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优化习惯 远离犯罪 ——2015学年第二学期法制报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优化习惯 远离犯罪 ——2015学年第二学期法制报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优化习惯 远离犯罪 ——2015学年第二学期法制报告

2 案例一 少女遭5名同学欺凌 被烟灰烫甩耳光罚跪地拍视频
小嘉是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的学生。2016年5月11日晚上,她在宿舍里遭到5名女生近4个小时的殴打和折磨:化丑妆、扇耳光、烟灰烫、罚跪地、泼冷水、拍视频,还被“拿”走了零花钱。 照片显示,小嘉的脸、胳膊、腿,都有淤青 。

3 4月28日中午,小晨借走小嘉的《职业道德》课本,却迟迟不还。双方因为借书起了争执,小晨怀恨在心。
起因: 4月28日中午,小晨借走小嘉的《职业道德》课本,却迟迟不还。双方因为借书起了争执,小晨怀恨在心。 涉事的5个女生多次发短信道歉,请求原谅。 结果: 校方: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做出处罚决定:涉事的5名学生,无视校纪校规和相关法规,决定小敏开除学籍,小晨和小荣留校察看一年,小雨和小云记大过。 警方:小嘉的爸爸要求走司法途径,目前警方已经介入 ,等待最终司法结果。

4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 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 以上。

5 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重要而紧迫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做到:知法、 懂法、护法,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做合格 公民。

6 目 录 1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3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4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点击添加本

7 1.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青少年犯罪: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点击添加本

8 1.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未成年人 已满十四周岁 未满十八周岁 青少年犯罪 成年人 已满十八周岁 未满二十五周岁

9 1.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 少年 司法制度

10 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11.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1 刑事责任年龄 14周岁以下——无刑事责任年龄 14—16周岁——限制刑事责任年龄 16周岁以上——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12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 目 录 1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3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4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点击添加本

14 2.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自律; (2)盲目从众,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 (3)经不起不良的诱惑,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4)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教育。

15 目 录 1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3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4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点击添加本

16 3.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当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呈现两大趋势:农村的青少年犯罪集中在盗窃、抢劫案件,为获取钱财而误入歧途;城市的青少年由于家庭环境较好,触犯法律大多是为了寻求刺激、贪玩而打架斗殴或吸毒。

17 案例二 上海中学生斗殴致死 一14岁男生被捅身亡
2014年3月14日中午12时许,上海浦东新区新陆中学发生学生斗殴事件,造成一名14岁男学生死亡。经初步了解,该校学生冉某(男,16岁)因与被害人李某发生纠纷,纠集同班另5名学生对李某实施殴打,其间,冉某持刀将李某刺伤致死。此事疑因恋爱纠纷引发。

18 故意杀人罪 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9 陈桥死亡事件 案例三 2010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的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吸食毒品而死亡。沿着这名学生死亡的线索,记者调查了校园里孩子们面临的“白色”诱惑。   死亡的学生名叫陈桥,14岁。事发当天中午,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陈桥妈妈回忆:“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孩子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看到他脚手都抽筋了,我马上跑出来把他扶在沙发上。”   当时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医生诊断:“吸毒过量。”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桥的生命。同时灌阳县公安局民警也来到医院为陈桥做了尿检,证明他曾吸食毒品K粉,医院也认定陈桥是过量吸食K粉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的。

20 根据公安部禁毒局公布的数据,上海拥有吸毒人员近8万人,其中80%为35岁以下青少年。而且他们初次吸毒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16岁以下的吸毒人数更是数以万计。吸毒人群的低龄化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21 十个不要 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应做到“十个不要” (1)不要吸烟; (2)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3)不要盲目追星、赶时髦、贪图享受去吸毒;
(4)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5)不要为寻刺激、冒险去吸毒; (6)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胃病、肝病)的谎言; (7)不要为了摆脱烦恼而吸毒; (8)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 (9)不随便接受他人递送的香烟、水果、药物、饮料等物品; (10)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22 目 录 1 青少年犯罪的概述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3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4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点击添加本

23 4.青少年犯罪的自身预防 预防违法犯罪, 养成良好习惯!

24 查校长推荐 叶圣陶《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一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二是妨碍他人的习惯。

25 暑假快乐! 学习进步!


Download ppt "优化习惯 远离犯罪 ——2015学年第二学期法制报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