻擊有關的社會行為也可能會改變個體的雄性激素濃度。 ★生理因素固然影響社會行為,社會行為也會影響生理反應。

26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生理因素在攻擊行為中的角色
◎小結 個體的基因會影響其生理結構。 ★生理上因素會影響個人與其環境互動方式,進而影響個人對社會的看法與形成有關攻擊行為的認知腳本,也影響他在認知上與情緒上如何面對外界挑釁與挫折。 ★另一方面來看,個人的生理特性,會使他比較暴躁易怒或者是平和近人,而這些人格特質會影響環境對他的回饋,暴躁易怒者比較容易被環境排斥,進而引發更多的敵意與攻擊行為。

27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環境因素 ◎物理環境因素:舒適度、溫度、濕度 ◎物理環境因素:武器效果 ◎社會情境因素:挫折與攻擊
◎社會情境因素:挑釁與報復 ◎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

28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環境因素 ◎物理環境因素:舒適度、溫度、濕度
★ Berkowitz(1988)發現,經驗過將手進入冰水的痛苦感受的受試者比沒有經驗過痛苦的受試會對其他學生表現出較高的攻擊行為。 ★ 1967到1971之間,夏季的暴力衝突行為遠高於其他季節。在美國各大城市中氣溫愈高的日子,愈可能發生暴力犯罪 。 ★Cohn & Rotton (1997)分析檔案資料指出氣溫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倒U型的。隨著溫度升高時攻擊行為增加,但是溫度太高時,攻擊行為減少。因此Cohn & Rotton提出的逃避負面情緒理論模式(negative affect escape theory) :當溫度升高,人們開始不舒服,為了抒解不舒服感受容易產生攻擊行為,但是在溫度太高時人們會受不了逃離這個情境而減少攻擊。 ◎物理環境因素:武器效果 當人們憤怒的時候,如果有武器(如槍)在旁邊,比較會激起人們 的攻擊慾望。

29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環境因素 ◎社會情境因素:挫折與攻擊
Dollard等人(1939)提出挫折—攻擊假設,當個體慾求受外界阻撓時,會產生挫折,並進而引發攻擊。此一假說的問題在於過於簡單化攻擊的條件與原因,忽略了個人認知歸因、個別差異等。 Berkowitz(1993)修訂版挫折攻擊假說:挫折引發的負面感受是引發攻擊的主要因素。受到挫折者認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更可能引發攻擊。 ◎社會情境因素:挑釁與報復 「直接挑釁」是攻擊行動的導火線,「報復」的想法是促使攻擊行為持續的動力。

30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環境因素 ◎社會情境因素: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
觀看媒體暴力節目是增加攻擊行為的重要因素(Berkowitz,1993),人們在幼年時期觀看的電視暴力節目愈多,在青少年及成人時期愈可能表現出暴力行為。跨文化研究也支持上述結論。人們幼年時期所觀看的媒體暴力愈多,長大後暴力行為傾向愈高,也愈可能因暴力犯罪被捕(Botha, 1990)。

31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環境因素 ◎社會情境因素:觀看媒體暴力的影響
★Aronson, Wilson & Akert(2000)綜合研究結論提出媒體暴力增加攻擊行為的原因如下: 1.媒體暴力降低了人們對暴力行為的抑制力量,人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可以使用的方法。 2.媒體提供人們模仿的對象,學習如何進行暴力行為。 3. 媒體暴力會「誘啟」(priming)憤怒感受及暴力行為。人們會比較容易想到或者是認為自己在生活情境的負面感受是憤怒感受,進而爆發攻擊。 4.長期經驗暴力使人們對暴力行為冷漠,並降低暴力行為產生的恐怖感受,使人們比較「容易」從事暴力行為。 5.當然,並不是所有觀看暴力節目的人都會表現攻擊行為,有的人認為電視等大眾傳播的作用或者只在於激發本來已具攻擊傾向的視聽者,或強化原來已經存在的問題。

32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個人內在歷程因素 ◎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 ◎認知與歸因

33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個人內在歷程因素 ◎情緒感受與生理悸動
悸動轉移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物理環境刺激如擁擠嘈雜,或是社會刺激如挫折、挑釁都會使個體生理處於悸動亢奮狀態,由於亢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即使在個體已進入下一個情境中了,他可能仍會在亢奮激動的狀態,亢奮狀態會影響他在下一個情境中的反應,個體可能會將生理激動歸因為他正處於憤怒狀態而表現出比平常多或強的攻擊行為。

34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個人內在歷程因素 ◎認知與歸因
「敵意歸因偏誤」(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他們傾向於認為他人的行為出自敵意。 ‧以重刑犯監獄中犯了殺人、強姦、綁架與搶劫等案件的青少年罪犯為研究對象,發現這些罪犯的「敵意歸因」傾向與他們的犯罪數量、觀察員對他們在受到外界挑釁時會作攻擊反應的傾向有關聯。

35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二)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36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美國研究者將對子女的暴力分為五種類型: 1. 身體凌虐 2.性侵害
    1. 身體凌虐 2.性侵害 3.忽略子女生活照顧 4.忽略子女情緒 5.心理凌虐,例如用言語譏誚。

37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對子女施暴行為的發生是社會文化、管教者特質與受虐者特質互動的結果。
★社會因素 貧窮與居住環境擁擠造成的挫折感造成對子女施暴。 經常搬家與他人隔離會使父母施虐不易察覺。

38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華人文化特殊信念 ★對子女施暴:
我國父母親覺得自己對子女擁有管教權甚至子女的生命支配權以及傳統家訓中相信玉不琢不成器的「嚴教觀」等文化價值觀。 ★對配偶家暴: 華人男性中心的孝道觀(妻子要負起照顧公婆的倫理責任)、性愛觀(妻子是用來打種的,外面的女人是要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等信念),以及暴力展示父權(出嫁從夫)的倫理觀 ★華人男性重視「義」與「面子」:為成全男性的義與面子,女性需要體諒與忍耐。

39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一)家庭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管教者個人因素
管教者個人因素包括施虐者本身幼年被凌虐經驗、情緒困擾、藥物濫用、有控制孩子需求、缺乏管教技巧、過於年輕或是單親。 受虐者的某些特質例如過動、衝動、不易管教、不遵從父母管教,也可能激發父母管教失當。

40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四)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強姦(rape)或者依照法律用語又叫妨害性自主罪,美國每11分鐘發生一次強姦案件。有15%的美國大學女生表示她們曾被強暴,而且多數是被熟人強暴(Baron & Richardson, 1994)。 ★陳若璋(1993)針對台灣地區大學生作調查,受到第三級性侵害者,男性方面為1%,女性為4.17%。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2)調查北市高中職女生,其中有1.5%的人自陳有被強姦經驗; ★法務部(1985)的女性被害人之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論。

41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對強姦犯的研究 ★強姦犯特質論:認為強姦犯的心理病態是導致犯行的主因。
★女性主義觀點: 1.父權文化下,男女地位不平等。 2.男女性別角色社會化的方式。 3.媒體的色情氾濫。 4.強姦迷思(rape myth)的傳播,才是建立強姦行為的基礎(陳皎眉,1986)。

42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公義世界信念
不僅男性,女性也會有強暴迷思,因此受害者往往難以得到社會的諒解:她一定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然別人怎麼沒事?這種迷思存在是因為人們期盼社會是有公義存在的(belief in a just world),人們期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正義世界信念使人們可以安心過日子,因為只要你行得正,就不會有事。反過來說,一個受害者就一定有什麼錯處才會遭到惡報。強姦迷思存在合理化了強暴者的信念。

43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個人因素特質
黃軍義(1995, 2000)指出有些個人成長經驗易使男性成為強姦者。 (1)經歷過母親通姦或是家庭中父親暴力欺凌母親等事件,皆可能使他產生對女性報復的動機,或者學會以暴力手段對付女性。 (2)被同性性侵害,也可能使他轉由侵害女性來確立自己的性別是男性。 (3)同儕中有強姦者存在講述強姦經驗或鼓勵他從事強姦行為,從事色情行業的經驗會促進強姦迷思與行為。 (4)強姦者常具有性早熟與雜交經驗。 (5)常接觸有強暴內容之情色片。 (6)人際關係不佳。

44 攻擊原因的理論觀點 家庭及妨害性自主暴力 性侵害暴力與其影響因素 ◎情境誘發
當具有犯罪個人特質,有外在機會(如與女性獨處的情境)並且認為犯罪風險低(例如對象幼小可欺或是弱小的女性)時,便易有強姦行為的發生 。

45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以暴制暴 ◎疏洩 ◎察覺情緒與分享發抒情緒 ◎同理心:改變你的觀點 ◎道歉

46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以暴制暴 ★懲罰可以遏止暴力行為主要的學理行為學派的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概念。
★懲罰有效的條件 1.時間:必須在暴力行為發生之後立即實施 。 2.行為後果必然性:凡是作暴力行為「必然」會被懲罰 。 3.懲罰強度:要能強到使被懲罰者不願再嘗試。 過強的懲罰使人們將自己不做壞事的原因歸因於外在的理由,而不是自己不想做壞事的內在信念。因此懲罰必須「適度」,過去研究也顯示薄懲要比嚴懲對攻擊行為的長期控制更有效果。 4.被懲罰者認為懲罰是合乎公義的。

47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疏洩 Freud認為人有攻擊的本能,如果個人的攻擊慾望不能以無害的方式疏洩(catharsis),累積的攻擊動能會如同水壩蓄水一般,最後尋找一個出口爆發出來,成為暴力行為或者精神疾病。 研究顯示:從事激烈運動,或者觀看激烈運動皆沒有上述的疏洩效果;反而會使人更激動,更容易攻擊他人。(Feshbach, 1984) 某些人相信攻擊模型人物或打沙袋之類的舉動可以消除敵意,研究結果也不支持上述看法。 直接攻擊挫折來源也不會減少敵意,反而會更增強敵意。

48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察覺情緒與分享發抒情緒
Pennebaker(1990)發現當人們在經歷創傷性事件後,經由引導與他人分享討論該事件與痛苦情緒的人,感覺比較健康也較少生病。 與他人分享發抒情緒可以增進自我理解(self-awareness)。

49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同理心:改變你的觀點 對他人粗魯冒犯行為的成因解釋會影響是否產生憤怒,因此如能站在對方立場思索,會減少憤怒
實驗者安排二種狀況,其一為前一輛車前面正有一個人在過街,另一組則是讓一位架著柺杖的人正在過街,結果第一組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第二輛駕駛會按喇叭,但第二組只有57%的第二輛駕駛會按喇叭。

50 攻擊與暴力的控制 ◎道歉 引發攻擊行為肇因於歸因別人行為乃是出於惡意,因此道歉可以消除對方怒火
當你傷害他人之後,證明自己不是惡意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道歉。 研究顯示:迅速為自己的過錯道歉,而且提出合理的理由時,能夠消除對方的怒火。

51 集體暴力與恐怖主義歸因偏誤 一、集體暴力(collective violence): ★係指國與國之間,或可辨認團體之間的武力衝突。
★一般叛變革命的成功,可分五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二)恐怖主義階段 (三)游擊戰階段 (四)傳統的戰術 (五)勝利後的凝結階段

52 集體暴力與恐怖主義歸因偏誤 二、國際恐怖主義(international terrorism):
是一種為達到政治目的而有系統、有計劃地藉謀殺、傷害、脅迫無辜民眾以製造國際恐怖氣氛的暴力行動。


Download ppt "攻擊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